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天使》读后感100字
《雪地天使》是一本由[挪威]马娅•伦德 / [挪威]丽莎•艾萨托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地天使》精选点评:
●温暖之作 也适合大人阅读 珍惜当下
●好久没读童话了,结尾竟泪目,很想想想想想妈妈
●超级期待的一本童书,虽然错过了圣诞,但是插画和故事依然能让我在脑海里描绘圣诞的气息。其实孩子真的比我们这些大人更需要得到认同和关注,他们的细腻敏感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就像海德薇说的“幸亏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让人高兴的事。”
●被这本挪威超级畅销书深深吸引了,它给人带来的治愈能够在心灵中久久停留,成人也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温暖与慰藉。很适合冬天和新年的一份礼物。
●值得反复读的童书,插画、装帧设计很用心。用少年情感表达成人向的故事,逝去的人留在人间是因为还有眷恋,但活着的人也要鼓励彼此放手。
●暖到泪目,T﹏T了
●可爱温暖的故事
●人生重要的关隘,意识到死亡并试着和它相处。一本温暖的书。
●很美很暖
●插画很美 很温暖的故事
《雪地天使》读后感(一):雪地天使
作者优美的文笔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可以带每个大人回到温暖的童年,这是一本十分适合在冬天阅读的童话。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童话故事,读者跟随作者走进北欧那片美丽的土地,走进作者自己的童年,看至最后才恍然大悟,这个故事为什么拥有治愈人心的力量,确实如封面所言,这是一本值得9到99岁读者阅读的冬日童话。我很喜欢书的封面和插图,强烈推荐。
《雪地天使》读后感(二):有眷恋不孤独
童话打动人心。不能说的秘密。你的孤独谁知道?你的忧伤谁来治愈?热爱生命的灵魂永远神圣。缺失的世界一角,回不来也没有关系,只要别就此永远停在那个缺口处,用心找回它让自己眷恋的原因,记住它的模样。朱利安的秘密通道里,有一个可爱的女孩,她不存在,她又时时出现,她知道你可以走出忧伤,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海德薇与朱利安的世界都有眷恋,所以相遇。一段相遇让爱与死亡的话题虽然忧伤却不沉重,虽然眷恋却不停步。童话治愈人心,雪地里的天使是海德薇,是六月,是亨利,也是朱利安,是每一个心里对你有眷恋心里对你有不舍的人。所以,学会珍惜,学会用尽全力去热爱生活。谢谢这本书在寒夜里带来的温暖。
《雪地天使》读后感(三):雪地天使,隐藏着成人世界的美好祝福
我确实被《雪地天使》(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装帧吸引了,拿到书后,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我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在底下留言,基本都在夸装帧和插图的美感,而且他们都已认人父母。当天晚上,我特意开了一个暖气,开了一展台灯,坐在家里放在角落边的躺椅上,还在腿上放了一根毛毯,开始阅读。说实话,这是特意为之的,因为我总觉得北欧不就是这样吗,壁炉,躺椅,毛毯,只是没有壁炉,只好用暖气来代替了。对于北欧文学,我好像除了看过一本《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别的书都没看过,对那里的印象依旧停留在极光、冬天漫长、福利好、宜家、三文鱼和HM……有人会问,安徒生童话不是也是北欧的丹麦吗?真的抱歉,除了几个被动听过的安徒生童话外,我真的没有怎么看过安徒生童话,呵呵,可能也间接说明我童年的乏味吧。阅读完此书,我大概花了三个小时。《雪地天使》主要讲述了一个生于圣诞节叫朱利安的男孩,因为姐姐六月的意外去世,家里不再有从前的快乐,甚至都没为圣诞节做些准备,在这低潮期,他认识了新朋友十岁女孩海德薇,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在她感染下,朱利安决定让父母接受姐姐去世的事实,并重新快乐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他惊奇地发现海德薇早在几十年前就过世,而她的哥哥一直很自责,最终在朱利安努力下,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及海德薇的哥哥重新获得快乐的故事。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故事,个人私以为,她确实超越了一本童书的范畴,尽管她的主角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但实则是讲述人生,讲述生死离别,讲述爱的永恒,讲述原谅与赎罪,讲述遭遇意外如何新生……同时,她在架构方面完成了突破,将两个相隔数十年的意外(一起是朱利安姐姐的去世,另一起是海德薇滑冰意外去世)串联在一起,通过愁眉不展的朱利安和开朗阳光又主动的海德薇短暂又炽热的友情,展现了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他们两人是如此不同,又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但他们对真善美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有些玄幻感,却将作品质感回归到了孩童视线,如果能如此美好,那还多好:海德薇最终穿着哥哥的珍藏的滑冰鞋,如愿滑翔;姐姐六月和海德薇成了好朋友,关心着彼此,分享着秘密……或许,这本书最大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即便有些我们爱的人已经离去,但我们也要快乐地记着他们,然后继续快乐地生活下去,在某天,我们终将和他们相遇……
《雪地天使》读后感(四):《雪地天使》:在告别中学会成长与爱
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是来到凡间的天使,父母在照顾小天使的过程中教会他责任、珍惜、爱与勇气,但几乎每一对父母都忘记教会孩子学会好好告别,所以面对告别我们表现出脆弱、惶恐与不安,但其实面对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
《雪地天使》是一本写给所有成年人的绘本,书中主要讲述小男孩朱利安失去了他的的姐姐,全家的气氛开始变得压抑沉默,而朱利安试图改变家里的氛围,就在他满心焦虑时他认识了小女孩海德薇。
与海德薇相处的过程中,朱利安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放松,海德薇甚至教朱利安如何帮助家里的其他人接受他姐姐已经去世的这个事实,但是海德薇身上藏着太多太多的秘密。海德薇住在只有她自己的大房子里,她家的家居随时能够变个样子,而且朱利安发现有一个怪老头总是凝视这件房子。
随着海德薇与朱利安的交往越来越深,他们交换着彼此的秘密,直到朱利安发现了海德薇的秘密。原来海德薇已经在几十年前去世了,她因为不敢面对,所以迟迟不肯离开,最终朱利安帮助海德薇克服了心魔,可爱海德薇终于重新轮回。
在帮助海德薇接受死亡的过程中,朱利安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意识到自己的姐姐并不希望大家整日沉默消沉,姐姐也希望大家能够快乐的生活,只要活在大家的心中就很好。面对离别朱利安表现得聪明勇敢,他为家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何种姿态才是正确的告别呢?
首先要正视亲人的离去。面对姐姐六月的离去,朱利安的父母选择收起了有关六月的一切,看见六月的照片都会显出抗拒的情绪,这对于朱利安以及他妹妹就是在强化意识到家庭中发生了巨大的变故。
但其实闭口不谈并不是一个面对离别最正确的方式,人生中会遇见很多次离别,也许是爷爷奶奶的过世,也许是家里宠物的死亡,也许是自己好朋友突发意外……父母身为成年人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过程,他们其实更需要关心。
要告诉孩子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虽然这些亲人不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我们依旧拥有和他们在一起的美好回忆,这些回忆是她们曾经活过的证据,正如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所写:“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其次,不要过多的放大悲伤。在六月去世后,朱利安一家都陷入一种氛围中,家人拒绝过圣诞,家庭氛围极其压抑,朱利安甚至感觉自己有一对假的父母。
面对亲人离世,其实孩子的感觉是很敏锐的,大人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内心本就很脆弱,并不具备面对悲伤、治愈悲伤的能力。父母也没必要刻意伪装成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正确的表达情绪就可以了。亲人离世不仅是一次家庭变故,同时也是一次考核,每一对父母都需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要对在世的人表现出更多的关怀,尤其是孩子。小孩出于心力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如果不能感受到充足的爱,甚至感受家庭的冷漠和压抑会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
科学研究表明,大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人都是童年留下的阴影。面对亲人离世,小孩子的内心其实更需要安抚,年纪尚小的他们不懂得死亡,更没有面对过,这就更需要父母多加陪伴,耐心疏导。
事情都有正反两面,不懂离别的悲伤,就不会体会到团聚的可贵。中国人一向喜欢团圆美满不喜离别,对死亡更是闭口不谈,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堂专业的死亡教育课。只有正确地认识死亡,才能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
《雪地天使》读后感(五):懂事之前,情动以后
文图 / 左叔
就像腰封上写的那样,这是一本“让人潸然泪下的炉边故事”,也是“9到99岁读者都爱的冬日絮语”。
故事灰暗的底子里面,让人觉得窝心的是人情的暖。浅显的故事里,其实藏着一个很严肃、也很重要的人生命题。关于死亡,关于告别,关于如何获得新生。
这样的主题,我们的童书,鲜少有机会讨论到,我们总是将孩子们保护得太好。
《雪地天使》把少年“朱利安”放在痛失姐姐“六月”这一起重大生活创伤之中,从“朱利安”视角的描述中,我们也能看得出他的整个家庭都处在痛失亲人略有迟滞感的应激障碍之中。他是第一个从应激障碍中醒过来的,意识到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怎么可以不过圣诞节,不过自己的生日。
故事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它有一些悬疑的底色。从穿着红色外套、满脸雀斑少女“海德薇”出现,到行迹可疑、念念长情的老人“亨利”,包括姐姐“六月”离世都是在父母和妹妹种种失常的表现一一呈现之后才慢慢解开的。
少女“海德薇”其实是老人“亨利”五十年前在圣诞节时死在冰湖里面的妹妹,那幢满是圣诞装饰、充满温暖的塔楼其实是个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但装满老人“亨利”儿时回忆的“盒子”,而少年“朱利安”见到的少女“海德薇”如果不是鬼魂的话,那就是上天派来将他从失去亲人的伤痛中解救出来的“雪地天使”。
老人“亨利”用一生对妹妹“海德薇”的“念念不忘”,解开了少年“朱利安”内心里关于失去姐姐“六月”的“咒”。时光会磨灭一切,也会拯救我们。
北欧,童话故事土壤深厚的丛林,年轻的创作者能够讲出这样的一个故事,我不觉得意外。仔细推敲一下,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很多北欧童话故事,本质上影调都是灰暗的,当然会有一些结局趋向光明,终究还是有一些故事,即便是走到了终局仍旧是有遗憾的,比如在晨光中化为泡沫的小美人鱼。
作为成人,我们想要成为孩子的守护天使,想要成为他们的“雪地天使”,永远守护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可是我们同样也意识到过度的呵护并不有利他们成长。他们终究要凭借自己的力量,面对人生中的诸多难题。懂事之前的跌倒,情动以后的劫难,都得由他们自己一一亲历,我们无法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