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南麓山野》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南麓山野》读后感1000字

2021-04-14 02:20: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南麓山野》读后感1000字

  《《南麓山野》》是一本由骆娟著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页数:2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麓山野》》读后感(一):敬畏自然

  在新疆这样多山的地区,现代社会人群闲暇中的一些生活方式,比如徒步、登山、探险,在我自身的体验看来,它不只是健体休闲的内容,而更能体现人在物质丰富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在精神层面上强烈生发的意愿——对自然的寻索、依托和敬畏。所谓世间万物本就在自然中平衡生息,绵延更替,无论何种方式,都同样续接着先人们对天地日月山河这种自然宗教的敬拜与尊崇。而今,在敬畏自然和磨砺生命的过程中,在体验自然的宏大叙事和细腻抒情之中,它或许能够更纯粹,明澈。

  《《南麓山野》》读后感(二):山高人为峰

  很喜欢“山高人为峰”这句话所蕴含的人类征服自然的魄力。不过对于我这种业余户外爱好者来说也只能作为励志名言去拜读,要征服一座雪山可比驯服一匹烈马难得多,或许我也只能选择徒步这种方式和仰望的雪山做一次亲密接触,这也是这次我走进安娜普尔纳的初衷。我也全程重装背着我的相机记录这场视觉盛宴及山区人带给我最原始的人文感动,每天晚上也非常勤奋的用文字记录这一路的点点滴滴。回去翻看和整理这些文字拼凑的片段的时候,更觉得它像是一部缠绕在一起的电影

  胶卷,回忆只是其中的精彩片段……

  《《南麓山野》》读后感(三):徒步不是矫情,而是另种意义的苦行

  常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背着大包不远万里去徒步?是哗众取宠?追求情调?还是真有人所未能领略的独特乐趣?其实,徒步是某种意义上的苦行,完全靠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外力,只靠自己的双腿而不是机械的力量,只是自己一步一步地丈量一点一滴的感受,而不是坐在车上以每秒六十码速度呼啸而过的瞬间。没有车辆可以代步,没有牲畜帮你负重,无从选择,无法回头,回头还是同样的大山大壑,不如前行,终有尽头。你只有一个选择:玩命爬,玩命走,忍受永无尽头的Up and Down,忍受永无尽头的苦累,哪怕累得吐血崩溃,你也只有一个念头:我得走下去。

  《《南麓山野》》读后感(四):山地博物馆一般的旅程

  有人说,在尼泊尔登山徒步,就像走进一个山地博物馆,因为在这里,你可以见证世界上所有样式的山地风光。从博卡拉出发,高山峡谷的地形开始显现,两边的山峰直冲云霄深处,云雾缭绕,难见其端。在路上可以看到无数的瀑布,各种形态,各种大小,甚至还有各种颜色,数量之多,简直能让人怀疑自己是否在一天内把一辈子所能见到的瀑布都看完了。一路往上,风景渐次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形虽然还是峡谷地带,但植被却大不相同,针叶的松树与杉树逐渐取代了原来的阔叶树林,并且在山崖的石缝里显露出不同的姿态,异常美丽。山脚是成片的紫杉林,修长的躯干更映衬出山崖的雄奇巍峨,实在是值得留意与欣赏。

  《《南麓山野》》读后感(五):一览众山小

  徒步、旅行,获得的不仅是外在地域空间的广阔和美丽,更重要的是,是一种自然带来的宁静和专注,以及在这种心境下,心灵上的不断感悟。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去尼泊尔、去安娜普尔纳、去山的高处和高处的山,都像是一次次去往自我心灵之旅的探寻。俗世的喧嚣纷繁,就如同日常生活中我们心灵的喧嚣和浮躁,而进入山,则是远离尘世,向心灵的深处进发。徒步,像一种苦修,而心灵也是需要苦修的,得到自然山野的滋养,心灵也会变得踏实和饱满起来。更不要提去往那纯粹的雪山和冰湖,那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安静而深邃的所在。越接近山,触摸到的景观越壮阔,就如同一个人在探寻自己心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渺小和谦卑。

  《《南麓山野》》读后感(六):简简单单的幸福

  这位作者老师真心不容易,可以说她将自己工作之外的时光都留在了路上,留给了自己最爱的徒步之旅,就像人们常说的,在外面既然要历经风雨,那么就不要想得会像家一般舒适。面对种种不可预知的艰难困苦,在一个醉心于徒步的人来说,那并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幸福,幸福源自简单可不是吗?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经常户外徒步的人对于客观条件有基本的经验认知。所以我们对于住宿饮食的期望值已经接近于山中寺庙禅修的水准。简陋的住宿和大自然的蚊虫亲密接触反而是效用的加分项,这些平日里无法获得的特殊体验平添了无形的惊喜和乐趣,人生经历变得多彩丰满。世俗一点讲,也增加了未来回忆里津津乐道的谈资。

  《《南麓山野》》读后感(七):有一种状态叫“自由”

  “徒步旅行”这四个字,据说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理想国》第八章里。书中记录,当年其师苏格拉底说到那些或行军或朝圣或徒步旅行的人们时,总是充满敬畏之情。而在几百年后,英文单词里第一次出现了peregrinate这个动词,即“徒步旅行”,其名词pilgrim(怀着虔诚信念的旅行者)起源于拉丁语peregrinus,意思也是信念坚定的“移动者”,他们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三五结伴,怀揣着对于目的地的向往一路前行。后来这样一种旅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在旅行目的也不只是想要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据说,当年青年毛泽东为磨砺意志,就曾经和蔡和森徒步游历了湖南,一条毛巾,一把雨伞,一双凉鞋就是全部行装,在旅行途中,露宿野外,以野果为食,条件艰苦,但是其中所得所感,却不是其他人所能够体会。

  《《南麓山野》》读后感(八):别样人生

  徒步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徒步旅行是为了在有生之年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有人说徒步旅行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还有人说旅行是为了完成埋藏心中多年的梦想……极限户外网小编给你介绍史上最全尼泊尔徒步旅行指南,让你感受徒步旅行不仅是为了看风景,而是别样的人生体验。"> 很多人常常追问“徒步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是为了在有生之年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有人说徒步旅行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还有人说是为了完成埋藏心中多年的梦想。在此,小编给你介绍史上最全尼泊尔徒步旅行指南,让你感受徒步旅行不仅是为了看风景,而是别样的人生体验。徒步是靠走路来观赏风景的一项持续几日的户外活动,不是一项专业的运动,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特别一些短途线路,下至6岁的儿童,上至60岁的老人,大都可以走下来,无需担心体力问题。

  《《南麓山野》》读后感(九):走一步是不需要勇气的

  行走是一种状态,一种姿势,一种修行,一种深呼吸,一种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凭借着率真的天性去实现的一种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自由自在。西藏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圣地,有年假期正好可以不用想工作方面的事儿,孩子又还太小就放在娘家先让他姥姥姥爷带段时间,我正好就参加了一个喜马拉雅徒步旅行团,那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可以登上世界之巅。有人问我是如何鼓足勇气完成伟大的喜马拉雅之旅的,我想了想,我所做的,只是走了一步,然后再走一步,再一步,我就到了那里。翻山越岭去看世界是一种岁月的浪漫,我们去极地,去珠峰,已不仅是为了去寻找某一座具体的山峰,而是去寻找无数可能存在的生活方式。这个世界无限大,总会有无数个远方你一生都无法到达。但如果你想去看另一种风景,过另一种生活,追寻心灵上的轻盈,现在就可以收拾好行装,背上包出发。事实上,走一步路是不需要鼓起勇气的。改变世界需要一万年,而改变自己可从当下着手。

  《《南麓山野》》读后感(十):将最美的时光留在路上

  每个人的一生,总有那么两次冲动——义无反顾的爱情和说走就走的旅行。突然间想去完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旅行,一来是觉得寂寞惯了,再者是因为孤独久了,想要重新找回曾经那个迷失的自己,找回那个积极乐观的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大都市里,天气的无序变脸和因为生存而受到的压力相比,简直不是什么事儿,但是人们谈及生活的种种不尽人意时总要顺口抱怨如今天气的今不如昔,这或许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的矜持与无奈。我们今天的城市越建越大,人越来越多,可是却无端的感到生活空间越发狭小,身边的真心知己更加稀少,环顾四周难觅可以真心诉说的同伴与知音。我们如今的生活物欲充斥,人们就像被丢进一个布满绳套的深坑中,尽管拼命挣扎却被绳套牢牢锁住,当有一天我们挣扎不动了,乏了,累了,就会静静的仰面朝天躺下,看着深邃的苍穹回忆起往事钩沉,半生的挣扎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追随物欲和名利而去舍身相许,或许我们这时才记起古代先哲的训诫和箴言,明白了人生或许应该换一种活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