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托洛茨基》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托洛茨基》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3 03:32: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托洛茨基》经典观后感10篇

  《托洛茨基》是一部由亚历山大·科特 / 康斯坦丁·斯达茨基执导,康斯坦丁·哈宾斯基 / 欧嘉·苏图洛娃 / Aleksandra Mareeva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洛茨基》观后感(一):神国首任大牧首麾下最强马仔波澜壮阔的一生

  目前只找到了第一集字幕也只看了第一集。除了一些小改动基本遵循了信史。编剧采用了多时间线,时不时的回到托爷年轻时的“峥嵘岁月”。其中托爷和其情妇“践行”伟大革命友谊时的一场戏以及后面那段极具煽动性的演说可以说非常有爆发力非常抓人眼球。后面更是金句不断如:恐惧是所有政权的基础等等(现在未必)你会看到一个理想主义文青(怎么又是文青)托爷,皮笑肉不笑的列秃,以及狂野帅气的慈父。总之你会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真理部”修饰过后的圣人。东正教式的罪与罚总是在不经意间戳你一下。同样是主旋律再看看我朝真是货比货得扔呐。

  《托洛茨基》观后感(二):俄国电视剧《托洛斯基》观感

  9-23日开始看第一二集。

  9-25日看了三四集。以托洛斯基流亡西班牙时与记者谈自传为叙事线,自由地再现其一生的历史。应该是今天俄国知识界认同的历史叙述,可以看到德国资金、间谍对革命的渗透;托与列宁斯大林矛盾的来龙去脉;当然对共产党党业绩也是负面描写为主。视听制作精良,保持了俄国与前苏联的美学标准。

  9-26白天看完五六集。讲了托直接指挥了十月革命及让功与列宁,以及布列斯特合约、建立红军等功绩,许多与过去历史记载的出入很大。字幕是Google机器翻译的,词不达意,要靠猜着理解内容,但还是值得观看的,特别是它是去年俄国中央电视台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播出的电视剧,代表了当前俄国政府、社会的主流看法,值得关心。纠错:托罗斯基流亡的是墨西哥而非前面写的西班牙。

  26晚上看完了七八集。虽然字幕翻译很差,历史资料也了解不多,评价起来有些困难。总的印象是编导在努力艺术地再现一个复杂的重要历史人物,虽然不少事件、场面处理得简单、脸谱化,但主要人物的历史经历、地位及个性还是让人印象深刻,也会引起观众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托洛茨基》观后感(三):托洛茨基,是鬼,是神,还是人

  最早接触到“托洛茨基”这个词还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文献中提到的“托派”这个词。在相关资料中,托洛茨基均被塑造为反革命,妄图推翻列宁和斯大林的正确领导,与帝国主义妥协,企图成为最高领导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前不久看《1984》,听说里面的“革命之敌艾曼纽”原型就是托洛茨基,便上网了解了一下,却惊奇地发现他是如此伟大:不屈不挠坚持革命,领导红军一步步取得胜利,是列宁的坚定盟友,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不惜献出生命。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托洛茨基?看过俄电视一台的《托洛茨基》,我才明白,这才是真正的托洛茨基,一个人。

  故事以托洛茨基接受“记者弗兰克”的采访展开(我们都知道他的原型是斯大林派遣的刺客拉蒙.梅尔卡德尔),讲述了从他被沙皇流放到被斯大林驱逐的历史。影片对史实本身做了较大改动,比如:现实中托洛茨基从未与拉蒙独处,更没有为他讲述自己历史;被放逐时大儿子谢尔盖是与托洛茨基一起走的,而不是只有夫妻俩……但总体而言,这部俄剧还是比较忠实于史实的,相比于某国神化领导人的宣传片不知好上几倍。

  不得不说,托洛茨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讨论中,他拒绝与敌对方的妥协,是少数坚信纯正的革命会成功的人;1905年革命失败后,他拒绝逃亡,坚持留下来继续领导革命;在被批判后,他也拒绝与斯大林妥协,不肯改变哪怕一丝强硬的态度……如果说斯大林是一名热衷权力的政治家,那么托洛茨基便是彻彻底底的革命家。同时,他也有着革命者少有的理智。在面对反抗苏俄舆论审察而游行的知识分子时,他在政治局中据理力争,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也为俄国的文化保存了一份力量。

  导演显然不只想讲托洛茨基留给世人的形象。“他或许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他的确爱他的孩子们。”他的墨西哥情人弗里达这样评价。在对权力以及自己心中理想的追逐中,他忽略了妻子、儿女的感情。晚年的他回忆起自己因政治而死的儿女,落下了伤心与懊悔的泪水。他总是说从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真的不后悔吗?晚年的他总是出现各种幻觉,被他忽视的,迫害的,处决的人如索命般出现在他的眼前。幻觉出现本身就说明托洛茨基并不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坚强。正如幻觉中的列宁所说:“你也怕死,而且怕的程度与其他人是一样的。你愤怒是因为我说了出来。”

  托洛茨基,这个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复杂的名词,究竟是鬼,是神,还是人?在他执政时,他不择手段地把自己塑造成神,他失败了,因为人性是掩盖不住的;在他下台后,他的政敌千方百计把他诋毁成鬼,他们也失败了,因为历史是掩盖不住的。我认为,他是一个人,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直面惨淡,一个一生渴望获得权力与荣耀,一个因忽略家庭而内心倍受煎熬的伟人。

  《托洛茨基》观后感(四):作为故事3星,作为历史1星

  拍摄好,配乐好,演员选得好,时代感强;以上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 然而越往后看越感觉对真实历史的魔改太多,对革命、托洛茨基和列宁丑化较为严重,下面试举几例:

  第1集:1898年,托洛茨基所在的南俄工人协会由于组织工人运动被捕,看看监狱长怎么说的:

  emmm...把工人说成贼,这波我服

  开场7分钟左右的电报出现“人民委员会主席 В.И.列宁”的字样,结果第34分钟(1902年的)列对托说:“我想改变世界,这和人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是工具。”这不是含沙射影黑是什么?

  第2集:列宁要托洛茨基做自己的工具,托不从,结果被列宁按着脖子差点推下楼。布鲁塞尔大会最主要的事件是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分裂,此外还讨论了一些议题(感兴趣可以自行查阅),结果变成了托洛茨基骂全体代表性无能_(:з」∠)_

  第3集:托为了火车燃料下令士兵砍伐木质墓碑,被发现后屠杀村民(厉害厉害,火车煤不够了自己没点b数,停下来的地方还刚好有块坟地,简单粗暴黑的典型)

  第4集:托自己先后有两个老婆,光是剧中就给别的哥们送了两顶绿帽子,却因为怀疑水兵朋友绿自己害死了他(子虚乌有)

  第5集:魔改十月革命,一堆基本史实错误_(:з」∠)_

  震惊,十月革命前导致列宁四处藏匿的元凶竟是托洛茨基!

  震惊,列宁竟然原计划10月27日发动起义!

  震惊,攻占冬宫竟然发生在早上7点!

  震惊,列宁竟然将十月革命斥为政变!

  第6集:疯狂吹捧前沙俄军官,内战红军能赢全靠沙俄军官帮忙(你怎么不说指挥白军的也是前沙俄军官呢),此外还将斯卡隆将军的死甩锅给托洛茨基(人家11.29就在布列斯特自杀了,托洛茨基是12.27才到布列斯特参加谈判的)

  第7集:感觉从这一集开启了全力黑托的模式,栽赃陷害、铁腕镇压,全是托洛茨基的错,捷尔任斯基和斯维尔德洛夫这些反倒成了龙套。另外把喀琅施塔得的起义归结于托洛茨基与Alexey Schastny的冲突,个人感觉有失偏颇

  第8集:感觉剧中的托洛茨基不是被刺杀的,而是自己作死,不叫警卫,和杀手独处一室,并主动挑衅,甚至用手杖殴打杀手,不死才怪_(:з」∠)_

  另外,1-7集每一集末尾托洛茨基与亡灵的对话,以及结局出现的引自《圣经·箴言》里的话,让人感觉到了浓浓的宗教意味。用这种视角来解读俄国革命,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很显然本剧不可能作为严肃的历史来看。

看完后我甚至觉得,俄罗斯第一频道拍这部片子的用意就在于告诉本国的年轻人:即使政府再烂,也不能闹革命,否则只会带来灾难

  《托洛茨基》观后感(五):谎言、色情、反共和反犹主义的大杂烩

  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俄罗斯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为《托洛茨基》的8集电视剧。 该剧展示了所有参与(赞助与制作)这一荒诞的歪曲历史行为的人在政治、知识和文化上的堕落。从制片人、导演、编剧,到演员和各类技术人员,没有理由能为任何参与炮制这部谎言、色情、反共和反犹主义大杂烩的人辩护。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集体,他们都只配得到蔑视。他们与这个病态的反动企业的合作将会永远定义自己的事业。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托洛茨基》具有持久的意义,这是俄罗斯政权和寡头精英对十月革命恐惧和仇恨的证明。在苏联解体1/4个世纪以后,普京政权不允许任何关于十月革命的客观真实写照,却或多或少地公开宣传这部影视剧,并欢迎它作为一个官方活动在俄罗斯第一频道(最著名的电视频道)上播出。

  最重要的是,靠盗窃国有资产而掌握权力和财富的普京政权和寡头半犯罪集团,拥护资本主义的复辟,这就需要将反托洛茨基的叙事延续下去。被用来为80年前斯大林恐怖统治辩护的谎言仍然是今天俄罗斯官方历史的基石。电视剧脱离了1936-1938年莫斯科审判的剧本,只能更加明显地依赖反犹主义。

  斯大林政权为了把自己表现为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上的延续,将托洛茨基描述成英帝国主义、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天皇的代理人;普京政府努力把自己当作复活的神圣俄罗斯的代表,将托洛茨基描绘成反基督的犹太布尔什维克。事实上,宣传该剧的主海报上包含了一幅令人恐怖的画面——托洛茨基身穿黑衣,眼睛被太阳镜所掩盖,上面反射着地狱般的火焰。胸口上则系着一个血迹斑斑的十字架。

  毫无疑问,俄罗斯东正教会,今天的国教,很乐意把托洛茨基描绘成一个恶魔、梅菲斯托费勒斯般的形象。托洛茨基被与另一个犹太社会主义者,亚历山大·帕尔乌斯(格尔方德),极不自然地联系起来,后者被认为是(革命的)幕后主谋。帕尔乌斯阴谋的动机是什么呢?在这个反犹的恐怖故事中,答案是对金钱的贪婪。

  在各种采访中,导演亚历山大·科特和康斯坦丁·斯达茨基以及编剧Oleg Malovichko都阐述了他们对该剧主角的构想。“托洛茨基是一个摇滚明星,只是缺少一把吉他。”科特和斯达茨基并没有为托洛茨基提供吉他。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让他穿上了黑色皮大衣,用想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女性围绕着他,并为他提供幻觉,这不一定是药物导致的,而是灵魂受折磨的结果。

  被选为扮演托洛茨基的演员,康斯坦丁·哈宾斯基,十年前曾在电影《叶赛宁》中有些同情地扮演过托洛茨基。据《托洛茨基》的主要制片人之一,俄罗斯第一频道的总经理Konstantin Ernst称:“(哈宾斯基)过去演得不对,我们与他讨论了这一点。现在他很清楚该如何演。” 哈宾斯基显然很好地吸取了“教训”。他在影片的网站上写道:“托洛茨基是个有着可怕命运的可怕的人......托洛茨基没什么吸引我的。“这是艺术破产的坦白。通过这个声明,哈宾斯基否认了自己所演角色拥有任何可识别人性元素的存在。

  这部电视剧的情节设计很怪异,与历史事实完全无关。编剧们编造了托洛茨基与最终谋杀他的人之间亲密而持久的关系。刺杀他的人,弗兰克·杰克逊(拉蒙·梅卡德尔)伪装成加拿大记者,并接近托洛茨基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这在现实中从未发生过)。第一次拒绝后,托洛茨基同意接受采访,但他知道杰克逊是一位狂热的斯大林主义者!随后托洛茨基满不在乎地与杰克逊在墨西哥城的街头散步(另一个虚构),后者很快成为了托洛茨基的密友和受欢迎的客人。由编剧炮制的冗长的“供述”,始于1940年5月,一直持续到1940年8月20日托洛茨基遇刺。

  正如编剧Malovichko所解释的:“杰克逊是观众的眼睛和耳朵。作为采访者,他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托洛茨基的人格秘密......我们想问托洛茨基不舒服的问题,那些他在回忆录和其他著作中避而不谈的问题。比如,他为什么杀了那么多人?通过杰克逊和托洛茨基之间的采访,我们可以问那些令人不舒服的问题。我们想让杰克逊像托洛茨基的内心声音一样,那种总是想要扼杀的声音。”

  对托洛茨基早年生活的许多倒叙为托洛茨基的传记提供了一个极度扭曲的观点。歪曲和伪造的目录是如此之长,以至于需要写一本书来反驳所有这些。

  在时间最早的场景之一,1898年的敖德萨监狱中,19岁的“莱巴”勃朗施坦是一个不了解俄罗斯民众的自命不凡的犹太人(“莱巴”是俄文名“列夫”的意第绪语形式,带有典型的反犹主义色彩)。被逮捕和监禁以后,年轻的革命者在监狱里形成了他的政治哲学,不是通过书籍,而是来自一个不太可能的导师的建议。监狱长尼古拉·托洛茨基通过一盘棋教会勃朗施坦,俄罗斯人只能通过恐惧统治。同时,他愤怒地宣称,这位年轻革命者幼稚的梦想只会导致据称是引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噩梦般的远景:“在21世纪,在欢腾的人群的呼喊声中,一个粗人,手里拿着鞋刀的丑逼,沿着楼梯爬到西斯廷圣母美妙的脸庞前,以社会平等和兄弟情谊的名义在这脸上划了一刀。”由此,勃朗施坦学到了:俄罗斯人只能通过恐惧来控制,但他必须学会释放暴民以获得权力。1940年杰克逊疑惑地问:“所以您用了他的姓?”托洛茨基回答说:“我不只是用了,我让它永生。”

  托洛茨基“嗜血”人格形成的另一个虚构性解释是犹太人身份给他带来的痛苦。由于托洛茨基是犹太人,因此遭到了父亲、斯大林、列宁和尼古拉·马尔金(与托洛茨基关系密切的一个水手,在剧中饱受诟病)的嘲笑。另一个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邪恶”犹太人是亚历山大·帕尔乌斯。在这部剧中,帕尔乌斯不过是一个好色而贪财的冒险家,试图在1903年初破坏俄罗斯的稳定!这完全是对其真实人格的拙劣讽刺。事实上,帕尔乌斯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俄罗斯和欧洲社会民主运动主要的政治理论家和战略家。 1897年,他是第一个挑战爱德华·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人之一,并于1904-1906年间致力于帮助托洛茨基发展他的不断革命论。1907年,在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后,帕尔乌斯在政治上意志消沉,并卷入了可耻的商业活动,这影响了他的声誉。

  但帕尔乌斯复杂的个性在1933-1945年间纳粹制作的反犹电影中被塑造为诡计多端的守财奴,而本剧不过是对这种歪曲的老调重弹而已。

  对列宁的演绎虽然没有反犹主义色彩,但却是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荒谬写照。他被塑造成一个诡计多端的自大狂,一个完全残酷无情的“权力意志”的缩影。没人能逃脱他的支配和控制。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前夕,列宁甚至威胁托洛茨基,如果不遵循他的指示,就把后者从三楼阳台上扔到下面的街道上。后来托洛茨基在1917年领导起义之后把权力交给了列宁。(列宁:???)

  娜塔莉娅·谢多娃,托洛茨基的第二任妻子,作为巴黎的名士派,在一场弗洛伊德的讲座上迷上了托洛茨基,这一桥段就像剧中无数的片段一样,从来没有真的发生过。但是弗洛伊德被拿来为托洛茨基的人格提供深层次的“洞见”。起先,在1903年,他看着托洛茨基的眼睛并告诉他,他只有在“连环杀手和宗教狂热分子“中见过这样的眼神。同时他还指出,托洛茨基在演讲中的行为是一种无法将攻击冲动贯彻到底的“性侵略者”的行为,也许是因为“软弱”。后来,在1940年,托洛茨基在幻觉中看到了弗洛伊德,这是编剧的又一次恶意捏造。托洛茨基向弗洛伊德保证,他并没有屈服于“软弱”,也不怕死亡,弗洛伊德补充道:“你知道谁不害怕死亡吗?一个已经死了的人。”在黑暗和不祥的音乐中,这一集戛然而止。但任何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晚年的托洛茨基积极建设第四国际(成立于1938年)并与斯大林主义作斗争,托洛茨基根本不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这些场景体现了本剧不良的心理,糟糕的历史观和低劣的影视制作。

  其他人物也值得一提。水手尼古拉·马尔金被塑造为一个粗俗的、常常喝醉的半黑帮,他不仅在1917年帮助托洛茨基和他的家人,还莫名其妙地在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中和彼得格勒苏维埃代表团的代表中拥有相当大的权威。马尔金和喀琅施塔得水兵被描绘成推翻临时政府的主要因素(然而,是作为一群不受控制的暴徒);几乎看不到工人,农民则完全没有出现。在托洛茨基自传《我的生平》里,马尔金在内战中战死于喀山,这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但在本剧中这位年轻的英雄却被描绘成与托洛茨基的妻子有外遇,这完全是编剧Malovichko的创造发明。

  同时,本剧还通过对革命记者拉丽莎•列伊斯涅尔和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卡罗部分色情的演绎来撩动观众,以展示布尔什维克的性道德败坏。

  《托洛茨基》塑造的场景有时是荒谬的,有时是卑鄙的,往往是两者的结合。在快速、连续地展示托洛茨基四个孩子的死亡时,导演们无法抑制自己的幸灾乐祸:妮娜(1928年临终前咳血);季娜(1933年在柏林自杀);谢尔盖·谢多夫(1937年被斯大林的刽子手枪决)和列夫·谢多夫(1938年在巴黎的一家诊所恢复期间被注射毒药)。

  在众多的历史伪造中,最糟糕的莫过于最后一幕即1940年8月对托洛茨基的暗杀。当杰克逊在隔壁的房间时,纳塔利娅和托洛茨基收到了加拿大领事馆的电报,警告他们杰克逊并非他所声称的加拿大公民。这使他们意识到杰克逊是一名格别乌杀手。但是,在托洛茨基告诉纳塔利娅他爱她之后,他心甘情愿地前往杰克逊那里送死。当杰克逊看起来不愿意执行他的任务时,托洛茨基开始用自己的手杖殴打他。最后,在自卫中,杰克逊抓住托洛茨基书房墙上的一支冰镐,野蛮地击中他的受害者三次。实际上,这个场景中的每个细节都涉及伪造。托洛茨基并不知道杰克逊是格别乌的人。托洛茨基遭受袭击的冰镐藏在杰克逊的雨衣下。最糟糕的是,杀手被描绘成一个捍卫斯大林的英雄,并在与托洛茨基的所有对话中占据着道德制高点。最后,杰克逊仁慈地将他饱受折磨的受害者从空虚和无意义的生活中解放出来。

  本剧以一个奇异的幻想结束。在被杀死以后,人们看到托洛茨基走进了一片暴风雪中,然后被他内战期间所乘的装甲列车(在每一集中都有出现,作为托洛茨基的虚拟化身)碾过。这部电视剧是对历史的讽刺。所有参与制作的人都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

  一些历史学家在看过最初的几集之后就对这部电视剧提出了批评。Konstantin Skorkin,一位主要研究斯大林对反对派的迫害的作家,写了一篇题为《系列片〈托洛茨基〉,又一部第一频道的伪历史粗劣之作》的文章。

  Joshua Rubenstein,2011年托洛茨基传记的作者,在9月份表示:“我很好奇为什么制片人会把托洛茨基作为故事的中心,而不是列宁。我想知道他们把一个像托洛茨基这样的犹太人作为故事的中心有何意图。”他继续说:“如果他们说,沙皇是被托洛茨基处死的(如剧中所暗示的那样),那根本就不符合事实。是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处死了沙皇......如果他们说这是托洛茨基干的,那么我真的质疑他们的动机。托洛茨基一直想要对沙皇进行审判,并由自己担任检察官......沙皇是俄罗斯东正教会的荣誉人物——说一个犹太人处死了他,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煽动性的指责。”

  曾写过两本关于托洛茨基的书的Aleksandr Reznik总结了这部作品的问题:“基本上,《托洛茨基》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1)无视历史背景,(2)事件的倾向性解释,(3)事实的广泛失真。鉴于这部连续剧在第一频道高调地播放,Reznik的结论是,《托洛茨基》制片方“对在大量观众面前伪造历史负有责任”。

  正如托洛茨基80年前所写的那样:谎言是社会和政治反应的意识形态巩固者。当前执政的资本主义寡头的利益和生存,正如造就了它的斯大林主义官僚一样,依靠的是谎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