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年前,他的一句话令千万人泪崩:英雄,只愿你平安归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19年前,他的一句话令千万人泪崩:英雄,只愿你平安归来

2020-04-01 21:15:06 作者:啊蔡 来源:看书有道 阅读:载入中…

⊱19年前,他的一句话令千万人泪崩:英雄,只愿你平安归来

  文 | 啊蔡

  来源 | 看书有道()

  今天是四月的第一天,是个平常而又不平凡日子

  哥哥张国荣已经去世17年了,只留给我们一个风华绝代背影

  自从科比去世后,他的ins账号已经很久没有更新后,今天,账号突然发布科比生前创作体育魔幻小说

  这位谱写了一代人青春篮球天才,以自己努力成就了无数传奇,最后却在一场飞机事故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即使去了另一个国度,他也仍然坚持遗作中大声地告诉所有人

  “有时候胜利意味着战胜自己。”

  我想,这种永不服输的科比精神,或许会成为另一种新的仰。

  无论是风华绝代的张国荣,还是永不服输的科比,都值得我们铭记。

  然而今天,蔡蔡想要跟大家聊的,是一位英雄

  一位19年至今未归的英雄。

  2001年的4月1号,本是一个极为寻常的日子。

  在我国的南海边,咸的海风吹过海平面水波粼粼,海鸥盘旋,一切看上去清澈而又美好

  然而,上方的领空却并不平静。

  那天,一架美国EP-3E型侦察机非法入侵了我国南海领空。

  中国海军航空飞行员王伟驾驶编号为81192的战斗机到该侦察机附近进行正常监视和拦截。

  突然,美国侦察机冲向了王伟的战机,击中了王伟战机的尾部,使其严重受损,最后坠毁在了南海。

  事情发生后,中国海军出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舰机编队进行搜救,可是并没有搜寻到王伟和他的81192。

  确认王伟已经牺牲时,这名以生命书写忠勇的飞行员只有33岁。

  战机坠毁前,另一艘中国海军航空战机曾对王伟进行过呼叫:

  “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你们继续前进!”

  你们继续前进,替我守卫这片,中国海。

  从此,他长在了那片南海海域下,再也没有回来。

  在王伟就读的飞行学院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飞行员的毕业答辩上,进行到最后一道压轴题时,教官问了学员一个问题:“歼5战机的机炮有多少发子弹?”

  学员不假思索回答出了标准答案:256发。

  但是教官却严肃地告诉他:

  “错!是257发。如果最后机炮子弹告罄,而目标敌人仍然对祖国人民威胁,你和你的座机就是最后一枚子弹!”

  或许就是被这样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染,王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义无反顾地在捍卫祖国的领土,将33岁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大海里。

  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啊。

  决绝勇敢去抗衡敌人,去捍卫国家的主权,去守护人民的安危

  大家看过《无问西东》吗?

  由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原型历史上一位叫作沈崇诲的空军飞行员。

  他出身豪门,本是清华才子,却在听到日军侵犯中国时,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

  1937年,在与日本空军进行激战时,沈崇诲所驾驶的战机突然发生了故障。

  看到战友们不停地被敌军击落,伤亡惨重,沈崇诲破釜沉舟,高喊着空军誓言:

  “我的身体、飞机,当与敌人的飞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接着便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敌军的主舰“出云号”,和敌人同归于尽。

  沈崇诲殉国时,年仅27岁。

  他的壮举,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决心。

  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没有先进的武器设备,也没有完善的战斗体系。

  很多时候,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的英雄们只能以命相搏。

  可是,我们多希望能听到英雄凯旋的故事,而不是只能等来英雄牺牲的结局。

  长眠于南海的王伟,生前曾经画过一幅名叫《夙愿》的油画,画中,飞行员驾驶航载机从航母上腾空而起。

  这幅画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

  而今天,王伟的夙愿终于成真:新型导弹驱逐舰昆明舰入列;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中国海军迎来了“双航母”时代……

  我们的英雄啊,十几年后的今天,这张从空中拍摄到的照片,竟同你当年创作的那副油画这样相似。

  2014年8月18日,中国战斗机在南海上空再次发现了一架美国侦察机。

  这次,我国的战斗机对美国的侦察机进行了及时拦截并予以了反击。

  面对美军的挑衅,我们如今也可以游刃有余。

  我们的国家正在变得强大,不会再有第二艘81192一去不回。

  “呼叫81192,甲板已清空,请立即返航!祖国和人民很想你!”

  有人说,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们的样子守护大家。

  当危难到来时,是这些孩子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挡下了灾难。

  3月28日,四川省凉山州突发森林大火。

  这场火灾蔓延迅速,危及市区,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当地人组织了上千人进行扑救,全力以赴堵截火势。

  在这场救火行动中,有19名扑火队员再也没能回来。

  去年的同一天,凉山州同样发生了一起森林火灾,造成了30名扑火人员遇难。

  “30”看上去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但是它的背后却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他们是丈夫:

  新婚不久的中队长张浩,甚至都来不及和妻子说一声再见。

  他们也是儿子:

  消防员张帅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还在家中等着他放假了回家团聚。

  他们之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刚刚立下报效祖国的豪言壮志。

  脱下战衣,他们和我们无数人一样,只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像普通的男生一样,爱打篮球,也爱唱歌,有心仪的姑娘,也有疼爱他们的父母。

  不一样的是,他们的人生永远地定格在了那场大火中。

  他们是在危难来临时,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

  今天是愚人节,每年的这一天,吹牛不用上税,说谎不用问责。

  但现实,倒更像是一个弥天大谎。

  那些出发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的英雄们,如果这是你们开的一个玩笑那该有多好。

  可惜没有如果。

  蔡蔡从小对于“英雄”两个字就有一种浪漫主义的崇拜。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英雄的光芒下,总是伴随着舍生取义的悲勇。

  小学时读到英勇就义的狼牙山五壮士,再长大一些便逐渐了解了夏明翰、赵一曼、方志敏……

  于是,我越来越害怕听到“英雄”这两个字,因为它总让我联想到一种勇于牺牲的悲壮形象。

  我不希望英雄的结局注定只能是牺牲,我希望英雄们也能安享晚年,儿孙绕膝。

  鲁迅先生说过: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正是这些脊梁撑起了祖国的一方天地。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需要、也不想要英雄牺牲,只希望能够看到你们:

  逆行而上,平安而归。

  作者啊蔡,误入文科的理科少女,用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文字,陪你去探寻事件背后的冷暖。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点个在看

  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也是我们的国魂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