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孩子都不愿结婚了,父母却还在争吵
上周我问大家#从父母的婚姻得到过哪些启示#,收到了很多令人心疼的回复。
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曾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会发现,有人至今仍处在阴影中,而有些人则凭借努力站在了阳光下。
只有正确面对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治愈自我,才能收获好的亲密关系。
我们一生要做无数选择,却无法选择父母
@如初
可能一生也治愈不了童年。
从三岁起生活在父母频频吵架中,喝醉酒后的父亲像魔鬼。童年的回忆都是痛苦的。
@若曦佳
而对我而言,最大的影响就是我的心理问题吧,我不太喜欢打开心扉,不喜欢交际,也不敢去尝试结婚,甚至想过一生不婚。
@蕾蕾
从有记忆开始,父母天天吵架,经常摔东西。我经常半夜被他们吓醒,然后一个人默默的躲被子里哭。
他们半年前离婚,因为互相出轨。从那时起,我就不相信爱情,开始恐婚。
害怕以后我也会变成那样,害怕自己的婚姻跟他们一样失败,害怕遇到我爸那样的男人,害怕自己变成我妈那样的女人。
@大熊
父母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吵架,导致我从小性格都比较孤僻,不会主动与人接触,情商不高。
长大以后发现他们根本就是价值观不同,对待生活人生的规划完全不一样。
我结婚后,他们离婚了,起初我还期望他们只是像小时候吵架一样,会和好,后来不这么想了。
两个不同路的人在一起只会互相折磨。
从小目睹父母一直在吵架相互埋怨中长大。
我爸爸是一个自卑且懦弱的男人,家中女孩多,我是女孩,做什么从来不曾被父母认可。
结婚后我一直希望和丈夫和和睦睦的,但是很多时候我都能从丈夫的身上看到父亲的影子。
@丽丽
从记事起,父母就总吵架离婚。
童年对我而言,满满的都是这些回忆。现在父母老了,仍然吵架要分开。
我对婚姻不知所措,结婚前谈恋爱也不知怎么处理男女关系。有些苦恼。
现在老公总出差,我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父母仍然吵吵闹闹,总想分家。
@海蓝
安全感,是父母给的,也是自己给的
听友@五爷
我的父母从一穷二白一起艰苦奋斗,让我觉得金钱真的没这么重要。
听友@呵呵鼠
我妈妈说我没出生之前在天上挑妈妈,看来我的眼光很不错的,以后结婚一定要找我爸这样的人。
@赵没力
我的婚姻大概就是彻底与父母婚姻相反,我觉得我已经成功摆脱了他们的影响。
我父母婚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我的婚姻四五年始终甜蜜如一。赵同学连一次大声和我说话的情况都没有过。
我呢?会有很多无理取闹的时候,没有安全感,但慢慢频率越来越少,我相信会降至没有。
@天女花
父母都脾气不好,相处模式是吵架。最开始不想结婚,因为处理各种关系觉得麻烦。
但是我爱人性格很好,和他的相处让我改变了认知。
远离父母的不良影响和纠缠,现在生活过得比较平稳,刚开始有一些不适应和过渡,但整体来说,遗传的部分已经被自我扭转。
@腹作干雷鸣
一天中午,我们三人正埋头吃饭。
我妈忽然憋不住地噗嗤嗤笑了起来。
我抬起头一脸懵逼。
我妈说,你爸刚忽然在饭桌底下握住了我的手。
我爸给了我一个得逞后的小眼神。
@路人甲
公婆之间的相处方式,几乎就能看到自己老公的缩影。
婆婆年轻时想学弹琴,公公就花四万多给她买了一架钢琴,那还是在20年前的普通家庭。
婆婆想去基督教会,当时很多家庭都特别反对和嘲讽的态度,公公见婆婆喜欢,就支持她去。
坚持信仰十多年,即使在公公过世之后,也是这信仰支撑着婆婆积极乐观的生活下去。
公公对妻子的支持与欣赏,在王先森身上得到了延续。
@睿
我的父母为了家庭:有争吵打闹,更有嘘寒问暖;有互相责怪,更有相互支持。
谈不上相敬如宾或是琴瑟和鸣,但在他们的能力内,撑起了这个家庭的一片天。
我的童年比不上别人,但因为有他们,我的童年就是精彩的。
这世上本没有完美的婚姻
@昭和少女
外貌不重要,钱不重要,性格非常重要。
@林中鹿藏
找一个长在你笑点上,而不是泪点上的人过一生。
@莉莉
我觉得现代年轻人普遍有一种误解,觉得婚姻就应该是都高高兴兴,幸福美满,没有摩擦的,否则就是遇人不对。
很多父母的一辈子,都是在各种吵吵嚷嚷,酸甜苦辣中过来的。
冲突,磨合,调整,再冲突再磨合。
没有个互相包容与理解的艺术,是没法婚姻稳定,长久幸福的。
@格格-lost
不能跟脾气差的人结婚。
不能跟强势的人结婚。
婚姻不可能完美的。
两个人相处不是东风西风的关系,是相互妥协包容的关系。
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杯子碎渣满地都是,但我爸上班前还是会把早饭焐在锅里,等我妈起来吃。
@燕小六七舅姥姥
让我学到的一点就是:婚姻比爱情更需要经营,因为爱会消失。
爱情靠着头脑发热和一腔激情就可以,而维持婚姻则需要的太多太多。
@我快坚持不住了
他们不过是年龄比我大而已,但并不代表他们懂事儿。
@普鲁士蓝
我们往往以为,父母已经是完成的形象。
可一旦我们决定认识他们,才发现,完成只是一层薄薄的壳,他们也只是生活的学徒,也在挣扎着成长。
@马小闹vicki
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想让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的人,父母就要多努力。
@陆加文
抱怨也好感恩也好,唯一的启示就是,讨论再多的原生家庭影响,自己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
撰稿:容易
责编:Aaron
主编:自我治愈的洗马君
素材来源:喜马拉雅听友、豆瓣网友
每一个中国家庭,至少有1人患癌:癌症令人胆寒
毛不易献唱喜马拉雅《三体》广播剧主题曲
“你干嘛偷看我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