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经典观后感1000字
《立场》是一部由冯键执导,易立竞 / 韩红 / 黄晓明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立场》观后感(一):马薇薇
看采访马薇薇的视频。觉得人生的矛盾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我眼中她真的做到了"我觉得她很厉害,但我不要成为这种人"敬畏情感。人活着简简单单才好,有时候看起来太精彩的人生未必是自己想要的。这样深度的访谈真的挺好的,可以反观自己内心。~~?????!????????。,!?。。?!。,。!,,
《立场》观后感(二):为数不多的好访谈
喜欢主持人四两拨千斤的感觉,被访者不经意的被带去被思考被认真对答。不犀利 以退为进!
李开复那期,让我惊奇的是他坦诚的结果。觉得那么骄傲的人,原来也会有低到尘埃的绝望,也会有过于爱惜羽毛后的失落!
大家都是那么真实的平凡与可爱。有时,有些事情想不通时,会去回看。
一个一天到晚闹腾的朋友,非逼着我看的一部剧,好奇心确实很强了…
并不认为主持人有多好,可能她准备的问题不错,可是临场采访的态度,让人很不舒服,感觉太咄咄逼人了☹️
看了柯蓝,周杰和海清的三场,相当精彩,周杰和海清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拧巴,很通透,从海清的生活状态猜测,可能,只是可能啊,离婚了吧,不过一直网传她和前段时间出事的大叔人设有点点那啥
《立场》观后感(四):1偏2人际智能顶尖且思维心理功能超强的记者
易立竞太厉害了,以“审问式”的采访方式与嘉宾对话,每一个问题都问到点上,冷静理性,没有多余的温情与废话,周杰那期影响很深,因为周杰的戒备心理很重,但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每次回应都带着警惕与反抗,等解除预警后又回归正常,易立竞对此的总结是周杰很在乎之前受过的“伤害”,并为此建立起另一套人生体系。马薇薇那期,好几次把马薇薇问到泪流满面,然而这种情感的奔溃并非来自感动而是对自身问题的思考,这个时候的易立竞更像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易立竞,你其实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吧。
《立场》观后感(五):行业/公司的原因而得到的高薪,与你的能力并无十分密切的关系的行业——流量明星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种高薪具备不可持续性,而此时,你可能已经习惯了高薪低能的状态,并且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吃青春饭的行业,卖皮囊和资源的行业
有些高薪,是与你自身的能力相匹配的,名符其实。 有些高薪,只是因为行业/公司的原因而得到的,与你的能力并无十分密切的关系。 如果是前者,拿高薪并不是在害自己,那是你应得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种高薪具备不可持续性,而此时,你可能已经习惯了高薪低能的状态,并且心安理得、理所当然。
如果将来有一天从高处跌落时,你会摔得很疼,难以适应更低级的位置,从而导致巨大的心理落差。
《立场》观后感(六):多维度展现出的人性,让人深思。
这是一款考验智商的访谈节目,绝对不是那种捧着爆米花无脑看完笑完就忘得一干二净的娱乐节目,甚至无法轻松看完,其间脑子不停的转动,引发无数思考。
这个时代有脑子的内容多难得,关于人性的探讨更是有趣至极。一些我们看似熟悉或有着种种人设的人在层层剥茧抽丝之后展露出来的人性,到底是如何的?在这个匆忙又浮躁的世界里,他们在怎样做着自己,安放自己躁动的灵魂。不禁让人思考,我在做什么?
在这里你能看到自己、看到亲密关系里的对方、看到原生家庭;看到痛苦、挣扎,看到渺小、傲慢,看到伪装甚至人格的分裂。让人深感灵魂包罗万有,绝不止一面,不能妄下评论。同时不禁感叹:说句懂得,是多么难的事情。
《立场》观后感(七):易立竟真的不会采访吗?
看完后我认为易立竟是有功底的,很会提问题的主持人。节目里看她一副不苟言笑、机器人式的面孔,许多人都喷她,说她不会采访,情商不高。可这才是我欣赏她的一点,她不是那种宾主尽欢的采访模式,而是严肃的面孔加上犀利的问话,甚至带有一点攻击性,可正是这样被访问者才会才会下意识的、不加思索的说出真正的想法,说出的东西才会言之有物。尤其是看周杰的哪一期,周杰是一个逻辑性超强、说话很直、会以反问形式把问题尖锐化后推回去的人,这种访谈对象很考主持人水平,有些主持人可能会接不住话,会很尴尬,可是她的表情毫无变化,而且会提出很多新的很有质量的问题把对话进行下去,这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看他们对话有一种针尖对麦芒的感觉,真的很棒。ps:周杰真的是一个聪明清醒而且勇敢的人,很佩服他。
《立场》观后感(八):善于洞察人性的主持人
易立竞是真的很厉害。因为她自身的高度,深度和敏感度,感觉她能把名人身上更深刻的东西挖掘出来。
你会发现被采访者如果是有思想有内容的人总会先对她的问题有防备,
后来就会慢慢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研究过自己,把自己当人,对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挣扎感兴趣的人,
而不只是把自己当明星捧或当产品走流程,这时他们就会推心置腹,甚至摩拳擦掌要好好表现自己,毕竟不走套路走心的太少了,可能他们也渴望被理解吧。
她就像外表严厉但内心关爱的班主任,问题尖刻但不恶意,让人害怕又愿意相信。 1、俞灏明:烧伤后更加成熟的面对人生。2、周笔畅:随性真实的态度,明白自己想要去完成的事。3、柯蓝丁锐:柯蓝隐藏自己,丁锐敢于直面自己,所谓两个有趣的灵魂。4、王佩瑜:被打磨过后的理性英雄主义。5、周杰:自我的生活远远重于舆论。6、黄晓明:娱乐圈的老好人,不惑之年开始静下心来慢慢沉淀。7、韩红:暗光中照亮许多人夜路的公益人,但也是一个“孩子”。8、李开复: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野心。9、马薇薇:吃内涵饭的辩论鬼才,抑郁使她惧怕夜晚,极度的悲观主义者。10、海清:人生就是苦的,逆境中一定要学会忍耐。PS:完整的看完十期访谈,真的爱上了易立竞,谈话直击人心。尤其喜欢王佩瑜和马薇薇这两期。
《立场》观后感(九):关于周杰的立场
周杰是个自我很清醒的人,他有对世界和自我的清醒认识。在节目中阐述的几点立场,有些我深表赞同,有些还是觉得是他自己的强词夺理,就是有点杠。
赞同的点,第一,关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确实是句没有道理的话,问题出在苍蝇身上,而不是它叮的是什么。第二,关于孤独,人生而孤独,并不是句为了孤独这两个字的文艺范,而是在精神层面上,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第三,关于洗白,不管晒得多黑,穿多黑的衣服,或者说是别人怎么黑,脱下衣服我内里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不是洗白或是抹黑就可以重生的。这就像现在众多明星的人设,随时崩塌。再说远一点,老子先生说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个就说到他的另一个点,关于人情世故,知道和去做是两码事,我明知道这些人情世故是虚伪的,有些人为了融入大众,可以选择按照大众规则行事,有些人为了坚持自我,可以选择我知道但我就是不这么做。
觉得他有点杠是因为,第一,他否认自己是公众人物,他不想当公众人物,虽然我们也可以称他为演员,但是演员本身就是公众人物,要不然怎么知道你周杰是谁?虽然它是顶帽子,但演员也是顶帽子。第二,我觉得财务自由的基础上,人才会有精神自由,一个人天天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如果谈精神自由。这个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
《立场》观后感(十):任凭自己在伤口上撒盐
看完马薇薇这一期,到后来我一直叹气,是因为发现了与自己很相像的人,某些方面她比我幸运。大概只有童年经历很痛苦的人才能彼此理解吧。我发现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挺聪明,以前我是会因这种聪明自以为傲的人,但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聪明不是一件好事,尤其体现在记忆力上,那些痛苦的记忆会被你牢牢记住,难以释怀,然后一丝一缕的苦痛会渗透进你的每一处肌理和你的面部,让你努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表情,让你很僵硬、不自在,让你觉得此生如果能成为一个正常人就已经很好了,谁又能体会呢?
一.关于自毁倾向
有时候在意念中,我很想拿起一把刀子亲手插进自己的胸口里,这种想法反复出现,好像这样才可以缓解自己的痛苦一样。或许我知道只有此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生活太平凡太无聊,我就受不了,闲下来就得跟痛苦抗衡。所以很可悲的,我得一直奋斗,不管我是20岁还是30岁,有没有钱、房、车不重要,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不重要,我要的就是一直去成长去学习去获得知识去突破自我,只有这样我才能感觉自己在活着,太优越的生活会让我如蛆一般腐烂堕落。所以我的生活一直动荡不安,我得承认,这是我要的,我无法忍受一模一样的年复一年的不变的地点、工作环境和相处人群,这些都让人厌倦和空虚。
二.关于极端想法
不是没想过,还想了好几次,尤其一段时间天天躺在床上,就真的想去死,但又不能,无外乎这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两个在乎我的人,我不能这么自私。
三.关于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一直在对抗着这个世界,鄙视着很多人的行为,自视清高,在很多细节和公众行为上要求自己,看到别人做不到就觉得这个社会不是我想要的,或许我对这个世界和社会要求太高了。就像在中国,在北京还算好的,要是你让我去别的地方生活,估计更不习惯。每一天出门,我就把自己武装的和一个战士,踏出家门就好像进了无形的战场,接受周围人的审视,我说北京好就是这点尤其好,人们不会过多地关注别人,这让我比在别的城市有更多的安全感和隐私感。其实我活得很累,尤其精神上,因为我永永远远无法真正地放松下来,神经就算在家里一个人呆着都很紧绷,敏感又脆弱,总觉得别人要是在背后说话就是在说自己的坏话,而自己又总像做了错事的孩子等着别人的批评。
四.关于自我救赎
其实有时候把自己和那些杀人犯相比,觉得自己还算好的,那些杀人犯心理更扭曲,扭曲到不是自杀就是杀别人,否则他们无法解脱。我很理解,因为我也一直在挣扎,但我想做个好人,一个委曲求全的善良的好人,有不好的情绪就自己消化,尽量不过渡到别人身上。最近发现打坐很好,可以净化身心,打坐是唯一让我更自在、更了解和贴近自我的方式,就好像撕了一层又一层的保护膜,接触到自己的内心与灵魂。亲手去见证自己的幻想、真实感觉背后的原因和感到刺痛下隐藏的旧伤口。我学着去与自己和解,学着尽量不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学着认清真正的自己--那个不好也不坏的复杂的灵魂,那个还一天天与自己斗争的世界边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