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卡洛斯》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伊卡洛斯》影评精选

2022-05-17 02:06: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卡洛斯》影评精选

  《伊卡洛斯》是一部由Bryan Fogel执导,Bryan Fogel / Grigory Rodchenkov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卡洛斯》影评(一):短评字太少

  刚开始看的时候不太理解为什么能进奥斯卡,看到中段往后真的被震撼了。因为不太关注,一直不懂为什么运动员/奥运会/拿奖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么的重要,尤其是看到因为俄罗斯横扫索契金牌somehow导致普京后来对乌克兰开战时,很惊讶。但同时也感受到个人力量抗衡一个国家还是太少了,最终俄罗斯还是manage to参加了rio奥运会,但依然敬佩任何想撬动一个帝国的行为。

  《伊卡洛斯》影评(二):伊卡洛斯

  从环法自行车赛的类固醇实验的技术版禁药计划,通过俄罗斯前反禁药的大佬牵扯出索契冬奥会等的禁药丑闻,然后直指俄罗斯的政府禁药体系,反禁药组织被愚弄,竞技成为巩固政权的手段,外延是否可外推至其他行业、其他国家,都并非不可能,政治、经济利益下的面目全非,双重思维、道德下的博弈与欺骗,成为常见的品质,你需要抵制的,是一个人、一个行业、一个国家?还是曾参与到各种组织与形式的自己?

  《伊卡洛斯》影评(三):这一次,国际奥委会如何接招

  作为一个过去一年都将俄罗斯兴奋剂事件的视觉传播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来准备的研究僧,靠着导师的硬盘和资源,看完了几乎所有的兴奋剂纪录片,但那些都不如《伊卡洛斯》给我的震撼大,它比ARD的两部更针锋相对更犀利,几乎把所有丑陋的行径放到桌面上说明。俄罗斯兴奋剂事件所带来的震撼比阿姆斯特朗事件更具震撼力,这是由职业体育和奥运会之间的差别决定的。奥运会更强调教育和公平。而且政治的因素掺杂在其中,更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俄罗斯可能会说美国这是政治阴谋,但是禁药事件在先确实是不争的事实。结合ARD的两部片子观看,效果更佳。

  《伊卡洛斯》影评(四):伊卡洛斯 观后感

  电影是17年1月份上,事件结尾是16年12月以俄罗斯政府依旧可以参与奥运会结尾…这算是一个把体育界使用禁药的潜规则拿到了公众眼里…博士牺牲未来的日子都不能回祖国见不到亲人来袒露这些真相,没法去评判他的决定是对是错。

  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当谎言说的多了,历史的谎言也就成真实了。别放弃自己的思考。

  2个人直接和有政府后台的体育界公然对抗,有时候我也会有一个错觉,当那些潜规则用的人多了…似乎不用反而显得不公平了一样…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停止自己对事情的思考,永远不要让别人来控制你的思想。

  《伊卡洛斯》影评(五):看完后的负能量碎碎念

  触目惊心的truth,细思极恐的谎言。如果只是运动员个人对奖品的渴望,难以催生出如此庞大的作弊体系,国家赞助与授意是因为体育成绩背后的政治价值,而这政治价值却来自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体育精神唯成绩论的扭曲价值观。这次曝光的是俄罗斯,难道其他国家就是干净的吗?俄罗斯的反禁药实验室牵涉其中,难道反禁药组织的高层就是干净的吗?如果整个体育界是禁药构筑起的谎言,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谎言的消费者!当我们因为自己国家奖牌榜排名第一而欢呼雀跃时,是否忘记了曾经对于马家军禁药的质疑?当运动员终获金牌得偿所愿时,是否已经忘记了自己服药的历史?人性本恶,是看完本片后最大的感触。但人类又是最聪明的,借住双重思想,让性本恶的自己反而相信性本善的谎言,而反禁药组织等等规章制度,不过是支撑起这个谎言的一砖一石。

  《伊卡洛斯》影评(六):我们会在没有黑暗的地方 见到彼此

  直到格里戈里对导演提出他要逃到美国的想法之前,我总有一种警醒,就是美国佬又试图要我们认同那个自由民主的亚美利加,而看清老俄依旧是专制罪恶的嘴脸。

  这是事实,只不过他们用了高级的方式——1984。还有一种无论国别的道德视野。最初的格里戈里那样快乐、爱开玩笑说着幽默,可后来他变成了什么样子?在Russia起起落落的遭遇塑造了后来的他,诉说真相。而那些没有离开Russia的老朋友却匆匆死亡。

  格里戈里爱聊天爱说冷幽默。他说,在Russia写书是件危险的事。

  可在结尾,格里戈里要被接保护起来,和导演告别时,导演问他有什么打算?格里戈里说,我打算开始写书了。当然他再也回不去Russia。

  本片制作人员全面介入片子的拍摄过程,成就此片。导演和格里戈里一定成为了难以用语言描述关系的朋友吧。

  “我们会在没有黑暗的地方 见到彼此” —— George Orwell 1984

  《伊卡洛斯》影评(七):这片子的素材简直丰富到让人震惊

  素材实在太丰富了,感慨这都能搞到也是太幸运了…

  看的时候就整个被带着走了,从一开始导演自己想在镜头下搞个惊天大新闻,到最后真的搞了个惊宇宙大新闻,观众没想到,导演自己应该更没想到。

  用1984这个文本来做结构、表达观点,很棒,搞得我都想去看一遍原版书了。是不是喜欢1984的人都有一颗孤注一掷、躁动的心?

  一直都知道当下体育竞技,特别是以国家名义的体育竞技,离不开政治,没想到竟然能那么大程度的左右普京的支持率…我真是tooyoungtoonaive…但我还是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喜欢自己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极限努力着…无所谓掺杂了各种东西,名、利种种,只要不触碰那些会污染那种喜欢的就好…

  某类固醇制造大国在强大了之后才不需要体育给自己挣面子了…当然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哪个又干净呢…弱小到无法顾及体育的?

  所以,以后看体育就多看看技术型、技巧型、表现型为主的项目好了…那个吃药效果不大呵呵呵呵呵呵

  敬佩所有以身涉险揭发黑暗的人,无论初衷是什么。

  《伊卡洛斯》影评(八):正义之师都散了吧

  可以预料,也果然应验的是,看过影片的很多富有国际政治学养的吃瓜群众立刻马上第一时间提出这样的结论,同样,也是站在影片立论反面的结论:

  1)罗德琴科夫被美国当枪使了,攻击祖国攻击领导人,自己家破人待亡,美国佬真坏。

  2)罗德琴科夫进过精神病院,脑子有问题,所以说的话不能算数,甚至不排除他有其它诋毁祖国及其领导人的原因。

  3)太假了,政治宣传。

  4)体育不应该沾染政治,而这部片子本身就带有政治色彩。

  好的,婊贝儿们,有何上述观点有任何贴近的你们都给我吃屎去。最愁那种脑子不好使,道听途说了点知识就开始贩卖观点,学人讲道理会辩论了。脑子、知识、认知三大件配齐了再出来讲话。

  任何道理都无法完全说服所有人,观点很多时候只是喜好的选择站位。但仍然,事实就是事实。如果100%的真相不可得,那么竭尽全力得到的真相就是可以有的最好的真相。上面那4点在事实、逻辑上的各种漏洞和对应的吐槽我也懒得盘了,自己求贤得贤吧。

  现今的俄罗斯到底有多恶,有没有被妖魔化?

  有很恶,也有魔化。改天有空再说吧。

  《伊卡洛斯》影评(九):Truth真相is成the了New新Banned禁Substance药

  不管谁是谁非,很多事情一摆到桌面上,大家就明白也成不了是非了。看完《伊卡洛斯》(Icarus,2017)这部指向体育界禁药丑闻的新鲜热辣的纪录片,不知为何就想到《道德经》的这段: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2017.8.9

  《伊卡洛斯》影评(十):观某鹰同大毛吔屍有感

  曝光兴奋剂丑闻,本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这个电影根本就不是立足在揭露体坛黑幕上面。如果这个片是俄罗斯人自己拍的,100分我能给它打101分,但是这是最没有资格去说体育兴奋剂的美国人拍的。:)

  这就像是大家在食堂吃饭,然后大家都吃的好好的,结果来了俩人A和B非要在食堂吃屎,而且他俩比较强,大家都干不过他俩,食堂也不敢管他们,但是你们还都得在这个食堂吃饭。

  然后有一天,吃屎的A把食堂给承包了,然后他还装模作样跟食堂举报说B吃屎,结果食堂B给赶走了 。 把B赶走了以后,他还要跟大家说,你们看看B他吃屎啊,他简直太恶心了,我帮大家把B赶走了!满脸写着我正义,大家快夸我!还写了一个说B吃屎有多么恶心,有多么影响大家吃饭的一个论文。

  然后他这个论文发表了,你作为在这个食堂吃饭的受害者,你能对这个论文有好感吗???

  所以通过这个片可以说给人上了非常生动的教育课,你如果成了最强的那个,你就随便干恶心事别人也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我们就一定得努力。可以不做最强,但是一定不能被别人压一头,不欺负人,但是也不能让别人欺负。要做那种如果有人上门找茬在门口拉屎恶心我们,我们能有足够的能力让这坨屎反弹到对方脸上,对方要在你吃饭的时候吃屎我们也能让他们滚蛋,而不是只能口嗨一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