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绿满中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绿满中国

2020-04-04 20:48:49 作者:王思宇 来源:王思宇投稿 阅读:载入中…

绿满中国

  绿满中国

  王思宇

  3月12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中国地大物博,植被丰富热爱大山大河的中国人,连探测器登月都会忘记带点种子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每一株树苗喜爱。在植树节时,有人拿起了铁锹身体力行地为祖国绿化作出贡献;有人拿起了手机,在蚂蚁森林洒下一片绿荫大家都在身体力行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915年,为了改善中国林业不兴的窘境,林学家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人上书北洋农商部长周自齐,希望将每年的清明作为植树节。同年七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北洋政府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并在政府和学校机构推广号召植树。于是,中国正式有了“植树节”这个节日

  其实,热植树并不是现代才有,早在我国古代就已流行,虽没有特定的植树节,也丝毫不影响人们对植树的热爱。

  相传人始祖黄帝植树造林先河:黄帝战败蚩尤建立部落聯盟,定居桥山,教化桥山人民在临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树造屋。古人早早就有了环保意识孟子就说要“斧斤以时入山林”,这种意识朴素坚定。《汉书》中明确指出:“斩伐林木,无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由此也。”这直接提出了水旱灾害砍滥伐的联系

  在古代,种树和耕田一样,都能够维持生计朱熹说过:“故于墙下植桑以供蚕事。”他提出要在种田的同时栽种桑树,用来养蚕,纺织衣物。除此之外,树还能成为致富传家的财富,《史记》中提到,那些有“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规模树木的人,可以称之为“素封”,意思是说这些人虽然没有朝廷的封爵,但是因为这些大规模的树木,富有的他们能够比肩王侯

  此外,就是在中国拥有悠久传统的行道树。早在两周时期,在郊野大路的两侧需要种植行道树,来标明道路延伸方向。《诗经·小雅》中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短短的八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简单明快画面。 到了大一统秦王朝,大修驰道,对于种树则有详细要求——“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如今,秦代的驰道上仍然是每隔三丈就有一棵青松,标记着秦人的规矩雄心。自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不仅行道树种增加范围也更加宽广。到了明清时期,甚至还出台了专门保护行道树的政策

  古人种树还有一个另今人不太能够想到的作用,那就是作为军事屏障

  其实,战国时期的函谷关就是一个例子。这一带茂密树林大大保障了秦国的安全。例如蒙恬在受命北御匈奴的时候,就在黄河一带构筑城塞的外面栽种了大量的榆树,再构建一层关塞。到南北朝时期,这道榆树林仍然存在且发挥着作用。到了宋代,当时的朝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北方压力,也修建了恢弘的防护林,既有榆树,又有柳树,以防备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植树好时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绿满中国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