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鼠之间读后感精选
《人鼠之间》是一本由[美]约翰·斯坦贝克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1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鼠之间》精选点评:
●我们互相拥有,所以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不应该让陌生人结束你。不过最终,还是孤独的一个人。
●中篇更考验作者的功力,短短几万字,每个人物都足够鲜明,有血有肉,又都很孤独。每一章开头的景物描写非常好,后劲很足,结局真的太虐了。读完感觉每一句都透着淡淡的忧伤,真的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仿佛在读儿童文学 易读
●很好读的中篇,可以作为写小说的范本。
●还是读原文时的压迫感更加强烈。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面对现实,乔治妥协了,所以他杀了莱尼。人人脑袋里都有一块地,但大多数人总是屈服于各种诱惑,想要获得那块地简直是痴心妄想。莱尼是一个单纯、忠诚的好人,面对这复杂世界的挑衅、猜疑和愚弄,却很难活下去。乔治需要莱尼,莱尼也需要乔治。就像一个懂得如何生存的人需要一个梦想支撑着他,莱尼走了,乔治必将坠入深渊。
●杭州星光广场钟书阁,一口气读完。关于梦想破灭,关于陪伴与孤独。莱尼身上能看到无敌破坏王等傻大哈的影子。
●人啊,太孤独了。
●非常简单易读的一部中篇,斯坦贝克也写过剧本,并且觉得自己挺有一套。所以这个中篇大多是对白,从外部描写,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完全交给读者去理解。从傻大个喜欢摸老鼠开始,这部小说就展现出既天真可爱又野蛮残酷的独特气质来。好读,爽,也透着悲凉。
《人鼠之间》读后感(一):也许人人都可能是莱尼
《of mice and men》看完后觉得我自己好像莱尼,那个笨笨的无害的对生活充满幻想的一个人,他真诚地对待了乔治,却给乔治了带来了无数的烦恼,到死他都想着自己给乔治惹了麻烦畅想着生活,我觉得他好笨,但是在情感的世界里,我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乔治一枪杀了我,结束里自己的烦恼,乔治在痛苦中解脱了,有了更好的未来。
我又觉得大家都是莱尼,在更高的智力面前也许人人都是莱尼
《人鼠之间》读后感(二):在生存这个问题上,人鼠可以转换
谁是人,谁是鼠,当乔治举起枪对准莱尼的时候,就都变成了鼠,为了生存,为了食物,而自相残杀。
其实从另一点来说,莱尼的死也成了一种解脱,他没有痛苦,人生只有欢乐,只有他信任的乔治陪伴左右。他他充分信任乔治,将自己的后背给了乔治,他更不会相信乔治最后会致其于死地。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他的死是幸福的,因为他最后是遵从了乔治的指示,在黑暗中等待他最好的朋友。
莱尼的死对乔治也是一种解脱,自己人生的解脱。不单是责任的放下,也是对于他们两个人梦想的一个新的起点,他会肩扛着莱尼的灵魂去实现他们的那个梦。
《人鼠之间》读后感(三):无法挣扎和摆脱的穷人的宿命
克鲁克斯说,“要是没有伴,人会疯的”、“一个人孤单太久,是会生病的”,也许就因为这样,乔治才不会离开永远给他惹麻烦的莱尼,乔治的梦想,他的梦想,对于每一个“农场里的人”,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也许就是碰到了莱尼,唯一一个愿意相信他,相信他的梦想的莱尼,乔治才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永远带着自己的“麻烦”,因为在乔治心里,他需要莱尼。
索莱达,也许是乔治离自己的美梦最接近的地方,他们遇到了坎迪,一个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孤独老人,坎迪也清楚的知道,他,他的狗,终要有一天,“它没用了,对自己没用了,对其他人也没用了”,他会被毫无例外的丢掉,所以他喜欢为乔治还有莱尼去创造和实现他俩的梦想,他也想和乔治、莱尼一起去努力,去拥有一片属于他们的土地。
他们三个人,可以去憧憬一下未来了,等着美梦离自己越来越近。乔治也清楚地发现了身边可能的危险,“脑子里就只有婊子的事”的科里的妻子,科里会因为“面子”暂时隐忍他的盛怒,而她不会,她就是农场的“潘多拉魔盒”,只等着莱尼去掀开盖子,就会有不尽的噩梦去萦绕乔治和莱尼的美梦。
科里的妻子死了,当乔治伸手摸了摸科里妻子的心脏时,他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乔治害怕“那些家伙说不定会觉得我也有份”。坎迪还不想失去自己的美梦,他提醒乔治,他害怕科里会对莱尼动私刑。不出意料,盛怒的科里想要单手拿着猎枪,去了结他和莱尼之间的恩怨,卡尔森的“鲁格”也不翼而飞,而“鲁格”是告诉坎迪,“没用的时候,就会被丢掉吧?”的“鲁格”。所有的一切,都向着不可收拾的方向飞速地发展。而乔治也意识到,他的梦想可能就要破碎了,今后的生活,他不会有非分之想,他想作为“农场里的人”,“到个脏兮兮的妓院里过一夜……到台球房去,一直等到所有人都回家”。
“鲁格”不久前给坎迪提了醒,现在,乔治用“鲁格”的枪口抵近莱尼的脑后,“他的手抖得厉害,可脸上却非常平静”。乔治知道,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个结果了。
约翰·斯坦贝克的哀伤,是他敲碎了所有人的美梦,他指着穷人的终点,穷人还是穷人。这才是斯坦贝克和生活向乔治、莱尼、坎迪等等人开得最大的玩笑,它不允许穷人有梦想,所以,《人鼠之间》挥洒不尽的淡淡忧伤,也许这就是宿命的模样,穷人的宿命,无法挣扎和摆脱的穷人的宿命。
《人鼠之间》读后感(四):在枪声响起之前,还可以继续做梦
本文仅初读文本后所想
为何人人爱莱尼?
莱尼文中作为梦想存在,因其天真单纯而具有破坏力的属性。莱尼身边之人,无论目前何种身份、从事什么职业,都在生活中苦苦挣扎,而莱尼就是那打破碌碌生活的重拳,最天真的反而拥有最大的力量。
除莱尼之外的其他主要任务:
乔治:渴望自己拥有一块地,一直与莱尼同行。自己做不到的,莱尼似乎都可以做到,只要乔治发号施令,就可以打破吞噬梦想的生活。一次次的更换不同的打工农场,乔治仍然选择将莱尼带在身边,相比与莱尼,乔治应该更需要莱尼,只要有他,就可以一直将梦继续下去。只是可能稍不注意,这个梦想就会让自己粉碎,而自己能做的只有逃走,带着梦想逃到下一个地方。
科里:内心并不强大的科里,需要倚仗拳击冠军的头衔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可见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小农场主的生活是一样的空虚和患得患失。
断手坎迪:年迈的坎迪看到自己的老狗被嫌弃,被杀掉,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他并不想要新的狗 但却还有梦未实现,存了一辈子的钱,只不过像希望一样的存在银行里,直到听到乔治和莱尼的谈话,才让即将意识到快要被扫地出门的自己看到了希望,哪怕只是幻想自己可以为自己的田地打扫卫生、喂个鸡而已。在宣扬双手可以创造未来的时代,梦想似乎只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这一生只需要苦苦煎熬,直到终了。
科里妻子:曾经抱有成为演员的梦想,终意识到科里并不能和她一起奔向理想生活。日子在科里的监视下变得越来越狭窄,最普通的交流需要也变得像梦想一样无法触及,终在巨大的破坏力面前陨灭。
黑人克鲁克斯:作为周围唯一的一个黑人,因种族问题而倍感孤独,梦想中大家一起聊天、工作,始终未能实现。即便再有技术,仍然苦受种族壁垒限制。
莱尼存在的意义?
整个文本中几乎没有冗余的描写,文字精炼有力量,就像农场里的生活,一切都以日复一日的苦役为主,除外,几乎没有多少精神追求。莱尼刚好相反,劳作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他喜欢触摸柔软的东西而已,但是莱尼却拥有强大的破坏力。
斯坦贝克似乎是想要告诉我们,梦想就是那个拥有巨大破坏力的东西,如果想要打破庸碌的生活,就勇敢的持有梦想。否则,毙掉它,然后在苦役中寻找意义!
乔治为何杀掉莱尼?
在看到科里妻子死后,乔治立刻就知道凶手是谁,和农场里其他人反应一样。很快,乔治就做好决断,为了防止引火上身,他要做最后闻讯赶来看到尸体之人。直到大家一起去找莱尼,乔治来到他们之前约定好的藏身之处,解决了莱尼。
这一系列的反应,无不让人揣测,乔治一定已经无数次的设想过,总有一天,他将抛掉莱尼。他一定挣扎过很多次,但是每次莱尼造成的问题都不足以让乔治下定决心。直到这一次,当面临生死攸关的事情发生,乔治终于抛掉了莱尼。
失掉莱尼的乔治,还会担心什么?
乔治会变成坎迪吗?还是会变成斯利姆?
我还不知道,也许是因为我现在还拥有莱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