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5: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的读后感10篇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一本由[美] 陆威仪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一):《哈佛中国史1:秦与汉》:提纲挈领把握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

  《哈佛中国史1:秦与汉》:提纲挈领把握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

  《哈佛中国史》一卷六本,最近被中信出版社引进,引起读书界很大的关注,在市场很受热捧,时值双十一期间,我经常光顾的一个读书小组里,很多书友都晾晒了对这套书的购买,还有的书友抱憾说没有抢到,可见,此书虽然中文版问世很短,但却积赚了良好的口碑。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读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一直成为中国人所乐意于做的事情。这不知是一件可喜的事,还是一件悲哀。为什么我们会乐于从外国人的视角,重新与认识我们的过往?为什么我们会在外国人的文字叙述中,寻找对我们往日的解读?我想,凭我们以往的阅读经验,外国人所著的中国历史有着与我们的通常历史不一样的触发点与表述方式,这些舶来的历史,对事件的再现鞭辟入里,直达核心,抓住要害,加以提拎,且西方历史的叙述注重细节性,注重从个体的视角来再现历史。我们从西方人拍摄的历史纪录片里也可以看出,同样是表现二战的纪录片,我们中国人拍的片子,是只有笼统概括,没有细部交待,而西方人拍摄的纪录片,往往从敌对双方的士兵角度,来展现整个战争的对立状况,有了视角的存在,西方历史往往很给人以真切感。

  《哈佛中国史》的开篇是从“秦与汉”开始的。整本书看起来也不算太长,全书文字也不过二百六十多页,以此来回溯中国历史上的“最早的两个朝代”,只能说整本书的风格是钩玄稽要,列举重点,加以点染,在极精简化的文字中,表述出两个时代的最本质的走向与大势。

  全书之所以把秦之前的历史推向背景,是因为这部书的体例是意图解释中华帝国的前世今生,而秦的统一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帝国时代。秦的时代,与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有着不一样的特质。因此,这套丛书从秦开始对中国历史的陈述,实际是迎合了本书所确定的总主题:“哈佛帝制中国史书系”,这也就确定了本书不是一部纯粹的面面俱到的中国通史类著作,而是倾向于从“帝制角度”对中国历史进行特色专攻的专史。

  本书的历史叙述思路是异常清晰的,它首先画出了一条由战国归并于秦再过渡到汉的帝国生成与维持脉络,以此作为一条贯穿全书的经,然后以“经”为核心路径,旁生出这个帝国由无到有、从短到长、自软到硬的内质特征,如此经纬交织,勾勒出了秦汉这一“早期中华帝国”的轮廓主线与内在肌理,在相对来说精简的篇幅里,把中华帝国的开篇布局的核心问题阐述得相当的透彻。值得注意的是,全书在复述秦汉的历史史实时,并没有多少兴趣放在帝王将相的内在关系与恩怨情仇上,所有在我们通常的历史书中具有演义性质与戏剧品格的历史故事,在本书里一概不见,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及宫廷里的复杂争斗,作者毫无兴趣对这种人际的角逐与争锋施以形象化的情节性叙事,甚至描述到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历史人物时,作者都用的是一种泛指的略称。显然,作者的写作动机决定了他的这种写作方式,对于中国历史上林林总总的历史人物,作者考虑到外国的读者是无法一一识别的,所以宁愿用一种概括的方式,抓住最外在型的特征予以笼统的交待。而在这种粗略型的时代变迁的大脉络之后,作者却用相当浓墨重彩的笔触来详加渲染中华帝国开创时代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在书中的导言里已经作出了概括,作为认为秦汉这个中国的古典时代有五个特征,这基本浓缩了全书的主要叙述重点,我用中文化的风格来归纳一下作者陈列的这五个特征:一是地域文化,分享帝国一统特色;二是创制皇帝,强化帝国极权统治;三是统一文字,夯实帝国文化基础;四是内和外伐,主控帝国军事体系;五是宗法体系,酿成帝国组织基础。作者颇为自信地认为,这5个特征“在中华帝国两千年历史中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理念。这种国家与社会的理念至今仍在塑造着中华文化,影响着当代世界。”(P5)。可见,西方学者在对中国历史进行论述时,始终怀着一种当仁不让、高高在在的俯视目光,意图揭开中国历史的深层秘密,而这份自信中蕴含着的卓见与偏见的交织,正构成了对我们中国读者为何接受西方人评述中国历史时的一种选择性态度。但勿庸置疑的是,西方人的这种来自“他者”的观看,给了我们阅读西方人历史书的最初的好奇与本质的通透。

  西方人历史书给我们的好奇还在于,西方历史著者为了便于让他的受众群体能够了解异域历史,往往从地理入手,来点染历史的风云走向。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作者是从“帝国版图”开篇来展开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叙述的,而把地理背景“三下五除二”地交待清楚之后,一团乱麻似的历史,也就很自然地桥归桥,路归路了。我们在书中看到,本来在我们的中国史书中总是异常复杂的秦国统一七国史,在作者的地理位置图的清晰界定下,立刻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正如作者所说,他对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为我们提供了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代的地理背景。”西部,构成了秦国的核心区域。而在黄河流域的东端,则是齐国。作者以一条黄河为线,把西与东端的两个强国确定下来,然后中间罗列着由“三家分晋”之后形成的韩、魏、赵三国,而南方的长江流域,则横亘着巨大的楚国。齐国的北边还有一个燕国。作者就这么寥寥几笔即把七国的方位与由这种方位决定的合纵连横终至一枝独大、归并于秦的历史走向,给予了清晰易辨的交待,之后,作者在阐述秦国统一中国的史实复述中,便沿袭着这样的脉络不断地描深而已,使得秦的统一史简洁明了。

  而实际上,作者并无多大的兴趣,去重复秦的统一历史的细部描述,作者把更多的考量放在了秦汉帝国的来龙去脉的最核心的关系问题上。这个核心问题,可以用三个问号来概括:秦为什么能够在七雄争霸中胜出?秦为什么二世而亡?汉为什么国祚延长?作者的回答的确很有启发性。在回答秦为什么统一中国时,作者认为秦依靠的是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商鞅变法,实施了全民兵役制,强化了秦国的武力征服力量。二是范睢改革,推行皇帝极权,而且他还是第一位提倡秦国进行扩张的政治家。凭着这两点,秦国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与统治手腕,横扫六合,统一了中国(P39)。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秦始皇的军事征服并没有延续国祚的稳定?可以看出,作者对秦始皇更多的站在辩解的立场上,指出秦始皇被后人所认定的残暴并不符合历史史实,实际上作者的观点还是比较接近于毛泽东的看法。书中认为,秦始皇后来一直为人诟病的“焚书”,“实际上更是一种统一的政策而不是一种破坏。”(P54)相反,书中认为,秦始皇的失败,是他“没能有效地根除地方势力派别,没能确保人们普遍接受一个绝对专制的权力。”(P61)。这种观点,在毛泽东的历史体系中,就是秦始皇没有对七国残余的贵族余孽进行彻底的清扫,可见,哈佛的历史学家与毛的理论体系不谋而合。而之后的汉代基本延续了秦国的很多做法,但汉代为什么却能国祚长久?作者认为汉代与秦代相比,有了许多悄然的变化,这也是书中提出的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之处。比如,最简单也最外在化的一点,就是作者认为,秦始皇自命为“君权神授”,这属于一种间接地受到神的眷顾,而刘邦就要直接多了,他张扬的是他的母亲因为遇到一条龙——赤帝而受孕的,可以说刘邦直接来自于神的血统,这一点上,他比秦始皇走得走远,也更大胆,甚至不惜辱没其母的声誉。作者在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之后,直陈这背后潜藏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虚伪’性”(P73)。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汉朝放弃了对秦国制度的批判,而采取了对秦始皇本人的丑化。”(P72)而汉代对秦的模式的最大变化,作者认为:一是摒弃了普通义务兵役制,而雇用长期的职业军人。这一体制影响深远,直到1911年中国最后一个帝国瓦解之后,全民兵役制才重新出现(P4),而汉朝推行的雇用兵制,特别是对非汉人的骑兵武装的重用,带来了相反的后果,最后反噬了汉朝,直接导致了汉代的灭亡,从而使汉代之后困扰于这种体制的后延影响,迎来了近三百年的五胡乱华的混乱时代。

  书中的其它章回都在用不同的角度来讲述秦的短与汉之长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每一个插片拼装的答案,都回应着全书的核心脉络主线。这一叙述结构,使得全书更像是一篇高踞于史实之上的历史论文,提纲挈领地把握住了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而作者提出的一些简明的判断撑起了那个时代的基础骨架,从而使全书呈现出一种奇观:以如此之少的文字,却把握住了时代的命脉与精髓,这就是这本哈佛史开篇之作给我们中国读者的惊艳之处吧。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二):中国史的基石:秦汉

  作者陆威仪在写这本书时,感觉带着自己很多研究疑惑在写。因此,我在读这本书时,感觉顺着作者思路,剥茧抽丝般,慢慢了解了秦汉历史。在了解了秦汉历史过程中,也同步理解了作者针对一些秦汉现象独有的见解,进一步思考了秦汉与我们之间关系。

  读毕,这本书确实很大程度上打开了我理解秦汉历史的视角。

  当然,也有很多内容,作者承认还未了解真正原因,只是把问题抛了出来,和读者共享他的困惑,和读者一起思考。

  本书结论性内容比较多,理解起来其实有点吃力,感觉只是理解了字句表面含义,而结论背后隐藏了很多很多内容可能需要阅读更多关于作者的著作。不知道是因为篇幅的原因还是因为其它,作者没有深入展开。

公元前31年,全民兵役制被正式废除,直到1911年中国最后一上帝国瓦解之后才重新出现。这种外来的风俗和周朝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造就了中华的文明。或者《商君书》中最令人震惊、最有意义的思想直接产生于这中观念:国家内何多余的人或事,其功能最后都变成自我放纵的寄生虫。就此而言,它树立了一种道德化的外观,即人们所称的中国政治文化中的“虚伪”性。因而,中华帝国其他时段的历史就处在一种以谴责指斥为特色的错误理念的笼罩之下,它致力于把一个为帝国统治提供了突出典范的人塑造成一个怪物。

  秦朝史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神秘的一段历史,特别是其灭亡的原因。

  我们从教科书学到的无非是秦始皇的残暴,而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告诉读者,这些理解都是后世对秦始皇单方面的贬损,后世朝代(特别是汉朝)政治性需要。从言语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秦朝这段历史的强烈好奇和其影响力的震惊。

  作者惊叹,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的“统一标准化”的思想几乎接近的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同时,书中也讲到,秦始皇并没有焚书坑儒,相反的是,李斯将所有的书籍收藏于阿房宫供上层社会人阅读,只是为了控制民众思想而禁止民众阅读大量书籍,只能阅读国家允许阅读的书。最终这些珍藏书是因为项羽打进阿房宫后一把火烧没了。说实话,这点与我们一直理解历史确实不一样。

  也正因为这些种种的迷团和矛盾之处,秦朝灭亡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迷。作者主要观点是,秦朝统一六国后,将用于统治秦朝原有人民制度用于统一后被收服的外来人员,制度无差导致内部矛盾的激化,同时,内耗民众能力这样的方式不再适用于统一后的秦朝。

  也许,秦始皇死得太早了,还没有改革彻底。一个国家的灭亡有其原因,但是我相信,也有其意义。后续汉朝,也因此借鉴秦朝,同时在秦朝原有制度上进行了深化改革,从而稳固了汉代传承。

  本书还有一点,我尤其喜欢,作者的历史观更现代,更或者说作者更关注于“人”组成的社会这个因素。我能从作者在讲述秦汉历史过程中,不断看到现代我们中国历史或者中国人民或者中国社会影子,看到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至此”。

  例如:作者在第一章讲了秦汉的农村社会。农业对于秦汉是至关重要的,它为战争等国家运转提供了可能性。作者以农村社会为基础讲到了中国人际关系的问题:

从孤立于社会关系网络来定义地位之低级乃至犯罪,说明中华帝国社会地位取决于家庭关系网络是否足够宽广。

  再例如:作者在第7章讲了秦汉宗族。在这一章节中深入讲了女性地位的边缘化和地位矛盾等诸多问题:

为了维护亡夫的父系宗法,一位妇女被迫选择杀死亲生儿子,而人们却为此欢呼雀跃。这个故事申诉着“公义”和“私爱”之间的矛盾,令人寒心,在这里,道德体系彻底地按照男性之间的传递来划定亲缘纽带。

  上述内容只是一些我记得住的观点比较明显的例子,而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如今中国社会的影子,心中感慨道“原来如此”,原来这个社会一直就是这样,而如今的诸多现象都是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巩固,不得不寒毛竖起,确实令人心寒。

  再例如:我们一直困惑于为什么我们有大乘佛教有小乘佛教,然而我们作为现代中国却似乎是没有信仰。我感觉也在作者的论述中找到了答案:

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中没有任命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神话或者有关神迹的神话体系。虽然这些神话出现在一些文字作品中,但它位都不够充分,并且主要涉及的都是那些发明、改进对文明社会所必需的技术、行为的人类文化英雄。本文也没提到任何一种创世的神灵,或者一种纯粹超验的领域。而这些在中国汉代也并不存在。我们所记录下来的神灵,都是依靠人类的祭祀供养,通常是依靠他们故乡所在地的居民或者后人,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世俗可视的世界和阴暗的世界是相互依存的。

  书中还有许多许多令人惊叹之处,我也只是捡了一些记录,本书作者的写法与我看的第1本宋史大不相同,而本书作者这种写史的思路特别喜欢,这点也是我读史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作者的阐述十分符合我的期待,所以也很期待他写的其它几本啊,待读完全本后,再温故而知新。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三):新视角下的秦与汉

  新视角下的秦与汉

  文/米雪

  从秦与汉着手,中国早期帝国这一概念,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分卷编者陆威仪在《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中“将秦、汉两个早期帝国置于全球史、中国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观察,就这一古典时代的五个主要特征予以深入探讨。”作为世界历史中的一份子,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探索离不开世界这一整体局面,《哈佛中国史》的第一卷《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以整体探究局部 “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秦汉二朝的概貌与演变”。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卜正民教授,是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正是他主编了六卷本的《哈佛中国史》丛书。《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一卷,由“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中国问题”的陆威仪教授编写。不同的视角,写同一段历史,给大家耳熟能详的秦汉历史提供了一个多角度探究和观察的另一种方式。

  书中首先将秦汉历史分成十个专题,每一个专题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为读者首先梳理出一个关于秦汉历史的总体面貌,在每一个小专题又将这些板块进行细化,从而从多方面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中国,无论是概念上的,还是地貌上的,中国历史是世界里的一部分,将中国历史从“中国”扩展出去,置身亚洲历史当中,以远观的方式观察中国历史,将眼观放在高处,有限避免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局限。在该书葛兆光教授的序言中,葛先生也曾赞同这样的写作方式:“……把历史中国放在亚洲背景之中,这或许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应有的趋势。”

  历史上中国的版图一直在随着不同的统治者有所变动。《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第一章的《帝国版图》就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探索中国。地理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不只是研究地表形态、河道或土壤类型,还研究人类塑造地理环境和被其所塑造的方式,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相互影响的方式。”所以,地理学中的秦汉的帝国版图,不光是地理位置上的,还有文化、意识、人文环境上等多方位、立体的空间版图。书中说道,早期的中华帝国,几乎离不开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灌溉地所构成。水源是人类生存必须的生存条件,自古以来人类几乎是“逐水而居”,水源丰富、土地丰茂的地方确实是适合人类居住,加上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基本国情,土地和水源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土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因为各种因素,在古代重农抑商一直是基本的国情,所以中国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中国古代的老百姓一直以拥有的土地多少为“富有”的标准,有适合耕种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相对于商业流通,他们更喜欢把钱用来置田。人口的流动,土地的更迭,无不成为中国历史的另类的缩影。所以,书中说:“控制土地和水源,对秦、汉的帝国结构与其历史进程,都是最为基本的。”

  书中结合各种中外文献和资料,涉猎多方面的“帝国”。农村社会、城市发展、宗族、宗教、文学、法律以及秦汉时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正是这些多方面的构成,使这一历史时期得到完整而全面的呈现。在引用资料上,可以说是旁征博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看到很多世界著名的汉学家的著作和文献的身影。有些观点的提出比较新颖,但也有略显牵强。例如在《农村社会》这一章中,作者试图通过了一个故事来揭示仁慈与贿赂之间的界限。汉代后期一个低官阶的官员向一位高官的仆人行贿,因此负债,却因为和高官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从而获得了官职。通过这样一个故事,作者说“只要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持续送礼,且只要经过了一段很体面的时间间隔才求得回报,那么送礼就不是贿赂……使这一类行为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的“仁慈”。”按照逻辑思维,低级官员送礼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目的才能导致行为,他的目的是通过贿赂达成自己的目标,且不论这目标实现的时间是长还是短,也不论他送给谁,他是在通过“很长的时间内持续送礼”来达到贿赂的目的——给自己活的一个好的前程。另类的“仁慈”是长时间不间断的送礼?如果向一位高官的仆人长时间的送礼不是贿赂,那么贿赂是短时间的送礼吗?这种逻辑说不通。

  以往在历史书中学到的历史,是朝代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更多的是着重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这一套《哈佛中国史》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它更注重历史的整体性。它不是以某个人或者某个重大事件或者时间来进行叙述的,例如这第一卷它就将秦汉两个朝代融会贯通,以专题形式进行展现,书中甚至都没有着重去叙述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它注重的是“通”而非“细节”。如同化学中的“萃取”,提炼自己需要的,剔除那些不需要的。这样使读者一眼明了作者每一个“萃取”到的专题精华,这种写作方式,目的性强、易于归纳整理。

  秦朝的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统一,各种的“统一”为以后各个朝代都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汉朝为中华儿女命名了一个民族,西汉、东汉的更迭,也为以后的统治者的治国方式作了“内参”,秦与汉的历史,可以说是古代中华帝国形式的框架,填充内容这种事儿,还需要后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可以完成的。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本书我是在得到上听的。原文没读过,就印象深刻的几个点作记录,备忘。

  第一部

  1. 兵役

  汉朝开始实行职业军人制度,此后该制度一直持续到满清灭亡,中国再未恢复使用全民兼兵。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西汉开国后深刻见识到了农民起义的极大破坏力,在内部培养这么一支会武力的潜在反抗者,那是自掘坟墓。

  曾经一度我认为中国应该像韩国一样,全民皆兵,原因是既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又可在战争来临时立即形成后备战斗力。现在想想,确实考虑浅薄了。

  第二部

  1,魏晋风流。风流本无意,寒门无进阶之徒。九品中正制下,上层实际被世族垄断,人才遂流向文化、宗教、思辨等领域,促成魏晋时期人文特质。

  第三部

  第四部

  世族门阀经过五代十国,在北方民族大规模侵入的冲击下,终于消亡。宋朝彻底以科举取士,士大夫阶层崛起,承接了治理国家的历史使命。

  宋朝永久的奠定了现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正是用文化认同来定义中华民族,而非血缘区分,造就了我们无比强韧的持久性。

  第五部

  此卷解答了困扰我的一个疑惑。挣扎的帝国造成了挣扎的士大夫阶层。皇权只要他们尽愚忠,而圣贤书中的价值观却要求他们为天下发出声音。作为曾经皇权的制约力量,在元明时期却失去了制度保障,皇权随意制定法外法,不经审判即可肆意凌辱不顺从者。故多衣冠禽兽投机取巧者,也多文死谏者。

  第六部

  历史真有意思,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从清宫戏满屏飞,在民间塑造清朝正面形象。突然之间又像进行了反思,把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一股脑儿全推脱到清朝。本书盛赞了清朝的功绩,疆土,人口,有效的统治。功过是非任人评说,是否客观公正都是一时之争,只有实实在在传承下来土地、文化,才是后来人忘不掉你的根本。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五):本书更像是一本秦汉史导论

  这样的写作能更全面、以更宽阔的视野的向读者传达秦朝两汉的样子,通过方方面面的考察,更多地以文化、制度为核心展开论述,而不以王权更迭、皇室争斗为主要内容,能更加立体饱满的呈现一个朝代的面容,对于汉朝的倾覆,作者也未归错于昏君无能,佞臣当道,而是归因于政府的军事和民族政策等等。当然,这样的结构给人一种杂乱冷硬,想包罗万象却又浅尝辄止的感觉,更加不符合历史爱好者钟情于帝王将相等风流人物,以及他们和时代的相互影响。

  秦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秦汉之前,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后期,分封制逐渐瓦解,尤其秦朝在商鞅变法后,从分封制大步迈向了官僚制,从列国脱颖而出,继而完成一统。汉朝上承秦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到汉武帝时,帝国的权力已高度集中,皇帝通过任命庞大的官僚系统来统治全国,并牢牢将兵权握于手中。与此同时,随着帝国农耕经济的发展,汉朝的中产阶级——地主、乡绅等逐渐崛起,这些中产阶级通过宗族、相邻、姻亲的纽带,建立了牢固的根基和庞大的关系网,影响力日益巨大。众所周知,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即伴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顾名思义,所为中产阶级即是拥有一定数量的私有财产。在社会财富总量分配过程中,个人财产与国家财产此消彼长,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自治权利与国家统治权两者的此消彼长。秦朝在商鞅变法后,一切社会生产都围绕着军事而运作,连年征战加之庞大的军事存在导致税负极高,快速地消耗了国家和社会财富,使一般家庭难有多余积蓄。汉朝建立后,统治者主张休养生息,降低税负,鼓励农耕,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地方势力的强大影响了皇室权威,使得政令不达乡村。当然,汉朝时,统治者并没有像明清的统治者一样去极力压制民间财富的增长,因此,才有了各豪强大族。

  权利和财富相伴相依,因此,对于集权的君主来说,只有消灭社会上的中产阶级,所有富人的财富均是因效忠君主而被君主赐予,所有人和财富的生杀予夺都在君主手里,才是完美的集权。然而,个人的力量始终无法扭转历史的潮流,国家权力和社会、个人权利始终在相互博弈,不论是以无休止的战争去消耗国民财富,还是通过政策和强制力甚至暴力统治去压制个人财富聚集,均非长久之策。如果无战争之情况下,徒有内耗,岂不妙哉?

  嗟呼,夫人之智慧,穷尽宇宙,虽上之策昭昭也,然为苟六尺之躯,奈若何?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六):帝制初期之生活面貌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作为“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一卷,由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负责撰写。与许多史传作品强调大事件或发展脉络的不同,本书更多的是从社会层面试图向读者介绍一个早期中华帝国的面貌。这里面不仅有住在城墙内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有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还有农村、边疆不同地域人群的生活状态。不同的社会层面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早期帝国,帝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立,又在那样的环境下走向覆灭。大概是作为“站在窗户外的观察者”的身份认同,他们并没有许多撰写史记作者的“野心”,不以宏伟或繁复为目标,而是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展现他们眼中所看到的中华帝国。在大事件的串联下,辅以“小事件”,使得历史具有一种现实感,可清晰的看见帝国居民的生活方式。

  看外国人写中国史,有点像你把自家的许多事情跟邻居说了一遍,然后问上一句:你怎么看?由于背景的不同,同样的言语传达在不同的人听来所受到的触动也不同。然后邻居再向其他人复述你家的事情时,你却很难作为旁观者带着新鲜的视角去倾听。你可能会想:我告诉你那么重要的事情你好像漏了;这件事你跟我的想法一样;原来还有这种事情我差点忘了……毕竟我们是在历史课本中长大的,有些历史对我们而言是模糊的,有些却是我们死记硬背无数次的“标准答案”。

  所以我多多少少是带着一份好奇看完这本由外国学者所编写的《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看完后越发觉得历史就像是个宝藏。不同的叙述者带着不同的藏宝图,引领你走向不同的宝藏。历史要如何写出新意,很大程度就在于这个作者所理解的历史及他对历史事件的取舍。比如在写到秦帝国成立初期,我们熟记的“统一文字统一思想”后面往往加了“焚书坑儒”事件。而《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中强调的是秦始皇没收了《诗经》《尚书》等著作,将其藏于皇家图书机构。“秦政府深信一个统一的帝国需要一个统一的信念,它力图通过减少人们和书籍的联系,来控制政治思想的统一,但并没有对书籍进行系统的毁灭。最终的灾难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当项羽军队攻入咸阳、劫掠秦宫时,把秦朝的皇家藏书付之一炬,夷为平地。”(p54)

  另外最令我好奇的是本书中用了专门的篇幅写到性别在当时社会的不同影响力,女性、妻子、母亲每种角色所带来的特殊性都用了一些史料作说明。众所周知“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国是被宣传了几千年。《列女传》《女诫》都是东西汉时期颇具影响力的著作,但是这些作品的形成背景及思想氛围或是说影响力,在这本书中却没有过多的介绍,反而是用了另外一些不同的观点来看待这个时期特殊的女性力量。在《宗族》这一章节里谈到了“女性权威”,“虽然据著名的’三从’原则,一位女性应该总是服从于她所属家庭的男性,但实际上,汉代家庭的妇女主宰了她们的儿子,儿子被迫尊重并服从她们”(p157), 可是为了阐述这一观点,作者所举的例子却都是寡母与儿子之间所存在的权威,包括秦汉时期普遍存在的太后权威。这里似乎又隐隐透露出一种外人所看不懂的中国女性强势与弱势之间的矛盾。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中国人的世界具有一系列相互矛盾的平衡关系,这尤其引人注目”。

  虽然是主讲秦汉史,但对于有些历史事件对后期帝国的影响也都作了铺垫。甚至在第一章帝国版图中,帝国政府与普通百姓的应对方式中,提到地方上的村庄的抱团自保方式后,写道:“这种移民激发了大诗人陶渊明的灵感,以此为基础创作的故事(公元4世纪),描写了一个隐居、平等的乌托邦——‘桃花源”(p28)。这种前后贯通的写法,使得历史更具有鲜明的参考意义。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七):读《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本书是《哈佛中国史》(全套共六册)的第一册,页数不多,3个晚上读完。

  中国人看外国人写的中国史,很大的驱动力在于作者的视角和文化背景与中国人不同,往往会有新的见解,用不同的文笔作出不同的解读,这也是这类书籍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把中国的历史做了一次大胆的“砍头”,夏商周一概不谈,直接称秦汉时期是中国的古典时代。这个观点仅仅是考察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应该没问题,如果放入整个中国史中,还是砍了一大截,有失偏颇。而整套丛书称为“帝制中国史”看来是恰当的。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时间跨度2000多年,也基本够用了。就像孔子时总结夏商周的历史经验,站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秦汉时期开始总结。

  本书认为中华帝国有五个特性,这五个特性在今后的2000多年持续发生着变化和作用,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和社会,也影响着世界。实际上,作者也是从这五个特性出发,从不同的侧面来剖析中国秦汉时期的社会历史的。

  在五个特性中,自己对豪强大族这一因素最感兴趣。豪强大族作为地方势力,对整个中国政局有何影响,对城市化或乡村生活、法律、军事的演变有何作用,同时,是否间接影响到世界,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书中第4章写城市,在城市化的当代社会,可以对古人的城市生活管中窥豹,了解一下城市化给古人带来的影响。或许对当代的城市生活可以借鉴、反思。

  本书重大的亮点,或者说个人最喜欢的章节是第10章法律。这一章的内容完全可以作为法制史的内容来看,或许是由于西方作者的法治文化背景因素促使其更关注法治,因而写下法律一章,或许是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法制的创制时期,法律尤为重要,所以作者用了较多笔墨。不管怎样,作者在本章中对法律的介绍比较详尽的,观点也是有说服力的。在“法律与语言”一节中,指出法律体系产生了他们自己的技术词汇和语法,精于此道是参与法律事务的关键。很有见地!另外也能让人联想到当代哲学对语言作用的判断。在“法律与调查”一节中,指出中国法官也应该是一位侦探。如果说,这是中国的法律传统,那么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传统还在。

  书中的观点有些真值得商榷。如书中94页写道:“这显示出司马迁认为断绝和地方社会的联系,是创建帝国事业的关键。”无论是从文中引用的故事(项羽和刘邦能是否离开家乡)来看,还是自己通读《史记》后产生的感觉,都没觉得司马迁有这样的观点,个人认为这是作者将其观点强加给司马迁。作者的主观判断太强了,或者是太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作者将故事的含义随意引申,得出结论(而结论的内容又事关帝国创建的关键),然后说这是司马迁的。这个故事能显示司马迁的观点吗?司马迁会认为“创建帝国事业的关键是断绝和地方社会的联系”吗?这是历史观的问题还是写写无所谓?这可是关于“关键”的观点啊!

  最后,书中207页有基本史实错误,大起义和朝代对应错了。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八):“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

  中国很多讲秦汉史的著作,很少置于全球史的角度来衡量,透过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叙述,不仅能够看到中国史,也能看到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史和全球史。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

  本书共十个章节,按时间顺序,讲诉了秦汉两朝的概貌,包含了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生活、性别等很多方面,文中讲诉了两个朝代的演变,将秦和汉成败兴衰,在政治和社会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一切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按照时间顺序将秦和汉穿插着来讲诉,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的演变,能够很好的补充这部分原有的知识空缺。

  作者讲述:秦和汉两个帝国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古典”时代。

  深入探讨了“古典”时代的五个主要特征:

  一、在帝国秩序之下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

  二、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

  三、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国家操控的、巩固帝国存在的文学经典;

  四、帝国内部的去军事化,和对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活动;

  五、农村地区富裕的豪强大族的兴旺--他们维持社会秩序,并在村落和权力中心之间建立起联系。

  小笔记:

  ①、秦朝的第一个改变是为统治者设计了一个新的称谓和典范“皇帝”,

  “皇”通常表示:“闪耀”或者“神奇”当时更多的被用作“上帝”的代名词。

  “帝”是商朝最高的神,秦宗教中的四位神被称为“帝”,由此也象征着宇宙。强调拥有上帝一般的权力。

  ②、秦政府深信一个统一的帝国需要一个统一的信念,它力图通过减少人们和书籍的联系,来控制政治思想的统一,但并没有对书籍进行系统的毁灭。很多私人撰述的哲学著作,将之藏于皇家图书机构,只供国家制定的学者进行研究使用。最终的灾难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当项羽军队攻入咸阳、掠夺秦宫时,把秦朝的皇家藏书付之一炬,夷为平地。

  ③、秦的第一代皇帝没能有效地根除地方势力派别,没能确保人们普遍接受一个绝对专制的权利。秦始皇的同时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对其他区域的统治。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九):《哈佛中国史1》 解读

  

关于作者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斯坦福大学李国鼎中华文化讲座教授。师从于已故的中国史学大师何炳棣,曾经在美国斯坦福、英国剑桥这些名校任教,主攻中国古代史,本套书的前三卷,秦与汉、南北朝、唐朝,都是陆威仪的著作。

关于本书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一卷。陆威仪将秦、汉两个早期帝国置于全球史、中国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观察,就这一古典时代的五个主要特征予以深入探讨。全书分十个专题,各专题又以时间演进为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秦汉二朝的概貌与演变,不仅覆盖广度令人惊叹,而且笔法精细,见解精到,为我们重新认识早期中华帝国提供了广阔而独特的视角。

核心内容

  秦与汉对于中国,就像希腊罗马对于西方,是古典时代,这个时代形成的一些特点,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后来整个的中国历史,这些时代特征分别是:

  1.在帝国秩序之下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

  2.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

  3.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国家操控的、巩固帝国存在的文学经典;

  4.帝国内部的去军事化,和对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活动;

  5.农村地区富裕的世家大族的兴旺——他们维持社会秩序,并在村落和权力中心之间建立起联系。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十):地域地扩张与帝国的发展

  约翰•基根的《战争史》提到史前时期的努比亚的战争,人们开始为了生活,为了资源、土地、权利、财富等进行打仗。而中国战争的地域扩张,让中国逐渐建立了早期的帝国规模。《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为我们展示了早期帝国的形成、人群关系以及早期文化、宗教的出现及发展。

  作者陆威仪,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专注于中国文明的研究。本书以地域为核心,记述了中国早期帝国的形成,秦朝与东西汉的发展,包括地域地扩张、帝国对外的防御、国家的改革治理、人群的关系以及宗教、文化的出现等等。书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地域地扩张,秦朝与汉朝相继帝国的建立;二是帝国成立后的一系列制度的改革等。

  在内容上,区别于国内的其他中国史,国内大多中国史以时间、帝王、大事件为主,而《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却以全局发展为概念,不拘于某位帝王,而是以秦朝与大汉的不同文明进程为主,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观念、制度的早期雏形,而这正是千年封建制度的基础和影响。在风格上,除了叙述,还加入了古文,原汁原味;配上黑白插图,感受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书中的开篇,就提及了中华帝国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辽阔的疆土及多元的族群。而这种特点也造成了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战乱时期,秦最早建立于公元前897年,起初只是周朝一个小的属地,可在公元前672年,秦国的势力已经深入到中央区域,公元前4世纪,征服周边的游牧民族。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张,秦国在战国时期就控制了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了诸侯国,占有关东平原和长江流域,秦帝国建立。汉朝的版图扩张主要致力于征讨匈奴。匈奴掌控着汉帝国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了更好地了解各个民族,如乌桓、鲜卑、大月氏等。最后汉武帝攻打匈奴,并把军事力量深入南部、西南部、朝鲜以及中亚的东部,汉帝国当时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

  地域地扩张成就了帝国的建立。帝国与地域相互联系,与此同时也要防御与治理。秦国的强大在于商鞅的变法、范睢的改革,使得秦国统一以及后期的壮大。汉朝的大多管理模式沿用秦朝,同时加以改革。在公元前154年朝廷击败诸侯之后,在兵役、文学和艺术、以及地方权势上有所转变。而地方权势的这种社会结构把本书指向了新的层面——宗族。

  宗族和村落决定了乡村社会的结构,如第五章详细讲述了汉代南阳的樊氏家族,他们通过联姻的纽带、强化血缘宗族的关系以及集体所有的财产等方式来确保自身在农村社会的权威。而早期帝国生活中的儿童、妇女的地位等在宗族中呈现。

  本书除了对早期帝国地域扩张与形成描述外,还对帝国早期的宗教、墓葬、法律给予了更多国内中国史的补充。中华帝国的宗教信仰分别两个领域“神”和“阴”,两者的联系可以通过献祭的庙龛或神坛,还可以联结灵媒。这也说明着帝王们为何要进行祭拜仪式、死后要风光大葬。著名的马王堆墓葬在书中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哈佛中国史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以地域为核心,诠释了早期帝国的形成与发展,秦与汉的制度将会对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