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轮下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在轮下读后感100字

2021-01-26 00:12: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轮下读后感100字

  《在轮下》是一本由(德) 赫尔曼·黑塞著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20-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轮下》读后感(一):身心健康比学术成绩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知分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好一个普通人其实是好理解的而不是矫情,因为他们经历过所以知道什么更重要。

  德,赫尔曼.黑塞《在轮下》,初看充满了童年美好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儿童上学经历的描写很能引起共鸣,特别是对暑假生活的描写,充满了童年的美好。但一个天才孩子,渐渐在家人老师周围人的不理解中失去了自己,被这些车轮重重碾压,最终导致精神失常,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汉斯最后做了一名技工学徒,也差一点尝到正常青年男女的甜蜜爱情,就当我们以为汉斯做不了大人物也可以做一个平凡小人物,做一个当初他自己都觉得无聊而鄙视的工人时,他却在一次与学徒们喝酒聚会后坚持回家的途中意外落水身亡。小说前半部分读起来轻松愉悦,从神学院好友赫尔曼被开除后开始,越到后面越发沉重,也许对于一个孤独的孩子而言,过高的期待,不如让他学会如何做好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首先保持好的心态,才能将生命活出光彩。 “青年黑塞不断思索的问题是:一切生物都在阳光下按照各自的生命规律活着,唯有人类却受着自己所制定框架的约束, 屈从于未必全部正确的种种条规”。 这部小说,也展示了传统教育制度,老师父母适当不过度的引导非常重要。与其培养一个学霸型书呆子,让孩子学会体验情感感受多样的生活情趣学会面对处理自己复杂的情绪,不至于遇到事情感觉混乱懵圈无所适从,懂得掌控自己,是尤为重要的。

  《在轮下》读后感(二):百年前“做题家”少年之死

  

黑塞的语言功底,总能将一个个看似平常普通的故事讲得娓娓动人。像在喝一杯说不出名字的混合了无数异域水果的果汁。

穿越百年的时光,这位少年的经历仍然让人熟悉。他是天才,考试高手,他是全村的希望,他进入费用全包毕业后衣食无忧的神学院。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为什么会被抛弃在时代的车轮下?他不就是当下流行的“做题家”吗?除了考试成绩什么也不在乎的父亲,在假期逼着孩子补课的老师,完全以成绩判定教育方式的学校......摧毁一个青少年,只需要这么简简单单的合力罢了。

黑塞似乎也喜欢写一些比较出人意料的情感。例如,主角与赫尔曼之间的友情。当然,这两个男孩之间的感情是友情,但是,在这样一个只有男生的环境里,男孩用亲吻表达对彼此的情谊,或者说,他们之间互相依赖依恋的相处,是否可以解读为同性之间的爱意?男主汉斯每天应对好友赫尔曼的闲聊抱怨和各种脑洞想法激情创作,似乎已经花光了他的所有脑力。他没法再应对繁重的功课了。唉!或许这根本与他的朋友无关,他仅仅是被繁重的压力和冷酷的校园环境压垮了精神罢了。我们大概都很熟悉这样的故事:不知道哪年哪月,突然就会听到哪个同学或者同龄人崩溃的消息——他们学不进去了,他们的成绩一落千丈。最糟糕的消息可能是,他们突然自杀了。

只有这条路可以走吗?只有接受了高等教育拥有“体面”的工作才是值得光荣和骄傲的人生吗?作为一个被迫从攀登路上退出的“失败者”,汉斯在做钳工的职业生涯中却也慢慢体会到了职业的尊严与自豪。但那到底能持续多久呢?他仍然会对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意外身亡的结局,与其说是意外,倒不如说其实也是他自身的愿望。

汉斯的同学也受到同样的压力,他们大多数活着。我们当下这一代人也受着类似的压力,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都会活着。我感谢汉斯,我感谢黑塞,他让我在想象中度过了这短暂的一生。

  《在轮下》读后感(三):从众or独立?

  成功的文学作品总能引起共鸣。

  看完这本书还挺沉重的。或许是看到了我一个同学的影子吧。

  出生于小城的汉斯自幼被成为神童,他天赋过人又勤奋好学,靠着全国第二的成绩进了神学院,外人看来大有一片光明的前途,但却因为结交了生性倔强,不愿受束缚的赫尔曼,成绩倒退,身心也受到了伤害。在赫尔曼被学校开除后,汉斯感到更加的孤独,并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孤立与嘲笑,后来神经衰弱不得不退学回家成为了一名钳工,不知是自愿还是意外落水而死。

  昔日天才的陨落,学校教育的压迫,家人的畸形期望,社会的歧视,生活的失意...汉斯就这样被卷入时代和社会的车轮下,让人心痛。

  我的一位同学,中考曾是我们全市前十,被寄予厚望,但高一的时候因为学业压力较大,性格也比较孤僻,后来得了抑郁症,高考后就没有再听说过她的消息。我一直觉得很惋惜,和她关系虽然只是点头之交,但寒窗苦读了这么多年却是这样一个结果。我想起之前在知乎上回答过一个问题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前程重要还是快乐重要”,很多人的高中生活都很压抑,但相比之下,我很庆幸,因为我的心态比较好,在高中并不是死学或者拼了命的学,也遇到了很好的老师,还有家人的理解,所以我的高中生活过的并不是很压抑,甚至可以说是很快乐的,虽然高考一般般。

  汉斯和赫尔曼做朋友的过程并不顺利,有老师们的阻挠,同学们的嘲笑,两人相差甚远的性格...最终赫尔曼因不屈服于学校的权威而开除,汉斯因为孤独和神经衰弱被迫退学。没有人和赫尔曼做朋友,只有汉斯。他们俩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一个桀骜不驯被多次处罚,一个天资聪颖被寄予厚望,外人看来确实是很不搭配。校长的阻挠也确实合乎常情。但交朋友就一定要看这些外在嘛?难道从众就能交到好朋友嘛?我一直觉得交朋友只要人品过关,志趣相投才可以。我高中时刚从理科班转到文科班,那时在班里还没有混熟,但因为成绩比较好有几个女生总是来找我玩,不过我并不愿意和她们一起,因为玩不来。后来有幸也在我们班交到了两三个真正能玩的来的朋友,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句话是“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羊群效应”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些群体中保持自我思想的独立。

  汉斯也让我想起了之前的几个大学生自杀事件,还有前不久很多人拿“做题家”出身的大学生和一夜爆红的丁真做对比一样,教育是无罪的,但现如今教育的本质已经被畸形化了,功利性和目的性越来越强,真的是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着。我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未来也会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未来做到立德树人,但自从上次写完论文之后我就很迷茫,我究竟要给学生传递怎样的思想?究竟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我想或许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告诉他们一些正确的观念和想法,不要从众,至于结果还得靠他们自己。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不要重蹈汉斯的覆辙,不再上演“在轮下”的悲剧,也希望每一个学生能独立思考不从众。

  《在轮下》读后感(四):被时代推入池塘的汉斯

  在开篇看到大段大段细腻优美的景色描写时,还以为这是一本轻松恬静的小说。 但随着情景的不同,描写里注入了不同感情变化,一句句通感悄悄的告诉我,这个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小镇少年汉斯,因为学习成绩好,成了镇子上的天才,被父亲寄予厚望,被牧师老师寄予众望,被镇子上的人寄予期望,满心期待这他能通过全国统考进入到神学院。汉斯的学习过程非常艰辛,每天时间表安排的很满,还有许多老师为他补课,他放弃了自己的爱好钓鱼养兔子,也和以前的朋友分道扬镳,他背负着天才之名,压力山大的准备着考试。 他不习惯说拒绝,父亲的叮嘱,老师的安排,姑姑的劝说,哪怕不适合,哪怕不喜欢,哪怕不想接受,也只是默默的接受,或许做的最大的反抗就是丢了那个姑姑给他的巧克力。 伴随着紧张与压力,享受着考试完在街头散步的愉快,本以为成绩会很差,但却考了全国第二名。 原本希望完全享受假期的他,却又渐渐的被校长引入到了提前学习的道路。文中毫不避讳地说着,这位校长希望通过教育来塑造控制这个学生。 汉斯不同时候头疼的表现,以及他瘦弱的身躯,失眠的症状都告诉我们,他的苦日子还没到头。神学院的生活不是他幻想中的幸福,也可能是另一种灾难,免费的总是最贵的。 是的,神学院对于汉斯来说就是一场噩梦。他从好学生,没有朋友,习惯学习,保持优秀,到认识Herman这个诗人,他与他成了朋友。特别是目睹了舍友的死亡之后,汉斯将更多的情感寄托在赫尔曼身上,他们之间或许是友情,也许还有青春期带来的一些互补与爱情,但随着汉斯在这段感情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他的成绩逐渐下滑,成了校长与老师中受差生影响的好学生,然后又成了屡教不改的学生,最后彻底成为了一个差生。 随着赫尔曼的退学离去,老师们对他的指责,汉斯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不得已休学,回去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小镇。 那一刻他不在是天才,而是成了别人眼中的抑郁症,精神病患者甚至是失败者。 面对父亲的异样,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从优秀到平凡的变化,他想过死亡,但还尚且没有走到那一步。随后苹果丰收节认识的充满活力的姑娘似乎让她感受到了一些爱情,可随之而来的却依然是离别的痛苦。 父亲告诉他可以选择当技工或者当文员,在咨询朋友之后,汉斯选择去铁匠铺当技工。 当他在短暂而又劳累的工作后,领到了第一份工资和技工们相聚,喝酒,烂醉后,带着对回家的恐惧,掉落到河里,远离了这个尘世。 书的封面上写着,“时代的巨轮呼啸飞驰,怎样的人生才算精彩。谁也没有答案,只知道我们要加速奔跑。” 是谁错了吗?汉斯没有错。他从小就失去母亲,父亲对他的关心只有严厉和指责。老师和熟人对他只会寄厚望,让他保持住天才的名头。他短暂的拥有过友情,似乎好像可能会拥有一段爱情。但是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都与他分道扬镳。他是孤独的,他是可怜的,他是胆小的,他是被抛弃的,他是汉斯,也是你我。 曾经有句中二的话,错的是这个世界不是我。那这本书中,其实错的也许是那个时代不是汉斯。汉斯只是被那个时代推着,一步一步掉入了池塘,沉沦然后死去。 在那个艰难的时代,似乎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种行为,都是让他走上绝路的原因。 我们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汉斯,也不愿看到身边的人变成汉斯。那么能否对这个世界中的其他人 多一点善意和宽容, 多一些谅解和体贴, 多一些耐心和关注, 不要那么轻易放弃和离别, 不那么随意去评价和指责, 不那么习惯性沉默和忍耐。 世界有苦亦又甜,我们每个人都不该在痛苦中自怨自艾,每一个艰难的时候其实还有别的选择,也正是因为有痛苦才能将甜蜜映衬的如此芬芳。把求生技能点满,保持身心健康,学会在这个池塘中游泳,做时代的后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在轮下读后感1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