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吹麦浪》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风吹麦浪》影评精选10篇

2022-04-07 03:33: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吹麦浪》影评精选10篇

  《风吹麦浪》是一部由肯·洛奇执导,基里安·墨菲 / 帕德莱克·德兰尼 / 利亚姆·坎宁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吹麦浪》影评(一):她叫Mary

  那个时候我在London,跟人合租在Wimbledon的一个田园house里,工作在中心地带的购物中心。

  那时候我有一个同事,名叫Mark。略微的有些小气,时不时的跟我说他的儿子不认别人,只记得我,也老用身体动作配合着他hip-pop得语调让我教授他如何hit on Asian girls,因为他十分嫉妒我周遭那一圈靓丽的姑娘们。另外一个同事,Kevin,我的boss,菲律宾裔英国人,与我十分要好(在我于英国的经验中他能做到我认可的要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如果说在那个时期,我永远不会忘却的人里,一个是他,另一个是Rumina,Rumina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姑娘,我们不能算是铁哥们,但可以作为精神层次上那种十分挂念的朋友。还有一个十分金发丰满的澳大利亚女孩Greta,以及另外三个相比更无法相关的人们。

  我模糊记得那时一个下午,Kevin与我相聊的时候告诉我会来一个new girl。我呵呵笑着问“Thank god finally I can have a new vision of beauty. Is she pretty? How is the body?”Kevin则像往常一样调侃着回答“U Horrible dog! Yeah she is a hot blondie.” 哈哈之中我完全没意识到新来的姑娘会承载着一个家族故事。

  她叫Mary,一个多愁善感会人前落泪,却也善于女孩子的“宫心计”(我没看过宫心计,如果这个词用错鄙人道歉)。我不能说喜欢,但可以算作讨厌,因为她平时显露出得那种十分矫揉以及以风骚化眼泪博得同情的方式在我看来十分无感,有时涉及到自己时候可称为厌烦。随着她平稳度过考核期,我们的关系就那样以我绅士的思想慢慢开始有了发展。

  一天下午我刚开始我的夜班,发现Mary情绪有些低落,即使我平时再怎么保持着距离,但该关心的时候也是需要一句问候。Mary告诉我她下午遇到一个法国女人,很nice的跟她交谈并给予她一切帮助。法国女人问Mary是哪里人因为她分辨出Mary得口音不属于英格兰人,Mary笑着回答来自北爱尔兰,法国女人本来满是皱纹的脸更深层次了,甚至撇了撇嘴嘟哝了几句法文直接走了。只留Mary在那手握着手表愕然。

  一种异乡的同情击化了我,我抱着Mary轻拍她得背,告诉她没什么,生活之中总会遇到这些不可理喻且无教养的人,不该为这种人而伤神。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刻意的照顾着她得感情,不时地问她并安慰她不要在意。之后商场里人少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一次十分愉快地对话。

  她问我去过北爱么,我说没有,但我有点想去;她说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她她会提供帮助,我说好的呀,十分感谢;我问她小的时候会受到来自于政治上得困扰么,她说会的,其实她们家收到过威胁不得不十分小心且低调,有时都会有私人保安;我有点差异,遂问原因,她不回答,却问我,你知道Brendan Duddy么?我说不,他是谁;Mary很自豪地说是我的祖父,并在我疑惑的眼神下告诉我他祖父以前是个间谍,算是北爱和平进程中一位重要的人物(在此我附上Wikipedia关于Mary祖父的资料http://en.wikipedia.org/wiki/Brendan_Duddy)。我当时也去Wikipedia查找了她祖父的资料,并表示我的惊讶以及崇敬,我说我大概知道北爱、爱尔兰和英国的复杂,也看过两部电影(Shadow Dancer和The Devil's Own,这两部Mary都没看过)。为表我对Mary祖父的尊敬,我央求Mary给我讲讲她祖父的那些英雄事迹(我哪里来的英雄情怀?)。但十分可惜,Mary知道的事情实在太少,少到只用到布莱尔这个名字。

  第二天,我仍然些许的激动。我告诉Kevin,Mary的祖父是Duddy,一个帮助北爱和平进程的人。Kevin耸耸肩,一句“OK?”,一副礼貌地让我继续的样子。我告诉了Greta,金发姑娘只给我一个表情“好吧,我不认识也不关心,你继续说吧,我想我自己的事情”。当我告诉Mark的时候他一边查看他Instagram里那些翘臀妞一边不说话(Mark是一个很典型的黑人,一个纯正的Ass-man)。我当时只有一种心情,WTH!他算是你们生活安全的一个影子英雄,为何你们不熟悉也就罢了却不在意。后来我发现其实我才是那个dickhead,在自己仍然挣扎的时候缘何去供奉冷漠异乡的一个影子人物。

  后来,我看了Ronin,

  Mary在我离职后的两个月也离开了,去了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做assistant,一个学习艺术的女孩,一个抛弃在北爱的富裕家族生活独自来到伦敦跟胡子拉渣geek的男友与他人合租在伦敦西南的追梦女孩,终于找到了她的人生道路。她也越来地脱离了Duddy,她得姓氏。

  再后来,我看了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会回想起当初我问Mary,可否让她得祖父送我一本他撰写的书,并附上题字;Mary应允了,却再了无音讯,只有一次她十分抱歉的告诉我她回了一次家,但因为个人安排太紧没有时间去看望她得祖父,并宽慰我她祖父已经知道了我所求签名书的事情并早已准备好了为我。

  我曾不时地记起一个人,他叫Brien,一个北爱的大小伙。

  那时候我在Finsbury park地铁站附近等人,随意地进了一个酒吧,那是个周五的晚上,酒吧里一群北爱的酒客带着小提琴和手鼓表演着北爱的音乐。我仍保留着当时的视频,他们的音乐非常好听;我再次造访的时候是一个周六的夜晚,没有演奏音乐的酒客,却遇到了Brien;他得口音十分浓厚,我必须很努力才能清楚他得言意,他却丝毫不在意,请我喝酒,与我聊天,并用他得Nokia板砖机与我合影。我记得边上有一个他得酒友,一个中年北爱妇女,除了一个冷冷地微笑就只剩她独自豪饮的侧影。

  再再后来,我看了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我又想起了Mary,或者更正式地,Miss Duddy。

  我却不愿意称呼她Miss Duddy,反而Mary我觉得才是真的她。

  我也十分挂念Kevin,因为他才是一个在英国时候意义上的朋友,没有国界,没有种族,只是确实的一个朋友。我们生活在和平,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为了家人,缘何去具备一个远离自己的品质。他不是不爱国,他爱他得家庭,他得家庭就是他得所有,他的国。

  孰是孰非,没人愿去当一个dickhead,

  Mary,她终将嫁人;她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兴许她俩都会改变她们的姓氏,更无人记得她来自于Duddy。但我却敢说,她十分幸福,因为她活在她自己的生活。

  曾有人告诉我,北爱的堕落,贝尔法斯特街头的穿着得体的无赖会端着一杯星巴克跟你要烟抽。

  《风吹麦浪》影评(二):《风吹麦浪》:肯·罗奇的提问

  「爱尔兰共和军」、「新芬党」、「北爱和平进程」这些词汇对我这辈人而言其实并不陌生,在我们中学时代几乎每隔几天便会听到关于北爱尔兰冲突的新闻。除了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区之外,北爱是当时西欧为数不多的时有恐怖主义袭击或者地区冲突发生的区域。如果对那段历史不甚明白的话,那么不妨看看这部《风吹麦浪》,基本能够对事件在近代时期的源头有所了解。

  当然,要追溯英爱之间的恩怨情仇,恐怕至少需要回到十二世纪英王亨利二世入侵爱尔兰,从而拉开了凯尔特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长达近千年的敌对态势。此后,英国人逐步蚕食爱尔兰的领土和主权,直至十九世纪初,爱尔兰王国正式并入大英帝国的版图。但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爱尔兰对英国的不满终于超过了阀值,掀起了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序幕。1916年,爱尔兰志愿军(包括共和兄弟会以及国民军)在都柏林以武力发动军事行动,史称「复活节起义」。虽然这次起义最终被英军镇压,然而却是爱尔兰共和国通向独立之路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而《风吹麦浪》讲述的正是在这之后爱尔兰人民为了独立事业继续抗争的故事。

  《风吹麦浪》影评(三):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从两个典型的情节中,尤其可以看到革命斗争和民族独立斗争的残酷性:

  1.必须杀死那个年轻的告密者:

  背后的理由是杀鸡儆猴,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报仇!

  这就是现实的逻辑:现实中,极少有人能经受酷刑,所以被捕后的叛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叛变告密严重损害了本方利益,为此必须杀一儆百!如有被俘,请硬撑到底自求多福,否则即使敌人不搞死你,你的前队友也要搞死你。

  2.必须杀死作为弟弟的政敌:

  不肯妥协的彻底的革命分子必须死,否则更多平民会在与强敌英帝的战争中惨死,而且作为没有老大哥外援的一介小国,即使勉强独立也会遭到经济制裁的洗劫。是为了自由平等友爱“不自由毋宁死”的革命理想,还是为了黎民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现实?民族主义者(国民党)和社会主义者(共产党)从此开始分道扬镳兵戎相见!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的革命桥段:

  最初的反抗英雄斗争领袖未必是最彻底的革命分子,反倒是经过现实的洗礼而改变初心投奔我方的文弱书生才是死硬派!

  对于称霸一方巧取豪夺的当地豪强,是拉拢入队一致对外还是不顾抵抗没收财产?

  导演不愧是一个社会主义忠实粉丝!本片作为年轻革命者的教材,远胜同类的浪漫主义影片!观影至今,也只有大岛渚的《日本之夜与雾》可以和本片一比。

  《风吹麦浪》影评(四):个人不得不卷入政治血腥

  《风吹麦浪》的导演肯罗奇讲了一个冷峻的故事,除了爱尔兰独立运动及随后的爱尔兰内战这些具体背景外,更令人感触良多的是个人如何会为政治运动裹挟,以及政治运动展开的逻辑。

  如果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是一个过份革命色彩的话语,但这话确实有说服力。作为主角的医学院学生,本可以超脱于政治之外,但目睹英国殖民者士兵的残暴,激起了他追求民族独立的意志。他目睹爱尔兰贫困者挣扎于生死线,使他倾向于左翼社会主义的目标。这使他与哥哥分道扬镳。

  个人要实现自己的反抗目标,必须与同道者一致行动,也就是要参加组织,而一旦加入组织就必须以组织的方式行动。在组织中,个人自由意志的行使往往意味着组织的涣散。组织要起作用,是一定要维护纪律的。主角处决英国士兵与变节告密的17岁邻居,以及主角哥哥最后处决主角,都是以同样的组织逻辑进行的。当两大集团卷入战争状态,他们之间的互相镇压会越来越残酷血腥,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主角的社会主义追求作为对贫困现实的直接反应,有其正义的一面,但历史证明,剥夺有产者并没有导致一个幸福的社会,相反是普遍贫困与人的尊严与自由的丧失。主角的理想如果成真,他将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或者不久他就会因政治斗争而被扫地出门?

  中国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幻,远胜于小岛之国爱尔兰。在回顾中国历史时,肯罗奇的冷峻眼光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风吹麦浪》影评(五):来自田原BLOG里的相关评论

  今天早上起来,看了今年嘎那电影节得大奖的片子--《风吹稻浪》。

  这样的电影,我本来不感冒。平淡的海报,稻田和一个看不清面孔的男人,没有太多视觉的刺激。没有兴奋点的故事,战争和民族,被讲过千遍万遍。于是这张DVD被压在其他片子下面,名列观看清单的倒数几位。

  而今天看完,一些比例失调了...

  原来,在战争面前,我们的那些事情,渺小到可悲。当一个具体的矛盾笼罩在上空,我们的那点私人恩怨突然显得卑微。二十年代的爱尔兰,被英国人践踏,民族仇恨愈来愈激烈。每天都是生与死,该不该反抗变成了怎样反抗。这种题材的片子之前也有,不过这次,导演用了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叙事方式。在节奏和力度上下足了功夫,让人亲身参与到这场混战中。

  《风吹麦浪》影评(六):风吹麦浪

  片尾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脸上有泪。回头再听一遍那首与影片同名的爱尔兰民谣:“我心悲伤,不忍对你道出离别的话语;但我更不堪忍受,外族压迫的屈辱。于是我说,明天一早我要走向山谷,当微风吹动金色的麦浪,我将加入那支勇敢者的队伍。”悲凉的歌声如雾霭一般,笼罩着爱尔兰的群山,满眼,都是绿色。有评论说这首歌既滥情又残忍(dreadfully schmaltzy, and also bloodthirsty),充满了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不知道这位历史学教授的意思是不是说,当一个十七岁的爱尔兰男孩,因为不会用英文说自己的名字而被活活打死的时候,他的同胞应当表现得冷静而克制。

  民族主义,极端敏感又复杂的话题。在这个多元文化激烈冲撞,身份政治日益凸现的时代,强烈的民族认同,往往导致对“非我族类”的深刻敌意甚至暴力行为。那么,在一场民族独立战争中,暴力,在多大程度上是正当的?从自卫,到复仇,再到恐怖主义袭击,界限如何划定?如果暴力所指的对象是本族同胞,那又将如何获取合法性?

  农家孩子克里斯在英国农场主的威逼下透露了共和军成员的行踪,上级下令将叛徒处死。戴米恩把子弹推入枪膛,对丹说,我研究了五年解剖学,现在要把子弹射入我童年伙伴的心脏。但愿我们为之奋斗的这个爱尔兰,对得起这一切(I hope this Ireland we are fighting for is worth it)。风吹麦浪,发出簌簌的声响,天空一片灰暗,我预感到还有更大的悲剧要来。

  1921年12月,英国和爱尔兰签署了停战协议。爱尔兰自由邦成立,但仍宣誓效忠英国王室,在政治上仍不能与大不列颠平起平坐。戴米恩和他的伙伴们坚信革命尚未成功,尽管国旗换了颜色,贫困中的广大农民却一无所获,真正的自由仍在咫尺之外。哥哥泰迪则成了拥护自由邦的中坚,新政权无疑是一场军事力量与有产者的合谋,当然少不了天主教会的支持。兄弟反目,泰迪下令处决了自己的弟弟。

  可以想象英国右翼评论家会对本片有怎样激烈的抨击。布里斯托大学的爱尔兰史专家斯蒂芬•豪认为本片缺乏历史真实性,“尽管片中所述的英军暴行确有发生,但远非普遍现象。而且爱尔兰共和军也远非片中描述的那样温和。”“虽然影片大部分事实都有历史依据,但表现手法十分偏颇”。而导演肯罗奇在戛纳电影节的获奖感言中则声称,“一旦我们敢于说出历史真相,我们就敢于说出当下的真相”。我对爱尔兰的历史所知甚少,看完电影才一通恶补,自然不敢妄下断言。但是有两点。历史从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版本,任何叙述都暗含了叙述者的立场。这个道理很简单,比较一下CNN和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对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就知道了。其次, 比起《勇敢的心》这样的好莱坞式叙事,我相信《风吹麦浪》是更“真实”也更真诚的叙述。梅尔•吉布森扮演的华莱士在临刑前拼尽全力喊出“自由”!怎样简单分明的世界,怎样光辉的英雄主义!可是丹对戴米恩说:“你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的是什么,但未必清楚自己盼望什么。” 用生命换来自由之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爱尔兰才算值得?

  《风吹麦浪》影评(七):不震撼,却在触动

  我应该是一个相当不敏感的人。在看完《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之后的半个小时里,我一直保持着一种迷惘的状态。这部电影一定说了一点什么,但是我不能保证自己可以找到。

  一段简单的爱尔兰独立史,一段同胞、同志并肩战斗却又自相残杀的故事。

  这应该是一部充满了英国味道的电影,无论是遍野的乡村绿色,还是哀伤的爱尔兰民谣,然后就是弥漫在整部电影里的隐忍的痛苦和有节制的愤怒。这不是好莱坞式的气质。

  电影中的那群年轻人所执着的事业,在电影中仅仅只完成了一半,我们只看到了英爱协议的诞生以及随后爱尔兰人的自相残杀。和平协议,给予了爱尔兰自治领地位。但北爱尔兰六郡仍然属于英国,爱尔兰自治领也仍然要向英皇效忠。认为战争已经结束和认为自由仍未到来的人各占一半,于是秩序和抗争再次成为矛盾,只不过这一次,血不是流在反抗侵略者的战场上,而是流淌在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之间。Dan 死在爱尔兰人的手里,Damien也是在曾经的反抗组织领袖Teddy的亲自指挥下被枪决。

  1937年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设立爱尔兰总统职位;1949年4月1日爱尔兰共和国废除君主制,将国王职权全部交予总统。也许这才是Dan、Damien、Teddy这群人真正追求的自由。当然也许他们最终的要求可能永远无法实现。北爱尔兰的六郡也许永远不会再回归爱尔兰共和国了。

  另一群人继续着自己的战争。北爱尔兰共和军的战士们成为了崇高信仰下的暴徒,他们不断地制造着爆炸和袭击。1997年,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火。2005年7月28日,爱军正式所有的爱尔兰共和军单位必须放弃使用武器。同年9月26日,监督组织宣布爱军已经完成所有弃械过程,全部武器被列为“永久不可使用”或“永久无用”……曾经的那个不断制造爆炸和袭击的组织放弃了武力,其中的成员没有结束对祖国的热爱,只是他们把力量从不断地制造恐怖,转到了参与协助发展纯政治和民主计划。北爱共和军的恐怖历史就此结束。

  这也许是导演肯•洛奇想留给我们的东西。电影之后的历史,和电影纠结在一起。一段对信仰的反思,一种对光荣的事业的思考。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答案在这个世界未来的每一次选择中。他肯定没有讲完自己要讲的,因为他只是要讲出来,但并不准备讲完。洛奇的任务在于引导每一个看电影的人去思考,而不在于告诉他们什么正确答案。

  我突然想,是不是只有在试验了无数次之后,我才会真的相信,主流的东西往往最缺乏灵魂的力量?它可能很精致,能够感染很多人,但是鸦片式的刺激结束之后,就又随风而去。就像昨天无意中看到央视在介绍西班牙影星佩内洛普•克鲁兹,其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著名导演阿莫多瓦,他被称之为天才的艺术大师。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好莱坞,他都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但是在我看阿莫多瓦的时候,却始终感觉着一种被压抑的情绪,影片中所有的喜悦、感动和忧伤都似乎是被设定的。

  相比较之下,拍摄过《致命档案》、《卡拉之歌》、《土地与自由》的肯•洛奇则小众的多。因为在电影中表现出的浓重的现实和左派风格,洛奇的电影很少能让人感觉到情调。

  但我相信,在肯•洛奇面前,很少有人能够自称天才和大师。

  洛奇的力量不在于情节和对白,不在于音乐和画面,他的电影很少有偶像加盟,或者能够塑造偶像。似乎没有一个元素单独拿出来可以称道。就像这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你说它最动人的地方在哪里呢?是表演吗?还是情节?都还不错,但也仅仅只是不错而已。每一个元素单独来说都只是不错,有无数的电影可以与之媲美,甚至远远超过。

  我一直很奇怪他的电影为什么能够成就经典?他的电影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一种灵魂的力量?并不是很多人在影评中所说的那种震撼,而仅仅只是触动,一点一点地在触碰你的内心。

  也许震撼的力量在第二天一早起床就结束了,但是触动却可以一直到死亡为止。

  很多人都在说洛奇在借古讽今,并纷纷引用他在获奖典礼上所说的:“世界上总是在上演军队侵略与人民反抗的悲剧。现在我无须告诉各位如今英国军队非法侵占了哪个国家,也无须我来告诉你们那里正在发生的伤亡和惨无人道的事件。”

  我相信洛奇想讲述一些什么东西,但是我更相信,洛奇不只是想去讽刺或者指责什么,表达某种激烈的情绪情绪只是躲在网络后面不断留言灌水的人擅长的,这其中的很多人一面谴责着暴行,然后转头又歌颂暴行;他们指责侵略和暴力,然后在谈到某些特殊利益比如牵涉到本民族或本国家时又表达着强烈对武力的热衷和崇拜。洛奇希望更多的人在看完后能够感觉到历史的沉重,从而实际地去做些什么。

  作为一个英格兰导演,洛奇清楚讲述了一段英格兰压迫爱尔兰,爱尔兰人前赴后继反抗的历史。他坚信超越了其他东西的历史的力量和和平的价值。

  “如果我们能够有勇气揭露历史的真相,那就有可能直面现实的真相。”

  洛奇是一个真正的左派导演。我坚信这一点。在如今这个充斥着虚妄热情和不满激愤的假左派横行的年代,肯•洛奇值得我们的敬意。

  另外,很多人都已经说了,译名很有问题,这就是我一直坚持写《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而不愿意提及电影译名《风吹稻浪》的原因。虽然我的英语很烂,但是我记得Barley是麦子的意思。英国有水稻吗?

  所以,似乎应该叫《风吹麦浪》,或者是《从麦田上吹过的风》。

  台湾地区的译名是《吹动大麦的风》。台湾往往会把一部好好的电影的译名搞得让人觉得郁闷无比。这也是一种能力。

  《风吹麦浪》影评(八):90年前的一声枪响,英国倒下了,中国和爱尔兰人都站起来了。

  “原来天下革命都一样,北爱和英国的革命就像国共一样如出一辙。 ”

  ——《风吹麦浪》

  说起爱尔兰,大家不由自主地都会联想起一个被音乐浸染的凯尔特民族,广袤的草原,悠闲的生活环境。可是如此晶莹剔透的一个民族也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曾经为本民族的自由与繁荣奋斗过,献身过,同样是那么坚韧不拔,同样是那么不屈不挠。

  如果对那段历史不甚明白的话,那么不妨看看这部《风吹麦浪》,基本能够对事件在近代时期的源头有所了解。

  这部以1920年北爱尔兰抵抗英国统治为背景的电影,被英国媒体评论为:描述了爱尔兰共和军的雏形,也含沙射影地对英国的集权统治进行了谴责。而电影本身借助了两个兄弟用暴力的方式来抵抗暴力,最终也因暴力的归属问题而反目成仇的悲剧。

  影片主人公,达米尔,一个曾经只会在大学里夸夸斯谈,不会开枪不会杀人的医学院学生,在反抗斗争中逐渐走向成熟。他在怆惶失措中完成的对敌人和叛徒的枪决任务,就是他走上革命之路的受洗仪式,而对于他来说,反抗斗争就是一条不归路。要么失败投降,要么反抗到底,没有第三条中间道路。

  而和他并肩战斗的哥哥泰迪,一个他曾经视为偶像无限崇敬,无比坚强勇敢的爱尔兰共和军战士,却选择被弃当初的争取自由独立的革命理想,接受英国给予爱尔兰有限自治的和谈协议,并成为了爱尔兰新政府军的首领。

  当哥哥代表新政府来镇压依然要求自由独立的反抗力量时,坚持反抗的达米尔和哥哥之间也就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要么你死,要么我活。在达米尔看来,所谓的和平协议不过是对革命战争的强奸,他不愿意背叛革命,不愿意背叛那些曾经为了革命献出自己生命的人们,他不愿意做一个枪杀了叛徒同伴,而自己却最终沦为叛徒的无耻之人,于是不愿屈服的达米尔死在了哥哥的枪口之下。

  要自由要反抗,还是要和平要妥协的兄弟之争,这是天下革命一个永恒的命题。

  且看国共两党的兄弟之争,从北伐战争的并肩战斗,到四一二的大屠杀,从抗日战争的一致对外,再到解放战争的你死我活,活生生一部兄弟恩仇。

  英雄的凯尔特人民的游击战争,是绿色的。那些穿着格呢西装,或者是帅气的风衣,头上戴着鸭舌帽,而手里却拿着枪的爱尔兰共和军战士,穿梭在绿色田园里反抗英军。一片宁静气象,于层层麦浪中响起的枪声,也许更加地让人惊心动魄吧。

  差不多就是同一个时代吧,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也打起了游击战争。只不过我们印象中的游击战争,都是戴着白羊肚毛巾的农民,挖士壕,挖地道,打鬼子。我们的游击战争,充满了黄土的味道,是我们中国人们的味道。

  《风吹麦浪》影评(九):风吹麦浪,拂不去悲伤

  亲爱的辛妮,我曾经不想卷入这场战争,却卷了进来。现在我想脱身,却做不到了。我们真是奇怪的生物,自己都觉得奇怪。在这最后的时刻,我怀念你的每一部分,包括身体和灵魂。你曾说你希望我们的孩子体验到自由,我也祈求有那么一天,辛妮。

  可是我恐怕那一天比我们预想的来得晚。我现在老是想着丹对我说过的话,他说:你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的是什么,可是却很难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我想,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它给了我力量。

  今后请你照顾泰迪,我恐怕他的心已死去。时钟正在滴答作响,我想象那是你从我手上传来的心跳声。我握着你挂在我脖子上的奖章,心里不住地颤抖,它也给了我勇气。

  再见,辛妮,我爱你,从现在到永远。

  戴米恩在临刑前的狱中写下遗书。如果可以,他多么想活下去,但是他不能!他不能出卖战友,更不能出卖信仰!

  英国人终于被他们不懈的抵抗赶走了,可眼下的和平却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不平等的条约根本就没有承认爱尔兰的独立自主权,它仍是英国的一部分,深受压迫。

  这难道就是戴米恩为之奋斗的结果?

  绝对不是,所以他选择继续抵抗。可是哥哥泰迪却接受这个条约,安于现在的所谓“和平”。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从此分道扬镳。在一次秘密行动中,戴米恩被捕,拒绝说出藏有武器的地点。依照军法,身为长官的泰迪只能将自己的亲弟弟就地正法。

  那一天,听着声声军令,被绑在木桩上的戴米恩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害怕至极。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谁能不惧怕?枪声响处,恐惧终结。

  沉稳扎实的讲述,没有刻意的情节编织,靠着真切的场景和对抗,情绪饱满地推动着整个故事,简洁有力,震撼人心!

  究竟什么是战争?枪林弹雨的交火之外,最关键的恰恰是那些之前的训练与准备,还有其中的人性,不可免的杀戮之下,你还能保有多少良知?

  戴米恩不得不枪决那个少年,因为他出卖了爱尔兰共和军,可是,面对英国军官的审讯,仅仅还是个孩子的他怎么能不害怕呢?

  就是这样无情,你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发生的一切。

  肯·洛奇仍旧践行着他的现实主义,突然袭来的英国士兵,武力威逼,年仅十七岁的米哈就那样白白死在他们的残暴之下,真切得令你窒息!

  拂过山谷的徐徐和风,掀起金色的麦浪阵阵。悲伤的话语多么苦闷,斩断情丝令我黯然销魂,而更令我难以容忍的,是异族的锁链缠身。

  于是我对着山谷高喊,我要迎着晨曦出发远征。拂过山谷的徐徐和风,掀起金色的麦浪阵阵。

  自由,为了自由,我们总是牺牲了太多太多,手足相残,妻离子散。影片里没有任何美化,只是让你看到那些坚硬难耐的现实。除了叹息,别无他法。

  随风飘动的麦浪啊!愿你能听懂我们悠远的呼唤,拂去悲伤,安慰逝去的亡灵。

  《风吹麦浪》影评(十):<风吹稻浪>-------小评!

  quot;在爱尔兰,当微风吹过山谷

  轻轻的摇动大麦

  难以用悲伤的词语形容

  虽然断开了我们的联系

  但是耻辱更让我们痛苦

  外国的链锁缠绕着我们

  我说山谷

  当微风吹过山谷 微风摇动金黄的大麦

  我会继续的寻找"

  --------------电影<风吹稻浪>歌词

  这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电影,的确如朋友说的,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来自英国著名的老人导演肯洛奇,说是老人导演,因为,肯洛奇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作是在.1968年,而今近四十载导演生涯,七十多高龄,还依然如故的热衷于电影,肯洛奇第一次搞电影时就很幸运的搞到了高潮,<可怜的母牛>得到了金球奖最佳电影的提名.肯洛奇在他的电影作品中主要以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故事为主.擅长在电影中运用冷静的摄影机还原生活的冷酷本色,肯洛奇,有着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思考力,能够借助自己的影像来揭露和重现尖锐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肯洛奇的电影中,倡导自由,反对剥削与压迫是最终的主题,<土地与自由>也如此,<风吹稻浪>亦是如此.在他大多数的电影中,角色都是普通低层民众,以细致精巧的生活写实来反映他们在社会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以及悲惨的人生命运.<风吹稻浪>就属于后者.

  lt;风吹稻浪>的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爱尔兰,以爱尔兰与英格兰之间的战争问题是背景架松,两国之间争纷由来已久,最早是12世纪英国人对爱尔兰的入侵,暴力却并没有爱尔兰人屈服和同化,在爱尔兰人的顽强抵抗下,终于在1920年英国允许爱尔兰成立两个独立的政府,南方政府主要是爱尔兰人,方政府英国移民后裔占大多数.1937爱尔兰(南方)宣布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而北爱尔兰仍为英国领土.<风吹稻浪>以朴素自然的影像,详尽刻画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兄弟俩人在残酷战争中历炼,成长,谱写了战争下普通民众困难而又悲惨的生活......

  残酷的战争

  肯洛奇在这部电影中是无心去酿造一个残酷的血腥世界,因为这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但尽管如此,肯洛奇在表现战争的力度上,还是颇为沉重的,电影的序幕就是从欢快喜悦的曲棍球场瞬间跳到英军士兵的残暴行径,不愿意用英文说出自己真名的无辜男孩被残暴的士兵捆绑起刺死,接着又是站台上对司机及列车长凶残的暴打等等,电影的整个叙述过程中,暴力一直都是如影随行的鬼魅之物,战争的残酷性[延伸到了每一个普通的家庭,每一个角色身上,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成为战争血腥下的迫害品和牺牲品.....战争在电影中是被肯洛奇无情批判的暴戾行径,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之下,善良,正义,自由,尊严的意义也变得慢慢清晰,庄重,伟大起来..

  自由的意义

  lt;风吹稻浪>是一部藉着战争的镜子折射人类对于自由和尊严的渴望和争取的电影,电影中的主角达米恩,其理想是去伦敦做一名医生,一心想救死扶伤的他在同伴被弑起初依然坚持想用医学来扶持自己的理想,在去往伦敦的列车站台上,再一次目睹英国军队野蛮行为后,终于是改变了初衷,转而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开始踏上了一条最直接也最简单的追寻自由之路---武力斗争.按正常真理说,自由是高于一切,甚至尊严,甚至生命的.生而自由,这是生命的基本法则,但在肯洛奇的这部电影中,自由有了一种新的立意,那是自由的价值.当共和军传达了停火协议后,举国欢庆胜利时,却发现这只是一场政治协商,而爱尔兰依然还必须依附在大英帝国的强权之下,做一个臣民,,,得知消息后的人们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会,大多数依然坚持要继续战争,直至争取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少数人却是愿意以这样的协议来换取一个和平的自治郡,由此,尖锐的内部矛盾也开始显露出来端倪(打错字了吗??),而这两派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达米恩和特迪两个亲兄弟.

  信仰的冲突

  中国人素来爱说国破家亦亡,小家永远在国家后面.当国家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永远都落在大集体的屁股底下....这一点在美国却是不一样的,想起<爱国者>里,本杰明为了全家大小远离战争,逃避责任,如此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已是极大的不忠.<风吹稻浪>中,同样的情况也再次发生,犹如信仰与亲情猛烈的交击,是令人无法舍取的艰难抉择.

  达米恩与特迪两个亲兄弟在战争中,因为各自的理念而分道扬镖,各自领导着一派人物进行相互对抗,这种勃越亲情的对抗,是建立在各自对自身信仰的基础之上的,电影开始时达米恩入党时,在同志兄弟的包围之下,也在亲哥哥特迪的面前,达米恩以上帝的名义宣誓:"支持爱尔兰共和国政府,号召反对所有的敌人,外国人和资本主义,坚持真理和忠诚,接受这责任,不得有任何理由和借口."而这也是达米恩用生命去固守的承诺.肯洛奇将电影最后的高潮铺垫在兄弟两人家庭与国家的感情矛盾当中,不仅再一次的表现出战争对于人性的指引行为,而且在另一程度上也拨高了信仰在某一方面上的颠狂功用.就如达米恩说的那样"在战争中,找到什么是自己反对的不难,难的是找到自己支持的是什么."达米恩说自己找到了支持的东西,电影没有说出来,但我想那应该是对真正自由的向往.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昔日的战友互相屠弑,哥哥亲手将弟弟捆绑在刑场之上,肯洛奇的这些编排,使得电影把战争的残酷与信仰的癫狂都深刻的表现出来了,令人深思.

  结语:

  lt;风吹稻浪>这部电影本身无疑是优美的,细腻清新的田园风景,生机勃勃的绿色主基调也使得电影从头至尾都不让人感觉到绝望,完全自然化的风景环境使得电影既有着肯洛奇坚持的厚重的严谨态度,又不缺真实生活的严肃性,肯洛奇出色的手法也使得电影在主题的表现上十分的震撼人心,省去血腥的视觉效果,而是选择自然,冲击人内心深处的细节刻画,在战争的背景下展示出爱尔兰人民在残酷的生活下对自由的渴望和斗争,也以沉思者的姿态来推醒那些坚持所谓信仰的无知领导者.

  在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获奖感言中,罗奇说:'一旦我们敢于说出历史真相,我们就敢于说出当下的真相".在我看来,<风吹稻浪>是一部充满了智慧和勇气的电影,肯洛奇用严肃写实的手法拍摄出了一部敢于说出历史真相的人文电影,一方面它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军队在爱尔兰的战争暴行,把那个时期下被压迫者的悲惨生活反映得真实细致,另一方面,也借这部电影对当今世界还存在着的种种的战争行为发起了一次冷酷的批判.肯洛奇曾将爱尔兰的战斗与现在的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过,他说:"占领军毫无区别地将占领区的人民看作是低他们一等的生物,他们的生命更不值钱,这显然就是当时爱尔兰的情况.而现在,在伊拉克,我们知道那些死去的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名字,但是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伊拉克人被杀死了.所以占领区人民生命的价值被认为远远低于占领者生命的价值.我说的这只是一个例子,但是象爱尔兰一样的故事总是在重复发生."是的,伟大的老人家,你的例子是一面深刻的镜子.令许多人站在它面前深思,也令一些人愧疚不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