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离开》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离开》影评精选

2022-04-25 03:30: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离开》影评精选

  《离开》是一部由Gints Zilbalodis执导,冒险主演的一部拉脱维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离开》精选点评:

  ●#2019SIFF#6.16一直在担心少年的摩托车什么时候没油(

  ●如闯关游戏一般的清新动画!拉脱维亚年轻导演惊人的处女作,无论对于资历还是拉脱维亚电影产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棒的成就!

  ●上海电影节看的,导演还亲自来了现场讲了鸟、乌龟、猫与世界的联系,以及那只怪物的形象。整体不算太出彩,有点像闯关式的冒险游戏风格,对了我旁边那哥们儿睡着了~

  ●游戏感太强

  ●独立游戏一样的作品 喜欢映后交谈里导演关于焦虑和恐惧的讨论 虽然动画仍然有一些小瑕疵 但考虑到导演一人花费三年半才完成 情有可原

  ●6.23 siff 一开始看觉得是逃出舒适圈及we need friends的公路片,节奏把握得很不错,Mirror Lake部分真的揪心了。说主题为联系才恍然大悟,这个词确实更为恰当。

  ●虽然有很多隐喻,总体上还是简单纯净的一部动画片,导演本人也很谦逊,野心不大,是个不错的处女作,期待后面的作品。

  ●这个构思真的有点老套。整个片子好像是导演一个人完成的,还挺佩服。画风也爱不起来。大光明的幕是真的脏。

  ●SIFF,3,默片动画,大早上看还是有一两次的睡意,不过其实故事本身挺好的,我觉得我如果是正常周末或者下班观看的话,一定觉得挺好的

  ●siff#画面简单,配乐不错

  《离开》影评(一):游戏玩家我一直在操心哪~

  大黑胖子是死神吗?

  立意感觉有点浅,一开始还以为想表达什么,猫猫井喷泉和镜湖很美,其他还可,有点单调,像玩游戏,一开始捡装备地图。

  第一次骑摩托车我操心他没拿水和水果,

  后来操心摩托车没油,

  桥干嘛要弄断呢?万一海港都是大黑胖子不还要回去一开始的地方吃野果喝水死成骷髅!弄断彻底没退路了,而且大黑胖子也没走多快不构成威胁,掉下去又不一定死。

  再后来操心梦井如果只喷一次水怎么不抓紧第一次就拿水壶,

  还操心他穿短袖冻着了,

  水里喘不过气血条太低,

  最后以为村落里都是大黑胖子。。。

  然后就结束了?好吧。。

  《离开》影评(二):孤独而单调的孤岛冒险动画

  当真正被困难吞噬,反而没有想象中可怕,放弃显得更容易,挣脱出去反而更艰难

  完全没有对话(所以也没有字幕)的小成本动画,大色块拼接的画风几乎接近早期flash动画,画面有时候可以说是粗糙,但色彩还是挺舒服的。

  内容其实有点偏闷,讲的是人努力向目标前行的过程,被困难与压力追逐的不安与焦躁,具化成了一段梦幻而孤独的冒险。(本来看的时候还以为是讲往生后的世界,映后听了导演的分享才知道是我视角太消极[捂脸]

  主人公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动物,都有着不同的意象,与对个体与族群关联性的探讨:

  鸟象征主角脱离自己的族群离群索居又渴望融入群体,回归社会;

  猫族象征着过度融入群体之后,失去了个体差异,只剩浑噩机械地重复;

  乌龟象征着一个过于独立拒绝社会的个体,遇到无法独自完成的困难,仍需要他人帮助;

  emmmm总体来说是一个有想法,但又有点稍显单调的动画吧。

  《离开》影评(三):人生是一场美丽而孤独的冒险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部拉脱维亚青年导演金兹·兹巴洛迪斯一个人完成的动画作品,离开。

  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就是画风简洁抽象但依然不失唯美。故事的内容也很简单,很多观众看完觉得好像游戏,我想说,这部作品其实是一块璞玉,整体上的素质非常优秀,但是需要更为细致成熟的雕琢。

  要想成为一个人,必须要出成千上万个精子当中,努力幸存下来,所以大部分人生来是孤独的,因为同伴都死掉了。

  其实影片讲的就是一个人自降生以来就是孤独的,如果贪图安逸停步不前,那最终会化作腐朽的白骨,只有拼命奔跑,不循规蹈矩,不怕自己的最初所有不如别人,像乌龟一样锲而不舍,攀登高峰,勇于飞跃,最终会在人生中摆脱那些不堪的梦魇,去拥抱生活,拥抱家人。那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人生是一场美丽而孤独的冒险——《离开》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

  《离开》影评(四):也无风雨也无晴 寓言式故事

  刚开始可能因为画风是美图秀秀修图后90%的模糊式,没有任何细节而有小小不满,但请各位且先看完再作定论。它非默片,靠身体细节,音效细节,来支撑,剧情铺排紧凑有序。没有对白,如何交流?通过眼神,肢体接触,如此往返。

  男孩飞机失事跳机,降落伞将他挂在树桠上。他来自哪里?因何事而飞?他是哪国人?讲什么语言?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受教育程度如何,家庭财力是否雄厚?男孩着陆是何处?这些背景都没有交代,亦无需交代。让人想起Agnes Varda的《天涯沦落女》。(我甚至疑惑是何星球,为什么一定是地球,不可以是其他星球。人是需要多点想象力和可能性。)

  男孩醒后发现自己吊在树上,脚下一片荒漠,可以说这种情况令人沮丧和毫无头绪了。霎时间,远处出现一只巨型怪物,它因体型巨大,缓步而行,步步向男孩逼近。是好是坏?慢慢地,男孩仰头而视(动画中的动作细节十分仔细)观察怪物下一步行动。怪物俯身,将男孩吸食,吞落食道中。本能的他解开身上降落伞的扣跌出怪物体外,后奔跑逃走,怪物紧跟其步。

  沿着一路来至有别于荒漠的另一片天地。怪物被困于这片天地外,守在出入口等候男孩。男孩在其中发现摩托车和一只行囊,从中找到逃离地图。但行囊从何而来?为何既有摩托车,求生地图(工具)但又有困于此地的尸骨?除了这两个角色,里面还出现不同动物,小黄鸟,小白鸟,乌龟,鹿,类猫科动物,候鸟,类狐狸,鹰,大象,老鼠。不同动物代表不同性格,行为的人,因而有不同结局。

  小黄鸟。它是男孩从一开始遇到的小动物。是患难之交,从一而终地陪伴他脱险。它看着男孩,男孩递给它的食物,它接受了。这个过程是关系的开始。男孩对它照顾有加,当小黄鸟学飞,飞向怪物时遇到生死难关,男孩救出它。男孩逃离,带上它。男孩经过的道路穿过一道道类拱门,像一道关卡。这个过程就像跌落游戏机中,有升级路径,不断闯关才能到达终点。

  候鸟和鹰是小黄鸟学习,向往长成的对象。它们高空中展翅翱翔,猎杀动物,都给以小黄鸟震撼。除了学习飞的技能,小黄鸟和男孩亦要学会离别一课。当它掌握飞的技能后脱离男孩照顾,融入候鸟群体生活。男孩孤身一人走他路,怀念与小黄鸟相识时光,睡梦中梦的也是它。在男孩遇到生命危险时它及时救男孩;当狐狸想要袭击它时正直男孩阻止怪人前进的紧急关头,小黄鸟没有呼唤男孩救它而是独自应付,避免男孩分心。

  小白鸟。它的出现是帮助小黄鸟成长的角色,代表同龄人。高空翱翔的候鸟太大了,哪里会一只连毛都未生齐的小鸟?小白鸟不一样,它体型和小黄鸟一样,技能上略胜它一筹,会飞。小黄鸟跌落深渊,小白鸟飞到它身边,向它展示如何飞。危难催人成长。

  鹿。它代表安顺,安逸。生活在优美环境中,无忧。同样和男孩面对怪物的步近和吞食,但它毫无挣扎。死了。

  乌龟。它的出现用龟兔赛跑的意味。一步步向目标前进。类猫科动物安坐在它龟壳上也依然默默前进。但它的目标是到何方?

  类猫科动物。它们是群体生活,集体行动。让男孩知道水源的安插。地下水喷涌而出,它们不会争先恐后,而是一只紧跟一只依次到下面饮水。午间,集体休息。到最后它们在沉睡中被巨人集体死亡。讽刺集体没有个性的一类?

  在这个过程中,男孩生存下来靠的是机智,善良,勇敢和目标坚定。

  最后除了情节,我最喜欢的是音效。男孩吊在树上,树桠因承着他被风吹得树与绳的咿咿呀呀摩擦声、风声、摩托车带给人刺激,为之一振的引擎声、地下水喷涌而出声、猫科动物睡觉肚子发出呼噜的起伏声、篝火燃烧声、雪崩声、走在雪上和走在沙漠上细微差别的脚步声……

  个人原创 转载请私信联系。

嗯?叮!

  《离开》影评(五):一个人像一支队伍

  《离开》讲述了一段充满隐喻却又相当纯粹的“逃亡/归乡之旅”。由于不知名的原因,男孩乘坐的飞机失事,迫降在一个小岛上,不得不穿越小岛寻找出路。一路上,他与不同的动物建立了一系列的联系,骑着一辆小摩托车,携上一只不会飞的小鸟作伙伴,参与了黑猫“族群”的饮水仪式;他穿越沙漠、绿洲与雪山,途经镜面之湖、间歇之泉、千鸟之渊......

  每一帧都能看到导演构筑世界的精心,画面不算精致却依旧有让人惊叹的美丽。Zilbalodis的作品本身有一种原始和质朴,采用大面积色块表现较为连续的景物,有种对自然风光的抽象处理。有人将这种风格形容为“VR游戏感”:男孩的冒险之旅像是通过一个个关卡的考验;而整个故事里没有一句对话,我们甚至不知道主角的名字。

  尽管画风温柔而唯美,这段旅途却并不太平,一个深黑色的庞然大物不断追逐着男孩,试图“吃掉”他。就像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一样,这个庞然大物似乎可以吞噬一切,对它天然的畏惧促使男孩继续前行。

  这个怪物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来自这个年轻人内心的恐惧,抑或是其他的阴暗面,都没有标准答案。由于无对话的设定,这些段落通通依托导演自制的配乐来起势,营造出扣人心弦的紧张感。

  “鸟儿渴望飞翔,男孩想要回家。闯出绿洲,划过镜湖,坠入梦井,原来友谊和勇敢就可以击碎梦魇。”(引用来源:豆瓣电影短评 | 作者:Corcordium)

  男孩为了「离开」做出了什么勇敢的举动?在旅途中又结交了哪些友谊?10月26日周六傍晚,欢迎前来AMC Empire 25,以第三人称视角观赏这部“VR游戏风”动画电影。

离开 (2019)7.12019 / 拉脱维亚 / 冒险 / Gints Zilbalodis

  Why

  为什么选择放映《离开》

  作为一个One-man Project,电影《离开》从最初孕育到最终面世都颇具实验性和个人风格。Zilbalodis花了三年半的时间,一个人完成了动画、配乐、剪辑和制作,直至完成整部电影。

  正如电影里去冒险的英雄只有男孩一人,Zilbalodis自己也真正实现了“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出生于1994年的Zilbalodis早已独立制作过多部作品。此前他曾以手绘动画、计算机绘图动画、真人实景等多种形式制作了7部电影(包括《Oasis》、《Aqua》等,感兴趣的影迷可以在Vimeo上观看)不过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处女作正是《离开》。

  ( 拉脱维亚导演Gints Zilbalodis)

  2019年6月4日,《离开》在克罗地亚的世界动画电影节(Animafest Zagreb)上首映,一周后便在今年的法国安纳西电影节(Annecy Festival 2019)里获奖,这是迄今为止拉脱维亚电影在该电影节中获得的最大的成就,它得到了观众和电影专业人士的认可。一些影评人将25岁的Gints Zilbalodis称为动画界的新星,而美国杂志《Hollywood Reporter》则将《离开》与宫崎骏和泰伦斯•马力克等导演的经典作品作比较。的确,我们能从Zilbalodis的绘画风格中看到许多柔美、圆润的笔触,叙事往往带有一层温暖的底色;甚至于电影表达的内在主题与价值观,也与大师宫崎骏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偏好不谋而合。

  以景观差异为基底,导演将《离开》分成四个不同的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投资人,因而它并非一个按部就班的大项目,它是松散而又相互关联的。这部电影的前期工作只涉及到一个粗略的轮廓和一些概念草图:“我一开始尽量不把故事写得太详细,“Zilbalodis说,“我想弄清楚我真正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在动画中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我很高兴这么多年后终于完成了这部电影,并且迫不及待地想与全世界分享,因为在剧院看电影是与人建立联系的最佳方式。”(引用来源:cartoonbrew.com)

  “联系”与“平衡”是属于导演Zilbalodis的关键词,有人与自然之间的,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在创作中他试图用电影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建立关系,但可以想象,建立关系的过程,却是孤独。《离开》这部作品为独立电影人/动画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式,也鼓励正在孤独的旅途中艰难前行的每个人:“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引用来源:《送你一颗子弹》刘瑜)

  策 展 人 寄 语

  作为一部动画长片处女作,Gints Zilbalodis以一人之力,独立导演、编剧、剪辑、动画、作曲,完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求生故事。无论是影片极简而又唯美的画面,还是宏大的音乐,抑或是带有寓言色彩的文本,如此惊艳的亮相,让人非常期待这样一个来自拉脱维亚,刚刚25岁的新人导演的未来。

  ❤️❤️❤️❤️❤️❤️❤️❤️❤️❤️❤️❤️❤️

  在10月26日周六4:15pm

  在AMC Empire 25 影院

  CineCina大路电影节将为大家带来

  由出生于94年的新秀导演

  Gints Zilbalodis 独立承包

  从剧本、绘图,到音乐和剪辑的

  CG动画电影《Away 离开》!

  本片已正式开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离开》影评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