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生最好的生活状态。
大家好,我是壹课的甜心。如果让你例举人生三大谎言你会举出什么呢?“这零花钱我先替你存着,等你长大了还你。”(我的了,你再也别想看见它!)“晚安,我睡了。”(峡谷好友在等着我,再见了您呐!)“现在抓紧学习,等到大学就轻松了。”(给你们个虚无缥缈的奔头,鼓励你们学习。)“到了大学就轻松了。”可能是每一个高中老师都说过的话,甚至从初中开始,老师们就已经为大家植入这一思想。在家父母看着你辛苦学习的身影不知道该怎么鼓励你的时候也会深情的对你说“到了大学就轻松了。”于是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你的心里。你把它当成人生的奔头,激励你前行的动力。可到了你上了大学却发现这句陪伴你多年的人生格言居然是个谎言。这句散发着光芒的格言不仅“啪!”的一下灭了,还有新的格言重新亮起——“大学四年,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时间。”这就如同你的人生之路上刚看见发着绿光的安全出口标志,迎头就遇见了闪着红光的警示牌提醒你前方高能,注意继续努力。大家被欺骗了十几年,一代又一代人受骗上当的怨念在这个网络时代爆发显现,微博上,知乎上相继出现“大学很累么?比高三还累?”这样的话题和问题。引得一些“过来人”纷纷吐槽。还有一些“正经人”认真为下一波上当受骗的人做理智分析。这个话题瞬间成了发泄和忠告的集中地。所以,大学真的有这么累吗?大学和高三的累到底有什么不同?“考大学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三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这些话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高三被大家渲染的太过重要,从小学到高中大家都抱着高考是“最终一战”的心态。而大学又被虚拟美化得脱离现实,以至于大家真正上了大学以后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在我看来,如果把高三和大学都以游戏作比,那高三就以打败终极BOSS为目的的游戏。只要大家不断练级,前有老师们教授武功秘籍,后有家长们提供装备,说白了“你学就完了”。但是大学就像一个益智类迷宫游戏,你的最终目的是找到出口。这时候大家的选择就会各有不同:有人直接一屁股坐在原地放弃找路。;的人走到一半发现是个死胡同又要重新出发;有的人一路披荆斩棘征服迷宫,在这个迷宫里,你没有一套权威的探路指南,走一会儿又能捡到好几张不同的“经验贴”,让你思路清晰或是更加迷惑。大学的累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选择变多了,你从独木桥上下来,被扔进了迷宫里。迷宫里有明明白白三条岔路:考研升学,出国留学,直接工作。但是三条岔路之后又有分叉甚至交织,其中的彩蛋是你不可预料的。我有一个同学小晴。她大一刚进学校就奔着学生会去了,一直到大三坐到了主席的位置。她原来想的是让自己多一点社会的经验人际关系,毕业了就直接工作。但是大三的时候大家基本上都奔着考研,而且她同寝室三个人也都考研,她很快被这股风吹动摇了。没有去找实习也准备起了考研。准备了一半,她收到通知说有一个选调生的名额(先去基层工作,之后会安排到重点的政府机关单位工作)。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结果因为她学生会出色的工作和平常优秀的表现争取到了这唯一的名额。这是她的故事,属于她的“经验贴”。在大学里你问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生活答案,有的说一上大学直接创业,有的说努力读书争取保研,还有的说一定要进社团拓展关系,而在真正的生活里你必须是个体验派,所有的疲惫都得自己扛着,当然所有的彩蛋也等着你来挖掘。在迷宫里探险,你要自己找路,探路甚至撞南墙。这种疲惫感自然与高三卯足力气向一个目标冲的疲惫不同。做不完的卷子,改不完的题目,背不完的考点和来自各方的“鼓励式压力”。大概可以组成高三的劳累。到了大学又有不同,生活的琐事左拉你一下右扯你一点,很多时候你的精力就慢慢地被这些小事牵扯尽了。大学你要直接和几个陌生人生活在一起,最陌生的关系被压缩到一个最近的距离一定会有一些摩擦。我有很多朋友刚上大学和我抱怨的事情主题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室友。我的初中同学雪雪住的是六人寝,俗话说三个女生一台戏,六个女生二十台戏。她们的关系时不时就会有些微妙。上了大学雪雪才知道,刷牙要排队,打游戏要静音,有人睡觉说话声音要小这些规则有的人完全不会遵守。在寝室里没人想要率先撕破脸,于是阴阳怪气的气氛就在这个几平米的小屋子里蔓延开来。雪雪不想参与这场隐形的交锋,索性自己一个人独立行动。但是就这样还是没能逃脱这些负能量的追捕,她因为“不合群”被一些人恶意孤立了。有几次雪雪走在路上,她们寝室的两个人手拉着手一路有说有笑。当雪雪经过她们的时候,两个人仿佛甄嬛传里的娘娘上身。“哎呀,雪雪都不跟我们打招呼的。真冷漠呀,太冷漠了。”雪雪每次听了也就默默继续走她的路然后一个人在外面打电话跟我抱怨。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雪雪已经做出正确的抉择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也只能在电话里安慰一下她,最终的负面情绪还是要她自己消化的。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压缩需要大家不断调整自己的舒适圈以求普遍舒适,不然一个空间里大家都把自己的舒适圈扩大最大,一定会挤到别人的,争执也就随此而生。而且在大学里很少有人会像高中那样觉得出了问题先找老师和家长,大家都想靠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这样你自己的心思就要被生活被人际关系一点一点吞噬。到最后还可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种深深地无力感和高中解不出题目是完全不一样的。高中生和大学生还有一个非常表面却也很重要的不同,那就是年龄的增加。让大家焦虑的不是自己从十六七变成了二十一,自己青春不再。而是距离踏入社会的时间越来越短,加上网络上掀起的贩卖焦虑的妖风。“00后直播月入百万”“18岁少年直升博士”等等这样的新闻屡屡在你面前出现,让你觉得自己好像一事无成并且还在一事无成的路上止步不前。焦虑感一点一点上升,但你的迷茫还没被驱散,想要努力但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令人羡慕的迷宫你进去了,怎么出来却一点头绪也没有。甚至眼看着比自己年轻的人一下子从入口跨到了出口。高中的自己没有这样的烦恼,面前的目标只有一个,通往目标的路也只有一条,你只要努力往前冲就好。但是如今你的年龄变大却连往哪个方向努力都不知道了。大学里的累是从心里出发的焦虑感和迷茫感,你想要往前冲却担心自己冲错方向一切都要重来,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目标撤退,年龄上升,压力逼近。这些事情让你前怕狼后怕虎,剥夺了你努力到爽的感觉,让你就算躺在床上也身心俱疲。要想摆脱这种“无力”的疲惫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起来给自己立一些小目标。多读书永远不会错,技多不压身……这些话不是“到大学就轻松了”这样的谎言,学习真的可以充实人生填满空虚,等你拥有满手的实力证书,通往迷宫出口的路也会越来越多。高中,你像一粒沙,等大家用十万分的压力把你压成钻石。大学,你是飘扬的蒲公英种子,注定飘向远方扎根成长,顺风还是逆风是天意,但到底是随风还是借风,只能看你自己。-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