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伞》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伞》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8-08 03:1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伞》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伞》是一部由杜海滨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伞》影评(一):《伞》:偏见下的现实或偏见下的纪录

  《伞》:偏见下的现实或偏见下的纪录

  看片之前,其实对这部片子没有做太多先入为主了解,只是片名会让我联想到诸如《梦游》之类的很先锋实验的片子,海报上的伞是由一个“十”,五个“人”架构的,如后面导演阐述所言,片名本身只是一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符号,观众可以很多元地进行联想和思考,这种观众的二次创作也正是片子本身所能够给予的最大“意义”。

  首先对于海报的看法:“十”字路口方向,“左边”隔着“两个人”在向“右”跑着,“右边”的“两个人”同样在向“右”跑着,而“伞”的顶端总有一个人岿然不动,“包裹”着这些奔跑的人。“十”的上中线俨然一个社会分界点,这个社会分界点可以看作城市乡村两种生活方式的分界,而“右”的方向则代表着“城市化”,上面的某“人”,则代表着掌控全体奔跑人员命运的某个神“人”,即导演所述的某“既得利益集团”。不得不说,片名其实已经在最大程度表述作者的创作观点,在某个既得利益集团下的被“包裹”着的城市化奔跑。

  导演在接下来的正片里,采用了五段式的切片描模,包括乡村人要摆脱“土地”命运,进而获取“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四种主要途径:“打工,经商,求职,参军”,这些建立在相关社会学研究的途径阐述,一方面可以给视野未能及的观众提供一种尽可能的“真实”,从而关注着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在某种未经证实公正与否的体制下,表达着作者自身对社会分层的思考。

  片中虽然有不少相对黑色趣味场景,但片子的沉闷度依旧如是,总体而言,“铁路沿线”般的“空旷”依旧充斥其中,这里的空旷,不再是“人与空间”,而更多的是一种事件下的“人物”缺席,片中导演主观的“切片”选取,使得其中的“人物”不得不沦为导演的悲观“符号”,一群没有任何立体感的“沉闷”人物“描模”使得90几分钟的片长尤如隔世。因而,在最后的老农自述片段中,人物的无奈结语也更好地凸现了导演本身基于现实的悲观,在很好地表达着作者的悲观情绪下,也使得作为观众的我因之感染,甚至有另外一种的“憋屈”,当然憋屈非导演本身所给,可能更多的是本人对于此类纪录方式的偏见。

  这种偏见也许缘自于个人的观影经验及思考模式。相对而言,本人更喜欢诸如贾樟柯的《公共场所》,《东》及NHK激流系列,BBC系列的相关社会关注类记录片,甚至是《三峡好人》的模糊纪录,因为他们中间的人物是存在的,是立体的,是情感丰富饱满的。公共场所的超长镜头固定空间,并没有使得人物缺席,反而将人物本身的压抑孤独展现贻尽,《三峡好人》及《东》里,无任是艺术家本身,还是其中的被“描绘”者,他们的情感是饱满的,人物是立体生活的,他们也有着他们遭受的“社会不辛和不公”,但亦有他们对此种现实的选取性接受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表达悲观主义情绪的时候现世的仅有温馨幸福依旧被重视着。也或许这正是观众们相对乐意观看的场景,悲观但不绝望,在无力改变时,他们的承受勇气让观众震撼,也更加深着观众对某体制和既得利益集团罪恶认识

  因而,伞里所表述的悲观,我当然认同,也同时悲观,但片中所呈现的“冰冷”让我感到很无力,如果正在遭受着体制和规则不公的人群们都失去了生活热情的话,那现实如何让人留有一丝眷恋?当然,人是可以跳出纪录片本身进行综合思考的,纪录片也并非仅有一种要“情感”“人物”的模式,对于现实也并非一定得留有“眷恋”,抱有“希望”,只是这种纪录片的这种公共表达(但导演说这更多的是一种拒绝观众式的私人阐述)如果能带有着一些鲜活气息,是否能让纪录片更多更好地受到关注和推广?也从而让更多观众加入着思考和推动着改进革命?也或许,这些想法是是缘于本人对于纪录片本身的力量,强求的太高。

  当然,伞本身所提供的一份切片,所展现的一类现实,或许就已经完成纪录片第三只眼的任务,因而,它依旧是一部带着作者对当下的独立思考的优秀纪录片,因而,依旧感谢杜导把一如既往地对现实的关注和观众进行分享

  《伞》影评(二):到底该怎么折中?

  比较客观但易流于冗长沉闷的“第三只眼”纪录片和偏激有趣的填鸭式论文纪录片,我个人倒是很希望能够寻求到一种将“第三只眼”与填鸭大法结合起来的发展方式,从纪录片的根本目的出发,在合适部分使用最为合适的手法,寻求二者的均衡。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杜海斌的《伞》是个很好的尝试,应当值得借鉴

  《伞》起始于广东中山一个小镇的制伞工厂车间,从大量年轻的制伞工人机械重复手工劳动开始,随着伞这种商品流程,镜头进入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集散地;随后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量即将毕业大学生们自主择业,人才市场拥挤异常,同时高中生们也为将要到来的高考而忙碌着,雨天里大家都打着伞,人人行色匆匆。除了手工业、经商和求学,另一种脱离土地的方式是当兵:体能训练+思想汇报。而当所有的脱农方式都被介绍完毕后,镜头又回到了起点,河南洛阳某乡:农民麻利的收割着雨前早熟的麦子,一顶残破的半自动伞遮不住拖拉机巨大的麦垛;老农在昏暗的土房里对着镜头讲述辛苦一年如何入不敷出,而我们的思路,也如同一柄收起的伞,终于回到伞尖上最基本的问题:中国农民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在归拢于河南洛阳农村之前,整部电影真如同杜海斌自我介绍的一样,如同一把撑开的大伞,覆盖在所有中国经济活跃脉搏之上。在前面这些“探索”的部分,影片基本采取了完全“第三只眼”的表现方式,镜头记录得纯粹而真实,没有任何的背景音乐或其他引导观众的画外音,仅用字幕不同的部分粗略连接起来而已。不管是制伞小工们在宿舍里讲着有点粗俗笑话聊天,还是军营小女兵们汇报思想的过程自然不造作,这些具体的小片段杜海斌都拍得真诚坦率,充满了自信

  影片最后以洛阳老农的自述收尾,非常感人,甚至略嫌煽情。这里强烈的情感流露对比于先前的隐忍与淡泊在影片的整体流程上显得有点突兀,分析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是影片突然从“第三只眼”转变选择性视角来阐述导演的个人观点,这中间的变化缺乏手法上的过度,仿佛突然从一个漠然的路人转变成温冷温暖亲人,一下子从抽象概念具体到了活生生的人,尽管结尾很为影片增色,也十分令人动容,但其对比之鲜明在情感上让人难以接受;二是影片“第三只眼”部分过于单调,缺乏叙事的节奏感。比如在描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在拥挤的人才市场排队等待进入大厅投递简历的过程中,一个细节负责秩序管理员问大家“为什么读书”,如果说第一轮的回答还较有趣味性的话,那么第二轮完全同样的内容便显得无聊起来;再比如高中生们下课后一个个寻找晾在教室外的雨伞的片段,过于细微琐碎的长镜头让影片的节奏缓慢又冗长,不过好在马上出现了一个节奏变化让这一部分整体仍算精彩:雨天里小女孩撑着伞在积水的便道上跳着玩,差点滑倒,这个小小的戏剧表演一下增加了观众的带入感,前面的“松”终于接上了后面的“紧”,尽管这个细节与影片的主题并无紧密关联,但它为平缓的叙事增加了起伏,是这一部分的高潮

  对比《伞》中出现的两种不同表现手法,不难发现需要阐述影片观点的时候,不应该为了所谓的“客观”而滥用“第三只眼”的隐忍,不肯选择细节视角从而让影片流于空泛和过于概念化;但在陈述细节观点的时候,采取Michael Moore那种信息轰炸的填鸭大法效果不一定好,它很可能让人心怀疑从而降低影片的说服力。这个时候,欧洲古典主义,安德烈.巴赞的Mise en scène,引入候孝贤、蔡明亮、贾樟柯等所推崇的长镜头,长短错落松紧结合,才是增加客观性的最佳表现手法。

  我觉得不少纪录片跟许多其他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故事片的问题都在于,太过靠近欧洲古典学派风格,过于崇尚“第三只眼”的客观性而放弃了叙事的节奏感,没能向二者中间的平衡点靠近;而由于没能把握住好莱坞填鸭大法在表达观点上的优势, “第三只眼”也没能完全发挥其全部影响潜力。杜海斌的《伞》尽管在二者的结合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但对于面的描写还是过于冷静了,或者说,过于依赖“第三只眼”描述概念性的“面”,而没能抓住带动观众的“点”,其可看性还有增强的空间。

  《为谁辛苦为谁甜》全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ea38201009qtv.html

  《伞》影评(三):农村大学生的我~穷人富人到底相差多远

  看了工厂做伞 义乌批发伞 大学生找工作这几段 后面部队几段看不下去了 因为自己是农村的 看的时候觉得场景挺熟悉父母自我三四岁就外出打工 自己也是由奶奶亲手带大 然后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一所普通一本专业 现在大四 也在想自己大学毕业后到底适合干什么工作 会生活的怎么样 也一直焦虑 担心大学毕业工作后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社会也越来越现实 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知道不是努力也能实现的 想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虽然有时候说有车有房就够了 但又看到别人过得更好 拥有比自己更好的生活又会羡慕 虽然知道人生是场接力赛 而不是百米赛跑 知道成功幸福不是由金钱衡量

  不过慢慢的知道想的再多没有解决生存什么都是扯淡 不要眼高手低 不要听别人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什么的 先解决好饭碗再说吧 即使不喜欢也得坚持下来

  在大学虽然自己不怎么游戏 大部分也是上网看纪录片什么的 自以为自己比打游戏的上进 自己没有堕落什么的 殊不知 只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别人早就开始行动了 我还在原地踏步只想不干 不知道未来到底是想的多的混的好还是那些什么都不想功利比赛获得各种荣誉的混的好 哎 都不敢说吧 关键还是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然后坚持去干吧

  马上大学毕业了 感觉还是有目标好 2016准备考研10个月 就没时间逛豆瓣乱想了 现在考完又没什么目标又回到了大一大二瞎想瞎焦虑的时候 然后就在豆瓣找各种纪录片希望了解社会增长见识 其实只是换了种浪费时间的方式罢了 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最高效的方式还是行动吧 与其在这乱想 还不如多多点事多与人交流 学习的或许更多 不说了 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好吧 走题了 只是把自己看完这个纪录片所想到的全部写了下来 虽然牛头不对马嘴

  《伞》影评(四):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概念”?

  片子放完以后的讨论中,一个老外向导演杜海滨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意):“片子里无论是对伞厂工人的描述,还是对部队新兵的描述,都没超出我的所见。换句话说,几年前在法国的工厂里还存在着比片子里展现的恶劣的多的工作条件,我在法国军队里所见到的上级下级羞辱和欺凌也远比片子里要严重的多。那么,请问,你这个片子的原创性在哪儿呢?”

  我觉得即使是站在再客观的立场上,也不能不本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其“霸道”的提问有意思的是,下面一个提问观众拿起话筒反驳前一个人的意见(大意):“我不同意现在法国的工厂里有比这个更恶劣的工作条件,事实上可能是在五十年代以前有过,但现在法国工人的工作条件早就改善保障了……所以,我祝贺你,导演先生,你拍了一部特别好的电影。”

  电影散场以后,我反复琢磨这两段对话,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实际上都让我觉得浑身别扭,关键是,这些人,这些坐在距离中国九千公里以外的电影院里的法国人,他们究竟是想在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里找到点儿什么呢?

  我再仔细想下去,一个不得不琢磨的问题是,他们究竟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和中国人,或者说再深一步,我们是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外国的银幕上描述着中国和中国人?

  去年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纪录片《阿拉拉山的女兵》的导演法国人Erwann Briand曾经在他的访谈里说了一段我认为极其有水平的话:“我们都满足于看CNN电视新闻里那些哭号的脸,脏乎乎的衣服,或者残肢断臂,被摧毁的城市,然后我们就觉得这就够了,足够我们做出判断了。但要知道这些在电视上的脸孔,他们不是空空的符号,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不站在他们的身边,参与他们的生活,分享他们的命运,你怎么能知道他们是怎么样的呢? "

  我可以想象在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的轮番轰炸下,不少的老外确实是带着一个充满符号感的概念化印象来到电影院里看银幕上的中国的。但是我想电影不只是媒体,它的任务不只是在观众的大脑里画符,告诉他们这玩意儿是什么而已,它更应该做到的是告诉大家这玩意儿是怎样的?它为什么会这样?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构建符号和概念的过程,而恰恰相反,是一个用情感,情绪和真实感受溶解概念的过程,正如Erwann Briand所说的:站在他们的身边,参与他们的生活,分享他们的命运。

  现在回到《伞》,我希望弄明白的问题现在变成了“为很么看完这部片子的人会有这样的感想?”无论是最原始的要把当代中国社会的工农商学兵包含进一部片子的构想,还是用雨伞这个实物贯穿全片的主导思想,抑或是如杜海滨所解释的要纪录农民和他们的子弟所面临的困境,这都是一个个的宏观的概念,是一个片子初始启动的动机。但当纪录片的拍摄真正开始以后,是像做枕头一样,往缝好的布套里不断塞各种棉花以期让枕头成为一个枕头,也就是说概念被不断的完整的证明和论证,还是反过来,让概念逐渐消融在活生生的人与社会之中?

  差不多十年前,我看了杜海滨的《铁路沿线》,我要说这么多年来,我看过的这许多所谓的中国DV地下电影中,《铁路沿线》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按照一些激进的“逻辑”,这又是一部暴露“丑陋中国”的片子,但仔细看下去,你会发现那个年代的杜海滨以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气和耐心深入了他所描述的这个群体之中。在他的帮助下,几个主要人物突破了他们所附带的那个“乞丐”的符号,展现了人本应该具有的复杂感受和情感,正是这个最关键的东西溶解了“概念”,让《铁路沿线》回归成为一部电影,通篇渗透着“人”的因素,而不只是一个电视报道或者是杂志上的记者采访。

  但是当我在观看《伞》的过程中,我实际上是很失望的发现杜海滨几乎是退回到了起点:他重新开始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在银幕上构筑概念的电影活动。尽管构思很完整独到,画面拍摄的很精致,剪辑因为侯麦的剪辑师Mary Stephen的参与而变得非常准确简洁流畅,但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浮光掠影的图景,一个大概念下的连续图解说明。在一个有限的电影的容量内,它运动的规模跨度是如此的庞大,以至于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些交错而来被完美描述的“概念”而已,这些匆匆闪过的数百张脸孔和城市农村的图景,真的变成了Erwann Briand所说的“空空的符号”。

  如此下来,也确实不能责备观后的老外提出的看法。在一个被导演通过电影证明为正确的“概念”面前,我想观众肯定有权通过自己的理智常识来判断这个“概念”是否符合他的逻辑。或者,他们也有权直接陷入一个无聊的比较谁的“概念”“更苦更恶劣”的竞赛当中,一个不够“苦”的“概念”显然不会满足猎奇心理,一个“足够苦”的“概念”当然会被封为暂时的冠军得到赞赏。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没能在银幕上看到能够“溶解”概念,让概念被遗忘的东西──那些组成中国人的肌体,组成我们大脑的内在爱恨情感与感受。而我相信,正是这个东西,它是能够感染一切,融化偏见与执傲的。

  关于如何制作纪录片的方法,我觉得实际上是特别有争议的。到底是题材的预设重要,还是我们遇到的真实更重要?这个答案我自己是在我最喜欢的纪录片大师Frederick Wiseman的片子中找到的:Wiseman的所有片子都是从一个大概念出发,警察,军人,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屠宰场,但他没有一部电影停留在这些大概念上,或者仅仅满足于修补概念让它完整。在他的片子里我看到的是活人,他们情感的丰富程度足够让观众甩开偏见把他们牢牢的压在椅子上。在《Near Death》里,片尾两个医生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让我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两个真人对于“生与死”这个庞大问题的价值观的完全对立,把我带入的是一个对真切的人类不同精神生活群体的认识;在我百看不厌的《Welfare》里,他不可思议的抓住了这么多人物的形象,这些形象所表露出来的迥异情感,我已经绝对不能用一个“悲惨”的大帽子扣在所有人的头上,因为他们每个人的遭遇都是个人化的,都是特殊的,没有一个抽象的概念能囊括这一切……

  在《伞》里,杜海滨有这样的机会么?我要说绝对有而且不只一个。起码就我看到的最后一个部分,那个关于农民的描述,短短的十几分钟,那个情感的真实就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导演本人在现场也说到他觉得这个部分的迥异,觉得似乎与前四个部分并不搭配,似乎有点失去了他所要强调的“客观”。但我反而觉得“客观”不等同于“冷漠”,拍摄视角的“客观”不等同于被拍摄人物情感被删节而变为“麻木”。我实在是想追随这个年老的农民,能看到他生活的一切,看到他情感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目前这样的蜻蜓点水。这是不是会偏离片子本身既定的主题呢?我无法回答,但我相信它有可能展现部分的中国的真实,不但是物质上的也是情感上的。

  可能我这么说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因为我猜想在拍摄之外,杜海滨肯定会遇到很多更现实的问题。比如说一个题材它在中国当下的制度体系下拍摄可行性的问题,制作的时间和资金的问题,题材的选择和影片将来的出路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个在国内和国外都无法获得关注的题材,在很多情况下可能甚至没必要去实现它,电影人不能也不应该变成自说自话的人。拍摄出了一个片子,有了关于它的交流总比没有要强,这同样也是重要的因素。

  但从一个纯观众的角度来说,我可能还是想重复:我所经历的生活,特别是中国人的生活,它是活生生的,而绝对不只是一个被图解的扁平概念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