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三九
文/黄小平
妻子的一个闺蜜,正在恋爱中。一次,她向我妻子“炫耀”她爱的成果。她说,她的男友如有一句话无意中冒犯了她,便会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向她千般道歉、万般求得她的原谅。
坐在一旁的我,听了后,不由插话道:“如果我们因一句话冒犯了父母,我们会放在心上吗?不会!因为我们心里十分清楚,父母决不会因我们一句冒犯的话,而不爱我们,而放弃对我们的爱。”
爱,如果爱得小心翼翼,爱得担惊受怕,那么,只能说明,那爱是不牢靠的,是风雨飘摇的。
真正的爱,从不用担心失去,从不用因担心失去而爱得如履薄冰。(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10月31日)
画进心里的画,才是永恒
文/黄小平
我一直怀疑沙画的艺术价值:一幅画刚成型,很快就被抹掉,重新画另一幅画。一幅幅不复存在的画,到底有什么艺术价值呢?
我曾问一位沙画艺术家:“你画过无数幅的沙画,但它们都在哪里呢?”“在人们心里。”沙画艺术家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留存在人们心里更永恒、更不朽呢?”(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12月12日)
苹果为什么不横着切
文/黄小平
那是我读大学时毕业前夕的一堂课。教授出了一道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题:人们切苹果,为什么要竖着切,而不横着切呢?
“因为竖着切,成了人们的习惯。”学生们回答。“为什么竖着切就成了习惯,而横着切就没有成为习惯呢?”教授问。
学生们各抒己见,说出了不少的原因和理由,但都没有得到教授的认同。
“人们切苹果习惯竖着切而不横着切,那是因为竖着切比横着切更方便,更方便人们切,再有一个原因就是,竖着切开的苹果比横着切开的苹果,人们吃起来更方便。所以,给人方便的东西,才容易让人接受,让人认可,让其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和习惯。”教授说,“同学们,你们很快就要走入社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让别人接受你们,认可你们,你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于人方便。” (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