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斜杠青年的一些建议
斜杠青年是这几年开始流行的一个说法,指的是一个人,他不能只在一个领域里精通,还要博学而多才。
就比如一个作者,他不但是要会写作,还要会摄影;不但要会摄影,还要会剪视频;不但要会剪视频,还要会锻炼;不但要会锻炼,他还要会运营,会管理,会投资。
总之,就是虽然在一个领域里他能做到专精,但其他领域他也必须要有所涉猎。
必然是要被时代淘汰的。
器是“器物”的意思。讲的是一个君子,不应该像器物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比如一个杯子,它就只能喝水——当然它还可以用来变魔术,我们就不细究了,反正你懂的。
但君子,他一定要“不器”。
比如孔子本人,就是个博学而多才的人。
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会驾车,会弹琴,还会教书,会政治。
他教出来的弟子,亦是如此。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法、术数。
比如孔子说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可即使到老时,还想再学学《易经》——“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然后又说自己,“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等。
都是在讲,学习这件事,原本就是从一而终,从开始到老去,都不能够停止的事。
不过,学习这些东西,有一个重要的分野。就是所有的这些技能,都不是为了让一个人,成为某种人。
都只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人。
这样的理念,其实就浓缩于孔子所说的这短短十二个字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前面三句话,意思是差不多的,讲的都是一个人的品德方面,也就是说,他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立志于求道,并在这个过程里,以德行做为依据,时时刻刻坚守自己的爱人之心。
仁的含义很丰富,如果要讲清楚,可能要再写另外一篇文章,这里我们就不展开了。你只要记住这一点,一个仁者,必然是个言行一致的人。必然是一个“良知”与“良行”合而为一的人。
最后的“游于艺”,则可以单独拿出来讲一讲。假如前面那九个字,是立心的。最后这三个字,说的是立行。
比如音乐,比如绘画,比如书法。当然,艺术的概念还可以很宽泛,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做到了极致,都可以称之为艺术。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个字写在了最后。
他要在这些技艺中,把奔忙的心收起来。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暂停一下,或者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去仔细体味。你的心,到底是在什么时候着空过、离开过事物。你会发现,除非是在无意识,或者昏睡的时候,但凡你能觉知到自己的心,就绝不会有片刻是离开事物的。
所以,让你的心,“游”在哪种事物上,就显得至关重要。
不同的事物,会生不同的心。
而手上假如有这些“艺”在,就可以让心收紧,不至流于放纵。
当一个人的心放在音乐,放在那些流传千载的经典上,是很难放纵的。
当你以“立心”为前提,去游于艺的时候,其实你是在休息与调整。
它们让你重新摆正自己的心,变成你进德修业的资本,提高你的德行,让你获得能量。
当你获得了足够的休息,而后就可以继续前行,去努力做你真正想要有所作为的,感到某种“使命”的事业了。
比如虽然我喜欢摄影,但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写作。因为我找不到其他任何办法,将我心中想要表达的,完整表达出来。
无论摄影师的酬劳,是不是比作家要高,但那都不是我的心之所向。
因为我知道,至少对我来说,我没有办法在蹦迪、饮酒、大量进食这些事情上得到休息。
我没有去过蹦迪场合,但饮酒过量会让我好几天状态不佳,大量进食让我精神疲惫。
一个人不只是可以在睡眠中休息,他还可以在“艺”中休息。
所以,其实无论打坐、锻炼,还是摄影。它们对我来说,都是休息。都是结束之后,能够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的“艺”。
他们都不是为了让我成为一个摄影家,一个健身达人,又或者一名瑜伽士。都只是为了让我的心不至流于放纵,且能够让我精力充沛。
但一个人,他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使命的。
那份使命,常常是他的热爱。
我能够有使命感的,就是写作。
我把我在“艺”中获得的能量,全部用在了写作这件事情上,我只愿在这一件事情上,有所成就。
可是,假如那些“艺”,变成了工作,我就无法在其中获得能量了。
因为工作就意味着,我必须要对他人负责。必须要精益求精,必须要有所担当。
就好像,假如我为他人拍照,那么我就不可能随心去拍,就一定要好好思考,怎样才能对得起请我拍摄的人,怎样拍到我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如此一来,我是无法在这件“艺”上得到休息的。
而两相牵扯,我既无法在摄影中休息,也无法在写作中休息。
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到不同的事业上去,一定是没办法把一样事业,做到他能力范围内的极致的。
这就是我对斜杠青年的看法。
因为我看到很多努力的人,一个人在兼任着好几份职业——当然不是说一定不可以,在开始的时候,为了生活总要奔忙。
可是,这样的人奋发向上,必然会越做越好,越来越有所成就。
这个时候,他的精力就没有办法全部去照管了。因为他会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竞争。这也就意味着,必然有专注的人,比他做得更好。
到了这样的时候,虽然他也知道自己最想要成为的人,想要完成的事业是什么,可就是难以割舍,并且认为自己的精力可以无限制的使用。
那么,他的事业,就常常会沦为平庸。
他应该明白到这样一点,就是就是一个人,虽然他可以“不器”。
但在他一生的时光里,或者说,一生的某一段时光里,最好还是专注于某一份事业,方可成就大器。
比如我喜欢的宫崎骏,他一生只在做动画这一件事。为了几秒钟的画面,可以在纸上画个好几年。
假如不是专注于此,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当然,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着能够在一生的时间里,把很多事情都做好的人。
但你一定要知道,那是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够得到的成就。是无法强求的。
因为在某段时间里,他必然只能够专注的,完成好一种使命。而后又有了新的挑战,接着又专注于彼。
他是“不器”的,他的永不言弃,敢于担当,是可以被人们赋予更多的使命的。
可他又是“专注”的,不会分心的。因为在某段时间里,他就只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他不会给自己的能力设限,但又无比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
所以,我并不太喜欢“斜杠青年”这个说法,更喜欢“君子不器”。
毕竟,“杠”这个事物,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
而“君子不器”,则意味着,对自己能力不设限制的同时,清醒意识到每段人生里的,每一种使命。
从而在这份使命上,去发挥他全部的潜力。
lt;END>
文/勺布斯
微博:@勺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