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锯子砍腿、烙铁烫皮:这些可怕的医生,和疾病的百年抗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锯子砍腿、烙铁烫皮:这些可怕的医生,和疾病的百年抗争

2019-07-24 15:45:44 作者:张十三 张十三说 张十 来源:张十三说 阅读:载入中…

锯子砍腿、烙铁烫皮:这些可怕的医生,和疾病的百年抗争

  01

  讲个故事吧,故事不算短,但我觉得有必要讲给你们听。

  直到现在,住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还会赶在4月冰雪初融的时候,到呼玛河边进行开江祭祀

  向河神献上祭品,为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族人平安。

  他们信奉萨满教,觉得萨满法师人和神灵之间的媒介,有人生病,是因为有病魔在作祟,而萨满则要唱,跳,来乞求神灵驱除病魔。

  荒唐吗?听起来挺荒唐的,但这却代表了几千年前,我们对于医学知识匮乏和无力。

  生了病,受了伤,除了乞求神灵,别无他法。

  在漫长的古代医学史上,人们治疗疾病方面经历过无数黑暗时期

  不懂药理,不懂手术,甚至很多人,不相信人体有一个完整循环系统。而这种情形,一直到14世纪,才有所好转。

  14世纪初,作为世界医学活动之一的英国,已经有人开始研究了解剖学。

  因为有人认为,要想给人治病,就先要知道,人体的构造系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话说的容易,做起来,难于登天。

  因为活人没人敢让你做实验合法尸体又没有那么多,对于思想仍处在保守期的老百姓来说,死后还开肠破肚,想都不敢想。

  在当时,只有死刑犯的尸体,可以用来做解剖研究,所以那些对初期的解剖学教授来说,每具合法的遗体,都格外珍贵

  时至今日,在英国一些古老墓园中,还可以看见很多坟墓的上面,围起了重重围栏

  不是在防僵尸吸血鬼,就是防止有人为了盗取刚去世的尸体。

  有利,就有丧尽天良事情出现

  在医学史上臭名昭著凶杀案,就在爱丁堡发生了。

  当时,有杀手为了金钱暴力,在自己开的旅馆内,一连杀了15个人,并把他们的遗体,都卖给了解剖学教授。

  东窗事发后,这个叫威廉伯克的杀人犯被当众绞死。

  为了让大家记得这个在解剖学上的至暗时刻,他的骸骨,一直陈列在解剖博物馆里,以示惩戒

  因为医学的第一原则就是:

  不可伤害,用无辜人的性命去换来医学的精进,是不可接受的。

  从那往后,解剖学的缓慢发展,正在为以后拯救这无数人的性命打下坚固基础

  但最开始的手术,听起来都头皮发麻。

  早很多年前,手术代表的,并不是麻醉,消毒,与缝合。

  在那个年头,手术意味着流血,疼痛和死亡。没有麻醉,没有杀菌,没有止血,在很长一段时间,手术是无数病人阴影

  赶在战争年代战场上是伤者最多的地方

  截肢手术怎么做?简单粗暴令人发指

  小腿中弹,用钢锯锯下去,然后再用烧红的烙铁,把伤口皮肤烫到坏死,以达到止血的效果

  并且,全程没有麻醉。

  不能麻醉吧,闹心的不光是病人,还有医生,疼的乱动,一是容易直接休克过去,二就是容易切错地方。

  为了研究出麻醉药,医生们也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走了挺长一段时间

  咋办呢?比如找一些制幻的植物缓解疼痛,比较硬核一点的呢,就给你灌醉或者用棒子敲晕。

  但这些都是不可控的,手术做到一半,疼醒了,剧痛照样还是会带来死亡。

  在19世纪中期以前的大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练得一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反正也是疼,长痛不如短痛吗不是?

  那时候在英国,有个叫罗伯特李斯顿的医生,是有名的快刀手。

  一场截肢手术,最快28秒解决问题。

  但这并不代表着是一件好事事实上,光是这场手术,就死了仨人。

  第一个是他助手,因为他的刀太快,给人家手指头切掉俩,失血过多身亡。

  第二个是患者本人,因为手术太快,把生殖器切掉了一块,感染死亡。

  第三个是观看手术的观众,被吓到心脏病犯了…

  一场手术,死亡率百分之300%。

  很快,人们便发觉,手快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样下去,如果遇到一些比较精密的手术,根本无法进行。

  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牙医威廉莫顿发现了乙醚的用法

  在听过乙醚具有麻醉效果后,莫顿立马在自己家的狗和自己身上尝试了乙醚。

  倒在手帕上,放自己鼻子上一闻,当场人事不省。

  要不是手帕掉下来,他可能命都没了。

  作为一个医生,他很快明白用量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几次调整之后,莫顿来到哈佛,在世人面前展示了这个乙醚的神奇

  史上第一次,病人在手术的25分钟内,毫无痛苦

  医界哗然,要知道就连他们当时的手术室的墙都有几英尺厚,就是为了隔音,不让隔壁做手术的听见对面痛苦的哀嚎。

  麻醉,成了外科医学最坚实基石

  回顾现在,看麻醉两个字轻而易举,但对于那时候的莫顿医生,却是衣长前所未有挑战

  从那往后,外科手术正式进入飞速发展。

  解决完疼痛,术后死亡率还是极高,那时候的大夫穿着得体西装燕尾服,这代表着他们忽略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消毒与感染。

  那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术后死亡,是因为病菌感染。

  一个叫塞麦尔维斯的医生几经观察后发现,让病人感染死亡的原因,很可能是不洗手的大夫。

  当他强烈要求所有的大夫手术前要用漂白粉洗手除菌的时候,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这一理论,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经他证实,洗过手医生病房的死亡率,要远远小于没洗手的医生病房的死亡率。

  他把自己的理论给很多名医看,但没人认可他,最终,47岁的塞麦尔维斯死在了疯人院

  他生前写了一本书里面说,不指望自己活着的时候能等来征服细菌感染这一天。

  但他坚信这一刻终究会到来,为此,他死而无憾。

  幸运的是,他的希望并没有落空。

  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所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要顶着莫大的压力嘲讽,不容易。

  第一位发现小病灶,只用腹腔镜就可以微创的医生,被医学界认为这是对手术的侮辱,并且被外科联合协会开除。

  第一位发现X光的研究学者,在经历过X光可以透过皮肉查看人体的喜悦后发现,这种光线严重的破坏了自己的细胞,严重可能还会死亡。

  但这一点都没有阻挡住,现代医学前进的脚步

  开颅,修补心脏一代又一代的医生们,决心除尽病痛使命,愈发坚定

  早在几千年的传说中,人们就幻想过很多和器官移植有关的故事。

  无论是埃及的狮身人面,还是印度的象头人身,都是人们对神灵力量渴望

  但真正到了生活中我们才会发现,器官移植并不是人类对力量的渴望,而是医者病患怜悯救赎

  早在古意大利,有位叫塔利亚科齐的医生,就曾研究过最早的器官移植。

  而这种堪称先驱行为,引起了轩然大波,一部分宗教的人认为,人体器官的缺失,是上帝惩罚,而他移植器官救人,是在违抗上帝。

  结果就是,塔利亚科齐在死后,被抛尸荒野

  而时至今日,肝脏移植,肾脏移植,甚至心脏移植,都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高山,无数人的生命,都因为一个新的器官,打开了生门。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事实上,这就是近200年来,医生先驱们,在和病魔对抗的故事。

  这些故事,被央视纪录成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今天写在这里,真诚推荐给每一个人。

  02

  医学生誓言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这句话光是读起来,都有种热血沸腾感觉,有多少医生,把这一辈子,都献给了救死扶伤这份天职

  前段时间,在江苏淮安,医生李炳为一个孩子连续做了八个小时的手术。

  因为没时间吃饭,李医生8个小时,只喝了三瓶葡萄补充能量

  在这场手术之前,他刚下手术台,本想这是一个简单的手术,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孩子想象中严重。

  高度紧张的八个小时,除了这三管葡萄糖,再无其他。

  李医生说,这个手术只有我能做,如果我下了手术台休息,那这个孩子永远下不了手术台了。

  四川长宁地震时,宜宾市矿山医院成功接生7名婴儿

  当时余震不断,灯和天花板都在不断掉落,医生还是顶住压力为产妇接生。

  麻醉医生说,其实我也害怕想跑,因为我的孩子才两岁。

  但是我的病人在这里,她肚子里也有孩子,我要保护好她们!

  医者仁心,那些为医疗事业奉献一生的大夫,付出的远不止此。

  活着,捐出时间。

  死去,捐出身体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里面满满记录了九名大夫的捐赠故事。

  一日为医,终生为医。

  03

  在今天,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71.6岁,仅仅在100年前,这一数字,还只停留在31岁。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外科医学这200年来的进步。

  震撼,是我看完《手术两百年》的第一感受,想分享给你们,是我的本能

  这部历时三年,前往数十个国家和博物馆,采访了50多位顶级专家后打造出来的纪录片,带给我的远不止震撼那么简单。

  我看到更多的,是感动

  南京鼓楼医院,14岁的陆燕琳正在接受脊柱三维重建扫描

  她被诊断患有47度中度脊柱弯曲,现在不治,弯曲的脊柱,把心肺内脏挤压到一起,最终会危及生命

  而现代医学,可以在她后背上切开一个40厘米的切口,医生要用20多根金属固定每一个锥体。

  她以后可以走路,可以蹦跳,可以做一切她想做的事情。

  美国费城8岁的男孩哈维,因为2岁的疾病感染失去四肢,医疗器械义肢可以让他正常生活,但他越大,心里越发有一个渴望。

  他也想和普通孩子一样,有一双真正的手。

  10个小时的手术,几十上百跟神经血管连接,那个渴望双手的男孩,手掌有了人类的温度

  仅11月大的女孩妞妞,被诊断出有先天性严重的肝病,她脸色蜡黄,肝脏已经严重衰竭。

  如果任其发展,孩子活不过一岁。

  在经过多次检查后,妞妞父亲刘波准备捐自己5分之一的肝给女儿

  从父亲身上割下来的肝,在医生的操作下,妞妞的新肝脏,逐渐变得鲜红。

  真的,你看着这种纪录片,要远比看电视剧来的震撼。

  不用刻意的情感酝酿,看着看着眼圈就红了,在这部纪录片里,你能看见最真实苦难,最无情的病魔,和最温暖人心

  你会发自内心的,想向每一个医护人员致敬。

  去看吧,不会后悔

  从未发自内心的想让更多人看一部片子

  这是我第一次强烈想让你们看的

  抛开娱乐圈纷扰八卦

  给自己倒出时间来,看看真正值得看的东西

  去,自己看也好

  转发也行,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片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