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七
把“哭”倒过来看
文/黄小平
我的一位同学,擅长画漫画。一日,他把一张画好的漫画拿给我看,问:“这漫画上的人是笑还是哭?”我拿过来一看,见画的是一个人的头像,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
“当然是哭啰”。我说。
我试着把漫画倒了过来,一看,简直不可思议,刚才还是泪流满面的脸,一下变得笑容可掬了。
“怎么会是这样?”我不解地问。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同学说,“所以,在你伤心得要哭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倒过来想想,倒过来看看,说不定,会改变你的心境。”
仔细回味同学的话,竟从中悟出了几分哲理来。不是吗?经历失败,遭受挫折,本是令你哭、令你伤心的事。但如果说,每一次成功,都要经历十次失败和挫折,那么你所经受的每一次失败和挫折,不都是在向成功靠近一步吗?这样倒过来一看,失败和挫折不就成了人生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吗?
一个懂得把“哭”倒过来看的人,一定是一个睿智的人,一个懂得把住人生快乐和幸福的人。(摘自《广州日报》2012年8月27日)
让甜更甜的是苦
文/黄小平
小时候爱吃菠萝。父亲把菠萝买回来后,削皮、切片,再把切片后的菠萝放到清水里浸泡。然而,令我想不通的是,每次,父亲都要在浸泡菠萝的清水里放入一点盐。
盐是咸涩的,而菠萝是甜的,盐的苦,不会冲淡菠萝的甜吗?
父亲说,盐的苦,不但不会冲淡菠萝的甜,反而会让菠萝显得更甜。因为正是有了盐的苦作铺垫,作反衬,才让我们感到菠萝的甜更甜。
让甜更甜的,不是甜,在甜中加甜,只会麻木我们的味觉和神经。让甜更甜的,是苦,正如让星星更亮的,不是光,而是黑暗;正如成功的路上,历经了坎坷、挫折和失败的“苦”,才让我们倍感成功的“甜”。(摘自《广州日报》2013年1月13日)
向下拉是为了向上升
文/黄小平
记得初学放风筝,我怎么也放不高。父亲指点,要把风筝放高,就得先把线向下拉。
把风筝的线向下拉,不是把风筝拉得更低了吗?
父亲说:“先把风筝向下拉,是为了让风筝更好地向上升,风筝在向下拉的过程中,在气流的挤压下,获得一种向上的力量,这时再松线,风筝就会越飞越高了。”
在生活的磨砺中,我逐渐明白了“向下拉是为了向上升”的道理。人生也有这样的一种力量,在逆境、压力和屈辱中,获得一种向上的力量。
以退为进、反败为胜、转危为安、化危为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摘自《广州日报》2012年11月25日)
文/黄小平
小时候,一连数日,都是阴雨天气。那些日子,我抬头仰望着夜空,寻找着星星。
“妈妈,怎么找不到星星呢?”我问母亲。
“在阴雨的日子里,不要急着找星星,而要耐心等。”母亲说。
“哪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星星呢?”
“等到晴朗的日子,你自然就可以看到夜空中星星了。”
长大后,也有一段日子,我人生的天空里阴雨连绵。那些日子,我总是想起母亲的那句话:不要急着找,而要耐心等。我的定力,我的坚毅和执着,终于等来了人生的“星星”,等来了人生的光明和美丽。(摘自《广州日报》2012年11月4日)
向上的力量
文/黄小平
一个孩子,见花儿、草儿、树儿都向上生长,便不由想,为什么它们都向上生长而不向下生长呢?
母亲指了指天空,说,因为天空在上,太阳在上,阳光在上,花儿、草儿、树儿为了享受阳光的爱抚和温暖,便纷纷地向上生长,去接近阳光、接近太阳。
而父亲指了指大地,说,因为大地在下,地球的引力向下,重力向下,花儿、草儿、树儿要向上生长,就必须克服来自重力的阻力,它们是在战胜重力的阻力中获得了向上生长的热情、乐趣和力量。
原来,获得向上的力量,一是来自爱,来自爱的引导;二是来自阻力,来自阻力压制下所激发的动力。有了这两种力量,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都能健康地向上生长。(摘自《广州日报》201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