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的女儿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1000字

2020-12-14 02:29: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1000字

  《时间的女儿》是一本由[英] 约瑟芬·铁伊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的女儿》精选点评:

  ●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汤尼潘帝。铁伊第二本,告诉了你历史书上被描述为恶魔的人实际上很有可能是男神,我对坚持不懈地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历史的真相的人们表以最真诚的敬意。

  ●是我目前见过的最毒舌又幽默的推理小说家了。部分评议段落的精准性在推理作家中堪比雷蒙德·钱德勒,不同之处只在风格与方式而已。

  ●引进版的内容简介还真是有误导性,翻譯很狗屁。好在手裡有原著。國內近年來引進的外國歷史相關著作,就英國這塊來說,這翻譯真冊那慘不忍睹。

  ●真相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或许四百年之后,也会有人来看看这个时代,如果人类还存在。

  ●在英国国王中最喜欢Richard3和Edward1,希望大多数人看了这本书能够更了解他,而不是被莎翁的剧误导。

  ●「汤尼潘帝」

  ●真相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一开始觉得有点无聊,最后完全被折服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历史的原因,从过往的细节里寻找真相,而不是被某些价值观和权威裹挟,把原本历史的样子扭曲成另一种。从时间的洪流中寻找真相,也是侦探的一种啊

  ●“您已在此盘桓许久,可否他日卷土重来。您的坐骑早已备好,改日必将重拾荣光,君临天下,头戴皇冠,再为君王。‘不,为我拿来战斧,为我扶正王冠,以创世诸神之名,英王今愿奉上生命,胸中尚有一息,脚下不可动摇。’他践行誓言,终以国王之躯,战死沙场”。英国版的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代明君身后被恶意造谣中伤最后落得被后世千古憎恶的下场。读完后沉沉叹息,现今我们所接收的历史中还有多少个汤尼潘帝呢。

  ●味同嚼蜡。这书或许远到不了五星。但是我对提出“汤尼潘帝”的作者,和那些在故纸堆中对某些历史心存疑问试图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历史真相的人肃然起敬,这份敬重不是星星所能够衡量的。

  ●都说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但是无论胜者再怎么粉饰,真相终将对那些不迷信权威,孜孜以求的人露出微笑。”真実は時の娘。”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一):历史上到底有多少“汤尼潘帝”?

  挺有趣的一个推理故事,从人像面部的直觉判断开始寻找历史真相。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备受争议和批判的改革家,直到近代才被另外的改革家翻案。那么,历史上还有多少“ “汤尼潘帝 “?司马迁的《史记》中,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却被我们当作了事实。

  我有两个思考:

  首先,我们所追求的历史事实或者说历史真相,是否真的存在?从认识论的角度,任何一个事件,包括历史事件,立场不同的人可能就是会有不同的看法,所谓真相,或许只能从每个人的视角去多方面观察,即便如此,得到的也未必就是全貌。

  其次,教科书的作用实在是很大,是建立根深蒂固观念的一个源头。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抗议日本人在教科书中扭曲二战侵华史实吧。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二):历史哪有真相可言?

  英国的女作家真是多,自己喜欢的也不少,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慢慢地疏远了很多。但是对约瑟芬铁伊却一见如故。自己读过她的第一本书就是《时间的女儿》。

  接触铁伊是在网上,这本书也是从网上下载,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看的。说实话,这书的背景知识量太大,看了有四五遍,头几遍看着真有点吃力,但就是欲罢不能。看完之后自己也魔,找到铁伊其它的七本书,都下载排版后打印成书。所以也无所谓哪个版本,随意写个了。

  这本书是典型的推理小说,虽然不悬疑不惊险,也没有侦探警察现场破案的情节,但把历史巧妙的融入其中,文学的味道非常浓。不只是某一方面是精彩的(比如《螺旋楼梯》就是描写精彩但题材老套),而是题材本身的选取就是脑洞大开,在这类书中独树一帜,至今没看到同题材的(当然我读书也少)。

  大凡女作家笔下的男主,都有一股斯文的柔弱气,特别是在描写动作、与周围环境互动和暴力场面时。铁伊把格兰特探长设定为腿伤躺在床上不能动,成功地避开了这些雷,而头脑敏捷专注思考正是推理所必须的。

  还有一个特点,很多这类型的小说推理模式都是抄来抄去,但是抄袭这本书几乎不可能。历史背景的情节本就是悬空,书里的推理充满了思辨又很细节化,根本无法单独抽出来。

  我无法知道书中的历史是否真实,所以对内容没什么可表述。至于很多人吐槽的沉闷,我倒没觉得,这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

  其实中国也有类似的思考,最后放首白居易的诗吧,看到有评论也提到过这首诗,很贴切了。

  放言五首·其三 [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时间的女儿》读后感(三):Truth isn't in account but in account books——《时间的女儿》读后感

  四天,每天大半天,一边看一边记笔记,放假以来看得最认真的一本小说。人物很多重名,很多觉得理不顺的地方,一时看不下去就先放一边,休息一会重看,直到理顺。第四天中午终于整理好所有笔记,最后几页的书胶开裂了,书上到处是折角。合上书以后,书里很多时间点,没有主动去记住,却挥之不去,看相关的百度百科,好像在看已经复习过很多遍的历史课本一样。甚至想去博物馆,就坐在一个文物前,查资料,研究它的前世今生。

  阅读笔记:

《时间的女儿》阅读笔记

  力荐这本书的原因主要有5点:

  1. 真实。整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历史事件,所有人物和事件都是可考的,是完美的历史读物。认真读完后很容易对那个时代产生兴趣,甚至产生考据小说内容,或者想去蹲博物馆的想法。

  2. 新颖。没有犯罪现场,没有证人,没有脑洞大开,所有的证据源于account books,角色和读者信息对等。

  3.有点烧脑。小说叙述平淡,没有转折,没有炫技,只有从A到B再到C的纯粹推理,有时候需要想一想才能从A推到C。时间线很重要,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判断都必须基于不同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完成,且人物多且有重名,经常需要往前回顾,阅读连贯性较弱。

  4. 逻辑性强。证据有限,但是审判必须谨慎,对每一条传言的澄清都必须有充足合理的动机和逻辑支持,读者越看到后面越容易想当然的使用主观,主角的谨慎则会让读者意识到自己的不理性。

  5.三观吻合。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Truth isn't in accounts but in account books,相信什么怀疑什么只能由自己判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