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昆曲六百年》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10篇

2022-03-23 03:02: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10篇

  《昆曲六百年》是一部由陈丽 / 万娟执导,历史 / 纪录片 / 戏曲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一):昆曲六百年-我们的文化

  八集的纪录片看完了,感慨万千。看到有人评论,说片子不够精致云云。我想说,至少在我这个之前对于昆曲几乎一无所知的人看来,这个片子带给我震动。

  在看这个片子的同时,也在看苏州大学周秦教授的公开课视频《昆曲艺术》,也颇为感动。尤其是其中周教授读到的明清人的一些笔记,让人得以更多了解那个时代中国文人乃至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看这些的时候,想的更多的,还不是昆曲,而是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浸淫,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主导,而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得力于当朝不遗余力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已几近废绝。对于当下之中国人,对于传统之了解,恐怕比不上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然而,西方的科学,理性和自由,本来脱胎于他们的宗教,一方面是对中世纪宗教统治的反动,同时又是以宗教为依托的。因为一种文化,必须首先回答安身立命的问题,回答人生的问题,才能够有其发展。西方人之崇尚致力于科学,理性和自由近乎偏执者,是因为基督教已经在先回答了他们关于人生的问题。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二):不到园林,不知春色如许!

  最近超迷一本叫《山居杂忆》的书,作者是高诵芬与徐家祯,书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南方杭州高家和徐家两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史,期间还有很多旧时杭州的习俗与风物,一路读来获益匪浅,然而在我心里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那边是昆曲,遍览全书,并没有找到关于“昆曲”和“昆剧”还有“新乐府”的任何字样,书中谈到了家中女仆“宿山”时念的《 花名宝卷 》,结婚时谈到了《杭州滩簧》,又在写高诵芬老人的母亲时提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梅葆玖以及程砚秋,但对于昆曲却只字未提。这个生于斯盛于斯的曲种,为何又会在斯地被一个事无遗漏的作者遗忘? 直到看到了《昆曲六百年》这个纪录片,我才稍稍知道了些答案。 本片上映于2007年,离昆曲的诞生相距差不多600年,因而得名,片子分为八集,由元末明初的昆曲鼻祖顾坚创立昆山调到整个明代的发展,至万历年间汤显祖一部《牡丹亭》使昆曲臻于顶峰,到清朝折子戏的灵活生存以及后来的花雅之争,再到清末的没落,最后是今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一部关于昆曲的兴衰荣辱史,而高诵芬老人生活的时代是昆曲的没落期,甚至可以说是极尽消亡的时期,那时的戏曲舞台已经被京剧、越剧充斥且同时已经有电影、歌剧来到中国,内忧外患使这个耄耋老人更加步履维艰,大量的昆曲艺人不是投身其他戏曲行当就是直接改行谋生,全国的各大戏班都因经费拮据或者经营不善而相继解散。直到1921年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在苏州五亩园创办了昆曲传习社,把昆曲的残存生命维系在了四五十人的社员之中,后来这些“传”字辈艺人以“新乐府”的名号短暂的演出于上海的各大剧场,但不久又烟消云散。 在张岱的《陶庵梦忆》曾读到关于虎丘中秋夜曲会的描写:“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 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 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那时还不知道这段文字描写的便是昆曲,当时只是痴醉于张岱的文笔和细致场景。三六九等、五行八作的市井小民在今日鳞集于此,普席而坐,台上弦乐顿起,演到后来丝竹静止又有一夫兀自清唱,声如裂石穿云,又把曲会推向最高峰。 那时的曲会以及清唱都是昆曲独有的表演形式,由昆曲而生又反过来推广着昆曲,明清的袁宏道、张岱、李渔等文学家是昆曲的忠实戏迷有的更兼昆曲票友以及剧本创作者;南明的小朝廷自弘光帝朱由菘而下几乎都到了离不开昆曲的地步,北方战事吃紧而都城却夜夜笙歌......这些人不会想得到他们的后辈会如此的排斥昆曲,在自己朝廷如此风靡的剧种,到了后来竟如此萧瑟冷清,如死一般冷清。 片子的最后两集说到了今人对于昆曲复兴做的努力,上面提到的昆曲传习社和后来的合肥张家四姐妹以及各地的闲散戏班都为着昆曲的复兴四处奔走。然而终还是效果浅微。新中国一部《十五贯》因其题材切合实际而被当时的毛主席、周总理看中,消沉了几十年的昆曲终于又走进人的视线...... 整部片子看下来我整体感觉有些许沉闷,或许是片子过多的描述昆曲在近代及现代的挣扎,它繁华了几百年又没落了几百年,繁华时举国若狂,没落时看客稀廖,而我们又不幸出生在了它没落的时代,生活的压力、节奏的加快、舶来品的充斥,把本来属于它的位置已经挤没了。 有的人说,现在的人普遍的文化水平还没有到达欣赏昆曲的水平。那些昆曲中诗句曲调已不是今人所能理解和体会的,可是我又感到奇怪,我们一直强调发展强调进步,可到头来又连自己老祖先的旧物件都难以理解,而且这还是很多人口中文化没落的明清,更遑论汉唐、两晋等其他时期了..... 而在许多港台明星进入大陆发展,迎来更加炽烈与激情的欢呼时,昆曲却从大陆到了港澳台乃至欧美却受到了无比的欢迎...... 我恨生在农村,长在小城,根本就没听过昆曲的大名,荒寂的田野,幽闭的城镇,大量的低劣影剧和肤浅的歌曲传来,只有一两句的京剧在那些花甲老者口中流传,可那声音又轻微若呢喃!它的光辉无从见,它的没落也无缘知,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有一句念白:“不到园林,不知春色如许!”片中也说昆曲和园林一直是紧密相连的,《牡丹亭》、《长生殿》等剧目,都涉及到了园林。如今我可算是跨进园林第一步,或者仅仅投过园林的花窗窥见一二风光,正准备迈第一步,感谢这部《昆曲六百年》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三):末世女子,我倒情愿她死去

  (一)游园惊梦

  你的背后人影憧憧,你的曲调流水落花,你走过六百年一笑倾城。

  多少年前的往事,哀婉深沉;一卷流光溢彩,一枝风花雪月,一园姹紫嫣红,如今,只余残章几许,百折千回,断井颓垣。

  他们说你是曾经失落的文化,他们说你精致的表演艺术,他们说,你,终于归来了。

  其实你何曾失落,不过是淡居一隅,暂别纷杂世事;其实你远高于表演艺术,你曾是一些人生命中的全部信仰,是一个时代人们梦境的银字筝调。其实我倒情愿,情愿你死去,在那个桥影流虹氤氲朦胧的良辰美景如仙班离去。

  小姐拿折扇,公子书卷轻掩,出口蜜语甜言,曲笛婉转,丫环合欢扇,唱出花团锦簇,风月无边。

  牡丹亭下女子,一场幽梦同谁近。桃花扇落鸿断声,一城飞絮几度春风。红颜霓裳未央宫,长生殿不过繁华一梦。

  才子文人,园林之中,听曲看戏,画桥流水,情梦百转,红尘戏子,人生如戏,戏中人生,自有富贵荣华。

  只叹,“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

  (二)微风别院

  看到mat学长在看这个纪录片,便抱着戏曲扫盲的心态饶有兴趣下载了,对于这一段历史和部分古典文学的熟谙,看起来心有戚戚。

  初看时只觉心中浮华亢奋,越到后面越觉兴味索然,等看到最后的昆曲归来,我竟流下泪来。冗长的叙事,反复的哀叹,似乎人们是负心郎亏欠了昆曲的绝色容颜,频繁运用的现代技术动画,让人审美疲劳。按年代总结的套路,再展望一下未来,一些青春风华的孩子们正练功,墙上“勤学苦练”四个字,我忍不住想,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心爱昆曲又几个愿在昆曲中消耗一生的呢?

  八集的纪录片怎生能说得你600年历史,连曾经你最平日的一场完整戏也要三天。

  而那些文化的名人们,站在他们声望的高处,以一种自诩你的保护人的姿态,陈述,教育。其实他们都是我还比较喜欢并愿意尊重的大家,但他们的姿态,让我难过。昆曲她不是落水的女子,不需要把她的伤痕与泪水展示给全体观众。

  (三)浮光掠影

  也许我并没有资格这样说,对昆曲的了解十分有限。自小也并不喜戏曲,爷爷咿咿呀呀唱蒲剧的时候,自己总是觉得乏陈无味,为何把一句5秒钟就能说完的句子,拉得50秒钟那样哀婉深长,在我眼中,甚至绝大多数所谓80后眼中都是一件并无意义的事情。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偷看《红楼梦》,虽是多半看不懂,但对其中诗词和一些佳句倾慕不已,看宝玉与黛玉共读《西厢记》,黛玉独自走回时,听到隔壁唱戏唱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心里就隐隐明白自己将来的命运了。一种凄凉的感觉顺着那几句美丽的曲词就涌到了眼睛里。

  初中的时候找到完整的《西厢记》,而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离家也不过两三小时的车程。也看了《牡丹亭》,几百年的时光流动,并未让我一见倾心。古人太有诗意,说说唱唱,唱唱说说,一种爱情真真是死去活来。古人们深情起来,真是羡煞今人。后来《桃花扇》和《长生殿》也粗略读过。但昆曲演的一场都没有看过。

  也因此,浮光掠影,妄图用4个多小时的时间把昆曲的锦心绣口古台芳榭一览无余。

  但只见曾经如诗如画,是春夏秋冬,是风雪晴晦,是生活绮丽的昆曲,被描述的咫尺如天涯,月影沉沉。

  在这个时代,在时效与美的较量里,美总是败下阵来。我愿但目送芳尘去。

  (四)宿妆浅残

  末世女子,我情愿她死去,也不愿她听见那多数都难以兑现的现代男子的誓言。

  一些艺术与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和美她们保持一种可以仰望的距离,而不是忽近忽远,中国的文明才不会越来越失落吧。

  我们回不去了,昆曲也回不去了,请就让她停留在时光的罅隙,保持姣好的姿态,会有真正喜欢的人去亲近她的芳泽。至于我们这些凡尘愚人心向往之敬而惜之岂不是更好?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四):荷花之梦:昆曲遗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美丽

  (一)

  说是白洋淀的荷花,曾有一度因为水源断绝而销声匿迹,白洋淀也从湖泊变为可走车马的平地。可是八十年代末的一场洪水淹了白洋淀,也带了水。几十年不见的荷花,竟然又绽放了。莲叶接天碧,荷花映日红。

  他们说昆曲也是这样的,只要留有一个种子,她就能复生。虽然时代不再,她占据舞台的盛况不再,但是她可以占据一角儿,把这一角儿演绎的辉煌绚烂,好听好看,成为美丽的一角。

  他们说,这是可以做到的。

  (二)

  八集长长的纪录片,看到这里我已经再也没办法控制住自己的眼泪了。屏幕里小小的方框,六百年绵延的历史,稚嫩过,辉煌过,挣扎过,失落过。但我们终于没有失去她,这是何等的幸运。

  相比充满希望和诗意的诞生、赞满辉煌和磅礴的盛年,昆曲在时代的动荡里奄奄一息,沉浮彷徨,挣扎惨败,终一脉相承的命运交响曲,是至为动人的。而这一个曲种,一脉文化的命运后面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人生传奇,犹如一张张模式化的脸谱后面,是无数人用不同的人生讲述同样的故事。当一个人背负了文化的兴衰,与时代交换生与死的筹码,他的生命就有了更为阔大的背景。深远的意义逐层叠加,在多年以后,发现自己挣扎曾激起的水花已经成为历史长河里绚烂的一朵。或许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的所观所闻,就是被彼时的生命所决定的,如同我们并不知自己的祖先是谁,血管里却流着他们的血。

  (三)

  我并没有听过完整的昆曲,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直存在硬盘里没有时间停下来看。我们的时代确实不同了,在时间与美的较量里,后者总是败下阵来。最近一直在看的古建书籍同样引发了我的疑问:关于传统,它的意义是什么,它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继承什么,甚至该不该继承?以及,在这样的时代里,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生活,我传达给别人的应该是怎样一种理想?

  相比那些更加现实的,比如考研和工作的问题,甚至恋爱和结婚的问题,自己的生活态度、对世界的态度和想要反馈给世界的东西,是至为重要的。因为这些东西是所谓的“根基”,其他生活中现实的活动不过是它的映射、它的衍生、它的变形。我们这个貌似自由的时代,若想得到真正的自由,要么妥协,要么放弃。或者真的存在某些平衡么?

  (四)

  我并没有听过完整的昆曲,但是我听过昆曲的故事,单是这故事已经如泣如诉。

  如果有人能将这故事写得如昆曲一成的美,我想也能成为百年不遇的佳作。昆曲在六百年里的生生死死,是一种文化的发展、融合、湮没、复生在社会和时代背景里的一出戏。其间几多历史变迁、民族融合、王朝兴衰、文化潮汐、社会风貌,甚至小人物命运的起承转合,都在一折折上演。我想除了昆曲本身的优雅、高尚,昆曲的故事亦是她遗留给我们的美丽之一。

  (五)

  《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高中的语文里多有涉及,彼时只是感叹文字之优美,迷恋读起它们朗朗悠悠,抑抑扬扬的感觉。不想于园林中一方水榭戏台,月上三竿,烛影飘摇,加上那丝竹管弦,水袖挥动,中州韵语,此情此景,即便不知晓故事情节,听不懂念白唱词,也足以成为值得回味的夜晚。

  那个时代,苏州人和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让人羡慕的优雅生活,衣食富、仓廪足,节奏适度、礼仪得体。昆曲连同苏州的园林一起,遗留给我们的另一个美丽,就是关于那个时代的生活,满足我们所有关于闲适、高尚、从容以及天人合一的幻想。

  (六)

  很多东西,已经不再属于我们。

  我还是要做方案,还是要处理《海巢》的最后工作,于是不得不向世俗的审美妥协。

  但是我始终不会放弃,望向我心目中的那片广阔的田野,那里纯朴自然又优雅从容,我们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灵魂的家园。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五):昆曲的前世今生

  对于昆曲,也许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很好的了,虽然早已经不是社会文化的主流,并且已经被冠以“遗产”的名头被保护起来,但是仍然有一批不错的昆曲艺人,仍然有一些特定的观众群,仍然有一些有水准的曲友,至少我相信在我的有生之年,还能够有这样的享受。

  有无这样的一部纪录片,于昆曲来说其实并不十分重要,我相信任何事物都会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昆曲也是一样,如今,大约只是使她延缓一下逝去的终点罢了,因为,现代社会早已经没有昆曲生存的土壤,也没有了能够提供给她发展的人文基石,看看片中所谓的很多名人、艺术家等等,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有些话还貌似很高深,词儿都很深奥,不懂。

  只是我不知道,也不敢确定,昆曲还能够保存自己的风骨几年呢?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六):无

  和他相逢于早春二月如雾如烟的蜿蜒雨巷,那般的婉转悠扬在巷中盘旋上升,直达云霄。而我如电击般魂飞三界之外。

  和他邂逅在明亮初秋的苏州园林,他站在水榭尽头的枕霞亭向我微笑,隔着一汪碧水。而我好象认识他很久了。

  此时此刻此地,若不是抬头,若不是未曾到过此地,若不是梦回,若不是误入,若不是西湖借伞,便拉不开西湖绝唱的大幕。若不是游园惊梦,便这般付与断井颓垣。

  六百年,痴男怨女们一个个粉墨登场,咿咿呀呀清清凄凄地唱谁又空负了谁,成为戏文中的一幅幅画,然而游园尚在,断桥未断,连那红娘也后继有人,只留下他缠绕在旧屋高大的雕花屋梁上,回荡在旧园空旷曲折的水亭间,吟唱着化不开结未解的闲愁。

  满眼花红柳绿,满耳锣鼓喧嚣,抵不过一杯残酒。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七):看似鸿篇巨制

  看似鸿篇巨制的《昆曲600年》,远没有之前读过的《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这样一本书,让我对昆曲有更多的了解和喜欢。

  《昆曲600年》的制作,更像是我们这个浮华亢奋时代的缩影。

  用这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展现和诠释,曲折深细,铅华尽去的昆曲,实在是让观者无比遗憾。

  我们对昆曲600年的历史有怎样的期待?

  昆曲600年的生命历程最吸引我们的最感动我们的是什么?

  这些《昆曲600年》似乎并不关心。

  《昆曲600年》就像一个狂热的演说者一样,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絮絮叨叨,疯狂地独自表演。而不是像昆曲那样,无时不刻地想着打动你,感染你,让你忘情投入,让你难舍难离!

  《昆曲600年》最多只是用所谓美轮美奂的高清晰画面,讲述了一个关于昆曲的数据丰富,资料全面的历史。它所不具有的恰恰是昆曲最大的特点-细处着手和深刻的感染力。

  用昆曲最不喜欢的方式,讲述昆曲的历史,真是令人苦笑不得。

  用这样的浮躁的,粗疏的,所谓鸿篇巨制的方式,

  讲述昆曲的历史,讲述所有的历史,也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了。

  用我们之前最常看到的那句话说--就是“有它的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八):绝不粗俗,也并非高雅

  看这个纪录片是很久之前了,印象里对于一个从未接触昆曲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入门篇,虽然今天看了苏州大学周秦老师的公开课后,感觉六百年煽情有余,干货不足,甚至错误不少。然而周老师学问大则大矣,却不擅长表达,讲得条理不清,干瘪枯燥,更要命的是读古句时句读全然不对,让我这个自认为并不那么浮躁的人也不禁产生关掉视频的念头。这个尴尬的局面似乎是中国人文世界的缩影。学者们要不干脆不面对大众深居简出,要么走向前台却讲得干枯晦涩。于是门外人宁愿去听袁腾飞易中天之流,听个过瘾就好,要知道得那么准干嘛?

  昆曲本身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在文人的骄傲和大众的反智主义对立的今天,昆曲也在被文人捧上高阁和被大众疏远之间徘徊。我听过人说昆曲高雅非凡俗可懂,也听过人说昆曲老古董早该被淘汰,或者说一个字拖十秒,有甚可欣赏。说高雅的人觉得粗鄙之人不配欣赏昆曲,说古董缓慢之人觉得那是封建余孽或是文人故作清高之地。于是昆曲被渐渐脱离大众。幸而如今大学生这个群体算是缓冲之地,昆曲在其间已经有所作为,这是昆曲重振的希望。

  然而我最想表达的是,昆曲固然绝不粗俗,它也没有如吹捧或者敬畏的那般高雅。《牡丹亭》《长生殿》固然词曲俱佳,文采斐然,也被传唱一时,而不提昆曲还有更多生活化通俗化的剧本,所以昆曲从来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小众。小众的印象大概是来自它没落后不被闻于市,而昆曲鼎盛时,“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家喻户晓,人人传唱-- 这还是《千忠戮》和《长生殿》这样大牌的曲子。我第一次走进昆曲剧场时,于昆曲几乎一无所知,听到的是《十五贯》和《彩楼记》,被娄阿鼠和吕蒙正大量粗俗的吴语对白搞得昏头胀脑,当时的想法是:昆曲怎的恁俗?后来又陆续看了《狮吼记》《双下山》之类的折子,越发觉得昆曲不该是属于小众和高雅的,它属于全中国和全世界,每个人都有能力欣赏。到现在,我既钟情《闻铃》这样缠绵悱恻的,也钟情《跪池》这种谐谑热闹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个或者一些剧目。

  我十分不同意宁愿让昆曲死去的言论。昆曲是活的,是会变的,我们只能想办法让它变得更精彩,让更多对它敬而远之的人们能了解,能欣赏。不然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坐在电脑前,对着虚无的影像叹息了。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九):情不知其所起……

  看到最后还是能煽情一下的。六百年前的顾坚,四百年前的《牡丹亭》,三百年前的《桃花扇》,二百年前的折子戏,还有八十年前的传字辈。能感人的是追溯下来的六百年的历史,昆曲本身却没有深入。

  第一集的前世今生不知所云。

  第二集是文学史扫盲。

  第三四集不朽传奇《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篇幅似乎长了点。

  第五集的折子戏依然是不痛不痒抓不住重点。

  第六集越剧和京剧对昆曲的借鉴有点拖沓地偏离轨道。

  第七、八集还是可以赞一下的。传字辈的一脉香火,大街上不知道昆曲为何物的人们的背影,都值得一声感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女导演,(其实我真的不想这么说),镜头过多的流连于苏州的园林和演员的水袖。很多重复的镜头和重复的话语。即使是在电视上分集播出,仍然难免有偷懒之嫌。比如一个旦角在一条河边小道上舞水袖的镜头,明显被切开重复用了很多次,全景拍下来确实很美,可是不太必要的时候,镜头也要换一换不是……

  还有采访的嘉宾,明显忽略了南京,除了董健老师德高望重的地位不容忽视出来露了3、4次脸以外,江苏省昆剧院和南大中文系被整个地忽略掉了,不知道是编者省略是故意还是知识缺乏,余秋雨先生贯穿了始终,以他开始以他结尾,他说,我们能找到那一点亮光,如果要熄灭了就用整个生命来保护它,被感动之后我想起了散文……而在整部片子的后半部分对昆曲现状的描绘上,除了以江苏省昆剧院的全本《长生殿》和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展望了一下可喜的前景之外,缺乏对昆曲现状的全面的认识,能代表昆曲的不止是昆剧院,全国的昆剧院也不只是苏州一家。感觉整部片子都绕在苏州的园林里没有走出来,视野狭窄……我似乎有点恶毒,但是这部片子是以能感动我为前提的,嗯。

  看片时的小雷:

  折子戏那一集出现了片中仅有的几个电影片段的第一段,是霸王别姬。

  第三集讲到汤显祖时,旁白好像是说,在同一时期,西方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有着**的相似之处……且不说他的解说,画面是,一个化妆成汤显祖的中年男人走到一束光下,又走了出去,然后一个旦角打扮的女人坐在舞台中央,手里拿着一本书,叫莎士比亚全集……(无话可说)

  还有第八集接近尾声,看到了一个画面是人头攒动的演出中心门前,一条红色条幅横在头顶,上面写着:庆祝南京大学建校103周年,***青春版《牡丹亭》演出,那是,那一年来着……

  最后,让我无法忍受的是,记录历史不应该是仿造历史,不一定要现代人穿上古代人的衣服出来演一演汤显祖、洪升、孔尚任,还有一些只出现了几秒连名字都没有的莫名其妙的龙套。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对于追溯历史的特殊的表达方式。我想说,如果真的要用到这种方式不能避免,那不如考虑把整个节奏加快一点,能省就省吧……

  最后的最后,这样一部记录片还是值得看的,昆曲两个字就值了三星,昆曲的美不在任何一部纪录片里,而是真真切切地在昆曲的舞台上,点到即止的眼神,翻飞的水袖,还有婉转的唱腔,婀娜的身段。我到现在还不能忘柳梦梅那一句念白:不管你是人是鬼,你都是我刘梦梅的妻——啊——那几个字,似乎用尽了那个小生的所有气力,生生地被喊出来,那一个瞬间,泪腺异常旺盛,也在那个时候才能知道,什么是情之深处,生可以死,死可以生……

  来看昆曲吧~情不知其所起,一往情深……

  《昆曲六百年》观后感(十):牡丹亭上三生路

  大学宿舍有位美女,是本校的昆曲社社长,整天吹着笛子咿咿呀呀,说实话当时是嫌她烦的呢。她甚至忽悠了一群人开始学唱最经典的那几句词“赏心乐事谁家院”,“姹紫嫣红,似水流年”,应该说给了我最初的昆曲启蒙。

  大学时候,白先勇率领一帮人马在学校免费献演青春版《牡丹亭》全本,大演三天三夜。之前我并没有在意,直到最后一个晚上无聊去看了一点结尾,一看之下不得了,旋律如此优美,歌词如此典雅,舞美也经过了重新设计。惊为天人!记得当时有门课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我的学期论文就是写的昆曲和建筑遗产的类比,意思是说建筑遗产应该向昆曲学习,与时尚结合。当时并不直到,这份结合背后的心酸。同学们说,诶,当时我们昆曲社搞得轰轰烈烈,你怎么没来参加?哈哈,我就是总是比别人晚半拍的人吧。

  自己找了《牡丹亭》的全本演出视频和词本来看,越来越喜欢,好多词都可以过目不忘,既典雅又朗朗上口,“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想必经过了文人多少遍的锤炼吧。来南京工作以后,看昆曲更加方便了,江苏省昆剧院自己的演出场地看过一次,南京博物院的老茶馆昆曲推广活动只要有空必去看。我并不专业,不太在乎演员到底是谁,是否当红名角,也看不出这个版本和那个版本的区别,只觉得美轮美奂,表演细腻优雅,和京剧完全不同的感觉。除了《牡丹亭》,又相继看到了《红楼梦》、《狮吼记》各种不同风格的昆曲,只觉得还不过瘾。那水磨的唱腔”气无烟火“,那优雅的身段若仙人自来。

  《昆曲六百年》是央视07年的作品,比2015年的那部《园林》有诚意得多,全面讲述了昆曲六百年的历史,讲苏州虎丘曲会万人空巷,讲昆曲被京剧取代中央舞台,讲昆曲在苏州五亩园昆曲传习所保留了最后一脉香火,讲昆曲从来没有离开因为它是民族文化典雅的极致,讲昆曲最后又借着时尚的东风归来。现在想来,昆曲就是昆曲,她的典雅美丽不需要借助任何人任何事来展现,她有自己的生命和活力,如同干涸河床下的莲花种子,总有一天还会发芽,还会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为我当初的无知抱歉。

  但是从此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昆曲有前世今生,也必有未来,从此莫相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