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可爱的中国》是一本由方志敏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25,页数:94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爱的中国》精选点评:
●翻过
●诗朗诵可爱的中国节选领读
●惊异并感动于方志敏对国家人民那样深沉厚实的爱。今天的中国也确实足以告慰先烈们的奋斗了
●方志敏同志在这本书里充分运用比喻拟人,奔走号召的修辞方式,仇之深恨之切的诉说着反动派的种种罪恶,在狱中还不忘用笔杆子作斗争,不忘向狱卒宣传革命、使其同情革命,以备越狱,真的是好机智啊!
●五四运动100年了,书中所说都已经成真。100年华,你依然青春
●文如其名
●呃
●我在家的讀書取向能不能再奇怪一點!!摔!
●了解这本书似乎还是在童年,拿起它的时候更是上茅房之际。老徐把它从江西带到了这里,而我也决定好好把它读完。
●对中国的前途,对共产主义事业满含真情,直至生命尽头。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一):诚实
诚实,是一种信仰,他是人间最宝贵的东西!如果没有诚实,就没有亲情,也没有爱,更没有一个温暖的家!我觉得诚实就是好比一个小鸟住在大树上,使大树变得温暖,虽然是没有生命,但是他也是一个像人类一样的小生灵。真诚对待他人,他人也会真诚面对你。就好比微笑,它是一种魔力老实人,从悲伤中感到快乐,如果没有诚实,那么谁都不会你交朋友!
同学们呀,诚实是人间中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你们没有遵守诚实的诺言,那么你连人间最宝贵的东西都失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你是谁?请你记住,诚实就是真诚,面对他们,不要因为虚伪而面对黑暗!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二):信仰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我想只有当一个人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时候,才能真正看出他的气节和信仰。那是纯正的,毫无杂念的言语。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坚持,一个人的信仰。
在今天,所有人都在人云亦云的大谈信仰缺失,不错,当感观刺激代替了理性思考,娱乐至死代替了努力奋斗,是没有资格谈信仰的。更何况全中国的“全球化”,也就是“美国化”,拜金与享乐,在我们这垮掉的一代盛行,什么是信仰呢?是一场一场的电影,还是手中换来换去的Iphone?
我想,如果方志敏能活到今天,他一定不能接受的了,他说,“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他为之奋斗,为之丧生的信仰-----共产主义,在今天居然成了这个样子,情何以堪??
我为他的信仰动容,我看到了什么叫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也是从这里更多的懂了,为什么文革中那些前辈至死都相信中国明天的美好!
但我又想,其实今天的状况也是对的,套用一个大理论,玻尔兹曼统计分布注定80%的人平庸,而余下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与权力,试图让所有人积极向上,是共产主义理想,所以才会有人大呼,我们是缺少信仰的一代!然后痛心疾首,那么,问:注定平庸的人为什么你要要求他有信仰?如果,你有信仰,那么就去做吧,“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不要要求所有人都是那20%,相信你自己是,就已经不错了!
在方志敏的心中,有着很深的“大一同”情结吧,而时过境迁,今天我们一方面希望成为人上人,一方面又在大呼平等与自由。是这一代年轻人的切肤之痛吧!
不管怎么样,这本书,令我感动!真正的感动!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三):简单的想法
方志敏同志在文章中写道“朋友,想想看,只要你不是一个断了气的死人,或是一个甘心亡国的懦夫,天天碰着这些恼人的问题,谁能按下你不挺身而起,为积弱的中国奋斗呢?何况我正是一个血性自负的青年!”
“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奸,有傀儡,有卖国贼,他们认仇作父,为虎作伥;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终竟是少数,他们已经受到国人的抨击和唾弃,而渐趋于可鄙的结局。”痛斥汉奸卖国贼,他们是民族的败类,他们在民族存亡面前,选择向侵略者投降,他们的生命变得一文不值,被历史遗弃在角落,肮脏地哭泣,没有人同情他们,没有人,因为他们玷污了千年来中华民族高大的灵魂。“大多数的中国人,有良心有民族热情的中国人,仍然是热心爱护自己的国家的。现 在不是有成千成万的人在那里决死战斗吗?”的却如此,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样谈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华民族自五四运动以来,青年的力量一直都是引领着民族的未来,方志敏同志感叹道“就是那些年青的教师们(年老的教师们,对于爱国运动,表示不甚关心的样子),也和学生一样,十分激愤……听讲的我们,在这位教师如此激昂慷慨的鼓动之下,那一个不是鼓起嘴巴,睁大着眼睛——每对透亮的小眼睛,都是红红的象要冒出火来;有几个学生竟流泪哭起来了。”你看,这精神不就在一代代传承吗?如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需为祖国的磨难而义愤填膺,但我们必须传承这爱国精神,“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中国的未来在我们这些青年人手中,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必须做一个自信而有力的舵手。
方志敏同志说:“朋友,我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这句话令我动容,在一次次目睹中国人民所受的屈辱与磨难后,以一人的生命换取中国的解放,这是多么崇高而又值得的理想。这让我想起了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爱国,这一词凝聚了一代代仁人志士的鲜血。
方志敏同志笑道:“读西洋史,一心想做拿破仑;读中国史,一心又想做岳武穆。这些混杂不清的思想,现 在讲出来,是会惹人笑痛肚皮!但在当时我却认为这些思想是了不起的真理,愈想愈觉得津津有味,有时竟想到几夜失眠。”或许有人读来甚是可笑,但在我看来,方志敏同志在教我们要有梦想,或许我们成不了拿破仑也成不了岳武穆,但梦想会带我们到达一个未曾有过的高度。我们是时代的织梦师,我们亦是时代的建设者。
《可爱的中国》读后感(四):盛世如你所见!
这本书淘来了很久,放在家里一直没有读。正好过年回家在路上读了。充分利用隔离的每一天时间,每天一本书。 Day1,1952年版可爱的中国。1月4日媳妇儿陪着参观了方志敏纪念馆,感慨万千。纪念馆人不多,在上饶市弋阳县。除了本地人,很少有外地人来参观。
重读方志敏的遗作,感慨万千。方志敏这一代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牺牲了一切。年前在小区群里,居然有人鼓吹国民党的抗日主力,否认老一代的付出,他们真应该好好看看方志敏的狱中遗作。珍惜当下,坚定信仰,为人民服务!
方志敏纪念馆在江西弋阳泛黄的书,光辉的你《可爱的中国》读后感(五):我为生在这样的时代而庆幸
我在偶然的情况下读了方志敏在监狱中所做的一篇文章——《可爱的中国》。是的,很偶然,甚至我都怀疑那篇文章放在那里是否妥当,但当我读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了。我应该不是第一次读它了,因为我读过那本书,只是那一次读我却完全没有印象,大概我以为它不过是一篇歌颂祖国的文章吧,可是这次再读的时候,我惊叹、我诧异、我庆幸,或许这些都不足以表达我的情感,因为这是方志敏同志的遗书,人去世前交代的一定是自己最看重的东西。全篇是写中国,但我却能感受到方志敏同志那种不能手刃敌人,收复河山的痛慨。我突然觉得无比的庆幸,因为那遗书中描写的美丽中国,方志敏期盼的中国,而此刻,我正生活其中。
他是这样描写的:
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的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等等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去中国了。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而这样的中国,现在、此刻我不正生活在这样的中国吗。她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取得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得到了自由与解放,国家实现了独立和自强。我们的人民远离了饥饿和贫穷,正在朝向全面小康迈进,帝国主义带给我们的混乱、仇杀和鸦片,也真的都随着帝国主义的投降而离开了中国。而今天,我们的社会日新月异,迸发惊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欢哥真的代替了悲叹、笑脸真的代替了哭脸、富裕真的代替了贫穷,生之快乐正洋溢在人民的脸上,这真的真实到令人难以置信,曾经革命先烈殷切期盼的情景,而我此刻正在享受,这是多大的幸运呀。我没有经历混战和仇杀,也没有经历贫穷和饥寒交迫,我出生的时候就有东西吃,有衣服穿,能够吃肉,能够穿漂亮衣服,而且我还赶上了互联网时代。
我一方面惊叹先烈惊人的预测力,一方面感叹幸好我们没有辜负先烈的期望。而我们的先烈也许已经变为一朵可爱的花,成为他的精神寄托,他在摇旗呐喊,在鼓劲,让我们国家越来越好,而或许他也正羡慕我生在这个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