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越能干越会被干掉!职场生存,懂这3条,才前途无量……
《易经》告诉我们,每件事情都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时,一个位。
「曾仕强每日箴言」
可现实往往是,一心一意完成成堆工作,却没有成绩;提出了好多建议,老板都不采纳;和上级关系处理不好,总是被骂;明明做出来很多成就,最后却被无情辞退。
这些事情说到底,都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和老板/上级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职场为人处世,说到底就是处理关系,和同事的关系,和上下级的关系,其中和老板/上级的关系尤为重要,直接关系你的前途。
那么,身处职场,如何和老板搞好关系,步步高升,做出一番成绩呢?今天我们分享3条,供大家参考。
1
自古以来,当老板的,最怕的事情就是功高盖主。所以历史上,功臣被杀的事情屡见不鲜。
为什么功臣会被杀?如果单方面说是皇帝的不对,我不太赞成,因为皇帝其实有很正当的理由。
皇帝会认为,我在位的时候你不会怎么样,但是有一天我走了,我儿子即位的时候,你会不会服他我就不知道了。
比如朱元璋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安心当皇帝,连徐达都杀了。徐达是功臣,对他忠心耿耿。朱元璋杀他就一个理由,将来我的儿子很可能驾驭不了他,他可能会反我的儿子。
这类人,我们可以统称为功高震主,越能干越会被干掉。
范蠡没有被杀,他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以后,就跟文种讲,我们赶快跑,因为越王是鹰钩鼻,他只能共患难,没有办法共享乐,不跑我们非死不可,文种不听,最后以自杀收场。
跑不是那么简单的,跑是一门大智慧。跑在《易经》里有个卦叫遁卦,遁卦就是既要跑得安全,又要没有后遗症,这是高级技巧。
有时候你想跑都跑不掉,因为你一跑,皇帝就说你要叛变,马上就要杀你。
其实说到底,很多事情,天定的因素比人的因素要大。好好做人,才能做到最后。
有一种说法,我们叫作“好死”,就是有很好的一个结果,也就是善终,这是高难度的。
诸葛亮出山以后,难道全天下真的只有他一个高智慧的人吗?不是的。
孙权那边有周瑜,曹操那边有郭嘉,这两个人都不输给诸葛亮先生。如果周瑜、郭嘉不死,那他们三个人整天斗来斗去,就没什么看头了。
老天安排周瑜活活被气死,老天安排郭嘉年纪轻轻就得重病,就是在暗中帮助孔明先生。
为什么要帮助孔明先生?这才是我们最值得研究的一段。
要了解这个事情就要从《道德经》里去找,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天没有亲戚朋友,但是他常与善人,经常照顾心地善良的人。
然后你就可以去比较了。周瑜看到孔明的时候,第一眼就知道孔明厉害,一心一意想要杀孔明。
老天看出来了,你想杀他,我就让你活活气死。
很多人都怀疑诸葛亮会反,因为阿斗那样的水平,他想反太容易了,可是他没有,说到底都源于他高尚的个人修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
懂得适可而止,善于察言观色
老板跟部属相处,跟这个是一模一样的,如果靠得太近,最后一定会被砍掉。
赵云为什么那么倒霉?其实赵云的武艺并不低。赵云被封为“五虎将”的时候,关羽是不赞成的,封他我就不要这个称号了。
怎么回事呢?因为他介入刘备的家务事太深,他知道刘备家里的很多事情。
所以,作为一个部属,要懂得适可而止。
止是一门大学问,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做到适可而止,稍一过分,就一定会招祸。
对于老板的事情,知道太多不好,知道太少也不好,刚刚好是很难拿捏的。
老板心想,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你居然连这个都知道。
这两句话要好好揣摩,这都是要被杀的。所以有时候要装不知道。
我当总务八年,有一件事情始终装不知道,就是老板喜欢什么颜色,如果我连老板穿什么内裤都知道,那我就没好结果了。
为什么?从唐明皇就可以看出来。
唐明皇最喜欢的人是高力士,高力士很会服侍人,他把唐明皇服侍得舒舒服服的。
可有一天唐明皇就不高兴了,我什么事情你都知道,到底是我听你的,还是你听我的?
有一点很重要,跟老板在一起,千万不要表现得完全了解老板,那是不行的,但是你也不能不了解老板,那不是死定了,而是滚定了。
全世界将人研究得最深透的就是中国人。
我在外国读过行为科学,很粗浅,外国人只是把人当物来研究。看到一个人,他是男或是女,研究这个没有用,要看他是来干吗的。
所以作为一个老板,如果哪一天一个干部敲门进来,你第一眼看到他,竟然不知道他来干什么,要跟你讲什么话,我想你这个老板就不要当了,因为你掌握不住他。
作为一个部属,进来一看老板脸色,话该讲不该讲,该讲到什么地步,这个话是不是现在不该讲,回头找别的人来讲,如果你连这些都把握不住,你就活不长。
这是中国人非常复杂的一面。到现在为止,这门学问中国是天下第一。
3
是非放肚子里,嘴巴讲妥当话
可见,在职场为人处世,大小多少的分寸要掌握好。
《易经》告诉我们,每件事情都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时,一个位。
这句话合时机,你就讲;不合时机,最好不要讲。讲这话配合你的身份,你就讲;不配合你的身份,就不要讲。
为什么我们跟老板在一起的时候不能说话,除非他问,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干部天天要当老板的老师,见面就教训他,我觉得很奇怪,他又没有请你当家教。
老板问你有意见吗,你马上说有,他心里就很窝火:像你这种人我就不能对你客气,我稍微客气一下,你抓住机会就来了,所以以后我连请都不会请你。这样你就很惨了。
老板问你有没有意见,你说没有。老板说有意见就说,你还说没有。老板又说有意见就说说,你才开始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先潜后现。
最高明的人是,老板问你问题,你很婉转地把你的答案变成是他的意见,而不是你直截了当地说你这样不对,我这样才对。
这样的部属,老板不提拔你还提拔谁呢?
就像真正会下象棋的中国人,能够下到有赢有输,而且想赢就赢,想输就输。
如果对手是自己的老板,放水,老板不高兴;赢他,他更不高兴;于是还可以下到和棋。
这样老板也很清楚:你本来是可以赢我的,只是给我面子,才和棋的。
中国人最喜欢装糊涂。看到假装没看到,知道假装不知道,除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不让对方太难过,稍微照顾一下人家的面子。
但是装糊涂不是真糊涂,过程虽然含含糊糊,最后的是非还是非常清楚的。
一个人没有是非,糟糕透顶。可是非是不能讲出来的,一旦讲出来就叫惹是非。
中国人都是心知肚明,嘴巴含含糊糊,然后随机应变,那你就前途无量。
《易经》中有一个字,叫作爻。
“爻”这个字,非常简单,一共只有四画,每一画都歪七扭八的,没有一画是横的,也没有一画是竖的。这是什么道理呢?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都要正。“正”这个字,横的就是横的,竖的就是竖的,没有一画歪七扭八。
但是《易经》通过“爻”告诉我们,“正”是理想,实际的状况通常是歪七扭八。
你看它是斜的,就把它调整好,没多久它又斜了,反正不是斜这边,就是斜那边,所以要不停地调整。
我们讲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做人,要学会变通,力求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情势下做出合理的判断,找到此时此地恰到好处的应对方案。
记住,人生就是在这种不断变通的磨炼当中,追求自己的成长。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
好书推荐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
详解中国式职场十大内功
▽
戳下图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