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小欢喜》才知道,中年人可比我们难多了
2019-08-26 22:16:34
作者:小歪
来源:胡辛束
阅读:载入中…
这届年轻人,三句话不离“我太难了”。还在上学的朋友,承担着学业压力的同时,经济在短时间内还没办法独立。因为尚未踏入社会,家长也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边操心边参与。
总得来说就要自由没自由,要钱也没钱。
开始工作的年轻人,灵魂还停留在校园的篮球场,身体就被迫奔赴命运的角斗场。时而佛系时而焦虑,个个跟想开了似的口口声声说“不想恋爱,只想搞钱”。
刚开始还以为《小欢喜》是中国版《天空之城》,看了头几集可比《天空之城》的代入感强多了,几个小片段就能勾起关于我的高三回忆。
越往后看才越发现,在《小欢喜》里不光能找到自己高三的酸甜苦辣,更让我看到了家长们当年兼顾事业与家庭的不易,以及独属于中年人的那份艰辛。
一打开弹幕,也看到很多跟我一样“忽然觉得爸妈好不容易”的那种心情。
年轻人都在说自己上辈子可能是道数学题,生活多么多么难,可大家好像忽略了,中年人的生活才更加不容易。就拿这部剧来讲,哪家没有一摊子糟心事儿呢。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又叛逆,想到我上高中那会儿,在身边同学的眼里家长都是强硬又不讲理的大人,没几个孩子和父母能够掏心窝子的交流。都说“一人备考,全家作战”,其实高三不光孩子压力大,家长更是。在高考这个节骨眼上如何与孩子相处,成了父母的首要难题。季胜利和刘静常年跟儿子季杨杨分居两地,因为成长时期陪伴的缺失,给杨杨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高三这一年,他们空降到杨杨的身边,试图陪伴他走过这最最重要的一年。可因为多年没有相处,明明是与自己血肉相连的孩子,季胜利却不知道怎么开口表达歉意和关爱。一家人共处一室的时候,怎么看着怎么别扭,甚至季胜利刚开始跟杨杨说话必定吵架。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却忽略了家庭,和孩子有了距离。宋倩和乔英子这条线是我看得最压抑、最想快进的部分,几乎每天都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打卡#英子今天跳海了吗# 。婚姻的失败使宋倩变成了焦虑的母亲,她倾尽全力地去爱护英子,英子深知母亲的不容易,对妈妈不停地忍让,就算有几次小争吵,也是很快相互道歉和讨好。但这都是只是表面的和平,这几集宋倩和英子的冲突终于爆发了。其实一直以来,宋倩对英子近乎严苛的要求和强烈的控制欲让英子压力很大。直到宋倩全不顾女儿的爱好,以高考前途为唯一目的来扼杀孩子的梦想,英子再也承受不住了。宋倩作为亲子关系掌握话语权的一方,一直都是以个人意愿决定孩子的一切,所谓的沟通也是在不断说服,而不是真的理解和倾听。父母和儿女是平等的,儿女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和儿女之间存在代沟是必然的,但没法真正的尊重和换位思考,也就无法跟孩子建立联结。 以前妈妈就跟我说过,自从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后,圈子越来越窄了。中年人尤其是女人,生活重心基本都放在工作和孩子身上了。中年人的生活基本上就是两点一线,社交圈逐渐缩小,身边的好朋友都渐行渐远,可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但其实他们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有压力大的时刻,也需要情绪出口。说到宋倩和英子这对恋人式母女,就是不健康的身份错位。离了婚的宋倩把本应该给丈夫和孩子的爱一股脑全给了英子,英子就是她的一切。她会认为小梦是来跟她抢英子的,看到英子跟刘静在一起也会吃醋,屡次说英子“背叛”自己,就算为英子跟十几年的好友闹掰了也没关系。很多这个年纪的人,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却忽略了自己,而太过窒息的爱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忘了在哪看过一句话,一个业务能力不强的中年人找工作,比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末流本科毕业生还要难。已经过了黄金求职年纪,即使工作经验再丰富、履历再精彩,学习和适应能力也不及年轻人,还要被用人单位怀疑,重新找工作是否因为能力不够才被上家辞退。剧中方圆原本以为自己快要升法务总监了,然而公司并购后等来的却是被辞退的消息。因为年纪大找工作屡屡受挫,去学弟的律师事务所想重新开始还被嫌弃“年纪大”。为了不让孩子担心,每天按时按点儿躲进商场假装上班。中年最大的残酷便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妻子童文洁因为家里的原因频繁请假,结果被助理趁虚而入,两人职位互换。本以为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能逆势的时候,却被垃圾上司性骚扰,不得不辞掉工作。生活毫不留情的用最短的时间里,淘汰了努力了二十年的中年人。可事实摆在眼前,中年人职场竞争力弱,男人没有强硬的一技之长,在职场“性价比”低。而女人又要兼顾家庭和事业,更是难上加难。中年人不敢轻易崩溃,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况让他们不敢说放弃。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处处用钱的经济危机,癌症化疗的病痛折磨,都是他们说不出口的难处。小时候总是以为大人是无坚不摧的,是不能有软弱时刻的。其实他们把负面的情绪全都自己消化,把生活的难题自己解决和承担,只是为了让我们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 中年人不如意十有八九,面对困境,每对父母为了家庭和孩子都会选择勇敢地砥砺前行,用剧中磊儿的话来讲“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中年危机该来就这么来了,但只要努力,就还有十分之一二的“小欢喜”可以收获。童文洁和方圆讨论方一凡到底该不该去参加艺考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一定是要给他最保险的一条路。”小时候我也听过爸妈讲过“父母都是过来人,听话能少走弯路”,当时会叛逆地想“你怎么就能确定另一条路不是捷径,而是弯路呢?”,现在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又十分能理解。第一次为人父母,家长一定都在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对待孩子。季杨杨与季胜利吵架时总说父亲在家里还打着官腔,对他来讲,仕途是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季胜利也反思了自己,试着主动了解儿子的世界。尝试去了解杨杨的喜好,去电玩城打电动、到车场开车只为了有更多话题可以跟儿子聊。怕儿子不愿与自己坦露心事,假装成懂赛车的网友跟杨杨网聊,也会站在杨杨的立场上安慰他、鼓励他。最后杨杨得知真相,父子二人关系也缓和了。与儿女的相处虽然会磕磕碰碰,但只要积极地解决问题,平和有效地沟通,每一次矛盾之后的和解,只会让彼此心的距离更近。换位思考永远比“为你好”更有效。人到中年不能说活得十分透彻,也该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中年人早就摒弃无用社交,圈子不求广,但品质却更高。父母不只有油盐酱醋和孩子,也该有自己舒适的小圈子。方圆与乔卫东哥俩有固定的每周一歌时间,约在一起吃吃饭,聊聊生活中的烦心事儿。虽然跟朋友讲出来不一定会有什么实际性的帮助,但至少心里会舒坦很多。童文洁和宋倩这对金刚姐妹花也让我羡慕不已。四十多岁的她们也会为友情破裂而流泪,看到她们闹别又扭和好,为她们人到中年还能拥有这样的好朋友而开心。一个人的养分和归属不光来自于亲情,还有友情啊。中年人面临选择的时候,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任。他们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更容易打开思维去解决问题,在不断解决一个个“意料之外”,又迎来一次次欢喜。方圆失业后面试屡屡碰壁,在机缘巧合之下感觉做滴滴网约车司机,好像还挺适合自己的。从“法务”化身“司机”不是身份降级,反而是成年人打开思维,解决困境能力的提升。以前总觉得开车是服务别人,其实做网约车司机更是对家庭有帮助,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的工作机会,也对自己更有益处。方圆就在接单的过程中,意外拉到了一位配音导演,接了配音的活儿,也有了新的工作机会,将自己活成了“斜杠中年”。方圆太可爱了,身边的人都说他是自己的“理想型老公”。他专情又幽默,是国家一级顺毛选手,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想法,重要的是他不光只会耍嘴皮子。他心态贼稳,懂得变通,遇到困难也能乐观积极地应对,会用实际行动肩负家庭的责任。当童文洁抱着方圆哭说不想他那么辛苦,方圆轻松地哄着童文洁说要一起分担,拿出配音赚来的一千块钱逗她开心的时候,我真实地为这对洞庭湖上的麻雀落泪了。我就知道,只要肯为此努力,再难再苦他们也一定会一起挺过来的。人到中年,稍微一不留神,机会就从眼前溜走了。稍微一不努力,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虽然离中年还有段距离,我有时也会想,如果栽跟头的是我,是不是也有勇气尝试和改变呢。生活就是一道接一道的坎儿,可能还没迈过这个,就又遇到了下一个。人生就是一个无限试错的过程,别把困境想成是至暗时刻,这只是训练你解决更艰难困境的能力。懂得认清局势,打开思路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赢了一半儿。这条路不行,换一条试试,万一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插图 / 《小欢喜》
头图 / 阿仁
「今晚22:22的报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