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把一个人变蠢,只需这4步两年前,某传销窝点被警方捣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把一个人变蠢,只需这4步两年前,某传销窝点被警方捣毁。

2019-11-14 13:45:07 作者:图书馆 来源:图书馆 阅读:载入中…

把一个人变蠢,只需这4步两年前,某传销窝点被警方捣毁。

  把一个人变蠢,只需这4步两年前,某传销窝点被警方捣毁。

  被解救出来的十几名人员中,年龄最大的,是我姑父

  我跟他关系不算近,了解也不多,但出于好奇,我常同他搭话

  我问:“姑父,看你在组织工作半年,憔悴了很多嘛。”(没办法,谁说是传销他跟谁急)

  他说:“天降大任于,于,于我也,受点苦应该的。”

  “哪些大任?”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往城市走,农村空掉都没人管?因为国家秘密进行一个计划••••••”

  我听得一头雾水,干脆问:“这么能挣钱,那你还回来?”

  姑父瞪大眼睛说:“我也不想回家,可组织解散了啊。”

  后有一次,我问他能否谈谈那段时间经历

  他摇了摇头,示意不能说。

  而这更是强化了我的迷惑:一个闯荡江湖二十余年的男人,一不蠢二不傻,居然就能洗脑到这种程度!这究竟是给他下了什么迷幻汤?

  带着这份好奇,我翻阅了高德的《洗脑术》,以及慕容雪村揭秘传销之作《中国少了一味药》。

  看完这些资料,我第一感叹便是:传销门道真多。

  有南派,有北派;

  有些是单纯欺诈,有些销售商品

  有些是暴力管理,有些是以情动人

  但综合对比后,发现真正成功的洗脑,都具备这几个套路

  有抱持力的团队

  《洗脑术》里有段话:“制造恐惧”、“强迫放弃自我”是最拙劣的办法,高级的洗脑,首先给他一个快乐安全环境

  传销完美运用了这一点。

  作家慕容雪村曾赴传销组织当卧底

  那是一个寒冬的深夜。

  慕容刚走出火车站,便看到一张笑得非常灿烂的脸朝他示意。

  “哥,我叫小琳,是你介绍人好朋友。”

  “哥,东西我来提,你跟家人报个平安吧,省得家人惦记。”

  “哥,大半夜肚子肯定饿了吧?我先带你吃点东西。”

  接待新人须是女生,这样有亲和力

  接到新人要喊“哥”,要第一时间叫他跟家人报平安,这样能显示出组织的友爱

  一位也曾经历传销的网友说:“3天感情留人,4天行业留人,超过7天不走的,十有八九都是认可这个行业的。”

  所以传销洗脑有规定:一旦有新人来,大家都得围着他转。

  他想聊天就陪他聊天,他喜欢打牌就陪他打牌,集体上下给他营造友爱的气氛

  帮助何在呢?

  一,感情有助于留人。

  二,想洗脑,首先得降低对方心理防御。而这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安全感信任感

  军事化的管理

  愿意留下来,那就得按传销组织规则走。

  当然,团队气氛还是非和谐的——这一点,始终贯穿整个洗脑过程

  慕容说,见领导要喊X总,出门必须报备,平时坚决允许馆子••••••不但规矩多,且大家执行非常到位。

  有一次,除夕夜。

  慕容想去餐馆,但遭到同伙拒绝

  慕容态度强硬:“今天日子特殊,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最后,无奈之下,同伙打电话跟组织啰里八嗦解释了一大堆,才得到“吃饭允许令”——破例原因是,慕容是新人。

  知乎网友@萌小秋夜也写到其传销经历:

  不允许喝酒。

  不允许有娱乐活动

  每人每日生活费8元。

  必须剪低调发型,穿低调的服装

  早六点半起床,晚十点睡觉,见面要握手,说话声音不能太大。

  ••••••

  这就是洗脑的第二步:通过军事化管理,强化人的屈从性,使大家习惯性服从指挥,习惯性吸收教育”。

  隔绝外界信息,关门造“发财梦”

  人是观念产物

  而观念又由我们所接收到的种种信息组成

  所以,洗脑核心要领是:控制对方一切能接触得到的信息。

  《中国少了一味药》里有这么一段话:

  在“电话管理”方面,每个团队都有自己招数

  有的会把新人的手机骗走,然后拨通昂贵的声讯台,一直打到欠费停机,到时求助无门,只能老老实实任其摆布

  另一些传销组织招数是,给每个人成员都发电话卡,但不能上网,不能外拨,只能用于组织联系

  除此之外,组织成员不能看电影,不能交新朋友,不能出门乱逛。

  不过慕容说,他们窝点倒也放有几本书,让大家闲来无事打发时间

  只是,此书非真书,而是传销组织打印出来的“洗脑书”。

  至于内容自然就是不着边际的吹嘘“发财梦”。

  每个人传销组织的“发财梦”都有所不同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连锁经营

  “我以前在南方工厂做管理,月入也有两万。但我不服啊,我辛辛苦苦工作,就拿这点钱,老板什么事都不敢,凭什么赚这么多!”

  “后来我发现一条捷径,就是连锁销售。现在我稳稳月入20万。”

  这是组织领导在课堂上的讲话。

  他还大谈中国经济形势

  你一定听得云里雾

  换此时此刻,若有人告诉你这些,你肯定打开百度搜索对吧?

  可他们无法联网搜索啊。

  别说联网,甚至连个讨论对象都没有。

  因为传销的规则是老带新。

  老人已经对“连锁销售”深信不疑,你问他,他必然双手赞成,你不问他,他也会继续给你灌输信息:“贾总说得对!前几天我还看到报纸,说中国迎来经济危机••••••”

  其实呢,报纸是传销组织自己印的。

  一切都是谎言

  一切谎言都在围绕你一个人转。

  扭转你最基本的认知

  在造梦的同时,传销组织还会对你进行认知扭转。

  传销洗脑就高明在这里:他先不告诉你怎么做,也不强迫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怎么去思考,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

  在听课时,慕容曾大胆质疑:感觉你们像传销啊?

  听罢,组织领导没有发怒。

  他非常淡定说道:“对啊,我们就是传销。你应该经常听到打击传销的新闻吧?这么多年都没打绝,你不觉得奇怪吗?这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表面做做样子实际暗地支持。”

  “美国发达吧?但我告诉你,在美国,60%以上的人都在搞传销!”

  换现在,这话说出去得让人笑死。

  传销合法?美国人都搞传销?

  这不比1加1等于3还荒诞吗?

  但慕容雪村说,创造一个的真空环境,再营造出温馨家庭气氛,消除大家的警惕,然后将谎言重复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别说传销合法,我就是把骡子说成人类祖先你也得无条件相信

  这种洗脑术,在心理学上称被为“意向催眠”。

  举个例子

  我若说:“富人全是恶人,双手沾满劳动者鲜血!”

  初次听,你肯定嗤之以鼻

  第二次听,你还是排斥,但脑中会跳出一个画面:富人剥削穷人可憎模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大脑的工作模式是:左脑接收语言,会立刻投射到右脑上,产生对应画面。

  所以,第三次听,你逻辑上还是排斥,但脑子依然会跳出那个画面。

  第四次,第五次,第N次。

  当重复次数够多,当环境条件匹配,那么,左脑的排斥性就会减弱,右脑的意向会不断加强,直至你对此深信不疑。

  这也难怪传销组织如此热衷于“讲课”——当预备条件创造后,所谓洗脑,就是一个不断重复谎言的过程。

  我曾问姑父,你们也不干活,那组织何来收益呢?

  他语出惊人:“穷人就是喜欢干活,所以才穷。”

  慕容雪村曾问室友,为什么我们连吃饭都吃不饱?

  室友说:“这你就不懂吧?饥饿才有力量。因为经常挨饿,我身体老毛病全没了。“

  看,多么荒诞的认知!

  传销合法,饥饿能治病,喜欢干活会变穷人••••••当1加1可以等于3时,那么,再荒诞的事都能被奉为真理

  于是,当他坚信自己的穷,是源于富人剥削,那他自然就会仇恨社会

  他坚信传销合法,那他自然就相信“拉人头”能挣大钱

  他坚信“拉人头”能挣钱,那组织稍微引导引导,他便会乐意拍胸脯兄弟姐妹说:“我在做生意啊,月入好几万,你要不来看看?”

  传销人员拉下线都会从最亲近的人下手。

  父母伴侣亲兄弟姐妹,好闺蜜朋友••••••

  因此一些人感到疑惑:我们可是血亲啊,关系那么好,他为何也会害我?!

  真相是,他不觉得在害你。

  他甚至骨子里就觉得,组织才是真相,外面都是谎言,拉你进去,带你发财,那是因为在乎你呀!

  少一点贪婪,多一点踏实

  慕容雪村在传销卧底23天之后,选择了报警。

  他说,去传销之前,我自恃有点阅历信誓旦旦说自己绝不会被洗脑。但仅二十几天,我的自信被打垮,甚至不时暗自思忖:他们说这么肯定,会不会真有其事?

  我知道,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谎言之国,只要时间够长,我也会变成一个传销狂热之徒。

  一个阅读量惊人、认知到位的作家尚且如此,那我们呢?

  没有几人抵得住这般的洗脑。

  因此,你我唯有远离。

  传销洗脑招数很多,但忽悠人进去的招数的基本一致:来看看吧,这儿能挣大钱。

  挣大钱,发大财——轻轻一戳就破的谎言,却不知勾住了多少人的魂。

  其实谁都想不劳而获

  谁都想意外撞上人生的捷径,直奔富贵荣华。

  可是,人生无捷径。

  如果有,那捷径背后必然隐藏着你所看不见的代价

  浮华世事诱惑横生。

  愿你我都能少一点不切实际幻想,多一点对当下事物执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