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国界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无国界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2020-11-26 03:3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国界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无国界的世界》是一本由大前研一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国界的世界》精选点评:

  ●不错~

  ●2008-10-27;书写的好,文字排版也好,让人有阅读的欲望;读的不仔细,有机会买一本再读一遍;The Borderless World

  ●很一般

  ●2007年看,全球化趋势

  ●多擧點實例的話,會更加有趣+有説服力。

  ●本书写于20年前,可能在现在读起来内容陈旧,但本书最有参考价值之处,在于20年前泡沫破灭前的日本的盛世景象和全球化步伐,几乎与现在的中国如出一辙。而大前研一后期的书里,对日本经济和社会的批判越来越多,在本书中并看不到多少~~在逆境中批判的大前和在顺境中传道的大前一样值得阅读~

  ●毕业课题做全球化相关问题,而这本书给我很多启迪

  ●末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的预言十分准确。

  ●删节版~ 我觉得我现在正在切身体验~

  ●还是看的太少了。觉得挺好啊。

  《无国界的世界》读后感(一):战略上轻视, 战术上重视. 重新建立信心.

  6年前在公司的全球化进程中, 开始接触全球视角, 互联网风潮正兴, 当好也看了一本年度的重书<世界是平的>, 作者的论述有点极端, 搞得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极度没有安全感的状态. 还有一本叫<转型>, 好像低价,低成本才是王道, 那这样下去, 再过几年, 我们只好回家种田去了. 因为我们被越南或非洲等更低成本的地方取代了.

  6年过去了, 美国重新整合产业, 苹果否定了以上两本书的论点.日本也有一个牛人大前研一, 看出问题所在, 并且充满自信, 给出解决方案. 这本书里有战略, 有战术, 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例子, 这些都在建立着对全球化的自信. 这让我也想起了李安的书, 他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的经验与观察力与大前研一很相似, 他们能看到很多变化的细节, 而这些细节决定了他们的成功.

  世界虽然会变, 但我们的方法也会变. 所以我们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无国界的世界》读后感(二):世界很早以前就是平的

  这是日本企业管理教父级人物大前研一年轻时的论著处女作,也是上世纪90年代全球化开始兴起时的先锋性读物。

  由于是处女作,全书都散发着一股逼人的锐气,且功力极深。不少观点虽发自十多年前,但今天看来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大前研一在本书的最后预言:美国人最终将自毁于他们日益负债消费而形成的『贪婪』。这个振聋发聩的预言,用在今天美国金融市场全线崩坏的现实,是多么的讽刺、多么的让人警醒。

  去年国内热潮美国人写的『世界是平的』,殊不知大前研一先生早在90年代初期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并影响直至今天。

  推荐一读。

  ---------------------------------

  http://www.leeforce.com

  《无国界的世界》读后感(三):托马斯曼回旋之前,大前研一就说过——兼评《无国界的世界》

  到目前为止,全球化对世界格局的直接结果是什么?托马斯曼给出了著名解答:世界是平的。在此之前,大前研一便论断:在无国界的世界中,关联经济体已站在经济舞台上的绝对中心。一个大约有10亿人口、人均年生产总值约有1万美元的巨型经济体,从地域上涵括美、日、欧以及东欧和亚洲新兴工业国,一起创造、消费和重新分配世界上的大部分财富。经济上的互利已经相互制衡,已经取代军事,成为维系国际关系的重要制衡力量。

  从产品开发到企业全球化战略,从货币与贸易讨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书中这些涵括一切的议题看似松散和广泛,但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置于“无国界的世界”的背景下审视,就可以看出作者所定义的关联经济体的特征来:对信息、货币、产品以及各种服务自由流通,劳动力和公司自由转移的高度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政府也必须为全球性的管理方式确立新的运作体制。事实上,国家间的对立和敌视从未在人类历史上间断过,那些被排除在关联经济体之外的国家将形成怎样的架构,他们与前者的冲突是否会把全球化格局引入更为微妙的境地?也许大前研一过于乐观。不过,对于这样一位有着类德鲁克视野的管理智者,在东方文化语境下的产生如此之多的洞见,已经足够。

  《无国界的世界》读后感(四):做一个世界公民

  做一个世界公民

  作者:乡村土狼2010-01-27 13:48:00

  诚然,大前研一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球主义者、企业管理的专家,他倡导的关联经济、自由贸易等思想也广为世人接受;他提出的“不要做得更好”,其实也是一种蓝海战略;他呼吁的企业战略联盟,截至目前依然是企业战略发展所缺乏的。

  大前研一先生对于世界认识的大局观值得大家学习,他那种“胸怀天下”的胸襟和气度也值得赞赏。资源穷国为什么可以成为经济大国?因为他们开放、合作以及自身的努力。《无国界的世界》更是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告诉大家要做一个世界公民,然后做一个社区居民,最后才是对国家的认同。姑且不评论民族主义国家中的民族情绪、贸易保护的经济思想,这种联合起来发展世界经济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称道的:不管世界是否区域大同或是个性化,经济的发展最好的作用就是造福于人民。

  大前研一先生还是一个市场主义者,他提出来的“将价值传递给顾客”、“不要做得更好”一些观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市场竞争很容易极端化,经济上的竞争很多经常会转化成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直接斗争,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而通过顾客需求发现新的市场,避免企业之间的斗争与不必要的市场浪费,则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大原则。

  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已经不少,可是对公司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是少见。公司之间怎么联合?怎么共同发展各自的产业、产品和服务?大前研一先生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建议。

  除此之外,大前研一先生对政府的放松管制、统计信息的科学合理性、外汇市场的合理规避风险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本书值得一看。

  《无国界的世界》读后感(五):太宏大了

  本书是九十年代的人写八十年代的事,我时至2014才在图书馆看到这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无国界的世界》。一个有着几十年管理经验的咨询顾问,写出来的应是有价值的亲身体验和宝贵思想,可是我,作为一个为应付课堂作业而读书的本科生,毫无管理经验,没有市场眼光,在读到书里面某些内容的时候,不禁感叹,太精辟了,太高明了。这可是我出生那几年的东西呀。市场瞬息万变,上个月的都能是明日黄花,何况二十多年前的旧思想?看到豆瓣上的评论才知自己有多么NAÏVE多么YOUNG。无论如何,我还是把我认为重要的东西写出来,当做一个新的读书记录吧。

  本书有三大块内容,其中的中心思想是无国界世界,无国界管理。包括铁三角地区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应该怎样开拓。世界的综合趋势是由单一的三产区分行业变得紧密难以分开,不如以综合产业取而代之。政府官员们总是不懂,市场自由了劳动力才能充分就业,工资才有提升的机会,服务业才能发展。在第一产业流失,第二产业转移,第三产业自然成为重中之重,但是政府利用信息不对称掌控市场,不让其享有充分自由的机会。

  现代公司的经营战略应该由本土化向介入深入,顾客至上、员工至上应该成为核心思想。事实上,研发、工程、财务、销售是每一个公司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其中的经销、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零售营销和系统整合等部分都可以作员工发挥作用的方向。制造需要工厂,开发离不开实验室,分销需要独特的架构。为了保证公司在人才和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完全自动化和完全弹性化的制造系统是必要的。只有在内部压低成本,销售上压低成本,才能实现高利润高消费。

  顾客需要什么才是重点,一切出发点应以顾客为核心。制定薪酬战略和人才规划离不开最终目的的指引,目的不能偏,不能把手段当目的,最后为了技术而技术,忘记了初心。传统企业的模式是削减成本、扩大规模、降低经常性开支,而新企业的着力点永远在创造新价值。以咖啡机为例,喝咖啡目的要好味道,好味道来自于好豆,适宜温度,好水。所以回到顾客和产品身上,把他们相结合就能制定一个好的咖啡机设计方案。提高自身功能性竞争力的重点在营销、服务、物流、采购上,

  从管理方面来说,公司文化过于注重人员的成效,对于新产品就略有劣势。而在产品研发时太注重考查经费的支出,研发人员的关注重点就会转移到财务上,而不是产品本身。管理很重要。其他宏观的东西太大太飘渺,不如实例来得实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