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疯狂英语》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疯狂英语》观后感10篇

2022-03-23 03:3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疯狂英语》观后感10篇

  《疯狂英语》是一部由张元执导,李阳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英语》观后感(一):【有奖英语调查】参加送“话费”+“外教英语角体验”

  我们正在做关于英语的市场调查,急需英语爱好者的投票!

  参加调查100%有奖,即日起参与英语调查,送“话费”和“外教英语角体验”等奖励!

  注:活动奖励发放仅限北京地区!

  活动最终解释权由环球托业所有!

  Click here:http://www.wenjuan.com/s/yEb2E3

  《疯狂英语》观后感(二):疯狂英语

  看完了张元的疯狂英语。。

  我怎么好像没赶上这个时候,或者说,自己一向对这些东西,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太感冒,所以没留意过。

  片子本身,早就听说过,终于看了,觉得,一般。没有想象中的好,也没有深度的东西,为什么中国人会对英语这么疯狂,是社会的……一直都是他的演讲,全国各地的演讲。感觉占了由95%。当然,我没听过他的演讲,所以刚开始还有些意思,后面就烦了,因为本身演讲的东西也挺类似的。终究也没说,这种方法到底有用么?大家跟着疯狂过后的反应呢?

  糊里糊涂的,一堆演讲过后,就完了。

  《疯狂英语》观后感(三):奇怪的英语

  说起英语,我想起了三个人:李阳,俞敏洪,罗永浩。

  这三个人单看面相谁都不跟英语沾边,李阳像是教主,俞敏洪是个商人,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企业家,老罗嘛,热血沸腾的文学青年或文艺青年。

  然后他们都要指向一个励志的话题,李阳英语曾经很烂,俞敏洪3年考到北大,艰苦创业,老罗高中肄业自学英语成为GRE一哥,现在致力于让中国人相信“干干净净能挣钱”。

  他们的手段是演讲,就像老罗在海淀剧场的演讲上说的,人们提起他,总以为和周立波郭德纲是同行。

  o weird。

  《疯狂英语》观后感(四):To be Crazy, don't be shy.

  80后的我们见证了疯狂英语的时代, 感谢张元这些珍贵而相对客观的视频材料。

  公司老板是个老外,为了提高手下的英语,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牵头的是一为曾经在大学时参加过疯狂英语特训班的哥们。 帅哥上台讲到动情处, 就喊道 " crazy, to be crazy, don't be shy."

  实话说,这些crazy的口号确实可以让原本害羞的我们克服恐惧,敢于开口。

  后来帅哥说道,当时他们在西安交大附件的天桥上,面对来往的行人大吼, “我们不怕丢脸,我们不怕失败,我们要战胜英语。”

  后来他自己觉得挺SB的,不过我认为他的后半生都会带着那次喊话的影子生活下去,crazy,直到死去。

  “这个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种文化,任何宗教都会认同并颂扬的一个故事,那就是一个穷人,一无所有,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和奋斗,最后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而李阳,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把这个故事讲给中小学生听,讲给清华的学子听,讲给穆斯林朋友们听,讲给企业高管听,甚至讲给人民解放军听, 会场上的大家都为之感染。

  不可否认, 李阳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有着很强的演讲技巧,且深知成功学之道, 让听众有一种很强的代入感,并能从李阳的身上看到自己成功的影子,并为之疯狂。

  对于李阳的行为,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有人说像文革,不可取。但是我要说的是,只有经历过的人,只有得到改变的人才更有发言权。

  李阳,让多少害羞的人变得疯狂。 而疯狂,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富有。

  2014.05.09

  《疯狂英语》观后感(五):疯狂什么的总是要逝去...

  初中时候看的这部电影,是在学校公映的,但是却不给我们当时马上中考的一届看,只给下一级的学弟学妹们看,而当时的英语老师对我偏爱有加,于是我也跟着去看了。

  说实话当时看的时候下一级的学弟学妹就开始跟着疯狂了,而旁边的几个班主任也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而我和我的同学表示十分尴尬和不淡定。

  well,之后再次了解疯狂英语是发现高中时候,我所在的重点班里,很多人都在看李阳的书,比如《脱口而出》什么的,就感觉这玩意儿这么牛逼?我甚至有个同学经常把李阳的磁带在课间放,说是对大家的学习气氛有帮助...囧

  之后是大学,我很好的一个老师在疯狂英语做教学总监,而当时在他的介绍下我曾经在疯狂英语做过助教,两次。之所以做主要是觉得自己英语还不错,可以当做一个intern感受感受,感受一下这个品牌内部的组织流程和架构,以及对于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我非常感激的是我的这个英语老师当时给我们大概10个人搞的一个内部培训班,帮我们纠正了很多音,所以之后我才有了很多的机会来进行更多的英语方面的提高。

  但是对于疯狂英语本身,我和其他几个助教,甚至是几个所谓金牌名师都不是特别认同,都认为瞎吆喝就能学好英语简直就是胡扯。不过能帮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打上一针学英语的兴奋剂已经让家长和社会高兴的了。

  疯狂英语的卖点就在于这一针兴奋剂,不仅仅是对孩子更是对家长。孩子突然间疯狂的学习,没有别这个更让家长安慰的了,所以不管怎么疯狂,这一针必须打。所以这边的分校这几年开的也是更加火热。原罪不在于疯狂英语,而更应该是这个社会氛围和这个时代吧...

  有很多喜欢从其他方面来解读,甚至是和纳粹化的《浪潮》来比较,这倒是很有趣的角度。

  最近又爆出李阳家庭暴力的新闻,我个人认为李阳干出这事儿太正常了,排除其搞疯狂英语这个生意而言,其个人素质很多人都是有目共睹。

  不过疯狂什么的总是要逝去的,疯狂英语去做过两次助教之后就感觉没多大意思了,总是感觉让孩子们学不了多少东西,而学费往往贵的惊人。曾经自己也痴迷过新东方,而后来也是慢慢的都看清楚了其商业的本质。这几年李阳疯狂英语显然有颓败的势头,而新东方反而一直走的比较顺比较稳,也说明了李阳教主的疯狂劲儿慢慢的还是要逝去的,这不仅仅是自然规律,也说明了疯狂的冲动毕竟不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学好任何语言做好任何事情还是得慢慢的进行。

  《疯狂英语》观后感(六):最可怕的

  其实这不能算是影评,但姑且发在这里了。

  一

  大一的时候,我在H校区,开学的时候加入了A社团。平时活动很简单,和社员们分组讨论,练练英语口语。

  事情发生在大一下学期,从主校区来了两个大四的学姐,自称是江北某英语社团的负责人,说要和我们社团合作,需要让我们帮忙借一间教室,他们有一位大四的学长要来办个英语讲座,给大家传授一下英语经验,最后当然会给我们一定的报酬。大一什么都不懂,想到都是一个学校的同学,也没有多问,我们便答应了。

  二

  “大四学长”的经验分享课很顺利的开始了。只是让我们有些愤怒的是,整个讲座根本都不是当初说的那样。所谓的“大四学长”,是一个来自校外B机构的老师,另外还带了一大帮工作人员和自己社团的学生。我们没有说什么,静看事态发展。

  “学长” 告诉大家自己曾经多么自卑,根本不敢在人前说英语,直到碰到了自己的导师李阳,从此以后,不管是白天黑夜,都会大声地喊英语。说着说着,情绪开始激动起来,大家也逐渐地进入了氛围。于是“学长”顺理成章地开始教大家跟着他一起喊。

  “China!China!China! 中国到处都在拆迁对不对,所以是"拆~那". 大家一片哄笑,跟着他一起狂喊着单词,还一边跟着打节拍。 “来,下面我们来试试长一点的句子,大家跟着我,每念一个音节就跺一下脚!“ 整个教室都开始震动起来。当然”学长“一个人很难达到这种煽动效果,有随同的一二十个内部学员在场上带动,逐渐整个场面都热燥起来。

  当时在场的内部学员里有一个平头男生,给我的印象深刻,跟着音标打节拍,根本停不下来,几乎已经处于癫狂的状态。他看到我面无表情不太受影响,时不时用那种凶神恶煞的眼神瞟我,不寒而栗。

  三

  到这里,用一些烂俗的段子和奇奇怪怪的动作,只是让我觉得有点傻逼而已。但接下来的发展让我瞠目结舌。

  看着在场的学生们都已经被煽动起来, ”学长“话锋一转,说自己是四川人,08年512大地震期间正巧在家,亲身经历了那一场灾难。看到一个男孩在废墟上不停地刨,一边喊着妈妈,满手是血都仿佛没有知觉,只是不停地刨... 还有好多类似的故事,无不动人,现场的音响也开始播放感人的配乐,“学长”说着声泪俱下,在场的同学也有好多开始啜泣。

  讲到动情的地方我也挺感动,可是转念一想,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突然说这些?就算你真的是从汶川来的,这些跟学英语有什么关系?你去别的学校也会讲一样的故事,一样的话吧?

  拙劣的商业化表演,却能骗到在场那么多学生的泪水,当时的我已经无言以对了。

  “学长”咆哮着,“汶川地震以后,我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被英语改变了。以后我们还自不自卑?!”“以后还敢不敢大声说英语?!” 全场齐声应和着。

  ”学长“顺势而为,眨眼间就开始给大家介绍他们B机构的各类集训课程,800多元,5天的封闭式集训,摆脱自卑,改变自己。整个过程现在想来突兀,当时却觉得毫无违和感。

  不少学生激动地报名,有的甚至现场就跑出去取钱。

  我看着那些学生目光里散发着好像被拯救了一样的神情,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头。

  四

  结束之后我和我的小伙伴去找他们理论,我的小伙伴显得有些激动,“不是说大四的学长讲课么,不是说没有任何商业性质么?你们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 跟我们理论的是B机构一个学生模样的工作人员,面对质问,她只是不停地重复:“你们难道没有被这场讲座感动吗?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大家的反应吗?你们内心难道没有被触动吗?!”

  我有些反感,说了一句:“不好意思,这种我见多了。我们只是在说你们一开始在撒谎。”

  她眼里散发出一种说不出来的但却有些可怕的光芒,回敬我说:“那只能说,你心里的小世界太膨胀了!”

  她根本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或者说,她根本听不到我们的质问。

  当然到最后他们还是道了歉,说找我们谈合作的那两位学姐没有说清楚。我们没有追问,也没有要报酬,赶紧离开了教室,因为我们都感到他们的可怕。

  五

  我不知道那帮报了集训营的孩子现在英语学得怎么样了,也不知道他们自认为惨淡的人生到底改变了没有。但我想,结果在外人看来或许不会那么如意。

  现在回想起来,B机构的心理控制技巧尽管拙劣,但面对我们这种低端高校的大量缺乏自我意识的学生,还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让我一直恶心的是那位“学长”居然会把汶川地震拿来说事,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最近山东麦当劳的惨案,当地警方已经确定行凶者都是邪教组织成员,因为要受害人手机号传教被拒绝,活活将受害者打死。边打边喊着“恶魔”。

  我想到那次讲座,那个癫狂的男生不寒而栗的眼神,如果我当面对他说你们这样学英语到头来就是个渣,他会不会徒手把我给撕了。

  六

  我想告诫他们,但是我没有机会。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整套文化体系,不是工具,它不能改变你什么,不能让你一夜之间改头换面走上人生巅峰,更不能让你得到救赎。

  你们疯狂地喊着单词,你们夸张地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那不是学英语,那只不过是宣泄。

  坐下来读书,要练口语就去正常地交流,一个音标一个音节,从最基础的开始一个个发好,发清楚,买单词书,语法书,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多么简单的道理。

  .....

  那女孩满目凶光,“我看是你们内心的小世界太膨胀了!”

  没错,我若是内心不够强大,岂不是要被你们牵着鼻子走了么。

  《疯狂英语》观后感(七):温热的跳蚤

  我有觉知的记忆里,中国是在2000年以后开始飞速发展的。所谓飞速发展也就是剧烈变革。这种巨变跟我的生活有联系的首先是企业股份制改革,工人下岗,这是震惊全国,改变全国人民命运的大事件,这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没有过的。往前回顾,90年的北京亚运会是我有记忆的为数不多的全国性的轰动性事件,那时我家刚刚有彩色电视机。之后便是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这些是通过前后推忆之后,脉络还算清晰的一条线索。除开这些之外,生活是庸常的,波澜不惊,大家都得过且过,谁跟谁还不一样。 百度了一下,中国入世的时间是2001年。现在回响在耳边的仍旧只剩那一年春节晚会上小品演员响彻耳际的带有乡土气息的中国加入WTO的喜庆声音。这种喜庆给人带来的是莫名其妙的振奋,我猜许多人在那一年春晚过后并没弄明白WTO是什么。许多年之后的今日,再回头望,我才对这WTO真正的感到震惊。 入世可能是90年代一系列政治动作的真正目的,之前所有改革可能都是为了这入世做准备。北京亚运会是冲向世界前的一场演唱会,工人下岗才能打破大锅饭的体制,港澳回归是打开了一个窗口,世界性的窗口。接着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走向世界。可见经过一系列的磨难,中国人民是多希望走出困境,面向新生活。而这出走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当然,我不是政治家,不研究政治经济,所以,我并不确定自己的看法。我仅仅是从一个小老百姓的角度来臆测一下国家大事,全是自说自话。 如果推断是合情合理的话,那么从这一过程中我们隐约可以感觉到中国人民该走了多长时间的夜路啊,可能是一个世纪多之久啊。 我喜欢鲁迅。从小就喜欢。但是只喜欢他的小说,他小说中的意韵略能揣测出一二,却不分明,只是喜欢他小说中的民俗画般的色调,像年画一样喜庆,其余的便不知不懂。虽然知道他文章中有更深的所指,但是没有渠道理解他,便就搁置下了。直至现在,鲁迅文章里的话外音,我仍旧看不懂,但是鲁迅在我心里却仍旧是花岗岩雕塑一般的存在,那形象不可毁灭。提到鲁迅,我首先便会想到的是呐喊二字。鲁迅是战士,是用笔呐喊的演讲者,是作家中的宋仲基。由此,我想到《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沈星移。因为爱而觉醒,因为觉醒而呐喊。 不改革,是应为没有逼迫。不呐喊,是因为生活太温热。 如果说90年代我们慢慢看到了生活的曙光,那么之前十年呢?二十年呢?五十年呢?一百年呢?我们在干什么? 在斗争。 历史绝对有会弯曲的时刻,这些弯道,这些远路,我们是怎样走上去的?一定不是因为只有这一条路。但是,我们走上去了,就一定会有原因。或许是好奇,或许是情势所逼,或许是鬼迷心窍,或许是上帝指引。总之一定有一种引力吸引我们走上这条路。事实发生之前,我们可以试探可以观望可以抱着希望,事实发生以后就铁板钉钉,成为历史。历史是弥勒佛,他的笑容是凝固的。历史对抗时间,协同时间一起排挤嘲笑人类。在这方面,人类永远是输家。 我近期一直在心里确定一件事,就是宿命。这个世界的存在是有宿命的,不由得你不承认。这是一句非常危险的话,它如同无色无味的毒药,如同加了这药的清水,关键的是,你要知道它是毒药,不能喝,喝了就死了。 但是,如何保持这分辨毒药的清醒? 鲁迅是导师,李阳是,张元也是。 前日看了张元导演的纪录片《疯狂英语》,看之前有犹豫,对李阳这种激进而商业的所谓培训师,我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决定看了,也就不再去管它。整个观看的过程,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这戏的导演张元是在骂李阳,骂李阳光天化日之下招摇撞骗,完全是一个跳梁小丑,要钱不要脸。李阳心知肚明却不以为意,尽管骂,我要的就是知名度,骂的越凶,我就越有名,越能引起争议,赚钱就越多。至于参与疯狂英语的学生能不能受益,我李阳是不管的。好一个要钱不要脸的形象公然展现在大家眼前。但对于这种感觉我觉有迟疑,不确定是什么。看完只觉得骂得畅快,也就不去多想。 中国近十几年发展太快,各种骗术层出不穷。电信诈骗,传销直销,电视购物,网络微商,甚至是这两年出现的各种付费知识讲座都一拥而上齐齐出来圈钱。可是并不见得他们都是骗子并且触犯了法律。尽管各种骗术十分拙劣,昭然若揭,但是他们依旧各行其是,大行其道,疯狂而猖獗。依旧有为数众多的人前赴后继的去上当。这些情况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而李阳只不过是这个圈钱运动的先行者,他比晚一辈的人先洞察了赚钱的商机而已。 影片拍摄完成于1999年,也就是说影片描述的事情都是发生在1999年影片完成之前的。我又百度了一下,李阳词条下给出的相关信息是,李阳在上学期间已经总结了一条学习英语的方法,89年成型,94年正式成立公司进行推广。从我的记忆来看,李阳在90年代对于自己的事业的推广确实是疯狂的,他疯狂的势头仅就其个人来说是浩大的,绝不亚于亚运会。当时作为学生的我有所耳闻,并心向往之,不无羡慕。只可惜身处小地方,与李阳无缘。但是,百度上对于李阳的英语事业并没有太多的描述,反而对其私生活,与其外籍妻子旷日持久的离婚案进行了大篇幅的叙述。最终的结局当然是离婚了,赔钱,儿女抚养费,狼狈不堪。让我吃惊的是,李阳皈依了佛门。这一点让我对李阳刮目相看。 词条中引用了李阳的原话,李阳表示,“对于生活丝毫不疯狂,我本来没有想要一个家庭这样的东西,因为家庭是需要精力、艺术、经营、意志的。我对爱情不执著,我觉得天下女人都一样,我也不多情。”对于李阳这样的言论,我完全信服,甚至说是感动的。我相信李阳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的是一个具有开阔胸襟的男人所应有的真实状态。他的这番话如果是真的的话,我完全可以说,李阳是一名勇士,是一名高瞻远瞩的诗人。难怪他日后皈依佛门,我想他是想透彻了。 词条对于李阳外籍妻子KIM的描述也算客观,但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看,媒体对于KIM的女性身份多少是有偏袒的,并不公正。文章中配有李阳家暴她致伤的照片,看起来铁证如山,证据确凿,但我总觉得仅就她一面之词难以让人信服。尽管民众都是同情她的。果然,李阳在其后为自己做了申辩,说KIM有暴力倾向,性格乖戾,有三次婚姻,污蔑中国,谩骂她的公公婆婆也就是李阳父母和家人,但是还死皮赖脸的呆在中国,一开始是她主动追求缠着李阳的。如此种种。可以说是李阳完全置自己的形象于不顾,疯狂的跟她撕破了脸皮。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讲,这样做,李阳完全丧失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是十分没面子的事,更不用说他是一名公众人物。按常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李阳可以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交钱息事宁人,保全比天大的面子。但是,李阳没有。他选择剖开自己的伤口给别人看,让人们看到真实的自己。这让我几乎相信李阳是被冤枉的。KIM的伤可能完全是子虚乌有也说不定,即使李阳承认家暴,但家务事情谁说的清,况且这是在中国,以中国的历史,家暴是一个十分幽怨的词。李阳也说过,“夫妻之间的争执、打骂行为并不一定都构成法律上的家庭暴力”,可见,李阳的观点是十分中国的。而我想KIM决计不会这样认为。 再来看看,KIM怎么为自己辩护。她声称李阳曾经扬言要杀了她,她称李阳爱撒谎不诚实,李阳也公认自己对她实施过家暴但都有说辞,但KIM的话总是掷地有声,不容置疑。这样来来回回,官司打了许久。我注意到一张图片,KIM拿着一张微信截屏的图片,抻着瘦骨嶙峋的手,指着图片,面对镜头向人申诉着什么。这让我想起新闻里,美国人游行示威时手上拿的各种标语,这一做法完全是美国式的。于是,我豁然明白,所谓的离婚大战就是一场文化冲突嘛!李阳也曾承认,离婚的原因之中有诸多因素的存在。但是,我觉得文化冲突是其中最严重的部分。李阳和KIM各自强调各自的文化,各自强调各自的个性,互不相让,这场离婚战争中李阳和KIM都是战士,为各自的信仰而战。他们都是清醒的,从这一点看,他们的离婚更像是一场文化个性秀,结果是,我从中看不出任何悲情成分,只看到了各自展示自己后的各种爽。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李阳作为中国人,显得更胜一筹,换句话说这场秀,李阳是赢家。而KIM作为一个美国人,在伸手要钱时就已经输了。而这种看法也完全是中国式的。李阳用自己的真实行动证明给大家看的是,婚姻是中国人命运中最大的桎梏,不论你是跟中国人结婚,还是很外国人,作为中国人都逃不开这一桎梏。这是民族的悲哀。 回到我们的纪录片来,李阳在全国各地演讲,面对的是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人。在学校,在体育场,在广场,在长城上,在古迹里,在江边,在雪地里,在街道,在田间地头。面对的是中国广大的民众。影片一开始是羞涩的,参与的大多是学生或者是青年人,大多是对李阳抱有崇拜的人。到了影片的后半段,影片慢慢加入了部分社会人士,有类似官员的人加入到镜头中,这就有讽刺嫌疑。这些人顺从的坐在台下跟着李阳做各种动作,大声喊着连自己也不相信的蹩脚英语,我想他们在喊话的同时,心里是鄙视李阳的,他们可能打心眼里瞧不起李阳。作为生活在最基层的中国人的我,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些民众对李阳的轻蔑和揶揄心态。这是影片的民众视角。 影片还有一个李阳的视角。看起来李阳是狂热的,他四处宣讲,说着一些轻浮并不算诚恳的话,他完全在自己的状态中,完全在自己的角色里,作为中国人,他心里肯定知道台下众多心口不一的人在骂他,尽管谁也不曾说出口,但他一定知道。就像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会骂李阳,鄙视彼此的鄙视,但彼此谁也不会言明一样。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人。李阳统统不予理会。既然做了,就做到底,这是李阳的方向跟决然的心态。然而我想李阳内心一定是十分宽阔的,他能容得下参与他事业的各色人等。他是有眼界的。 影片还有一个视角,就是导演张元的视角。导演始终是冷静的。尽管面对有些镜头,作为明白人的导演,他肯定会脸红。比如,在湖南地头找来几个农村学生娃跟李阳尴尬的喊英语。作为中国人,看到这一幕,多半会觉得尴尬脸红,因为它这样具有挑战性,挑战自己内心最隐秘的羞耻心,挑战中国人最深切的民族惯性。这些农村娃代表着中国人最根本的性格,就是善良与羞涩。而这善良与羞涩正是中国受人鄙视欺凌的根源。我想到的是《傲慢与偏见》中同样有如此的桥段。导演把这样一个镜头安排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温和观众的内心。导演也有安排十分凝重尖锐的镜头,比如,在雕像前在冰天雪地里给民众讲演,在长城上给在鸟语花香里给军校学员演讲,在日常杂乱的办公室里接受时代周刊的外国记者的采访,在摄影棚里接受顾长卫导演及张静初的采访。这些安排都十分冷静,直面现实,李阳的话语是有微弱的变化的,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李阳自有说辞,都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历史,规避了政治。而这里面却是有尖锐的讽刺与挖掘的,有期待,有较量,有倾谈,有示弱。导演给出的信息是,李阳并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愤青和二百五,并不是全为金钱而来的骗子加商人。 影片中还有值得一说的给我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出租车在往前开,画面显示略过车窗的新闻联播式的光明景色。画外音是收音机里对李阳的采访,介绍他从小的经历及成名过程。这一情节就仿佛在为改革开放做宣传,春风吹战鼓擂,改革开放谁怕谁。口号声凝重,但不失温馨的代入感。画面切回到广播电台演播室,镜头给了男主播和李阳的面部近距离特写,相较而下,主播皮肤显然细腻柔和,而李阳脸上却显出大块青春痘痘痕,眼镜也紧紧的夹住鬓角两旁的皮肤,显出李阳胖而庸常的脸颊。这一镜头着实精妙,暗示着成名必然经过争斗和思考,成名之后也不意味着名人就脱离了常态,脱离了普通人的属性,说明了李阳的淡然心态,是李阳恬淡生活最好的注脚。和男主播的对比更显得男主播的商业和李阳的亲民。这一点导演对李阳是持褒扬态度的。李阳斗士的姿态跃然纸上。另外,影片中李阳只穿为数不多的几套衣服出席各种场合,避免了作秀嫌疑。这种细节的设置体现了导演和李阳一致的价值观。说明他们都是踏实的,毫无做作。 影片结尾是具有总结陈词的意味的。找了四个人来面对镜头说了四段英语。这四个人不一定代表什么典型,只是最普通的中国人,他们慌乱的说出四句英语,真实的展示了中国人最原本的面貌,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真实的写照。这一片段也概括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影片的重心,不在李阳的宣讲,不在李阳的疯狂,不在鄙视赚钱的可耻,主角甚至不是李阳,而是广大的中国民众。影片最终展现的是在变革时期,中国广大民众的性格在历史上的沿袭,揭示的是中国改革最根本最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民族劣根性。同鲁迅的呐喊一样,李阳在呐喊,张元也在呐喊,他们平静地在山野之上扯着嗓子喊出心中最真切的话语,没有期待,没有激进态度,只是通过他们的呐喊隐约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中国有希望,但是希望中依然会有争斗,会有伤痕,会有反复,会有疼痛。中国,是永远的中国,亘古不变的中国,历史的中国,梦魇一样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温热的跳蚤,面对时代,我们都愚蠢且可笑。 结尾的音乐也运用的十分巧妙,仿佛老北京的戏剧,有浮世绘般的画面感。如同你坐着老北京导爷的三轮车逛北京的感觉。又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那般喜庆的感觉。只是这其中有无尽的戏谑与调侃,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为影片主人公的李阳,导演为他揭示了他的战士属性,带着斗志的战士,带着血性的战士。不论是在影片中,还是在他日后的生活婚姻中,他始终通过透视自己来展示自己对人性,对自我,对国家,对民族的理解。他的所作所为都充满着血腥,而且绝望,不是对国家的绝望,而是对历史,对宿命的绝望。对跳蚤的绝望,对呐喊的绝望。想那绝望同贾宝玉的绝望是相同的吧。 我想起年初听高晓松的一期《晓松说》,说的是鲁迅生前不为人知轶事。高先生充满调侃,将鲁迅先生挖的一丝不挂,生生的拉下圣坛。今日,我明了了,我们谁跟谁不是温热的跳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