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赛车》经典影评1000字
《意大利赛车》是一部由马特奥·罗韦尔执导,斯蒂芬努·阿科西 / 马蒂尔达·德·安杰利斯 / 洛伦索·吉埃利主演的一部剧情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大利赛车》影评(一):下一个弯道,生或死
血缘的确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存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忽视,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像一把钝刀,一刀一刀的凌迟对方,折磨彼此。
沉沦在深渊,只会寻找相似病态的人拥抱取暖,不是无法脱离,而是屈从于戒不断的懦弱。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所以不要给自己设置天花板,不要给自己烙印标签,FREE FLY!
天才和疯子一线间,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事情必需天赋。所以不要再花费大量时间在自己不可逾越的短板上了,徒劳无功。
有张有驰
没有让你的肾上腺素一直保持着飙升
也没有狗血到得到以前车神的金手指就一路开挂斩关夺将拿下第一名
够燃够好看
祝新年快乐
好看,我还想看第二遍。
好看,我还想看第二遍。
好看,我还想看第二遍。
好看,我还想看第二遍。
好看,我还想看第二遍。
好看,我还想看第二遍。
好看,我还想看第二遍。
好看,我还想看第二遍。
凑字数的,因为我词穷。。
《意大利赛车》影评(三):帮助我们了解赛车的好电影
至少让人更加理解赛车。而且不是《头文字D》那种中国式的“练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练习,然后来点励志就成了),而是西方的“内在的体魄”——“冒险的勇气”——“知识的积累和战术的运用”——“技艺的娴熟”。车神训练妹妹首先就是要她锻炼好身体,然后带着她出门故意去招惹黑帮,让妹妹带着自己在寻常道路上飙车逃亡。懂得控制好动力能源(我的理解是车携带的油是有限的,要保持车的重量和速度,要走足够长的路途。比赛不是简单的冲刺,而是像长跑一样要控制好速度与节奏),所以对手最终因为油用光了只能中途退出。也懂得用战略,利用大家都知道自己是车神,就突然要助手换“雨胎”,让对手也急着换了雨胎,其实根本就没有换。关键最后是技艺的娴熟,像车神最后为了赢回“家”,参与了地下的冒险车赛。终点是一面墙,而车神能够在最后到达后还来个漂亮的急转弯。
我觉得这样是更有说服力,也更真实的展现。也能够让观众更多地理解赛车。
这个故事本来剧情上并没有太新颖的地方,可看到最后还是感动到了,特别是妹妹头盔下流露出的坚毅眼神还有眼底的悲伤,马路飙车躲避追逐那一段将一个赛车手的专注度,干净利落的爆发力展现地淋漓尽致,帅炸了,反正女主颜值很可哈哈,片子的核心是亲情,有父女之情,兄妹之情,还有姐弟之情,女孩因为亲情而背负使命,哥哥本来吸毒嗑药,像一个混混,关键时刻因为打人(和女主因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发生争执,心情低落去找以前的女友,他其实还是很爱他女友的,结果发现分开后女友为了毒品跟别的男人在一块,得不到任何来源的支持,所以心态崩了)导致妹妹受伤,毁了妹妹的赛程,虽然影片没有明显交代,但可以看出哥哥本来是车神,因为一场事故颓废沦落了,后来又因为自己的失误自暴自弃,可看到那一辆二十多年前曾驾驶的赛车仍然唤起了内心的火焰,他的绝望和对妹妹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以命相赌,很佩服的是他在那样可谓危险惨烈的赛场上依然保持了全情投入、享受当下的态度,他将自己的能力发挥至极致,虽然最后没有夺冠,但是所幸的是活了下来,且与妹妹弟弟都和解了,那一个拥抱是如此美好,好像可以释然一切。(电影最后写了一句:献给安东尼奥东尼诺丹提尼 1939~2014,看来是真人真事改编,还蛮加分,这个故事展现的确实就像真实的生活,有泪有挫败,也有爱有感动,其实人生如此已经很好了)
《意大利赛车》影评(五):我们身边的烂人
每个人身边都出现过烂人,对于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我们当然可以不停留的远离,但是如果他是我们的亲人呢?
当赛车手茱莉娅失去自己的父亲,她不得不开始接触自己的哥哥。
她的哥哥曾经是个出色的赛车手,但是因为吸毒坠落了,被父亲赶出了家门。
当她遇到哥哥的那一刻起麻烦就接踵而至。大闹父亲的葬礼,抢占父亲的房产,变卖家里的东西,整天浑浑噩噩,打架,吸毒,甚至连自己弟弟的牛奶也不放过。当他带领弟弟以及其同学闯入体育中心游泳被发现并被校长和众家长约谈时,成为压倒茱莉娅的最后一颗稻草,茱莉娅忍不住大骂他是烂人,让他滚回自己肮脏的生活。
但当哥哥转身离去时,我们明明又看到了哥哥的不解,以及茱莉娅和弟弟的不舍。
因为在发生那些烂事儿的日子里,哥哥同时也为了他的妹妹和弟弟失去了自己的女友。从开始是为了钱帮助妹妹进行比赛,到后来误以为妹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生气;从开始沉浸在毒品中,到后来劝导妹妹不该吸大麻;从抢弟弟的房间,到后来帮助弟弟和同学打成一片;从开始为了毒品不顾一切,到后来为了自己的女友拒绝闪到一旁;从开始抢房产,到后来为了妹妹不流浪街头驾驶着汽车冲向高墙……
好事与坏事往往是穿插着进行的,在这些穿插中,我们看到了哥哥、妹妹、弟弟三个人各自的转变,看到了他们三个人彼此的接纳和成长。
弟弟被送去寄养时和茱莉娅的行礼道别;妹妹在得知哥哥打架时,第一时间赶到,并带着哥哥一路狂奔;不苟言笑的弟弟在拥抱哥哥时也终于绽放了微笑。
光着膀子和墓地保安破口大骂的哥哥,在看到妹妹和弟弟时,安静的回屋找了一件衣服披在了身上,这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人我们仿佛在身边见过,即便再厚颜无耻的人,在自己在乎的事情面前,也会从地上捡起碎成渣的尊严。
当哥哥张开双臂时,我们相信马蒂诺一家会生活的很幸福,虽然仍然会有摩擦。
我们的身边也会出现烂人,这些烂人可能也包含我们的家人,此时我们无法远离。所以当我们抱怨生活时,何不安静下来想想他们对我们的好,对我们的善意,对我们的爱。当你张开双臂去拥抱他们时,一切烦恼也会烟消云散。
《意大利赛车》影评(六):对意大利浅薄的印象
第一次看意大利的片子,可以说对意大利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此处分享一下~
有关儿童的法律
1、 未成年的孤儿要求有成年人监护,否则会被送到寄养家庭。虽然不是每个小孩都愿意去寄养家庭,不过,这样的法律可以给小孩一定的保障;
赛车
1、 总体感觉,意大利人热血十足,喜欢豪车,胆子很大,资助赛车的人很有钱。
2、 意大利的路七弯八拐,着实很考验车技,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天然原因,意大利才滋生了那么多赛车手;
3、 赛车的风险真的很大,一个不留神,就会有翻车、撞车、起火等等的意外,甚至引起死亡。据我了解,现在赛车赛制、赛车的配备等等,已经比以往要更为安全,正规的比赛都会考虑到要保障赛车手的生命安全,但影片中的地下赛车就是拿命在玩的。
4、 影片最后,Loris凭精湛的技术,用一辆20年前的老车,遥遥领先于新款豪车,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赛车比的不仅仅是车子本身,还有赛车手的技术以及赛车手和车子之间的配合。
5、 看到Giulia在各种花式练肌肉的时候,我就突然想起我快一个月没健身了,好懒惰,要快快锻炼起来了。
社会
意大利南北发展差距很大,南方比北方要落后很多,影片故事发生的地方应该是在南方。该片反应了许多意大利的现状,如贫富差距、黑帮成群、失业率高、福利保障较好等等。
1、 意大利古建筑留存的很多,保护得很好,每个建筑各具特色,可见意大利人的艺术才能。
2、 Giulia住的地方,是一栋土楼,旁边有一个车库,四周都是矮山和田地,离市区有一段距离,出行靠摩托车,就像中国的农村。
3、 Loris就住在一个房车里面,也就是可以移动的房子,一般情况下,他会停在树林里,就像一个流浪汉。房车虽小一应俱全,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可惜房车在中国很难普及,所以这一幕在我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但这也折射出意大利贫富差距大、失业率高的现状
4、 Loris自由、散漫、贪图享乐的生活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大概就是意大利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吧
5、 有一次Loris为了锻炼Giulia的车技,故意冲撞了路边的一个黑窝,可见黑帮的普遍
意大利还是很美的,有机会想亲眼目睹这一魅力古城。
《意大利赛车》影评(七):献给硬核车迷的佳作
该电影虽然是一部披着赛车电影的皮,实则讲亲情的故事,但它对于赛车的态度仍然能够得到最挑剔的车迷的认可。首先赛车都是采用真实录音,非常有临场感,而且拍摄的时候是真的拿保时捷去参加了GT赛事,而且辗转了imola等多条赛道,而非简单的布景。其间自然得到了赛场中各车手的支持,不乏名车手。
影片中出现过的神车,可能在不了解的人眼中,这不就是一老爷车吗?看起来跟中国当年满大街跑的富康夏利桑塔纳没区别啊。可是你或许不知道,这部标致205 T16 EVO 2可是卫冕过WRC B组的赛车。而B组,是人类历史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比赛之一,或许,没有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几年,还能卫冕的赛车,放在今天实力也不容小觑。在电影拍摄的时候,现役车手们仍然对该车羡慕至极。
故事内容不想多谈,比较平缓,若是想看什么肾上腺激素暴增的电影,建议看《速度与激情》。因为这电影走的是另外一个方向,何况对于没有什么汽车文化的中国而言,可能很难理解主人公,更别说理解拉力赛GT赛了。故事讲的是一个浪子回头的亲情故事。故事平淡,没有鸡汤,没有狗血,一如现实家庭,有温馨有争执,虽然戏剧化,但真实地亲切。影片中电影剪辑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虽然有点小乱。
本电影的主人公原型是Carlo Capone,但这故事其实并不是真人真事,只是致敬Carlo Capone。Carlo Capone获得了1984年欧洲拉力赛的冠军,使用的赛车是最后的后驱拉力赛车——lancia 037。虽然电影中截取了拉力赛车的历史片段,但他其实从未驾驶过标致神车,毕竟他几乎没参加过WRC,而且1985年之后就退役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它得到总冠军之后不久,他的女儿就死了,不久之后妻子也相继离世,而后便堕落在毒品和酒精里。关于他的故事记述大多都是意大利文,实在是看不懂,通过谷歌翻译看到貌似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1984年的他实在是太快了,貌似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来自私人车队但比官方车队还快的车手,官方要求他把位置让给别人,似乎没有同意,最后被雪藏。现在他还活着,在精神病疗养院养老。
总的来说,电影是部好电影,非常推荐。对于车迷而言十分难得,因为取材真实,考证严谨。但这并非是一部赛车电影,而是一部人人都能接受的讲述血浓于水的兄妹情的亲情电影,当然如果是车迷的话可以从电影里看到更多普通人看不到的细节。剪辑稍微有点乱,节奏相对较慢,但我觉得瑕不掩瑜,译名才是本片最大的问题。虽然不是真人真事改编,但那算不上什么缺点,
《意大利赛车》影评(八):一点想法 仅供参考 个人扯皮 开心就好
我其实很早就看过这部电影 当天晚上 我就把我澎湃的内心用文字表达了出来 但是初看是真的羞耻 思来索去我还是决定发出去 反正也没人会看见
我看的时候这片子的翻译 叫少女车神 百度云无聊翻到的 少女这两字跟车神碰撞到一块 不由自主就让人想起老套的剧情 谜一般的人设 和莫名其妙的金手指 和成长故事 这不就是我最爱看的无脑电影嘛 我毫不犹豫的点开了片子
看完之后 我思索了一会 所谓的少女车神 也不过是借了那一方天地中 赛车手血液中奔腾的冒险 奔腾的不羁 真实生活中的她也确实不羁 背负着重压还能绝地求生 那是冒险的精神 那份赌注与其说是她无可奈何的退路 不如说是她放手一搏的借口
际遇不同的三人 因突然死亡的父亲重聚 吸毒嗑药的是大哥 拥有语无伦比的赛车直觉的是大哥 大哥这个词 总是让人想到一些港片中叱咤风云的大佬 亦或是国产剧中温润可靠的大哥 但是这位老大哥就一吸毒的消瘦男青年 一口黄牙 让你不住脑补那些伦理剧中的糟心情节 当然 他没有在这方面有明显的偏向 指责大哥 这个圆形的人设 令人不知对他持什么态度 非黑即白在这部片中是不存在的 我喜欢那种每个举动后面都有人设的支撑 所以这部影片给人的观影感非常之舒服
大哥就凭借着一方热血 肆意妄为 不担心任何的后果 (我不能确定 自我见解)这种人在中国或许会被称作愣头青 幼稚 确实他也惹出了许多麻烦 但是赛车这项运动或许就需要这样的盲目 在那微乎可记的时间中 坚定的相信自己 才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赛车手的入门
如果说赛车是凭借血性 勇敢 冒险的运动 不如说赛车手是世界上最警戒的 他们谨慎 不打无备之战 他们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 用最初的直觉 作出判断 轰鸣的引擎声 是他们的背景音 白噪音是他们内心的声音 他们永远预判着下一个弯道 像永无止境的冒险
没有哥哥 就没有妹妹 妹妹或许仍就是那个心中充满获胜的执念 却原地打转的赛车手
相比起我这拘于井底的青蛙 我做任何事都要畏手畏脚 我不敢冒险 我总是量力而行 我迫切的阅读小说 我想透过那扇无拘无束的窗 去看他人想象中的世界 以此来满足我心中那不断跃动却无处发泄的火苗 即便是逆境 是绝望 都愿意去为那唯一的出路去冒险
电影最后没有说他们拿回了房子没 我也不明白那位大哥是否拿了第一 但是最后 他们在一起 真好 多少无疾而终的缘分 皆因为钱抑或社会的声音
但是他们很好 恰如他们一样的人 或许才不会因为那些许的小事 而错过一个人身上的美好 从不接纳到最后 是发现的过程 从一无所有 到一无所有 得到的是更加广阔的心境 是那鲁莽中的谨慎意大利赛车 (2016)7.32016 / 意大利 / 剧情 运动 / 马特奥·罗韦尔 / 斯蒂芬努·阿科西 马蒂尔达·德·安杰利斯
《意大利赛车》影评(九):扑克脸,大波妹和废物叔的故事
首先,这不是一部赛车片,是一部亲情片。
影片讲述了一个嗑药的废物叔经过千辛万苦重拾亲情的故事。
话说意大利有一前车神废物叔,不羁放纵爱自由,给老爸赶出门,和女友生活在房车里,终日吸毒嗑药。
某天得到通知,老爸死了,赶紧赶去葬礼。一看,不得了,当年的小妹妹已经长成一大波妹,还多了一个不苟言笑的扑克脸小弟。
这弟妹俩无依无靠,废物叔决定回家。但是,遭嫌弃。谁叫你十年不回家,一回家就是一个落魄的毒虫形象呢?头发油腻还稀疏,一口黄牙再加邋遢胡子。
但废物叔决定挽回弟妹的心。
如何做呢?
扑克脸小弟还比较好办,小屁孩不就爱威风吗?于是废物叔带扑克脸小弟及其同学闯进市政厅游泳池玩了一回高台跳水。搞掂!
大波妹就比较难办了,欲求不满啊。原来老爸认为此女有赛车天份,于是抵押了房子,筹措了资金,让她参加意大利GT竞标赛。谁知该女技术太烂,一个积分也拿不到,老爸气得心脏病发身亡。但此女还坚持要完成剩余的比赛,一为完成亡父遗愿,二为赢得奖金赎回房子。没办法啦,要换回妹妹的心,只有帮她。
于是,废物叔对妹妹展开特训。
白天练她体能,晚上教她漂移。为了教她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废物叔还故意惹怒摩托党,然后让妹妹开小破车靠自己技术来甩开追杀。
皇天不负有心人,烂泥终于扶上壁。妹妹开始拿到积分,继而拿到名次,甚至还拿到分站冠军。
但是,大波妹欲求不满啊,还要拿总冠军。除此以外,她还脾气臭,废物叔一犯错妹妹就破口大骂。
废物叔心里苦啊,由此引发了一场血案。详细案情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结果就是大波妹躺进医院,错过了总冠军。
完蛋了,废物叔很可能前功尽弃了。但为了给弟妹保住房子,废物叔决定自己出马,参加名为意大利自杀赛的地下赛车。
该比赛从早上斗到晚上,从郊区斗到旧城区。最后,废物叔驾车撞墙了,对,你没看错,撞墙了。结局很可悲?NoNoNo,最后一家团聚,废物叔赢回了弟妹的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大家自己去看吧。
片子还是挺感人的,笑中有泪,值得一看。
最后多加一句,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意大利赛车》影评(十):想要了解21世纪的“意呆利”,就不能错过这些电影
原创 2017-04-02 小明 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
3月31日12点开票伊始,小明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影迷朋友的躁动与热切,好多热门影片刷刷刷就全部“飘红”了,徒留钱包里的硬币无处安放(应有落寞抽烟/喝酒.jpg)。
不过小明当然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新新青年,像《乱什么佳人》啊、《人生什么缝》啊、《不成什么的问题》啊,小明都没有多瞧一眼,直接奔向了今年“聚焦意大利”单元的几部电影,气定神闲地占了最棒的座儿~
什么?你说是小明的品味剑走偏锋!?NONONO...不懂了吧?说起意大利电影,可是世界范围内都举足轻重的一支电影力量,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维斯康蒂、帕索里尼等享誉国际的电影大师自不必多言,如保罗·索伦蒂诺、保罗·维尔奇等新锐影人也让意大利电影在当今影坛受到瞩目。
何况,来到北影节,不就得看看别地儿都看不到的新片好片吗!
秉持着好东西要一起分享精神的小明,也来卖一发安利。“聚焦意大利”单元中,小明首推《梦中人》(Fai Bei Sogni,2016)!
《梦中人》由意大利国宝级导演马可·贝罗奇奥(Marco Bellocchio)执导,以《怒不可遏》一战成名的他,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并在2011年收获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去年北影节展映过的《吾血之血》(2015)也是大师广受好评的作品。
获得终身成就奖后,贝罗奇奥并没有安于太师椅,仍以逾70岁的高龄奋战在电影第一线,去年带来的这部电影为威尼斯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开幕,再次证明自己宝刀不老。
《梦中人》以三段式交叉的叙事,展现了主人公在三个不同的时间节点,对母亲意外离世的感受和追忆,同时穿插了对宗教、战争、家庭关系等社会议题的讨论。失去母爱的伤痕永久刻在主角的心房,但想从这深陷的情感泥潭中拼力走出,不只需要天时地利,还要有一颗保持敏感且强大的内心。
4.18二|18:30|卢米埃影城芳草地店
4.21五|18:30|天幕新彩云影城
4.22六|18:30|CGV星星影城颐堤港店
什么?《梦中人》结构太复杂,只想看点轻松的喜剧?这个也难不倒机智的小明,一部去年意大利的票房冠军《我去哪儿?》可以让你笑得直打滚儿。豆瓣评分8.1,看起来也是颇受中国观众认可呢!
《我去哪儿?》是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切柯·扎罗内的作品,他自编自演,饰演的主人公是一个从小梦想手捧铁饭碗、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的有志青年,过了而立之年后,他也的确进入了体制单位、坐拥女友同事、然后就走向了命运的岔路口——公司冗员整顿,本该被辞的男主“自强不息“、坚决不离开工作岗位,于是就被上司调到各种奇葩的务工场所……
机智的小明再次看穿一切,明明是公款的环球旅游啊(摔。
影片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将意大利当代社会中的官僚腐败、性别歧视等议题曝露在阳光底下,惹人发笑的同时也时不时鸣响现实的警钟。
4.22六|18:30|UME安贞店
4.23日|18:30|卢米埃影城芳草地店
哟嚯,还有人认为都只是我耍耍嘴皮子、逞一家之言?那好,小明就再摆出几部拿奖到手软的片子镇镇场面,看好了!
正如金像奖之于香港,凯撒奖之于法国,“大卫奖"是意大利本土电影的最高荣誉。(《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拿过该奖的最佳外语片)
几天前结束的第62届大卫奖颁奖礼上,两位大卫奖影后同台飙戏的《疯爱》掳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5项大奖,而威尼斯影帝领衔的《意大利比赛》则捧得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6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的两个赢家。
你说巧不巧,这两部影片还都即将在北影节放映。
比阿特丽斯胡话连篇,自称是家财万贯的伯爵夫人,与各国大咖有密切往来。唐纳特拉纹着纹身,很安静,禁锢在自己的神秘空间无法自拔。她们都是精神病人,被软禁在精神病院里。偶然机会得以逃离医院后,她们发现自己的人生和周遭世界都不一样了。
保罗·维尔奇这部新片讲述了疯女人之间出乎意料的友谊。在逃离精神病院的冒险过程中,两个疯子在这个所谓正常人的世界里不断地寻求着乐趣和爱。
4.17一|18:30|万达影城通州店
4.19三|18:30|万达影城石景山店
4.22六|18:30|卢米埃影城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