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初一女生30万字小说被父亲当面撕毁,原生家庭给童年的阴影影响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初一女生30万字小说被父亲当面撕毁,原生家庭给童年的阴影影响有

2020-05-22 01:00:15 作者:关注 先生读库 来源:先生读库 阅读:载入中…

初一女生30万字小说被父亲当面撕毁,原生家庭给童年的阴影影响有

  先生读库

  新都市读书群体第一微刊

  文︱先生读库

  编辑微信公众号“先生读库”()

  —— 新都市读书群体第一微刊

  01

  今天,先生被一则初一女孩真心告白视频得窒息了。这个叫徐思睿的女生从小喜欢小说,她花了整整5年,写了足足30万多字的小说。然而,她所有的小说心血却被父亲数学成绩不好为由,全部给撕毁了!

  她鼓起勇气在台上当着父亲和全校师生的面公布这件事后,希望能得到父亲理解支持。可是即便女孩最后都哭了,父亲还是冷血说道“等(数学)成绩上去后再写小说吧”。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视频是如何想的,反正先生我特别生气!这简直就是典型摧毁一个女孩小当作家想的例子

  整整30多万字啊?这说明年纪轻轻的女生是有多么热爱写作。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她就是知名畅销书年轻有为编剧,为什么你这个父亲一定要认为数学好才能出人头地呢?

  02

  我不排除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成绩好能进入理想大学、找工作机会更多。但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也应该将TA的长板尽量发挥挖掘,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况且有些人的确在某些学科上是不擅长的。

  国外研究早已证明,为什么全世界普遍都是擅长文科的女生多、擅长理科男生多?因为这些男女生之间脑部构造天生就有所不同。有些事情TA真的很努力,但就是无法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作为家长这点事实必须要承认尊重,而且优秀的家长看到这些特点后反而会去着重开发培养孩子更擅长的学科(技能)。

  刘翔必须要考入北大才能参加奥运吗?

  朱婷必须数学满分才能上排球场吗?

  李娜必须化学及格才能参加澳网?

  林丹必须过了雅思托福才能拿起羽毛球拍?

  没错,每个人的长板远远短板来得更重要。何必花一辈子提升毫无意义短片放弃自己最优秀的长板呢?

  反过来我们再看,这些天才哪个不是在像徐思睿这样初中的年纪时就被挖掘和训练的?许多人不知道青春期往往是在擅长领域成长速度最快、以及实现将来梦想关键时候。你作为一名父亲,不全力支持她写作也算了,可还把她辛辛苦苦写的56本小说全部撕毁!这个女孩的会是有多痛?!

  若此事不幸成为她一辈子的阴影,将来再也不敢拿起笔来,这个未来的作家不就活生生毁在你的手里了吗?

  有人说,小孩子的“思维简单长大后就了”。先生我今天郑重告诉你,完全谬论

  正因为孩子思维简单,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想要实现的每一个梦想都会在这辈子牢牢刻在心里!而与此同时,你作为父母,以原生家庭环境孩子们造成的伤害,他们更不会忘却,一辈子会烙在记忆中。

  你对孩子造成的童年时阴影,他们长大后确实嘴上可能不说,但不代表真的忘了。而只是算了,只是因为你是父母,对你尊重和礼貌,不当面挑起。可这阴影却会永远伴随着他们,直到下一代出生,直到老去。

  03

  今天下午,先生正好看到国外论坛reddit上一个帖子,也是一名父亲很可怕的过错。

  原帖地址:https://www.reddit.com/r/tifu/comments/gnbi4j/t/

  微博博主@realEnjolras 做了下翻译,翻译得不错,我直接引用过来。事情是这样的:

  翻译图片来源微博@realEnjolras

  这个父亲的过错不仅很可能毁了大儿子这辈子想从事汽车修理的梦想,而且他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将长久难以挽回。要知道,儿子可是从小都把他当成英雄看待的,他从小所有的努力学习都是为了能成为像父亲这样的一个人。

  可这次严重的错误却将大儿子打入万丈深渊。

  我曾经文章里写过,每个孩子生下来内心都是深着父母的。由于父母是离子女最亲近的人,所以许多小孩从小就以父母为榜样。可是,当你一步步用蛮不讲理的“霸威”去摧毁这些孩子纯真梦想的时候,他们对你的任也会随着时间一点点被蚕食殆尽。

  做父母很简单,不需要考试;可当一个合格的父母,却很难。之前有个北大的博士后名字叫王永强,他毕业后就出国,20多年不回家,不与家里有任何联系。直到76岁的老母亲身患重病,病危之际求助媒体希望能见儿子一面。

  然而,当媒体在国外联系到王永强时,王永强的回答是:“我不会回去,别再打扰我了。清官难断家务事。”

  老家的邻居和不少网友都骂他不孝,母亲病危都不回来看一眼。可真正的原因谁又知道呢?你怎么清楚王永强在年少时与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你怎么知道他为什么会一走就20年头也不回?在你不知道他的苦衷前,何必妄自谩骂他呢?

  许多家长在孩子成年后发现自己的孩子离自己越来越疏远了,总觉得这是叛逆期,是孩子不懂事。先生我不排除叛逆的可能,可是随着时间增长,直到大学毕业工作后他们还是离你愈发疏远,你真的觉得这只是叛逆的原因吗?

  难道你曾经没有对他们做过什么过分的事吗?

  难道由你一笔一划刻进TA原生家庭童年阴影的那把刀,真的不去反省吗?

  或许,那个时候没有微信,没有公众号,没有社交网络,做父母的也不懂怎么教孩子。但我希望,从今天起,从我们这代起,千万不要再给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下一代重复留下无法愈合的伤口了!

  先生不强求你必须全力支持,但请尊重,请尊重这些孩子梦,请守护你答应过孩子的每一句承诺!

  完

  作者 | 先生读库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 关注先生读库

  心理︱职场︱情感︱干货︱知识

  最适合新都市读书群体的严选自媒体

  那么多号,一个就够了

  每晚子时,我在这等你

  先生读库出品

  公众号︱czhapp

  识别上方查看历史消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