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拉格斐:孤独的时尚大帝》观后感精选
《卡尔·拉格斐:孤独的时尚大帝》是一部由美国执导,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导演很急吗。。
●跟想象中的不同,卡尔拉格斐是一个讲话很快的德国爷爷,全世界恐怕都以为他是法国人,可以说,他比法国人更像法国人。他说,他很珍惜自己外国人的身份,这让他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去观察法国,从而比法国人更了解他们自己。 孤独是外界给他贴的标签,他终身未娶,也喜爱独处,他也不求给世界留下什么,或者世界为他做什么,甚至不希望用葬礼缅怀他,他本可以享受同YSL一般的国葬待遇,可他只想把自己的神秘孤傲保持到最后,让世人记住这个白发墨镜黑西装的男人。 片中有句旁白:他不是引领时尚,他就是时尚本身。
●几乎是monocolor的凡尔赛宫低饱和度调色配上大雨将至的阴天,不得不说这个设置十分有味道了。手持采访镜头加快节奏迷幻剪辑,视觉语言就传达了时尚和后现代的概念,整个纪录片内容和风格把大帝对时尚对艺术对自己的信仰表达的淋漓尽致,很独特,很不屑,很艺术,很孤独,很有意思
●暂时找不出合适的词语去形容卡尔。 但是那种无形的气场足以穿越十年的时间,透过屏幕,在我的人生当下的一小个阶段,发挥出自己的影响。
●他的名字耳熟能详,他的名言也流传于世,但从这个片子里第一次对他有直观的感觉
●“他没有引领时尚,他就是时尚。”
●晃来晃去闪来闪去的镜头,杂乱突兀的音乐,导演想要表现的中心也含糊不清。
《卡尔·拉格斐:孤独的时尚大帝》观后感(一):一些话儿
1.我很喜欢观察别人,但我很容易被别人发现,因此我戴上墨镜,别人就不容易看出我想什么,能让我看起来更加和善一些。(喂老佛爷这个戴墨镜的理由很老套了啊) 2.我只是想拒绝平庸而已。 3.满足感是最大的动力,能消除你的犹豫, 推动你不断向前。 4.我能说没有人和我过的一样。 5.那里总有一道墙 等着我去越过,我总有一天会越过去,但是这一天永远不会太远。
《卡尔·拉格斐:孤独的时尚大帝》观后感(二):卡尔.拉格斐:孤独的时尚大帝
“你不必了解每个细节,但是你必须在出问题时第一时间找到解决方法。所以说,困难比想象的小,但是犹豫就会败北!”
“没有人会说关注体型是件庸俗的事情,如果说外形无关紧要,才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减肥可以帮助一个人重新发现和定义真实的自我。”
“我的童年时期像是无止境的——从八岁到十八岁,感觉像是过了几百年。」在对大城市的憧憬中,他莫名地确信,「自己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传奇人物。”
《卡尔·拉格斐:孤独的时尚大帝》观后感(三):我不能那么平庸、胆小、无聊
很感激这个晚上看了这个片子,很感激看到卡尔·拉格斐述说童年的自己“惟一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变得不同,使自己变得独特,我觉得自己必须从本质上同别人不一样,我把想要与众不同这点看作一种野心,当成一种兴趣,看作一切,尤其是我不想跟任何我能看到的东西有任何相似之处”。
这种强烈的个性令我反思,从前的我还会因为“I wish I was special.”感到共鸣,也不怕做一些彰显自我的事,明白没有个人的独特性与风格就什么都不是,但自从有一天意识到自己需要努力融入社会,融入人群与集体后,就变得矫枉过正,过于关注别人都在做什么,过于关注普遍与共性,甚至害怕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整齐划一的动作里,我好像淹没了,变得越来越黯淡、模糊,甚至还以为这是一种低调随和的美德。不,原来我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我忘记了自我,一种本应与周围所有人都不一样的禀赋。我不能那么平庸、胆小、无聊,那样毫无意义,做不成任何事情。我必须做这三个词的反面。
《卡尔·拉格斐:孤独的时尚大帝》观后感(四):不足以了解老佛爷生平的纪录片
有点混乱。
我想知道的事情,影片都没有告诉给我。他在这些年当中遇到了哪些挫折,秉承着怎么样的精神顽强奋斗在时尚界,这些都没有详细的说明,就连他的生平也讲的寥寥。所以看这部影片对老佛爷只能是极其肤浅的了解。
通过这部影片,你会发现老佛爷本人,很想塑造一个关于他自己的完美的形象,他对这种美的执着,从他的工作到他的生活,无一不是。通过听他回复记者对他竞争对手的阐述,你会发现,他不愿意提到这些事情,他更愿意塑造自己的形象,既不愿意通过敌人提升自己,也不愿意让敌人影响到自己的形象,总而言之,只是做自己,孤独二字,对他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
艺术家要提升自己的美感,要观看很多很多的先人的艺术作品,比如说老佛爷,他就会不断的寻找自己的灵感,在古建筑、古典主义的画作当中寻找灵感,他因为热爱艺术而非常热爱法国。
一个人最初的目标是他奋斗的原动力。做自己深爱的职业会认同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我肤浅了解老佛爷以后最初的收获。
另外,老佛爷真的是一个十分整洁而规矩的人呢,他秉承的信念和现在的断舍离理念其实有着十分相似之处,之前看过一个影片,老佛爷的居所真的是一尘不染,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他讲到自己的画作,说他自己设计的作品90%直接投进了垃圾桶,有的人会把自己的作品留存归档下来,他却不会,这样表面上来看,他失去了很多存档的重要的东西,但实际上来讲,让心归于空是极致断舍离的体现。
《卡尔·拉格斐:孤独的时尚大帝》观后感(五):“我只是想要拒绝平庸而已”
他的观点对我来讲大都很新鲜。最打动我的是,当他被问到是不是打算写自传,他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想要拒绝平庸而已。“活出自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多少人能像Karl这样用生命和职业去践行呢。创造和保留自己不被他人接受的观点和态度又需要多少勇气呢。
这部纪录片的镜头和剪辑都相当耐人寻味。镜头的晃动感和妖冶的色调像是在保持一种神秘感。以及把秀场结束Karl被众人簇拥和他独自走在凡尔赛宫前的背影用蒙太奇剪在一起,更显他始终保留的神秘感和孤独感。
以下是老佛爷特别打动我的一些自述:
当采访者赞叹道:“您甚至比法国人还像法国人。”
“想要比法国人还像法国人,你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外国人。我非常珍惜自己外国人的身份。我是从另一个层面上做到这一点的,我从不说要坚定捍卫法国的权益,也没有什么爱国主义情怀,仅仅是因为我的审美。这一切都是从意识层面上来讲的,更像希腊的方法论。”
谈到他的童年的时候:
“我觉得自己必须从本质上跟别人不一样,我把想要与众不同这一点看作是一种野心。”
刚刚接过“没落”的Chanel:
“当我刚开始改造Chanel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做的事必须和从前相反,必须进行适当的夸张。并且加上一些夸张的大摆,一些过于夸张的首饰,需要一点点too much,加上一点Chanel的特色。把所有我想要的东西添加进去,让这个品牌真正变得Chanel起来。”
谈到他为什么常常戴着墨镜:
“我很喜欢观察别人,但我很容易被人发现,因此我戴上墨镜,别人就不容易看出来我在想什么,能让我看起来更和善一些。”
当他被问到是不是打算写自传,他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
“我只是想要拒绝平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