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期中考试后!家长会上老师最想对家长说的11句话,句句扎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期中考试后!家长会上老师最想对家长说的11句话,句句扎心!

2019-11-15 17:46:02 来源:知文先生 阅读:载入中…

期中考试后!家长会上老师最想对家长说的11句话,句句扎心!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知文先生

  来源微信公众号: 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

  期中考试成绩一出,多少家长就急着问孩子到底考得好不好

  可不管成绩是好是坏,老师都要提醒家长:

  “要和孩子在一起打败问题,千万不要和问题在一起,打败孩子!”

  下面这11句话,正是老师在家长会上最想对家长说的掏心话。

  让我们细细品读下文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01

  成绩不代表一切

  一个班级总有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有学生高分,也有学生考低分。

  成绩只是个简单数字,并不意味着一切。

  家长应该透过数字看到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用“言传”去鼓励孩子,用“身教”去影响孩子,让他正视学习,争取进步。

  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100分,但写字好的孩子将来能当书法家,爱画画的孩子将来能当画家口才好的孩子将来能当外交官……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02

  请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对待孩子的成绩,最好的态度是以平常心对待,“不以成绩好喜,不以成绩差悲”。

  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并打败它,而不是用问题去打败孩子。

  成绩只是一时的,让孩子从考试中发现问题,得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次考试都是孩子的一次珍贵蜕变可惜只有1%的家长知道

  任何一场考试,都要想尽办法挖掘出最大的教育价值,不能止步于收获一个分数

  03

  先抓习惯

  先定心态,再谈成绩!

  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反应,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您的一句话影响力远大于老师千言万语说教

  比起孩子有没有考高分,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形成好的习惯和心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条万能公式就是:端正的态度+良好的习惯=理想的学习成绩。

  孩子的学习心态和习惯比成绩重要百倍!

  98分和100分并没有什么差别,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学习,并且善于学习。

  04

  教育的问题,

  本质上是大人的问题

  孩子本是一张白纸,他的所有行为是对父母的模仿,他的所有知识来自于学习。

  一旦孩子出问题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大人。

  经常有家长羡慕人家的孩子,似乎不用怎么管,自己就能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

  却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连睡觉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把教育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而不推脱给孩子的时候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不断学习与提高成功父母和老师。

  05

  成绩第一名和倒数的孩子,

  差距真的不在老师,在于……

  教育教育,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老师“教”的,始终课本上的知识,孩子最终的教育成果,离不开父母课外的“育”。

  学校教育很重要,但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就对孩子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成果,问题孩子大多是问题家庭产物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付出心力的竞争。

  06

  家庭教育三个关键

  陪伴阅读和习惯

  “优生”不全是老师教出来的,“差生”也不全是学校培养的。

  孩子身上的好品质,几乎都来源于家庭,少不了家长的悉心培养。

  新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

  陪伴孩子阅读,阅读会让孩子更加自信理性平和乐观

  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孩子一定能够受益终生。

  家庭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过程,父母的每一个选择,都在改变孩子人生的道路

  07

  手机

  是毁掉成绩的最快方式

  一位带班多年的班主任发现:学生使用手机的频度和成绩成反比。

  成绩靠后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有手机。越沉迷手机的,成绩越差。

  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也是“低头族”。

  孩子不知道玩手机的危害,可你知道;

  孩子不能控制自己对手机的沉迷,但你可以。

  如果您爱您的孩子,在孩子18岁以前,请尽量少让他们接触手机。

  08

  没有海量阅读,

  只会制造短命高分,饿死天赋

  为什么老师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是因为阅读能力,本质上就是孩子的智力

  研究表明,经常读书的孩子有更多的词汇量,更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如果孩子只学课本上的知识,那么就会比其他孩子少了几百万字的阅读量

  09

  远见的家长,

  都带点绝情

  如果教育完全顺应“天性”,恐怕孩子连起跑线都迈不过去。

  优秀孩子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是惯出来的。

  教育必须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再让社会狠狠教育他。

  孩子犯错了,该批评就得批评,该惩罚就得惩罚;

  孩子学坏了,就要立刻管教他,教好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

  好的父母,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父母狠得下心,孩子才不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长成参天的大树

  10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自己先要读书做人

  老师是这样,家长也是这样,我们都必须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榜样

  我们发现:

  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都是有计划、高效率的人;

  爱学习的孩子,爸爸都是专注认真、积极进取的人。

  再优秀的老师,都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应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只有父母率先垂范,孩子才能真正得到良好的教育。

  11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最大助力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过: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但为了孩子,我们都在不断努力

  老师不是神仙,再负责的老师也难免有疏忽的时候,请给老师多一些体谅理解,所有老师都在尽心尽力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对老师来说,也是对教学工作支持重视,只有家校和谐了,孩子才会更加有优秀。

  点亮“在看”,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END-

  版权说明:本文首发「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每天分享最好的育儿亲子文章,让你成为超级父母!文章转载授权联系「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

  往期热文推荐

  考试成绩出来后,

  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赞同的请点“在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