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读后感100字

2020-10-19 01:53: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读后感100字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是一本由[英] 迈克尔·伯德(Michael Bird)著 / [英] 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精选点评:

  ●即使是视觉艺术作品,我们也不能仅仅从视觉上去观赏它们,我们需要三个境界去体会: 用眼:去直观的感受视觉的美和创意; 用脑:去了解它们的历史和背景; 用心: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其中。https://mp.weixin.qq.com/s/JU-QGeLGT3KbKoyP8MPasA

  ●精美淡雅的水彩画搭配灵动诗意的文字,很适合亲子共读的一本书。

  ●我最喜欢里面的一个个小故事啦

  ●這種水平我在現場也可以教了,排版真的很敷衍

  ●首先,这本书不太适合大部分不熟悉艺术的中国普通读者阅读,因为“西方美术史”并不在我们的通识教育体系里,遑论看完了能指导孩子。所有的故事,都是作者根据艺术家的经历虚构,也就是说,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你会感到有趣,但不一定会了解这些艺术家为何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适合那些已经知道的、却不太会说故事的读者,用来作为给孩子讲述的材料。它仍然有一些令人惊喜的优点——比如在西方艺术史的架构中,插入了中国、印度、柬埔寨、加纳艺术家,不讲罗丹而讲克洛岱尔,讲完卡拉瓦乔讲真蒂莱斯基,尽量兼顾性别种族与信仰,不然怎么说伦敦可能是世界上最cosmopolitan的城市呢?通过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也介绍世界艺术中心的转移,从希腊到意大利到荷兰到法国。无论如何,用它来做艺术史入门实在是太勉强了。

  ●准4。虽说很多都是篡改啦,但倒是蛮适合讲给孩子的,不少插画都也挺有爱。

  ●插画美,作者的文笔也很好。译文很好地呈现了什么叫“故事的语言”,韵律感超棒。每个故事在吸引人的情节之外,也会唤起某种朦胧的情感。不但适合做给孩子的艺术入门书,也特别适合大人。

  ●还不错!!适合阅读

  ● 除了我们很熟悉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或是米开朗琪罗、毕加索、梵高等等,书中也有相对来说不太为大众所知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故事,比如沙特尔的花窗艺术家、中世纪的抄经人等等。从这些故事中,每个人都能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艺术史的脉络,从而发现艺术的新世界。

  ●听会讲故事的人讲一个个我们之前从未知晓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好的故事里有人类的前世今生,有我们的喜怒哀乐,如果可以,愿我们沉醉在一个个有意思的故事里不要醒来。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读后感(一):墙上的那些画

  即使是视觉艺术作品,我们也不能仅仅从视觉上去观赏它们,我们需要三个境界去体会:

  用眼:去直观的感受视觉的美和创意;

  用脑:去了解它们的历史和背景;

  用心: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其中。

  https://mp.weixin.qq.com/s/JU-QGeLGT3KbKoyP8MPasA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读后感(二):随手挖彩蛋

  这是一本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书,书里有严谨史实也有丰富想象。作者借由自己的艺术专业背景和教育学专长把两者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前段时间刚好看了《米开朗琪罗手稿》,因此看到这本书里米开朗琪罗的故事时,有些细节格外熟悉。随手挖几个彩蛋,供大家参考:

两个采石工人一来一去地拉着锯子,把一块大理石锯成一艘小船那么大,吱——吱——吱——这里是意大利北部卡拉拉的采石场,锯石头的声音和采石场高处松树间的蝉声响成一片。海上吹来温暖的微风,卷起大理石的尘灰,如云如雾,闪着光亮,仿佛四处飘荡的幽灵。

  故事开始了。一瞬间,我们来到夏日的暑热之中,看到采石场飞扬的尘灰里,忙碌的人影。这是书中关于米开朗琪罗的故事的开头,却也是历史长河中的真实一瞬。

  米开朗琪罗在世时,已成为赫赫有名的艺术家,受前后几任教皇委托完成了大量雕塑作品。不过,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即便是一流的雕塑家,除了创作之外,仍然要负责繁重的杂务。米开朗琪罗曾花费数月时间监督采大理石,甚至还要监督修建运输石料的道路。这样的艺术家,可能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却被作者写在了故事里,还原出了那个时代艺术家的真实生活。

  故事里提到这个地点卡拉拉,是世界优质大理石的主要产地,靠近利古里亚海,就像故事中讲述的那样,在卡拉拉的采石场上,我们一定会感受到海上吹来的微风。

  我们接着看下去:

“停!”工头下了命令。锯子安静下来。酷暑之中,蝉声更响了。“你觉得怎么样啊,朋友?”米开朗琪罗伸手摸着大理石块,就像盲人在摸索着前进。他摸摸上面,又摸摸侧面。“每块石头里面都藏了一座雕像,”这是米开朗琪罗的一句口头禅,“雕刻家的工作,就是把这座雕像释放出来。”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谈谈米开朗琪罗的另外一重身份。我们都知道他是伟大的雕塑家、绘画家、建筑师,然而在全才的光芒闪耀的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身份也注定不是那么简单。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著有多首十四行诗,其中一首《最好的艺术家》(Non ha l’ottimo artista),就阐述了他对艺术的理念,这也是被后人引述最多的理论。诗里提到:

  最好的艺术家只会展示

  坚石外壳下的本来面目

  只有服从智慧的双手

  才能打破大理石的魔咒

  米开朗琪罗认为雕塑就隐藏在大理石之中,而雕塑家的任务就是把它从石块中解放出来。这个重要的艺术理念,在故事中,得到了绝佳的阐释。我们跟着米开朗琪罗的目光继续看:

他细细地观察过这块灰蓝色的大理石。真是毫无瑕疵啊,也看不出有隐藏的裂缝,雕像不会在雕刻时碎裂。“很好,看着很好。这块我要了。”这块大理石会被船运去罗马,那里的教皇尤利乌斯让米开朗琪罗为自己设计一个宏伟的坟墓,并且亲手雕刻里面所有的雕像。

  1505年, 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赴罗马,为教皇设计陵墓,他在1505年接到这份工作,但是直到1545年才最终完成,被这项工作困扰了整整四十年。正如生活在同时期的传记作家阿斯卡尼奥·康迪威(Ascanio Condivi)形容的,这是一场“坟墓的悲剧”。到了最后,坟墓的设计比最初简单了许多,其中有很多雕像是由其他艺术家完成的。而今天我们在卢浮宫里看到的两尊未完成的雕像——《垂死的奴隶》和《反抗的奴隶》——也是教皇陵墓雕塑群的组成部分。

  我们继续看故事:

米开朗琪罗已经为这座坟墓工作五六年了,而且短时间还完不了工。为教皇工作可不是轻松的差事。米开朗琪罗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重现为伟大的大卫雕像揭幕时的辉煌。那座雕像是在佛罗伦萨完成的,之后不久教皇就把他召来了罗马。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教皇的坟墓是个旷日持久的大工程,这五六年也仅仅算是开始,而故事中此时出现的大卫雕像,当然也隐藏了更多有趣的细节,这些细节就让我们在与艺术的相伴之路中慢慢探寻吧。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读后感(三):带着孩子,跟随大师,去发现新世界!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孩子埋头认真画画,然后向你讲解那个看似什么都不像的作品时,你是否会忍俊不禁?千万不能嘲笑孩子,这是孩子眼中的世界,画作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表达。世界是相同的,但我们每个人看到得却各不相同。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在翻开本书之前,也许你会问,孩子为什么要读艺术史呢?提到艺术史,我们脑海里就浮现出曾经背诵历史课本的一幕幕枯燥无味的场景!太无聊了。我跟你一样,曾经也有同样的困惑。干嘛要带着孩子读艺术史呢?除了能了解一些历史常识,还能有什么收获呢?读了这本书后,相信你会豁然开朗。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作者是英国人迈克尔·伯德。这是一本适合5-8岁的孩子的读物。全书从四万年前的一个洞穴开始,到2007年非洲的一个棚屋结束。整个艺术史共分为八个阶段,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每个艺术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的人物故事。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讲述方式——故事。每个篇章都通过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表达,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故事来讲述艺术发展史的?每一段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那个时代的艺术人物的贡献。翻开书本,随意挑选几个艺术家来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为艺术史作出贡献的。

  乔治·修拉

  作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用第三人称来讲述修拉是如何创造出他的绘画技巧。书中说修拉对色彩非常敏感,他发现草是有很多颜色的。在不同的光线下,会有不同的颜色,而且不同状态的草也是不同的颜色,草丛中还会有各种颜色的花朵。他通过对周边世界的观察以及色彩的研究,发明了自己的一个创作方法――“光学调色法”。他的画作,近看是由一个个点组成的,而远看呢,又是完整的融合的色彩。你看,看似很高深的绘画技巧,看了这篇小故事,小朋友也可以理解它的奥秘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画画哦。以下就是他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马塞尔·杜尚

  杜尚是一位法国的艺术家。一战爆发,他因心脏问题不能参军,辗转来到了美国。在这篇故事的讲述中作者同样使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描写杜尚的内心活动。书中写道:“杜尚坚定地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真正的意义在于提出有趣的想法,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正是他的这一想法,让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非常普通的事物。比如自行车。下图就是他的经典作品《自行车轮》。孩子读了这个故事就会发现,原来日常生活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可能变成艺术品呢!关键我们是否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相信你的孩子读了以后也会对身边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

  亨利·马蒂斯

  马蒂斯是年轻的野兽派画家之一。什么是野兽派呢?被称为野兽派,不是因为他们长得像野兽,抑或者他们的行为举止像野兽,而是因为他们画画使用的颜色都是大胆怪异的。野兽派画家画的女人有深蓝色的头发,男人有鲜绿色的鼻子。所以当你的孩子画出绿色的天空,或是红色的河流时,请不要大惊小怪!也许他就是未来的艺术家呢!请欣赏下马蒂斯的作品《生命之树》。

  当我们领着孩子读完每一个小故事后,孩子也许会思考:原来艺术是这样的啊,当你内心想要表达的时候就大胆地表达出来。雕塑,绘画同文学作品一样,是创作者表达自己思想情绪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艺术史,孩子会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原因,创作手法及题材的选择。借助这些艺术家的眼睛,孩子会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的原因吧。

  这本艺术史,在每个故事中穿插着与文字相关的插图,非常有趣。讲故事时,有时是艺术家本人的角度,有时又是他身边的朋友或者助手的角度。每一个故事读起来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你就是这些艺术家的朋友,在他们身边,跟着他们学习是如何做雕塑的,如何创作绘画的,如何选择创作题材的,如何创造出名垂千史的艺术品。通过阅读本书,孩子们会发现原来摇着摇篮的妈妈是那么的美;原来古代帝王的雕塑可能并不是反应他们真实的样貌;原来看似很抽象的画也可以很容易理解的。原来阅读艺术史,不仅能够拓宽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还能带领他们发现可能从未看到的新世界。

  在本书的译后记中,译作者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孩子,除了眼前的世界(好吃的,新衣服……)之前,还有你平时看不到的世界。这个世界的门,对有些人来说,关得很紧,就算他们力量再强,权势再大,也打不开。……然而如果我们怀着对艺术与美的爱、信仰、幻想和浪漫的情怀,轻轻一推就能推开,走进那个世界。那个世界的星空中,有着最最美丽的光辉,有门外的人从来没见识过的奇迹。孩子啊,这才是全宇宙最真实、最永恒的事物呢。”

  相信看到这里,你也会明白为什么要带着孩子读这本书。艺术的技巧需要学习,但是比技巧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是他(她)能够发现属于自己的美丽星空。这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你愿意领着孩子去追寻吗?

  《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读后感(四):愿艺术的天空永远璀璨——给孩子的译后记

  亲爱的孩子:

  想听我念诗吗?给你念一段诗:

  那晚的夜很特别

  翻腾的星云如巨浪一般咆哮

  巨大的柏树如火焰一样茂盛

  星星在永恒的燃烧

  月亮在疯狂的奔跑

  一切都那么不真实。(摘自诗人逸墨博客,诗名《星空》)

  看你眨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听不懂吗?是啊,在你小小的生命里已知已见的,不大可能有这样的景象。那咱们就看看面前这幅小画儿吧。是啊,是啊,好多色彩啊,深深浅浅的蓝,明亮的黄,腾跃的黑与白……什么?你问这明明应该是夜空中的月亮与星星,为什么再一看又像波涛汹涌的海洋?你问这好像一棵大树,为什么多看几眼又像黑色的火焰?你问看着这幅画,为什么总感觉所有的东西都在跑,在烧?咦,怎么和刚才那首诗,感觉这么像呢?

  是啊,诗里这些奇幻的景象,写的正是这幅画呢。画这幅画的人,名字你也许听过哦,叫“文森特·梵·高”。他的一生……嗯,一直像个孩子一样,任性地画啊画啊,画那时候大家都看不懂的画,用最鲜艳的色彩,和他最热情的一颗心。后来的人们称他为“艺术家”,说他很伟大。其实有很多很多的艺术家,也像梵·高呢。他们最喜欢面对现实世界中的东西,发挥古灵精怪的想法,就像这波涛汹涌的天空,燃烧的大树,奔跑的星星月亮,叫别人猜不透,看不懂,又莫名觉得很美很好。

  啊,你说,和我也有点像呢。我也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想着海水能不能燃烧,鱼儿能不能到天空中飞,大树能不能走路说话,花儿能不能变成漂亮的裙子,穿在身上……如果我把绿草变成蓝色,红花改成灰的,太阳变成月亮,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可是,你低下头,我把这些讲给爸爸妈妈听,他们总是不怎么理我,还笑一笑说,我就是孩子气。

  可是这些艺术家呀,就是这样一群和你一样充满孩子气的人呢。他们眼前的世界,和普通的大人可不一样。他们把看到的东西在脑子里想一遍,然后施魔法一样变成一件艺术品。本来好像平淡无奇的东西,到他们的想象力中去走了一遍,不知怎么的,就好像变得比现实世界更鲜活,更美丽。你看看他们的作品,仿佛就能看到正在创作的他们。他们在观察,在探索,在喜悦,在感动,在大步流星地行走,在风一样的奔跑。有时候和你一样会大哭大闹呢,也会和你一样发自内心地大笑呢。你看他们张开双臂创作的姿态,好像要飞起来呢!哦,有的人呢,你已经见不到了,但他们真的是飞上了天,变成那些最明亮的星星了。

  而这片星空下,曾经有过,还继续诞生着这样的一群人呢,是不是很精彩?你想不想了解他们,看看他们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创造,听一听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你想不想也和他们一样,用画笔、颜料、照相机、泥巴、金属、甚至是垃圾,去变幻艺术的魔法?

  那么你就带着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一起翻开这本书吧。里面有我们诗里那个画家,从前别人都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画出了这么让人感动,这么伟大的一幅画呢。你大概已经去西安看过兵马俑,可是几千年前,造这些兵兵马马的匠人,你想不想跟他们来个隔空对话?你从小就会用的照相机,能记录一家人的笑容,这要多亏了几个人和一匹马,去看看吧,很有趣呢。还有个“怪蜀黍”,他拆了自行车,把一个轮子倒过来,再安上点儿七七八八的东西,竟然也说这是“艺术品”!好笑吗?咱们听听他怎么说!这个艺术的世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趣味,也许你能在里面发现,原来有人和我想得一样!

  孩子啊,你的未来还有很长很长,也许是晴朗的蓝天一览无余;也许会阴晴不定电闪雷鸣。你也许会追求物质、金钱等等身外之物,你也许会沉迷于某些危险的陷阱不可自拔。如果你能从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且不会对他人造成坏的影响。那么你尽可以去尝试,去探索,去摸爬滚打。宇宙那么辽阔,世界那么庞大。就像每幅画都截然不同,生活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状,谁说只能按照一种方式活下去呢?

  可是,我希望你无论怎样,都不要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与爱。你可能要问,钱可以买到好吃的,买到漂亮的衣服,但是艺术这个东西,除了这些感觉不出什么实际意义的画和雕塑啊,看不见摸不着,好像没什么用呢?为什么要去追求这些呢?

  孩子,因为除了眼前的世界(好吃的,新衣服……)之外,还有你平时看不到的世界。这个世界的门,对有些人来说,关得很紧呢,就算他们力量再强,权势再大,也打不开(不要听这些人说,艺术是虚无缥缈,高高在上的玩意儿。你看艺术家们,画的山川湖泊,森林草原,高楼大厦,都是我们平时就能看到的东西呢。你看那个推着摇篮的女子,像不像妈妈在哄你睡觉?你看那穿着红衣玩耍的孩子,像不像隔壁家你最喜欢的那个小姐姐?这一切都是多么亲切,又用多么美的形式展现在你眼前呀)。然而如果我们怀着对艺术与美的爱、信仰、幻想和浪漫的情怀,轻轻一推就能推开,走进那个世界。那个世界的星空中,有着最最美丽的光辉呢,有门外的人从来没见识过的奇迹。孩子啊,这才是全宇宙最真实最永恒的事物呢。

  你想想呀,如果这世界上没有艺术品、音乐、诗歌……该是多么枯燥无趣啊。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你这个孩子一样,会失去多少明亮鲜艳的色彩,失去多少真心的笑容和泪水啊。没有了孩子气的好奇与探索,没有了想象,也就不会有快乐,不会有浪漫,不会有信仰,不会有光了,太阳月亮星星都会躲起来,为这个人人都无趣的世界哭泣。那个时候,眼前只剩下竞争、金钱、物质……这些特别残酷的事情。我们日日忙碌,休息的时候却没什么可以欣赏;我们追求舒适丰足的生活,精神却得不到美的抚慰,这是多么可怕呀。

  所以孩子,当你打开这本有趣的书,好好去看吧。看看那些和你一样有着明亮双眼,无限想象的艺术家们,是怎么创造出这一幅幅画,怎么雕刻出绝妙的雕像,又怎么拍出精彩照片的。如果你也想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爱、愤怒或感觉,你也迈开脚步,张开双臂,拿起笔拿起工具吧,去画,去写,去雕刻,去拍摄,去创作,去建立一个旁人从未感受过的独特世界,去描绘一个只存在于你眼里心中的星空吧。这样,就算你变成大人之后,遭遇了多少坎坷艰难,在你心灵的角落里,也总会有个充满浪漫与美好的世界,让你歇歇脚,擦擦汗,笑一笑。

  孩子啊,我衷心希望,并时时祝福,未来无论你的天空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某个安静的夜晚,你一抬头,还是能看到那片艺术的星空,正在燃烧,正在奔跑,永远璀璨,熠熠生辉。

  雨珈

  2018年3月于一片星空之下

  (译者致谢:谢谢这本书的作者,一颗童心,严谨态度,创作出这么多艺术家与艺术品的故事,让我这个“大小孩”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艺术鉴赏力,温柔了心肠。也感谢对艺术比我更为敏感的你,很多个夜晚,我在灯下翻译艺术家的故事,你就在旁边安然地画着美好的小画儿。我们对艺术与美的共同爱好与追求,让我能在平平淡淡的眼前,就找到诗和远方。谢谢你,总是给我温暖美好的爱,让我勇敢前行。未来,会有一个可爱的孩童,选择我们做父母,降临到我们怀中。那么我们就与孩子共读这本书吧,在艺术的星空中共同翱翔,一起发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