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脑健身房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脑健身房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08-25 23: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脑健身房经典读后感10篇

  《大脑健身房》是一本由[瑞典] 安德斯·汉森 / Anders Hansen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2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一):理解才会有认同,认同才会行动

  正是我需要的一本书,有一些医学专业词汇但并不妨碍理解,翻译者也是一名医博士,因此通篇流畅人体(大脑)也存在一种微妙平衡,这似乎与万事万物逻辑一致人人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这几个字,不过知道和认知之间有巨大鸿沟。有兴趣的话,是一本可以读读的书。理解才会有认同,认同才会做出行动。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二):又多了一个运动的理由

  原来运动除了可以健身,减肥,对增强记忆力缓解焦虑,都有帮助,甚至可以辅助进行某些精神疾病治疗,真可谓是好处多多。

  本书从专业医学角度入手,用浅显易懂生活用语,给我们讲述了运动对大脑产生影响

  强烈建议一直立志要运动却迟迟没有迈开腿的朋友们看看这本书,你会又多了一个开始健身的强大理由!动起来吧!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三):追求价值,而非目标的多少

  很多人忙忙碌碌,并且认为自己能者多劳,但事实上,忙碌不等于产值,也不等于你工作产生的价值。目标是需要的,但在专注一个目标的同时,也要明确这个目标能创造怎样的价值。

  怎样判定你工作的价值呢?有三点可以参考

  第一,你的工作能为他人或你的组织带来多大的利益。比如你花很长时间完成了一项不重要任务,那带来的价值无疑就是非常低的。

  第二,工作品质。这其中包括正确性洞见新意产出稳定性,比如你是一名广告公司的策划,如何每次能戳中甲方痛点,如何保证每次提案的完成度,如何突破常规思维提出新的idea,这些就是你作为一名策划的工作价值。

  第三,工作效率。再决定你工作产出的价值中,速度同样重要。譬如一个非常紧急的任务落在你头上,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但是却完美错过了deadline,你认为这样的结果有价值可言吗?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四):快乐生活,科学健脑

  现代都市年轻人都有着许多共同的烦恼:无法遏制的脱发问题记忆力不断衰退、睡眠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即是生活压力的直接导向,也更加剧了压力指数的不断攀升。

  来自瑞典的安德斯·汉森是一位内科医生精神病专家。他的《大脑健身房》是科普指南,也是方法指导。汉森医生通过一系列深入浅出理论解释和举例论证,道出了人的大脑产生变化原理。针对常见抑郁、焦虑、记忆力不佳、压力过大等问题,他认为一个有益修复改善方式,就是锻炼。无论是高强度的跑步还是平和地散步,人们都能够从中受益。

  对于长时间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汉森医生也提出了非常多有帮助的建议。比如“你的双脚有助于你思考”,选择站着办公可以在我们工作的同时燃烧额外的卡路里。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大脑运转得更快!既能减肥瘦身又能提高效率的站立式办公,应该会让很多人感到心动吧。

  不妨在工作间隙或通勤时读读《大脑健身房》,你还能收获许多类似的小建议和小科普。你需要了解的科学健脑方式都在这里。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五):我压力大、脑子也不太好

  这个世界一定是想怼死对压力敏感的人,否则为什么要给人脑设计这种坑死人不偿命的恶性循环

  压力→大脑里的海马体和额叶萎缩→人就对压力更加敏感→对压力源反应过度→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挤兑自己→无法开朗自信想开点,而是萎靡焦虑加抑郁→人感到的压力更大→海马体和额叶进一步萎缩→对压力更加敏感→……此处省略一千字。

  如果是一个正常人,比如杏仁核、海马体和额叶都是正常大小的那种人,因为生活不幸而落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那么也就算了,这好歹是周围环境不行外加自个儿点儿背,也就认了。

  假如,像某些分析高敏感人群的书分析的那样,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天生高敏感、因此比其他人都更容易感到焦虑,那么再加上上文的这个恶性循环,岂不是给人生开启了extra extra hard模式?这还活个屁啊,简直就是自然选择淘汰不适应环境基因的活生生案例干脆删档重来算了。

  本书作者说,别,我感觉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这本书从生理学神经科学的角度,综合现有的各种研究,试图证明这样一个观点

  体育锻炼(需要符合一些条件)可以有效对抗压力,对抗焦虑和抑郁;对于非器质性病变带来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其有效程度等同甚至超过服药。

  当然,作者特别做出了说明,不建议各位病友直接用体育锻炼取代药物,而是二者并行。因为①对于某些需要迅速控制病情情况来说,体育锻炼见效太慢(需要几周之后才能见效),而药物见效快;②药物有副作用,而体育锻炼只要适当(一周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但也不能长到几小时,有氧+肌肉轮换着来),不会造成连带损伤,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原理大概是这样的:

  锻炼→①皮质水平下降,即使压力再次侵袭,皮质醇的水平也不会上升太多;②海马和额叶(应激反应的刹车踏板)增强,并抑制杏仁核启动焦虑引擎;③大脑产生更多的保姆神经元→GABA 制动系统增强+肌肉中和应激代谢产物能力增强。

  ①+②+③→缓解焦虑和紧张

  我不是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专家,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只能从作者引用的实验表达的逻辑上总结说,我没看出作者什么大的bug。他所提及的大部分实验和研究,我也都有所耳闻,只是从来没有如此系统性梳理到一起、用来解释大脑应对压力的方式。此外,作者所提出的观点,也确实可以作为一种假说,成功解释我自己的亲身体验:

  去年我每周游泳训练至少两次,每次至少一小时,并把这样的习惯保持了将近一年。我做出了很多生活上的调整牺牲来保持这样的锻炼习惯,比如,由于下班的时候游泳馆早就关门了,我不得不在夏天工作日的早上5点起床、跟一群大爷大妈一起游早泳。

  保持游泳的这段时间其实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的一段时间,但神奇的是,我几乎没怎么丧,遇到好几个挑战都顺风顺水地解决了,并没有像平常那样崩溃meltdown;甚至连老毛病的久坐腰痛都没有痛过。

  今年由于公司搬家,无法再把游泳无缝衔接进日常生活,整个人又回到了丧逼炸毛状态。回头想想去年,有如神助。

  我平时其实特别反感那些“商业精英抑郁了就去跑马了又成功了”的公众号。作为一个讨厌运动的人,我也无法欣赏那些天天泡健身房数腹肌家伙。但我不得不承认,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常规化的体育锻炼很可能真的有助于增进大脑的健康、进而改善丧逼们的精神卫生状态。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六):运动是大脑的健身房

  汉森的《大脑健身房》是一本关于运动与脑科学之间关系好书,从进化角度解释了很多运动、脑科学以及健康问题的疑问

  比如久坐伤身,甚至有的人会为此负出生命代价。而站着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利于身体健康

  这本书对于这种问题均有合理的解释。作者认为原始人生存的主要方式就是不断跑步,寻找食物,也采用同样的方式逃避动物同类的追杀。

  有的人可能会说,原始人离我们现在如此之远,他们的生存方式还影响我们现在吗?

  作者说“如果我们将人类历史浓缩成24小时,在晚上11点40分之前,我们都是狩猎者。直到晚上11点59分40秒,也就是午夜前20秒,人类社会才进入工业时代。到了11点59分59秒,也就是24小时结束前的一秒钟,我们才进入数字时代”(第202页)。

  在这个隐喻中,基因的进化还不足改变人类大脑对跑步的需求,大脑会奖励跑步,惩罚静坐,也就出现了久坐伤身甚至害命。

  有人说,这么简单道理为什么做到的人很少呢?

  这一方面取决于人天生爱偷懒的天性,而现代技术为偷懒提供了方便。比如现在有的人连饭都不可以不用做了,并且不用出门,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点饭送货上门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运动量大幅下滑。这会导致大脑不释放对人有利化学物质,造成人抑郁。心情不好,再引发其他疾病。

  另一方面,这是社会宣传的结果。制药公司有巨大财力支持药品研发和宣传药品的疗效,而运动方面的研究则少有人支持,也很少有人宣传。

摘自《大脑健身房》

  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结论是, 跑步对抑郁症的缓解作用与药物治疗效果接近,尤其早上跑步30分钟效果更好,并且关键是一周至少三次。但是,对于重度抑郁患者,起床是个问题,药物治疗和跑步结合效果更好。

  另外,这本书还举了不少脑科学研究的例子,解释了我关于左右互搏是否存在的疑问。

  作者写了一个人,这个人比黄药师老婆还要厉害,不只是过目不忘了,还左右眼互搏,可以左眼和右眼同时看两本书。

摘自《大脑健身房》

  这主要是因为人的左脑、右脑失衡发展,使得某种能力异常发展。结局可能是天才(高智商、高记忆力等)、傻子变态

  还有,《大脑健身房》这本书还提到了运动和创造力的关系。作者引用梭罗的话“在我双腿开始移动的那一刻,我的思维也开始了流动。”

  比如贝多芬在白天,经常停止创作,通过散步来寻找灵感。达尔文是每天围着家散步一小时,一步一步把《物种起源》给创造出来的。康德的哲学思考也得益于,他每天机械式地散步。

  主要原因运动会刺激大脑释放利于创造力的物质。但是,同时运动也会减少脑部血液,使血液向肌肉转移,会不利于创造力。那么,合适的运动量是多少呢?

  作者认为跑步或同活动量的运动是提升创造力的最佳方式,散步的效果比跑步要差一点。对创造力的影响主要是头脑风暴的能力,不同人效果不一样

  另外,作者提醒运动的前提是身体健康,每次慢跑20-30分钟,会正面影响创造力约两个小时。切忌不要运动到筋疲力尽,那样会起反作用。

  安德斯·汉森.大脑健身房.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七):脑科学与运动

  当人类开始将目光转向自身,学着认识自身的时候,却发现是如此之难。揭示大脑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的来源,仍然是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不懈努力梦想具体而言,脑科学面临的科学问题在于了解脑的形态结构功能、脑与其他器官的关系,脑的进化、发育、保护与医治,脑的潜能开发,以及脑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本书所要探讨的是运动对脑作用,从发现运动对大脑工作效能促进这一宏观现象到从分子/细胞水平认识微观机理,其中包括情绪的产生、神经递质的作用、大脑的发育、认知相关神经通路决策的产生等科学问题,涉及到丰富的脑科学研究方法。

  本书科普了脑科学在运动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运动在应对压力、集中注意力、对抗抑郁、提升记忆力和创造力、延缓衰老方面的促进作用。用浅显的语言谈论深刻且前沿的问题,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书中介绍的研究案例,带我重新回顾了一遍脑科学发展史,也促进我思辨研究同一问题时采用不同实验范式的特点与局限。

  脑科学乃至于心理学研究之艰难,关键在于研究对象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定量测量方法发展困难。分子生物学和现代脑成像技术发展之前,对认知的测量,是将其当作一个黑箱,尽量完善地设计行为实验,以外在行推测心理过程,得到一些笼统相关性结论。当发展到细胞水平,可以通过标记示踪、生物检测、细胞内外记录等方法来获得脑区的功能、神经通路等信息。发展到分子水平,才可进一步研究离子通道受体、小分子药物等在大脑中的作用方式。

  分析本书介绍案例对应的研究方法,是享受本科读物的一种方式。本书介绍了一些很经典的研究案例:

  (1) 早期的解剖学方法研究大脑,几乎都是损伤性手段,出于伦理学限制,因此很多自然/意外导致的脑损伤病例,帮助科学家发现了一些脑区对应的功能。半脑人米歇尔的故事明了大脑的可塑性于神经元代偿,类似的例子还有布洛卡失语症的发现。

  (2) 书中利用阈下刺激的手段研究焦虑症患者的潜意识对情绪反应的影响,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心理学范式,呈现的刺激虽然没有被察觉到,但却会影响后续的相关刺激加工现象。

  (3) 双生子研究是探索先天vs后天”手段,比较同卵双生子(基因相同、环境相同)和异卵双生子(基因不同、环境相同)可以分离出遗传因素的影响;同卵双生子分离(基因相同、环境不同)可以分离出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儿童对环境因素的选择以及二者交互影响的观点提出,挑战着双生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严谨性,例如说明身材健美度和专注力二者相关性时,特别强调了归因错误的可能性,提醒我们再三思辨得出的结论。对“跑步者愉悦”现象的不断深入研究,才在内啡肽假说之后又发现了内源性大麻素。

  Hansen博士严谨的论证,运动对大脑功能的促进作用再清晰不过:

  1. 从脑区之间分工和联系的角度而言,有氧运动、血液循环促进了颞叶、额叶、枕叶之间的连接,大脑的高级认知活动是这些脑区团结协作的结果,神经元的活跃度一定程度表征了大脑年轻与否,并且神经元活跃常与一些好的品质相联系。前额叶状态的保持与长期消耗能量有关,因此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达到抗衰老的效果,维持认知水平。

  2.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神经元的活跃,还可以抑制新生细胞过度活跃,从而达到抑制焦虑的作用。从情绪的体验的角度而言,规律性的锻炼使身体适应应激状态,因而增加身体对压力的耐受力,具有平静效果。

  3. 神经元、神经递质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的高级网络,五羟色胺可抑制过度活跃、消除焦虑,去加肾上腺素增进警觉、注意力、专注力,多巴胺增加积极性与意志力。

  4. 锻炼可提高脑部营养水平,提高灰质白质完整性,从整体提高大脑的各种功能。

  让我们迈开腿去运动的理由有一万条,这本书用一次次的实验和一个个反复挑战论证的假说,为我们给出了最坚实、最严谨的理由。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八):成为最好的自己,你应该做的

  在减脂、增肌或塑性的同时,改善大脑功能,远离压力、焦虑、紧张、抑郁,增强注意力,提高记忆力,让大脑停止衰老,你愿意吗?

  这几年健身一下子火了起来,玩的人最多的是:健美、力量举和徒手健身。我玩最后一种,也叫街头健身。当然还有很多人运动是为了减脂,其中的HIIT很流行,这种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对于快节奏生活来说,的确比跑步的减脂效率高,这似乎是事半功倍。可看完书就知道了,它没法像跑步一样提高创造力。

  如果稍微调整下运动计划,就能在减脂、增肌或塑性的同时,改善大脑功能,远离压力、焦虑、紧张、抑郁,增强注意力,提高记忆力,让大脑停止衰老,甚至比一年前更年轻,应该没有哪个正在健身的人会拒绝吧,这才是真正的事半功倍!看完书,我也把自己的训练计划改了改,增加心肺训练的频率和时间。

  刚知道这本书的时候,看书名《大脑健身房》,以为有专门的方式可以提升脑力,因为不认识瑞典语,副标题 Hur motion och träning stärker din hjärna——如何运动和锻炼来增强你的大脑。

  不过读完前言就知道了: 科学研究清楚地表明,在增加大脑功能方面,进行填字游戏、记忆练习和数独等脑力活动无法达到规律的体育锻炼所带来的效果。

  那么这里的大脑功能是什么呢?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抗压力。

  封底有位外科医生兼作家的医学博士,说他读过几百本关于大脑的书,这本是最好的。

  我想好就好在,作者没有自认为是内科医生和神经病学专家就巴拉巴拉地告诉读者该怎么做,而是用严谨的态度,提供理论依据,列出科研成果,辅以真实测试,让每一个观点都可信。

  我们只会为我们相信的东西付出行动,不是吗?像我这样充满质疑精神的人,如果你告诉我有种方法可以让大脑逆生长,而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一定会当你是骗子。

  书的结构清晰,内容全面。

  第一章解释大脑终生都在发生变化,错过童年期没事,成年期一样可以重塑大脑。

  在这个前提下,接下来每一章一个主题:压力(以及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注意力、愉悦感(抑郁)、记忆力、创造力,青少年如何健脑,如何让大脑停止衰老。

  倒数第二章,时代变化了,生活方式变了,人们普遍缺乏锻炼。

  最后一章,强调重要的结论,承诺加鸡血,告诉读者:每周定期运动几次,持续六个月,你会发现巨大的改变。

  第一章 会变化的大脑

通过实验证明,体育锻炼暂时以一种未知的方式对大脑各部分的连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大脑各部分之间连接的增强,意味着整个脑部的功能变得更强大了。受试者的一系列认知功能(执行力,包括采取主动、计划和控制注意的能力等)都有所提高。

  :核磁共振技术能够看到大脑内部,能看出大脑的老化迹象。

大脑运转的效率不取决于脑细胞数量,或者细胞之间连接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不同区域是否能密切联系。通过查看一个人的大脑连接模式,你可以大致了解他的生活。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积极——消极的杠杆”,杠杆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被当做平衡点,这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从压力旁边跑开

  从生物学角度彻底了解压力,紧张和焦虑是如何产生,如何恶性循环,为何难以攻克,以及简单但持久的体育锻炼可以战胜一切,就不难开始运动了。

压力是暂时的,但焦虑是长久的。虽说你的贷款并不会真的杀死你,但它会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皮质醇,最终可能摧毁你的大脑。压力会让大脑萎缩,而运动可以让额叶生长,但有个前提条件:必须坚持锻炼,不断运动,永不放弃!

  第三章 让注意力更集中

多巴胺关闭了喧嚣按钮

  第四章 真正的快乐药丸

让整体感觉变好,通过跑步及其他心血管锻炼,坚持三周,享受“跑步者的愉悦”。

  …

  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的大脑功能,具体的锻炼方式有所不同。

  正如书名《大脑健身房》,作者的观点是:

运动的目的并不是成为健美先生或者练出6块腹肌,而是让你的大脑达到最佳的状态。

  我现在已经改变了我的运动目的。原来终极目标是人体旗帜和空中漫步,现在是让我的大脑更年轻,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

  因为是刚出版的新书,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相见恨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放下书,开始运动,或者调整一下训练计划。多年以后,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九):记忆力与反应力衰退的元凶,职场焦虑正在“蚕食”你的大脑

  提到焦虑,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负性情绪。

  其实,适当的焦虑,可以成为一种助推器。我们在焦虑情绪下,会想尽方法,整合资源去达成任务。一旦任务顺利完成后,不单可以消除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可以让我们享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感。

  但如果过度焦虑或焦虑被泛化到日常生活中,那就是一种精神折磨了。

  被焦虑困扰的人,就好像感觉到自己头上被悬着一把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插死自己。所以这部分人会非常紧张、惶恐,时刻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下。

  此时,我们的所有精力都放在担心头上那把“隐性之剑”上,我们无力去顾及手头的工作,我们也没有心思再跟同事做沟通交流,我们更没有余力跟生活中的家人、朋友寒暄。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焦虑,越难完成工作任务;越焦虑,越差的人际关系。最终,焦虑会让你丢掉工作,失去朋友,你的家人也会不理解为什么你会变成这样。什么焦虑的人,会让自己走到这么糟糕的地步呢?

  瑞典精神病学专家安德斯.汉森在著作《大脑健身房》中有给出解释: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器官叫做“杏仁核”。

  被焦虑所困扰的人,他们的杏仁核会比常人更活跃。这就是问题所在。

  杏仁核是负责向大脑发送危险警报的岗哨。正常人在遇到紧急事件或危机时,杏仁核会警铃大作,让我们赶紧做出大脑应对,保护自己的安全与利益。

  但焦虑的人,他们的杏仁核会过于活跃,超出了正常工作的范围。这也就代表着,他们大脑里的危险警报器,无时无刻不再发出刺耳的警铃声。

  王楞楞24岁进入互联网工作,干了十几年的程序员工作之后,楞楞的心情越来越差了。每天都想要提离职,看到枯燥的工作与一成不变的生活就感到心里无端的烦闷。

  回家吃完妈妈准备的饭后,楞楞又做到了电脑前,摸了摸日益圆滚的肚子,捋了捋发际线上仅存的头发,楞楞更加焦虑了。

  工作没有盼头,身材也走样了,媳妇就更没影了。

  老妈年纪也大了,如果自己还不结婚,担心老妈能抱上孙子的几率。。。

  明天不想去上班,但是不上班的话,怎么赚钱。。。

  这肚子越来越大,头发越掉越少,如何走出中年发福的危机。。。

  王楞楞想着想着就难以入睡,又是一夜无眠,第二天以更颓废的状态去上班。

  我们可以看到王楞楞就是属于大脑警报器一直在鸣笛的情况。正常人看到自己发胖,也会对着镜子叹气,但不会为此煎熬到一宿无法入睡。

  那么如果我们可以如何减轻,直至摆脱过于沉重的焦虑感呢?

  一、允许自己去设想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人生错综复杂。保险推销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个点,打出了经典的推销语: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焦虑的人,看到这句话,首先联想到的意外会是伤害性事件。例如:车祸、火灾等。

  但在这里,我们所指的方法是:允许自己联想到更多。

  “意外”是否仅仅指的是伤害性事件呢?

  意外中奖、意外获得继承、意外收获奖励等,这些也都是意外。为何不允许自己也联想到这些意外呢?

  就像王楞楞,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每天都想着辞职。但他又不敢辞职,因为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他只会想到一旦自己辞职之后,就变成了失业青年。没有了一切经济来源,无力养活自己,更别提找媳妇了。

  其实王楞楞如果允许自己设想更多的话,他也可以想象是否自己能够跳槽?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能否转化为他找新工作的筹码呢?

  人生充满着变化与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害怕变化,那么我们会为此承担更大的风险与沮丧。

  所以,不如迎接变化,甚至早一步为变化做好准备。

  二、增加我们的社交行为

  我们在编辑朋友圈内容时,都会对于发送的内容做斟酌。文字想要编辑的优美,传情;图片要美化的朦胧,有意境,这是为什么?

  我们小时候写给自己的日记,都没有那么用心,为何长大后对于这些发在朋友圈,给别人看的内容,这么在意?

  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种社交行为。

  日记,只是你与自己内心世界交流的一种途径。但朋友圈却是你展示信息给他人的一种社交方式。

  在这种社交行为中,我们都会存在期盼。在发了朋友圈之后,我们会期待有更多人给我们点赞,写评论。如果点赞数与评论数都挺多的话,这可以让我们的内心获得愉悦感与满足感,降低焦虑感。

  这种愉悦感觉来源于我们大脑分泌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

  当我们在社交中获得被接纳、被赞赏时,大脑就会分泌奖励物质多巴胺。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会这么着迷于网络交友的原因了。

  同时,美食也能够让大脑分泌出多巴胺。所以,邀请同事与领导一起用餐,会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三、选择自己能接受的运动项目

  运动,不但能塑身,还能使我们的大脑产生受益。瑞典精神病学专家安德斯.汉森通过实验发现:运动可以增加我们脑细胞的数量与活力,从而增进我们的记忆力与专注力。

  而记忆力与专注力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倘若我们的记性衰退,我们也无法很好地专注与我们的工作,那么恐怕我们会被登记到下一批部门想要淘汰的人员名单上。

  意大利50岁企业家:Gianluca Vacchi,不论工作多忙,压力多大,坚持运动。现在的他,有身材、有头脑、有财富,妥妥的霸道总裁了。

  岁月并没有打败他,反而是他向岁月证明了自己的成功与精彩。

  所以,每当我们被焦虑感侵袭时,我们可以从大脑想法的拓展、社交行为获益与运动这三种方式中,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应用。也让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成就明日更有生活品质的自己。

  此外,如果你对大脑神经学也敢兴趣,推荐这本书与《西尔格德心理学导论》中的第二章:心理学的生物基础一起看,对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大脑健身房》读后感(十):什么?运动可以让你更快乐,还能让你脑袋更好使!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多么想让自己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不想让自己落后于他人。

  不想让自己的大脑衰退,在网上搜索“认知训练”“大脑训练“等,会找到数以万计条结果,

  其中大多都是应用软件,游戏和其他能让你的大脑变得更高效的产品的广告。

  谁不想拥有一个运转的更好的大脑吗?

  可是这些认知训练游戏真的有效吗?

来自网络在斯坦福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支持下, 世界上70位最杰出的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决定看看,这些健脑游戏和应用是否真如他们的广告所说的有效。 在进行一系列研究后,他们得出的结论强烈否认认知游戏的功效, 这些游戏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更专注或者更有创意,也不会让你的记忆力得以提升。 只是你的认知能力只是在玩游戏时变得更好了而已。

  好残酷的真相,想拥有更好的大脑,难道真的没方法了?

大脑具有可塑性,不仅是童年的时候,成年亦如此,新细胞不断发育,脑细胞之间的连接时而建立,时而消失。 你日常做的事或者想法,都可能使得你的大脑产生些许改变,大脑更像是陶土,而不是成型的瓷器。

  说这话的是安德斯·汉森,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内科医生和精神病学专家。

  他发表了两千多篇医学文章,是《健康处方》的作者。

来自网络

  这段话是来自安德斯的新书《大脑健身房》,安德斯立足脑科学和心理学,

  将过去5年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分解为简单易懂的内容,依托案例和实验生动地讲述出来,

  并且提供了实用而具体的建议,对每种问题提出了涉及训练种类、训练时间与频率的“处方”。

  传统的健身房能让我们身体变得更健康,身材更健美,而大脑健身房则能针对焦虑,压力,专注力,抑郁,记忆力,衰老等问题进行逐个解决。

  你想更快乐,脑袋更好使,那就跟着安德斯的处方来吧!

1.想要注意力更集中,那就运动吧!

  信息过载的现在,手机,电脑等都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一心二用仿佛成为一种习惯。

来自网络

  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奖励机制—多巴胺水平,运动后多巴胺水平会立即提升,

  还可以维持几小时的高水平,通过运动,你会变得更敏锐,专注和冷静。

  试试早上或者白天锻炼,每次30分钟。

  如果运动更剧烈,大脑释放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会更多。

  当我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后,早起后出门运动半小时,再回来冲凉,再看点书的时候,

  头脑都有一种清醒的感觉,是不需要咖啡去唤醒自己的清醒。

来自网络

2.想要获得真正的快乐,来运动吧!

  如同希波克拉底说的“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去散个步。如果你心情还是不好,那就再散个步。”

  运动对于改善心情有着巨大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有上百篇文章阐述锻炼对抑郁症的疗效,科学家选出其中最好的30篇,其中就有25篇说明锻炼可以防治抑郁症。 其中散步是有效的预防抑郁症的方法,每天散步二三十分钟,让心情变得更好。

  跑步者的愉悦,是在跑步中让大脑分泌了多种有益的物质,如内啡肽,多巴胺等,在这些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产生了跑后难以言表的愉悦感。

来自网络

  之前跑过马拉松的我,从3k开始,慢慢提升自己的跑量,3k到5k到8k到10k再到15k,21k,一步步接近目标,虽然每回跑步都要面临不同的外部条件,有下雨,艳阳,但跑到终点虽然身体有所酸痛,可那种奇妙的快乐不能形容,会让人下次还想接着来体会美好的感受。

3.想要记忆力更好,那开始跑步吧!

  大脑记忆的中心—海马体,是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萎缩的

  如果记忆力越来越糟,你会有一种自己渐渐老去的不好的感受。

科学家开始对2组人进行实验,经过一年,进行耐力训练的组成员比进行轻量运动的小组更年轻。 最神奇的是持续运动的耐力组的海马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增长了2%,而对比组的轻量运动组成员则是缩小的1.4%!

  如果想最大限度提高记忆力,得同时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这两件事。

来自网络

  因为在锻炼的时候,大脑的血流量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环也加快了。

  大脑会得到更多血液补充,记忆力会更好。

  迈出的每一步都对大脑有帮助啊~想要看到效果,那就试试每次运动30分钟,甚至45分钟,每周3次锻炼。

  时间看得见。用《大脑健身房》给的方法,收获一个更健康快乐聪明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