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振翅》经典观后感集
《蝴蝶振翅》是一部由Laurent Firode执导,奥黛丽·塔图 / Faudel / Eric Savin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蝴蝶振翅
●缘。结局来的有点晚。但是快笑喷了
●太平洋上的蝴蝶振一下翅膀,都有可能引发海啸。在地球那一边的你闪一闪睫毛,另一边的我,会不会在未来某个转角,爱上你?
●文艺片昂。。。。
●电影中的各种机缘巧合总是让人神往
●很久以前看过,补
●片子有点意思
●是机缘巧合,还是上天注定?
《蝴蝶振翅》观后感(一):如果……那么……
如果我在雪地里望着北极光,你穿梭在热带雨林,那我们还会不会有交集?
如果我在晨光中醒来,你在街角看日落,那我们还可不可能心有灵犀?
如果注定要相遇
那么,你闪闪睫毛
于我,都将是狂风暴雨~
《蝴蝶振翅》观后感(二):注定
确实很有意思.看完片子以后闭上眼睛去回想,许多许多的巧合,就像好多个搭扣随便的扣在一起,搞成乱糟糟的一团.但慢慢的也还是能理出这团搭扣的头绪.
然而搭扣背后,我想导演想说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乱糟糟的城市,乱糟糟的生活.小偷,谎言,冷漠,孤单,偷情,背叛,预言,失业......然而最后还是会有温暖,有爱情.我们不会绝望.所以,注定他们会揉揉眼睛,然后深情的对视.
《蝴蝶振翅》观后感(三):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人说,这本片子被称为"天使爱美丽2"
有的人常常说"如果",如果如果如果怎么样.如果是.如果不是
Le Battement d'ailes du papillon
这是个很好的名字
相信有人看过蝴蝶效应,虽然讲的东西并不大相同,但是都表达了一个词
quot;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看似无意的决定
都在决定命运
说个题外话...就好像说做好事情一样今天你帮助了别人,可能受你帮助的人将来也会帮助别人....
《蝴蝶振翅》观后感(四):奥黛丽.塔图的从容
认识奥黛丽塔图是从《天使爱美丽》开始的,而真正喜欢她却是从《巴黎夜未眠》开始。因为喜欢她的缘故,费了很大的劲找到了这部《蝴蝶振翅》,讲的是法语,字幕是英文。我熬夜看完了。
在《天使爱美丽》中,爱美丽是个善良、乖巧、可爱又特别的姑娘,尽管爱美丽在生活中也很孤单,可是心理却不阴郁,脸上还有温暖的笑。那时,我只是觉得她是非现实生活中的天使。
而看《巴黎夜未眠》时,我一下子被她的神情所吸引,忧郁,淡定,无语,无欲。记得那时我情绪正低落,看到她的样子,顿时有种知己感,她让我看清了内心的状态。
在《蝴蝶振翅》中,她依然延续她独特忧郁的神态。当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处于最低谷的时候,她反而更从容,她没有期待,没有激情,没有抱怨,也没有烦燥,甚至没有忧伤。她从来没有刻意的发饰,总是随意的略显凌乱的发,她总是随意穿件普通的外衣,系一条暗色的围巾,她总是生活在寒冷的冬季,她的眼神总是忧郁而无辜,却没有无奈。
当她被解雇后,当她无处可去时,我们没有看到她强烈的情感宣泄。她只是淡淡的,默默的接受周围的一切,从容的做她只能做的事,她好像不计较任何事情,不去讨任何人的欢心,不在乎外在的影响,她只生活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而正是这种状态,却能产生一种比暴怒痛哭更强烈的情感震撼。
当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已经糟糕透顶的时候,我们该做的也许正是释然,反正都已经这样了,还能坏到哪里呢,所以,随便吧,一切顺其自然吧。
然而,上帝自有理由安排世间的一切,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有上帝的魔力,哪怕是南美洲热带雨林里一只蝴蝶翅膀的振动,都可以带来地球对面的一场暴雨。
《蝴蝶振翅》观后感(五):从《美丽战争》《蝴蝶振翅》到《处女之死》
1
重看《美丽战争》,还是觉得有滋有味。
七、八个不同人物的命运,在伦敦上演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塞族人与克罗地亚人从一开始就扭打在一起,直到进了医院还在使坏,就连威尔士人对英格兰人也会怒目相视一番。
看似不相关的人与事搅和在一起,小小地球村在这里因为足球赛而进行了一场美丽战争。当然还有足球流氓,吸毒打斗等龌龊之事,塞黑的战火依然未熄,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因而《美丽战争》的确美丽,别有情趣,松紧自如的明快节奏,很见导演的创作功力。
2
俗称《天使爱美丽》之二(又译《蝴蝶振翅》2000年),其余《天使爱美丽》《天使爱过界》,这三部中最爱的一部,手法与《美丽战争》《命运的十三个路口》相似,她与之一、之三最大的不同,多了一份明朗和有趣。之一虽得奖,却略显沉闷,之三设想巧妙,却少了份真诚。
只有这之二,真纯又感人,如诗的画面,如画的诗意,相映成趣。有朋友说这三部他都不喜欢,我不便说什么,甚至于还有朋友根本就不看法国片,说法国男人太口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正如我的偏爱。蝴蝶振翅,大西洋骤起狂风巨浪。人类微如尘埃,总被不经意的命运掌控着。
奥黛丽・多杜的表演自然、生动,在这部影片里显得更加突出,这与她在《维纳斯美容院》里的表演倒相似。
单纯、羞涩又可人的女孩子,一个圆月之夜,在遭遇一连串倒霉之事后,她无奈坐在医院外的长凳上,稍稍转下头,就找到了自已的情缘,验证了地铁上“占星家”所说的预言。头顶着清和的丽光,人生何其奇妙和美好,哪想幸福就在眼前。
其间没有一句对白,从二人一开始在地下铁的相见,也没有对白,从这一点上,法国人也不尽罗嗦。
3
大导演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的处女作《处女之死》,其实还算不错,显示出积蓄之后的达意和认真。她在《教父》(3)出演出教父女儿,被评为1993年最差女配角。其实看过后,倒觉得没那么“恐怖”,反而觉得她演得很出色,没什么理据说是演砸。
我觉得她对角色的把握很有分寸,角色的需要,让她内敛低调,外有杀手,内有隐患,因与表哥的特殊关系,爱也不是,不爱也不是,她左右不得,难以出彩,怎怪她演得不好。
有时真搞不懂美国人的口味,你觉得真烂的,他们倒以为好得不得了。而这部《处女之死》,就凸显出她作为导演的创作眼力。
通过几个长大的成人,闪回到儿时所关注的一家五姐妹的悲惨境遇,罗列了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个人问题及学校问题等等,在一家人当中,哪一个问题都可致命,五位花季少女,竟成随风而逝的往事,看后不禁唏嘘不已。
2005.4.26(写在火箭险胜小牛的第二场,赢得惊心动魄,姚明打得不错,硬朗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