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伎的真实生活》影评摘抄
《艺伎的真实生活》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英国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伎的真实生活》精选点评:
●艺伎,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不过前景堪忧。
●如果对日本及其文化感兴趣,这是值得一看的一部纪录片。
●哇——奥。嗖——嘎。
●双唇始终保持缄默
●论艺伎存在的矛盾性可以做一题文化研究。说再多学院女权有什么用呢?东亚社会,同一个经济地位同一个阶层的女孩,说到底还是会照顾男人的自尊心身心资源化的得到了更好的生活。给不给艹不艹都是小事
●很真实的 同时也让我很敬佩的 在爵士年代日本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但是艺伎这个行业仍旧能够维护自己的职业水准不随波逐流 不变得轻浮 保持艺术修养 这是日本人对文化的尊重 因此这个行业才能历经百年而不被时代淘汰。
●外行入门片,方便迅速了解一下~
●分了好几次才看完的 觉得还是以科普为主吧
●1999年的纪录片,讲述艺伎的发展过程,她们是神秘的,才艺压身,和高层接触,活在不能宣扬出去的世界里。同时,当男人需要一个自尊心上的完全满足时,艺伎是最好的选择。特例小花,一个结婚的艺伎,带着和艺伎格格不入的容貌行为,是艺伎文化慢慢蜕变了吗?而如今艺伎大量减少,神秘面纱更难摘掉。
●Wonderful documentary about Geisha.
《艺伎的真实生活》影评(一):观后感+台本整理
为了语句的连贯性做了一些小改动。花的时间比预想要多很多呢,不过转换成文字之后感觉理解得更加透彻啦!!(整理完才发现已经有网友贴出完整版了
《艺伎的真实生活》影评(二):年代久远但仍值得一看
貌似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拍摄的记录片了,片中邀请了艺伎回忆录的作者来做为一个主要阐述人之一,片中还是有点站在西方文明高度上看事物。尽管它也会说,对于东方人来说,美国人是群长毛的怪物。
片中避开了美国人用武力威胁打开日本门户这一说法,而转而含糊的说是美国人哈里斯最终经过努力终于让日本与美国签定通商条约。
总的来说这是部值得看的记录片,能让人知道一个真实的艺伎世界,尽管它还有点表面,但对于西洋人来讲,他们知道这些已经够了,他们不会花更多的时间继续深入的,不是人人都和小泉八云一样。
《艺伎的真实生活》影评(三):From Resplendency to Recession—Review on “The Secret Life of Geisha”
Although shot in 1999, “The Secret Life of Geisha” is still a masterpiece to this day. By introducing the history, rise and current stage of geisha arts, the film displays the unique Japanese culture to the audience.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Japanese imperial court, geisha used to be female entertainers serving the high-class social gatherings. As time went by, it gradually turned into a renowned profession. Other than offering sexual enjoyment, geisha serve tea, play the samisen (a kind of Japanese instrument) and dance to please their clients.
Geisha began their training at quite a young age. They are bounded to the geisha house to pay back their high training fee. Some senior geisha will move out to lead an independent life. Yet most geisha keep single lifelong as marriage means the end of their profession.
The daily dress code and make-up of geisha are very exquisite and demanding. It will usually take them hours to put on their kimonos properly. Especially the obi should be knotted in the back instead of the front. That’s an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geisha and prostitutes. Obis are tied in the front for prostitutes to loosen easily by themselves while in the back for geisha unable to untie without the help of others.
Delicate appearance and decent etiquette do contribute to the glory of geisha. Yet in the fast paced modern society, how many people still have spare money and patience to appreciate this art? No wonder simplified geisha shows are booming at scenic spots as another way of handing down the tradition. No one could tell whether on earth this transfer means revival or recession to geisha.
《艺伎的真实生活》影评(四):西洋艺妓
我初中开始爱上日本的漫画,很漂亮,很吸引人,很有趣,有时也很深刻,最重要的是它带给我激情,让我认为可以作为一生的职业来从事。
其实,我不是要说漫画的事,是想说当时因为漫画的影响,对日本的很多东西都感兴趣,音乐啊,日本语啊。
我一直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讲的是一个西方的女人到日本当艺伎的故事,是真实的。(现在才知道她的名字叫Liza Dalby,其实名字不重要,但我心里觉得不写下来有些不尊重。)当时就觉得艺伎很神秘,也很有趣。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是不是会有人看到我说喜欢日本的东西开始狂骂我。其实我很想说有的人真的有些狭隘了。我一直觉得每个民族都有他美的东西,而美的东西是不应该牵涉到政治的。我是多么讨厌政治和政客,你们不知道。我从小就希望地球上没有国家,我们可以相亲相爱。
再回来说吧,我不是会很认真研究东西的人,总是浅浅的尝尝就够了。所以我不是要讲日本的美学,我也不懂。我只是想表达我有多喜欢日本和服鲜艳的颜色还有繁复的图式。她们的配色总是很大胆,让人想起樱花,感觉有种害怕美丽瞬间失去所以不顾一切的绚烂。
这次因为很偶然的原因看了《艺伎的真实生活》,也再次看到那个西方的艺伎,还有《艺伎回忆录》的作者,觉得很亲切。让我想起我的初中。
艺伎源自江户幕府时期,最开始艺伎是男性,充当类似朝廷弄臣的角色,讲笑话跳舞等等,逗人开心。后来有娼妓生意萧条也改作艺伎,开始抢走男性的生意。1779年艺伎成了政府承认的职业,她们与娼妓不同,不允许性交易,从外表上看,她们和服腰带在背上打结,而娼妓在前面(更便于脱穿),发饰更朴实。艺伎应该拒绝恋爱,终身不嫁。蝴蝶夫人的故事,实际上并不浪漫,那是假的,小吉其实并未被那个西方人所爱,她只是无望的爱人的那个,最后酗酒投河自尽了。曾经一度,艺伎是最美最有才艺最摩登的人。艺伎给某个日本首相留下的好印象是她们和权贵友好关系的开始。后来日本逐渐西化,艺伎的地位受到威胁,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危机,她们决定坚持传统的舞蹈音乐及款待方式,这使她们从最时尚的群体转化成了传统的捍卫者。再后来国家主义成为主流,西化成了腐败,艺伎荣耀的成为了国家的标志。紧接着的艺伎鼎盛时期,7、8岁的穷人家女孩子成了妈妈桑的财产,她们被家人贩卖,没有自由,初夜被拍卖,象娼妓一样等待客人,一天中换多次衣服,从不卸妆。
艺伎们学舞蹈,练三味线,学茶道,脸上扑厚厚的白粉(以前的艺伎由于白粉含铅太重皮肤很黄),故意露出发际和脖子上部的小块皮肤,画鲜红的小嘴唇,使她随时看起来都是噘着的,这些是性感的小花招,尤其是从厚重的和服里露出的那段脖子,和西方的露腿是一个道理。头发常常要接假发片,会造成很早的秃头,她们睡在木头上使头发在下周作头前不走样。她们穿高级蚕丝作的和服,每件都价值数千美元,不同的颜色配合不同的季节,黑色是新年的,粉红迎接夏天,黄色的用在枫叶转红的季节,淡绿色在冬天。艺伎穿着和服是不穿内衣的,这是为了保持和服的线条,宽宽的腰带是为了给背部支撑,走路的时候用细碎的内八字,出门时换上厚厚的木屐避免和服弄脏。艺伎并不是单纯的伺候客人,她们懂文学,以及别的很多东西(除了政治),有很多有趣话题与客人交谈,她们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宠坏男人的自尊心。学徒穿明亮的颜色,舞伎领子是红的,艺伎则穿着贵重而考究,可以不上厚的妆,不待繁重的发饰,头发绾成朴素的髻,奢华是她们的工作。现在有的艺伎过着超模的生活。艺伎更象情妇,她们会出卖肉体,但不以此为生。她们常常会代替妻子陪男人应酬。她们不会结婚,但可以和赞助者生小孩,而这样的男孩子会在女人的世界里被宠坏,大多不会有大的出息。
世界大战期间,艺伎也到工厂工作,她们认为很光荣。在被美军占领期间生意复苏,许多美国兵自认为与艺伎的一段故事大多发生在这个期间,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艺伎大多是娼妓。温泉艺伎也是娼妓。现在艺伎已经很少了,多都只陪达官贵人,新桥的艺伎每天要接受几个小时的舞蹈大师严格训练,晚上要诵读。可是经济萧条,艺伎的生意每况愈下,加之艺伎丑闻,最大的一个就是一名叫宇野宗佑的首相的艺伎情人将他们的关系公诸于世,首相下台,艺伎的形象大受损伤。但其他艺伎都不承认她是真正的艺伎,因为艺伎的职业道德是绝对保密,不能在晚宴上谈论政治或者经济。现在酒家女成了艺伎的粗鄙版,由此也改变了日本男人的品味。年轻人爱酒家女,他们不知道艺伎是什么。艺伎相信传统的力量,艺伎开始开酒吧,但只要还有怀旧的男人,她们就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现在也有艺伎受赞助者恩宠,过着极奢侈的生活。艺伎的生活还是有人向往,尽管少,但是有年轻的女孩子意志坚定要成为艺伎。
我想艺伎慢慢的会变成被政府所保护的文化遗产吧。我也不知道。只知道秘密解开,看得清楚,以前存于心中的神秘美感反倒消失了。说实话有的艺伎真的不好看。所以还是浅浅尝尝的好。
《艺伎的真实生活》影评(五):【BBC纪录片】艺伎的真实生活(1999)文本
纪录片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92930?from=search&seid=1925315746407035010
旁白:苏珊.莎兰登
阿瑟.高顿:美国畅销小说《艺伎回忆录》的作者
丽萨.戴尔比:第一位西方艺伎、人类学家
旁白:艺伎存在了400年,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艺伎却不受时间影响,她们曾是幕府将军和武士的玩物与最爱,虽然日本是改变最多的国家,艺伎的双唇始终保持缄默,她们鼓舞过风神特攻队的英雄,也化身为美国大兵的情人。艺伎的世界曾在闭锁的状态下受到层层保护。但我们终于得以掀开这层面纱,一探其神秘的世界。
日本是全球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全国沉迷于科技产品。因为不断追求效率,日本不断的改变,但是几世纪来,日本却维持着一个特殊的传统——艺伎。艺伎优美的身影守护着古老的习俗,她们是存在于现代却代表着荣耀历史,她们的世界不对外公开闭锁在古老的仪式中。她们住在像故事书里芳香的花园和华丽的神殿,却在暗巷与隐秘的茶店里工作维生。美国作家阿瑟.高顿深受这项神秘的传统所吸引,花了10年研究,并写成了畅销小说《艺伎回忆录》。
阿瑟.高顿:这一切都令我深深着迷,那个世界如此封闭,她们不喜欢外人闯入,打探,知道她们的秘密。阿瑟.高顿必须打开艺伎世界的封印,他面临的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就像要闯进排外的宗教阶层中。
阿瑟.高顿:过去如果你问我什么是艺伎,我会回答每个美国人所期待的答案,至少说她们是自由身的娼妓,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们并不了解她们扮演的角色和缘由,后来我才了解,艺伎在日本社会中,身份非常的特殊。
旁白:迷人的艺伎世界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教养和优雅,而爱情则是令人不屑的幻想。
完美的外表重于一切。艺伎个个是精选。她们与日常琐事隔绝,而且她们的名声和地位极为特殊,最夸张的就是,即使要看到艺伎都很难,她们成了日本崇敬且著名的表征。在京都这个古代的首都,有项年度活动庆祝日本最光荣的传统,包含艺伎传统,樱花节是个珍贵且令人期待的机会,这一般人可以一窥这项最私密的传统。同时象征历史与情色的艺伎,也包裹在丝制的华服中参与展示,但在浓妆与笑容后,却是困难与复杂的人生。
艺伎馆是这项古老艺术的殿堂,几百年来,艺伎见证了日本最有权势的男人,如何欺骗与背叛爱情。
阿瑟.高顿:艺伎的工作,是晚上被雇来款待男人,通常是好几个人一起。最令多数西方人讶异的是,其中极少牵涉到性交易,这在其他文化中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社交生活和日本人很不同,这就成了艺伎的起源。
旁白:她们沉默的规范,绝对保证顾客的隐私不外泄,男人晚上走进艺伎馆,就认定所说和所做的,不会泄露到这些墙之外。这是个不会走漏风声保守秘密的特区,所以艺伎馆得以存在。艺伎沉默的规范就是,她们绝不能谈论发生过的事。
艺伎是日本唯一只有女性专为男性提供的服务,妈妈桑是艺伎世界的领导者,她提供手下的女孩们食宿和珍贵的和服和所有调教需要的费用。艺伎则在扣除适当的报酬后,将所赚的钱都交给妈妈桑,有段时间,妈妈桑实际上拥有这些女孩,她们的费用都是由她支付。妈妈桑会把女孩的初夜卖给出价最高的客人,回收在她身上的投资。要有对顾客私生活和需求的广泛了解,才能成就这桩谨慎的买卖。
阿瑟.高顿:经营艺伎馆的妈妈桑,过去给人的刻板印象让人觉得她们只在乎钱,简直就是101忠狗故事里的库伊拉,但是这种刻板印象已经有了改变,因为背后隐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真相,艺伎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它在日本竟是完全由女人管辖的地方。
旁白:今日,为了自身的利益,妈妈桑会善待她的女孩们,要训练一个艺伎至少需要50万美元,要是艺伎辞职,她可就亏大了,要成为艺伎得受训5年,最后,她们连仪态都会变得与众不同,她们被训练到每一个样态都有象征的意义与情色的力量。结子在学当艺伎,已完成5年训练的一半。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是她的艺伎姐姐豆歌,学当艺伎的人都会有个姐姐,教导她们成功成为艺伎的古老技巧。豆歌是结子的艺伎姐姐,她过着名模般的生活,俱乐部的百万会费和私人课程她都负担得起。
豆歌:感谢这个工作让我广结人脉,享用美食华服,还能到一般人没法去的地方旅游。总而言之,我能尽情享受人生。
旁白:豆歌立下了高标准,结子要追随典范将人生贡献在这项传统,“艺伎”一词表示从事艺术的人,要成为专业的陪伴人员,艺伎需要精于舞蹈、音乐与文学,每一个优雅的动作都经过精心安排,舞蹈传达的,多是艺伎为了艺术而牺牲爱情的故事。艺伎和西方芭蕾舞首席舞者所做的牺牲没有两样。
结子:艺伎的学问永无止境,我的老师的训练持续了30 到40 年,和她相较,我微不足道,艺伎的字典中没有完美这个词。
旁白:艺伎必须保持单身,没有家庭的牵绊,她们以姊妹的身份住在一起,紧密的情谊让彼此终身相系。只有一个西方人曾经成为这种生活的一份子,距离美国人丽萨.戴尔比在日本当艺伎已超过20年了。
okamisan(妈妈桑):蓝眼珠的女人弹三味线,还有唱歌,在艺伎史上还是头一遭。她走路跪坐和穿和服的技巧日益精进,渐渐成为一名艺伎。
旁白:丽萨绝对有条件成为一名艺伎,她少年时期就在日本学日文和艺伎的传统乐器三味线,然后在变成一名艺伎前,她成为首位研究艺伎的博士。
丽萨.戴尔比:我不会先站出来,我会直接去坐在客人的旁边,常常客人话讲到一半,才突然看着我注意到我的眼睛,不是深褐色的。然后说,“你不是日本人,发生什么事了?”其他艺伎都在等这一刻。有时候她们是故意的不告知客人这里有个外国艺伎。等到有人发现才一起笑出来,因为她们觉得这很有趣。当然你必须抛弃过去穿西式服装走路的方式,因为和服紧紧的将双腿围住了,你只好走碎步。但以前我总是忘记,尤其急着要走路时,两条腿就会一直撞在一起。我就会被艺伎姐姐斥责不准这样走路,这就像是在学习一种全新的身体语言。
当一个女人进入艺伎的群体中,她决定以此为职,就等于决定不婚。不会成为家庭主妇,从此生活就与一般人出现重大分歧,艺伎不结婚,也不走中产阶级的路线。她们在艺伎的世界中,将自己当做艺术品呈现出来。
旁白:她们虽然是艺术品,但也以小时计价应召取悦客人。
阿瑟.高顿:娼妓以性维生,虽然艺伎不全然如此。但是事实上,就像娼妓不能决定下一刻要跟谁一起共度,艺伎同样也对此无能为力。
旁白:艺伎白天是艺术家,晚上应召,她们的形象始终因娼妓而受污蔑,出身卑微的艺伎地位渐渐提升。最后终于得以站在日本社会的最前方,她们曾是武士的情人,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向神风特攻队的英雄道别,娇弱的艺伎如何能在400年动荡的历史中屹立不摇?是什么让艺伎相信她们可以摆脱传统,在西方找到真爱?
要了解艺伎就得先了解她们的过去,故事要从4世纪前的幕府时代说起。
艺伎最早在17世纪初期出现,历经了数世纪封建诸侯的纷扰,日本终于在江户幕府的军事专制下统一。首都设在江户,就在今天的东京。在幕府统治下,日本颁发锁国令,隔绝在世界他国之外达数百年,幕府将军有至高的权力。
丽萨.戴尔比:这些表演者在交际花举办的晚宴中,通常借由演奏跳舞或说笑话这类的事来取悦宾客,这些原本都是由男人担任。
旁白:后来,有一个娼妓因为生意变差了,于是绝望的将自己塑造为首位女艺伎。不久,女艺伎数量超越了男艺伎,并且抢走了娼妓的客户。
阿瑟.高顿:我想早期在风化区的艺伎和娼妓之间,一定有过很激烈的对立。娼妓当然占了优势,并想尽办法打压艺伎的活动。但是事实上,提供性服务的娼妓和艺伎之间因为钱使得界限日益模糊。
旁白:到了1779年,艺伎被认可为一种职业,并设立了称为“见番”的登记处,政府设立“见番”这个机构,是为了防止艺伎卖淫。
丽萨.戴尔比:所以一开始艺伎这个职业,理论上,是不会与交际花和娼妓竞争的,再一次可见当时的政府,曾经非常严密的控管这件事。当时经常能看到,政府不断公布艺伎不得卖淫的命令。
旁白:见番的管理,让艺伎在严密的护卫下,不至于沦为在宴席中卖淫的职业。这些规定让艺伎的角色变得单纯许多,有段时期,只有过气的女人才会被选为艺伎。
阿瑟.高顿:从19世纪以来,西方的世界就经常将艺伎的形象与娼妓搞混,事实上,娼妓与艺伎在外表上就有明显的不同。艺伎穿上和服宽腰带时,中间的带子,结一定打在后面。年轻的艺伎腰带虽然比较短,但还是一律把结打在腰后。另一方面,娼妓的腰带绑在前面,因为她要整晚穿脱和服,没有办法每次都有人来帮她绑腰带。所以她得自己来,结果就变成了辨识的方法,娼妓会把腰带绑在前方。另外可以看发饰的样式,由这些发饰可以看出,这是娼妓,因为艺伎梳的发型单纯多了。
旁白:在这些管理下,艺伎开始兴盛。艺伎朴素的打扮大受欢迎,日本锁国时代,艺伎区广布全日本。任何被抓到要偷渡出国的人都会被斩首,外来者则不被视为人类。他们是邪恶的象征。第一位美国领事汤森.哈里斯首先进入这个封闭的国家,他在1856年8月在下田湾登陆。他的任务是要和日本谈判,并签订第一宗贸易条约。
理查德.拉什:他发现这个国家和250年前一样完全隔绝于世界他国之外,在文化、贸易和工业上都与世界脱轨,他们什么都不要。一点也不想和其他国家有任何关系,汤森.哈里斯想要有所改变,却遭遇各种阻挠,日本不想要他在那里,我要是他早就放弃回美国了。我不会再试了,但他继续坚持,他是个很固执的人。
旁白:谈判当中,哈里斯要求市长送一名艺伎来,光想到要被外国人碰就令人感觉恶心。这真是个可憎的要求。但汤森.哈里斯很坚持,一名叫小吉的年轻艺伎被选上了。
理查德.拉什:小吉是个艺伎,长得很漂亮又有才华,市长认为汤森.哈里斯会喜欢她,就决定把她送去并且试图说服她,但小吉非常不愿意。最后市长只好下命令强迫她去。
旁白:她的不情愿并未持续太久,后来小吉竟爱上了哈里斯,成为第一个爱上西方人的艺伎。100年后,好莱坞将这段情史拍成电影。由很不像汤森.哈里斯的约翰.韦恩领衔主演,
“第一次有个来自西方被视为野蛮人的洋人正式跨进日本,一探幕府艺伎馆里奇妙的神秘韵事和奢华。”(《the barbarian and the geisha》)
旁白:日本官方曾希望小吉可以为他们收集情报。
理查德.拉什:她理应扮演间谍的角色,我不知她为日本政府带来多少情报,但我猜应该不多。因为她很快就开始爱慕汤森.哈里斯。
旁白:5年的谈判后,汤森.哈里斯成功签下了贸易条约,然后就准备返乡。
“我离开实在是身不由己。”
“美国,好远的地方。”
“但没有远到让我忘怀你。”
(《the barbarian and the geisha》)
旁白:事实与电影不同,一点也不浪漫。汤森.哈里斯似乎完全忘了小吉,在日记中压根没提到她,被抛弃后,小吉必须面对镇民,他们辱骂她是个肮脏的外国人,这个首位和洋人有过风流韵事的艺伎因为崩溃而酗酒,最后投水自尽。但是下田的艺伎没有像汤森.哈里斯一样忘了她,每年,美惠都会来到小吉丧命的地方。
美惠:小吉对我们艺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她,就不会有现在的下田艺伎文化。我们每年都会烧香拜祭她。
旁白:在幕府250年后的专制统治后,一群武士密谋推翻政府,他们利用艺伎馆秘密聚会。
丽萨.戴尔比:这些想要推翻幕府的叛国武士需要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要能信得过,让他们能够安心地筹备计划。
旁白:有了艺伎的支持,武士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当明治天皇1868年登基时,艺伎成为全国最有权力的人。随着艺伎的威望与名声高涨,日本跃入了现代世界,西方工业将亚洲带入了蒸汽时代,年轻人剪掉了辫子,开始戴上礼帽。
丽萨.戴尔比:当时艺伎是最时髦的女性,就像今日的电影明星一样。这些海报女郎是人人渴望的,最美的和最有才华的和最摩登的女人,她们都是艺伎。
旁白:到了20世纪,艺伎的数量达到2万5千人,几年之间,日本战胜俄国,成为朝鲜的保护国,在随后与俄国的谈判期间,有场为俄国将军库洛帕契举办的盛宴,一位名为恋的名艺伎被指定来服侍他。她跳舞时,将军要求她将腰带给他,但恋断然拒绝了。她的表现令日本首相桂太郎印象深刻,后来甚至纳她为情妇。艺伎开始和日本最有权势的人攀上关系,史上首次有大人物娶艺伎为妻,日本外交部长拜伦陆奥结了两次婚,对象都是艺伎。
拜伦陆奥之孙:她们当太太会比当一般人家的媳妇称职,因为她们受过严格的训练,懂得如何殷勤服侍男人,她们还很优雅更懂得守密,艺伎绝不会将听到的话说出去,尤其不会以令人尴尬的方式透露出去,艺伎紧闭的双唇是很重要的因素。
旁白:艺伎当时成了风格的象征,更有崇高的地位,但20年代起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她们的生存开始受到威胁。
日本进入了爵士时代,歌舞女郎在舞台上昂首阔步,夜总会向崇尚西方时尚的日本大开门户,城里到处是穿着时髦洋装的时髦女孩,酒吧女郎风行一时她们以更低的价格陪伴男客,而且非常的新潮。艺伎面临到史上空前的严重威胁。
丽萨.戴尔比:这似乎真的是个转折点,艺伎下了一个明确的决定,为了捍卫与展现艺伎不同于酒家女,她们要坚持传统的舞蹈音乐与传统的款待方式,艺伎于是成为传统的守护者。不再像她们过去的社会角色,是走在时代尖端的人。
旁白:很幸运的是,爵士时代匆匆结束。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在他的统治下,日本成为军事强国。国家主义很快席卷全国,西方事物成为腐败的代名词。而艺伎正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极致,她们被推崇为日本的象征。数量在30年代初期暴增到8万名,古都京都完全沉浸在艺伎高涨的声望当中,它的中心是祗园,一个艺伎区。
阿瑟.高顿:祗园是艺伎区的注册商标,就好像车子的宾士一样,它是艺伎的重要地区。京都是日本古代的首都与文化重镇,相较之下,东京反而只像个暴发户。
1930年代,祗园来的艺伎是完美的化身。
丽萨.戴尔比:当时真是奢华至极,例如每个月买一套新和服,或是由某个企业家邀请,一次10或12个艺伎下午一起去赏樱花。钱好像用不完,大家都慷慨赞助艺伎和她们的艺术与舞蹈。可想而知,那真是快活的日子。
但这样的全盛期也有其黑暗面,在京都,因为对艺伎的需求量大,乡下的家庭,会将他们7到8岁的女儿卖到艺伎馆,这就好像在买卖肉品。但若是被卖到像祗园这种高级艺伎区,就还算幸运。这些女孩变成了妈妈桑的合法财产。妈妈桑一向以难缠和不道德闻名。
阿瑟.高顿:听起来很糟糕,但她们是最成功的生意人,因为她们将艺伎馆里的女孩当成家产,把她们当做生财工具。也因此事业有成。
不像今天的艺伎,30年代的女孩往往无法选择自己的职业,因为要偿还欠妈妈桑所提供训练和食宿所付的费用,这些娇贵的女孩其实跟囚犯无异。如果有艺伎试图逃跑,镇民在逮到她之后,会将她送回艺伎馆。把女孩的初夜卖给最高出价者的习俗开始于30年代,多数的艺伎对这种肉体的苦难毫无准备。
阿瑟.高顿:我们以为艺伎在性服务上受过训练,但这离事实甚远。我是说,训练女孩的人只会在那晚前将她们带开,告诉她们要躺好,这就是所有的训练了。
阿瑟.高顿:这样的事情有它的仪式,客人和这个女孩要交换清酒杯,然后举办盛宴庆祝。再来,这个艺伎会到房里,换上不同的长袍等待男人来到。我问,那你脸上的妆怎么办?她说,不必卸妆。我说,那他要吻你怎么办?她说,吻我?别开玩笑了。很明显的,那不是仪式的一部分。
30年代,祗园曾有艺伎的初夜卖到850万美元的纪录,但艺伎若能在客户中为自己找到有钱的赞助者,她就有机会获得自由。赞助者会负担艺伎者奢华生活的开销,她则必须当他的长期情妇以为回报。但这也表示艺伎有可能终身和她不爱的男人困在一起。
丽萨.戴尔比:早期都是由妈妈桑为女孩挑选赞助者,所以艺伎如果不喜欢这个人也不能表示意见,只能恭敬从命。这是独占的关系,你可以款待其他客人。但也知道赞助者是你唯一可以有性关系的对象。
旁白:京都的祗园区造就了最好的艺伎,志愿的学徒艺伎成为舞伎,她们特殊的打扮到今天依然维持原状。
结子今年19岁学徒的课程已经完成了3年。她刚开始表示当舞伎时吓坏了她的父亲。
结子:大家还都一直认为祗园是很严厉的地方,还是有些人认为舞伎都是被卖去的。其实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很显然我爸爸的同事说服了他,他才答应让我去那么恐怖的地方。
旁白:训练结子和买华丽的和服需要花上500万美元,这是让生活维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代价。结子生活在一个传统的艺伎馆里,她的名字写在门上的一块木板上。
结子:我原本以为这里封闭又偏僻,因为以前有人告诉我,一旦近了京都就走不出来了。我以为我会进入一个邪恶的地方,但相反的,我的艺伎馆是一个很友善的地方。我受到良好的照料,我原来以为会遇到一些残酷的人,但每个人都对我很好。
旁白:结子的妈妈桑在她身上投资甚巨,每天她都要上舞蹈课,练三味线,还要学茶道。在艺伎馆中,结子要开始化妆了,以前用的白色涂料里含有铅,会让艺伎的皮肤因为中毒而发黄。她的嘴一般涂红,暗示是性感的噘嘴。发际边会留下细微的部分没有化妆,强调她像面具的装扮。也增加了艺伎情欲的吸引力。
阿瑟.高顿:我想,微露颈部,尤其是从厚重的和服中露出后颈,给人的感觉就像西方女人露腿一样。艺伎需要努力塑造类似的感觉,比如覆盖上厚粉,但在皮肤的边缘强调露出了一些什么。你当然知道,实际上那是女人身体的一部分。
艺伎最贵重的财产就是她的和服,顶尖的艺伎应该拥有至少两打的和服,用上等蚕丝做的和服一件要价数千美元。一个自由的艺伎需要很多钱来添购行头。
阿瑟.高顿:我很讶异和服如此重要,不过只要想想它们所扮演的角色就能理解了。艺伎在工作使必须穿着和服,和服贵的吓人,尤其因为以及对和服的了解越深,大家把她们跟和服联想在一起,更理应要穿非常优美的和服。不穿优雅和服的艺伎就不会被当成优雅的艺伎。
旁白:艺伎根据历法挑选所传的和服的式样,黑色的和服代表新年的开端或是在很重要的场合中穿。有绣花的粉红色和服是在夏天穿的。这件由日本枫叶设计的橘色和服是在秋天穿的。这件绿色的和服是冬天穿的。
艺伎:我在枫叶转红时会穿这一件,这是我行头中最贵的一件和服。我所有的和服中这件是最成功最受好评的。
旁白:艺伎最怕的就是火灾,失去她们的和服等于宣告破产。每天早上在祗园会有人帮忙学徒艺伎穿上和服,艺伎穿和服时不穿内衣。以免破坏了和服的曲线,她系上腰带,这条装饰性的丝带也提供了背部的支撑。学徒艺伎穿的和服颜色比较明亮,有长长的衣袖,并且将腰带绑在胸上,塑造童稚的外表。和服很重,穿上后很难行走。学徒艺伎要练习以内八字的方式走小碎步。
丽萨.戴尔比:如果你系上那条腰带,它的宽度会撑住你的背。当你坐在地上时,背会稍微有点支撑,让你舒服一些。
旁白:结子每周都会去一家特殊的美容院,这位造型是已经为艺伎服务了50年。就像学徒艺伎的衣着一样,艺伎的发型也有明确的规定。头发的每一部分都抹上了油,并且别在适当的地方。还要戴上假发让发量看起来丰厚些。经常的拉扯往往造成过早的秃头,这个造型因为红丝带而被成为裂开的桃子。
阿瑟.高顿:我想这个造型的概念,下意识的在表现女性的性感,因为那个裂缝和桃红色的外观,实在是很明显的性暗示。
旁白:结子必须睡在一块木头上,让发型维持到下周再去洗头前都不走样。她们的装饰和花饰显现出个人的特色。所以他们不会借用别人的饰品,甚至连碰都不碰。
结子:起初我觉得穿这些装备很难受,但现在不会了,我已经习惯了。当然,不能洗头很不舒服。但我的工作就是穿上和服走动并展示被别人看。看来很麻烦但很有意义。
旁白:要离开艺伎馆前,结子穿上厚底的木屐以防和服弄脏,她准备好要开始做生意了。结子的客人正在等候她的来到,夜晚来临时,就是她大展才华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刻。一个晚上,结子可能可以从傍晚开始连续参加5个晚宴,客人每小时支付美金500元换取她的服务,这个晚宴是艺伎和男客之间一种由来已久的沟通仪式。所提供的余兴节目品质非常精致。
丽萨.戴尔比:在日本,让人知道,你是会赞助精致传统艺术的那种人,可以展现你的社会地位。所以这么做也是在建立自己的名望。
今晚,守屋教授和他的3个同事,预约到他们最喜欢的艺伎,懂得用词遣字是艺伎最重要的能力,这个能力比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还重要。
守屋教授:我们不是只在这里吃吃喝喝,我们的对话可以说是非常有趣,她们会准备很多话题。她们懂得很多,可以感觉到她们很努力在招待我们。这个感觉真的很棒。
今晚,学徒艺伎要在有经验的艺伎到达前先表演一段,她们对客人来说有无比的魅力。
结子:大部分客人会问我们这些舞伎,你怎么处理头发的?你们必须做些什么样的事?他们很想多了解我们,但时间总是不够回答所有的问题。
有些客人很喜欢戏弄年轻的艺伎。
结子:我们的客人大多是年长的客人,他们很喜欢年轻的女生。如果有人喜欢我,我不喜欢轻浮的人,更讨厌他们碰我。他们称赞我长得漂亮时,我反而觉得很尴尬。
很多人都喜欢说轻浮挑衅的话。
客人:你从这里看起来很不一样。艺伎:你才像煮熟的章鱼红通通的。
艺伎另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要会宠坏男人的自尊。结子还在学习,她觉得要机敏的应答绝非易事。
结子:我也是个平凡人,有时会觉得不舒服或是没有心情工作。这种时候我会忍不住在客人面前垮下脸来。但是事后我都会非常的后悔。
旁白:豆歌是结子的艺伎姐姐,她会帮结子应付工作上的困难,她的经验对年轻的后辈来说是无价之宝。豆歌已渐渐成为祗园最成功的艺伎了。她已经脱离艺伎馆,不受妈妈桑管辖,可以自由地接工作、选择客人。
豆歌:当你还是个舞伎,就得住在别人的屋檐下被照顾,那很像是住在学生宿舍。虽然不会太难受,但真的没有隐私权,而且舞伎一旦接受了晚宴的邀请,就必须每场都出席。和我现在截然不同。
旁白:不过要是学徒或舞伎变成艺伎,就成为翻领。豆歌穿的是白色的领子而不是舞伎的红领子。艺伎的装扮更精致,豆歌不再像学徒穿明亮的颜色,而穿的比较讲究。她画上极少的妆,而不是白色的妆,发型也梳成一个圆髻。
豆歌:我现在比当舞伎是更有隐私,当你还是舞伎时就得用自己的头发做造型,所以白天外出时没办法穿上西式的服装,但当上艺伎后就可以戴假发赴宴。或在没上班时去找发型师,这样就会有更多自由可以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
但是独立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但得自己买和服,艺伎还必须买昂贵的配件,在祗园的这家店里,绑腰带的小小一条带子就要220美元,另外要配和服的手提包,一个要价500美元。像豆歌这样杰出的艺伎,就必须要让人看见她以极度奢华的方式过活。
丽萨.戴尔比:艺伎习惯的生活方式就是绝不节省,事实上,她们不能勤俭度日。艺伎就是要挥霍而且穿着奢华,省钱和艺伎根本是矛盾的两个词。
有经验的艺伎一进到晚宴中,大家就对她致上最高敬意。今晚豆歌穿的是她的黄色和服,结子在一旁见习当做训练的一部分。每个学徒都有个姐姐认养并且帮助她。
丽萨.戴尔比:晚宴中的学徒们并不多说话,因为她们应该要一边看一边学。看得愈多就会愈进步,因为事实上,这些姐姐都是在这些事情上最厉害的。她们是最懂得招待客人的艺伎。
在30年代,当竞争很激烈时,这是舞伎学到技巧和结识好客人的唯一方式。结子看到豆歌亲身展示艺伎的典范,实在获益良多。
结子:我凭自己没有办法进步,但几年后我自己也会变成姐姐。我也必须教我的艺伎妹妹。年轻又没有经验真的很辛苦,但要教后辈一定也不是容易的事。虽然在日本大家的态度都在转变,但丈夫还是很少带太太一起去应酬。当先生付钱给艺伎时,太太的角色是照料家庭抚养小孩。
守屋教授夫人:我很高兴我先生会找艺伎应酬,他在工作上有压力或遇到不喜欢的人时,他能去和艺伎好好的聊一聊。他去找过艺伎后,回家时就会笑容满面。这样我也很高兴。拿艺伎和一般的家庭主妇比较,其实并不恰当。因为家庭主妇顾名思义就是要专职照顾家庭,但如果我们很累难免脸色会很难看,在情绪上有起伏。但对艺伎来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她们会总是微笑以对。
阿瑟.高顿:你不能说,不,她们并非娼妓,她们可能和男人发生风流韵事。我指这些,都只是建筑在金钱上的逢场作戏。这很像西方的情妇。但艺伎并不是以陪男人睡觉维生。
守屋教授夫人:如果我们的丈夫和普通女人搞外遇,我们一定受不了。但是要是和艺伎,这和跟娼妓不一样。这是种荣耀。我们并不是在说大话。但如果丈夫是跟艺伎搞外遇,我们做太太的并不会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过去学徒要是被抓到她交男朋友,而不去努力赚钱,妈妈桑一定会打她。
结子:交男友并不是值得鼓励的事,但我确定,有些舞伎暗中会交男友,没人有办法禁止年轻女孩坠入情网,我们不像其他年轻女孩有那么多机会遇到男生。
旁白:现在在祗园的生活非常惬意,学徒艺伎们不在被迫出卖她们的初夜,或需要长期当男人的情妇。不过赞助者的系统依旧存在,豆歌有位富有的资助者在资助她。除了一个月赚得8千美元外,豆歌还从他得到慷慨的赠与,其中包含一间85万美元的公寓。真正的艺伎传统中她必须隐瞒他的身份。
豆歌:我喜欢的男人必须是个很好的供应者,我并不是指金钱或物质。而是能分享生活上的快乐,另外,因为艺伎的工作很特殊。他必须要能体谅我的生活,我们要能两人相处愉快,有自信,并且有时间就要见面。
虽然艺伎不能结婚,但能和赞助者有小孩,如果有女儿她们会帮忙继续这项家族事业,不过儿子的益处实在不大。
丽萨.戴尔比:那是一个都是女人的世界。男孩常被宠坏,长大后多数不会太有成就。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为应付外面的世界做准备。偏偏艺伎的世界里也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豆歌和结子到当地神社祈求生意兴隆,艺伎这一行并不稳定,30年代晚期,是艺伎业的高峰时期,但悲剧和牺牲就在不远处。
日本和美国在1941年发生战争,国家号召艺伎发挥爱国情操,她们对战争英雄表达支持,并在公开场合宣传与招募新兵。“神风特攻队员受训要为国捐躯,所有的敢死飞行员年龄都在16到20岁间。训练结束时会有个晚会向他们致意,让最美的艺伎款待他们。这是个高喊万岁的大日子。为了摧毁敌舰,他们要为这最后一次飞行做准备。”
日本人从不怀疑他们会打胜仗,日本皇帝是神授的天皇,日本在他的统治下绝不会输。珍珠港事件就是个证明,当很多人被迫要去武器工厂工作,艺伎仍如往常做生意。她们的客户中很多都在军中身居要职。
阿瑟.高顿:40年代时,当日本陷入困境,赞助者在军中的艺伎,想当然尔没日子会过的比其他艺伎好。
但战争持续3年后,日本的资源已经濒临用罄,艺伎馆必须关闭。由美今年93岁,是日本仍在业的艺伎中年纪最大的。她还记得为了战争在工作上所做的牺牲。
由美:我们把和服袖子剪掉拿来做成工作裤,我们必须拿和服做成各种东西。这让我们的工作服在工厂中格外显眼,看到我们走到工厂的人常常会说。看看那些艺伎!她们看起来这么有光彩又自豪,然后我们就会回答说,当然感到骄傲,因为我们都是在为国家奉献。
旁白:但是曾有个艺伎不准加入为战争所做的服务,她嫁给一个美国人因此被迫离群索居。她的名字是由纪摩根,当全国沉浸在爱国情操时,由纪被视为叛国贼。她的养女奈美惠回忆起当时的困窘。
奈美惠:大家都盯着我们看,我们出去时常被找麻烦,所以我们都尽量避开人群,虽然她没做错事,但警察经常到她家。我们如果要去京都,火车上一定有警察在同一节车厢里跟着我们。她说,我是美国人。而且我并不是因为做错事离开了美国,因为嫁给了美国人我失去了日本公民权,但我没有做错事,却可能要过着没有任何公民权的日子。
旁白:由纪特别的故事开始于在20世纪的转折点,她曾是个非常受欢迎的艺伎,然后遇到了在日本四处旅行的美国人。他来自美国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家族,他叫做乔治.摩根,是有名的摩根王朝的创立者华尔街银行家皮尔.摩根的外甥。
玛格丽特.摩根:乔治爱上了她,并且追求她,但她却一直拒绝这段感情。不过乔治很固执,坚持到底是我们的家训,他总是征服固执的人。结果他的确以固执赢得了由纪。
由纪违反家族的意愿嫁给了乔治摩根,外国人当时仍然被视为毛茸茸的野蛮人,就跟从前汤森哈里斯的时代一样。由纪必须放弃日本籍,而乔治必须帮她还清艺伎的债。这看起来比登天还难,但由纪还是幸运地嫁给了摩根。
玛格丽特.摩根:我猜他一定付了笔可观的费用大约2万美元将她从艺伎馆赎回。所以那应该挺让她父母开心的,我猜的啦。
旁白:离开日本,由纪和乔治一起到了纽约,但却发现那里也不欢迎他们。那时大家不会跟东方人结婚,要任何人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何不找一个和他来自相同社交圈的对象结婚绝对是件难事。日本和美国先后否认他们的身份,两人只好在法国北部开始新生活。结婚10年后,乔治就因心脏病过世了。再一次,艺伎和西方人相爱并没有好下场,乔治抛下了悲伤又没有公民权的由纪,由纪因为没有公民权不能回到美国。
玛格丽特.摩根:不幸的我想要取得公民权需要一些签核的文件和证明。而乔治在世时,并没有帮她准备,可见那情况有多悲惨。她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到出生地,但因为日本打算向美国开战,这个时候的情势对她真的很不利。
玛格丽特.摩根:我们加入了战争,根本没有办法和她联络,她收不到信件、钱和任何东西。生活一定很困苦,因为她带着摩根的姓。加上美军不断攻击日本,日本根本不可能对她太友善。
由纪被迫在京都离开家族独自撑过战争那几年,她在80多岁时孤独的死去。其他努力为战争付出的艺伎们,如今还得面临更残酷的事实。1945年8月,美国在长崎和广岛丢下原子弹,日本终于宣布投降。
由美:那个早上我并不知情,还去了工厂工作。就有人告诉我说不用工作了。我问为什么,然后她们说,日本已经战败了。可是我们这么努力工作,真的是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
由美就像其他大部分的日本人一样,压根没想过日本会战败。日本人惶恐的眼看美军在麦克阿瑟将军的率领下,进驻并且接管日本。
由美:接下来的日子,谣言已经传开,说美军要从横滨登陆,因为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对我们,我们一定要快逃。可是我们还受登记处管理,根本不知道能去哪里。第二天,电话响了,那是另一个逃到郊区的艺伎打来的,问我们何时要再开业。我说,你胡说什么呢?我们还在想要逃到哪里去呢?她说,我们在这里快无聊死了。要是重新开始营业,一定要尽快回去。
旁白:日本举国百废待举,全国的城市和经济都瘫痪了,以前的日本富豪都破产了。
(纪录片中插入了当时的一段媒体的录音:当时日本人没有办法相信天皇昭告,叫他们要顺从美国人,日本人很想搞清楚状况,只好从小报获得的小道消息获得慰藉。)
旁白:结果,具有爱国情操的艺伎们马上改变了她们的态度。
艺伎区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核准下重新开张了,他的副手是法宾包尔。
法宾.包尔:艺伎有强烈的生存欲望,她们知道必须要比以前更有魅力,未来才能存活下去。所以她们很快的开始说起零碎的英文。但她们也没忘记过去所受的训练,保持一贯的优雅。美国人往往很没教养,比如说,他们有时候会拒绝把鞋脱掉。但艺伎必须忍受,还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没做错,不会做错,也不可能做错事。结果美国人就越陷越深,
旁白:由美记得她们以跳舞和游戏来打破语言障碍。
由美:我们玩一个像大风吹的游戏,假设宴席上有8个客人,我们会放5个蒲团在中间,大家手牵着手一起唱一首歌。当歌唱完时,你得要抢到站在一个蒲团上。如果你没有抢到就得要接受处罚通常是要喝一杯好比说啤酒,美国人很想要找乐子。他们会一起跳舞,即使根本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
旁白:当美国军官从艺伎身上找到消遣,大兵们则从别的地方发现娱乐。
法宾.包尔:女孩们一开始都很怕美国大兵,但我们是要这些19岁的大兵找到他们的潘潘妹的。前一周就是在那里,潘潘妹就是那些你跟她睡完后,谢谢再联络的女生。在哪你都能拿一根巧克力棒就换到最漂亮的女孩,美国人听过艺伎这两个字,立刻把艺伎想成娼妓。以为那是他们在公园里睡过的女孩子,这些女孩当然不是艺伎,她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只不过是饿了,想用身体换点东西吃。
旁白:卡拉望是41师的士兵,他对日本军方迎接士兵抵达的方式依然记忆犹新。
里德.卡拉望:他们设了一些艺伎馆,提供职业军人或跟军队一起来的人。这些艺伎馆分散在3个不同的地区。我的职责之一就是巡视其中一个,维护治安。那里看起来就像俘虏营,要在入口买票,一张20日圆。上面写着一张只能使用一次,然后他们可以进去选一个你喜欢的年轻女孩,再一起到那个女孩的小隔间,完事之后离开。希望是这样啦。她们告诉我们,这样做,是要让我们不会去强奸一般居民。她们仅仅是在服务职业军人,她们自称是艺伎。但其实她们是娼妓。这多少是为了要让我们比较能搞懂她们是怎么回事,才用了艺伎这个词。
旁白:艺伎的名声被自由之身的娼妓破坏殆尽,日本在50年代早期,提供性服务给外国军队的娼妓约有5万名,很多人都谎称自己是艺伎。
阿瑟.高顿:很多美国军人都有段和艺伎的故事,我猜应该都是发生在那段时间。如此一来,艺伎这个词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就被当成了娼妓。
旁白:从美军占领日本开始,艺伎的形象就被娼妓污蔑了。很多艺伎试图摆脱这个下流的形象,但有些人却利用它从中获益,最恶名昭彰的,就是温泉艺伎。她们在全国各地的渡假胜地营业,最有名就是在热海的海边城镇。古奈美经营当地其中一家艺伎馆,观光客是她的营业对象。
古奈美:高尔夫球流行时我就开始打了,我的很多客人都打高尔夫。我就觉得应该去学,这样就会多一个话题聊。如果有相扑比赛我们就聊相扑,不过全世界的通则是男人喜欢讨论性的话题。
阿瑟.高顿:最底层的就是所谓的温泉艺伎,其实她们是真正的娼妓,她们在很多方面装的像是艺伎。她们也自称是艺伎,当然,她们会学艺伎穿和服的方式,也像艺伎一样在派对中招待客人。只是,她们的目的和赚钱的真正方式,是在晚会结束后去陪这些男人睡觉。所以她们实际上大部分的时候是娼妓,进来玩一些,你知道,把衣服脱掉的下流游戏。这些事在高级的艺伎馆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古奈美:说实话,男人都爱黄色笑话。如果他们喜欢你,就会上前说“今晚如何呀?”这种话,如果我也喜欢他就会考虑考虑。我会回答他,我不知道,如果你可以接受我,我就可以接受你。不过,通常他们看着我,然后就逃之夭夭。
旁白:不像昂贵的艺伎只提供专门私人的高级余兴,温泉艺伎很乐意表演给数台游览车上百名的观光客看。这些温泉艺伎从不自命清高,她们为达目的不惜任何代价,她们不用煞费苦心地准备,也没有贵重的和服。化妆准备要开工只需要15分钟,不必大费周章梳头,她们有了快速的解决方法。(戴上艺伎发髻的假头套)
这里就像主题乐园,每周表演两次给观光客看,只要8美元,客人就能喝茶,看舞蹈一小时,虽然这些女孩只有外表看起来像艺伎,观光客也乐得相信看到的是真材实料。舞蹈结束后,观光客可以和喜欢的艺伎合照。这种做法在其他艺伎眼中看来也许很廉价,但它真的有用。表演场场爆满,虽然温泉艺伎的地位在艺伎中是最低的,热海的温泉艺伎数量仍达到了400人以上,她们大可好好庆祝。她们创造了一个平易近人又收费便宜的仙境。男人不需要是行家就能拥有艺伎经验,这样的改变威胁到了艺伎的脆弱世界,丽萨.戴尔比在20年后忧心忡忡的回来,看看她的艺伎老友们过得如何。
丽萨.戴尔比:当我到达京都,第一件事就是去先斗町,因为这就像回家一样。我感觉好像是其中一个因为结婚而离开的舞伎,但我 每次回来一定来这里。我总是感觉宾至如归,好像自己是这里的一份子,这是种绝不会消失的感觉。
旁白:艺伎姐妹们比挚友更亲密,对艺伎来说,她们彼此就像家人一样。对丽萨.戴尔比来说,回到过去却充满伤痛。
丽萨.戴尔比:在我离开回到美国之后大概6或8个月,一个艺伎寄给我一份剪报,告诉我在先斗町发生的火灾中,我的艺伎姐姐被困身亡,这让我很震惊。因为她年仅24岁,而且前程似锦。这是我其中一个艺伎朋友所遭遇的悲惨下场。
丽萨.戴尔比:当我回到京都看到这些人,我能轻易想象自己留下来成为这里一分子的样子。
丽萨.戴尔比:但你知道当时是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繁荣。身处当时,就会以为她们会一直在那里,永远不会离开。
旁白:今天,当国家的经济不断衰退,艺伎家庭渐渐凋零,艺伎馆一家家关闭。在东京,真正的艺伎馆已经萎缩到仅有100家,她们的预约情况下跌五成以上。不过东京也是日本某些最高级的艺伎馆的故乡。她们为达官贵人提供服务,最有名的就是新桥的艺伎,她们每天由舞蹈大师严格训练达数小时。纪美佳和恋红是两位经验丰富的艺伎,艺伎产业的未来就维系在她们这种献身于这个传统的人身上。
恋红:我们都希望这个行业能生存下去,为此我们得加紧练习,并提供客人更好的服务。这样他们才会回来光顾,我们会尽力而为。
旁白:但不管多努力,艺伎的需求量还是日益减少。她们的妈妈桑处理所有的预约。
纪美佳:简单来说,生意愈来愈清淡了,我实在不愿意去想情况还会比现在还要糟糕,预约晚宴的数量非常剧烈的减少了,大概只剩以往的三分之一了。
恋红:和10年前相比。差距实在很大。我们刚开始必须时常工作到凌晨2、3点,记得那时每天都昏昏欲睡。但是现在常有没有工作的时候,体能上我从来没有这么健康过。营业情况整体来说在日本都不佳,另外,媒体不断批评娱乐事业的客户,也让生意变得更差。
旁白:新闻报道说的非常直接,爆发的一连串丑闻更摧残了艺伎的形象。最令人震惊的一个,就是宇野宗佑首相的艺伎情妇公开了他们的绯闻。
丽萨.戴尔比:她将一切公诸于世并控诉首相没有善待她。我所有的艺伎朋友都说,你知道吗,她其实不配称为艺伎,因为将事情公诸于世那类的事完全违反了正派的艺伎规范。
旁白:她违反了几世纪以来艺伎要保守秘密的规定,宇野宗佑首相也因为这个丑闻而下台。
守屋教授:大家普遍的印象是首相被一个粗鄙的女人设计了,应该是他付的钱不够多,真是个小气鬼。
旁白:这个事件暗示了,艺伎业可能引来错误类型的女人。
aguri(妈妈桑):她绝对不是个艺伎,现在艺伎是绝不被允许的行为。规定一,绝对要守密,在晚宴中不能谈论政治或经济的话题,艺伎不需要知道这些事。所以她不过是个酒家女而不是艺伎。
阿瑟.高顿:现在的人都去上酒家找酒家女,她们像是由优雅的艺伎演变成的粗鄙类型,但因为穿着一样的衣服她们也要价昂贵。艺伎算是文化偶像并一直存在着,但是在晚宴中陪男客的主要功能已经不再是艺伎专门做的事了。
旁白:转变态度也改变了男性的品味。
客户之一:今日的年轻人不再需要艺伎,老一辈可能仍会因为想念旧时,她们表演时的美好时光而找艺伎。但年轻人对艺伎已经失去兴趣,他们宁愿要年轻的酒家女。
美惠:首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艺伎,他们不了解艺伎是干嘛的或者要跟艺伎做什么。另外,艺伎的空间时间也比较少,酒家女可以在白天有一份工作,傍晚再迅速套上晚礼服开始工作,但我们艺伎需要上课,得花1个多小时戴上假发、化妆并且穿上和服。这表示当酒家女能兼职打工赚更多钱的时候,我们每天得多花3小时来准备。这些都是没有报酬的不是吗?
恋红:白天要上非常累人 的课,晚上又要当众吟诵真的是很难。白天实在是太累了。所以晚上在餐宴上会不想被打扰,舞蹈大师的课是以小时计算的,但艺伎姐姐的课却一直上。
舞蹈大师:扇子给我,往前站一站。再前面一点。扇子要比她高一点。
旁白:今天日本女性有太多其他的机会,艺伎馆很难找到全新奉献的人员。
小花是个东京的学徒艺伎经过了7年,她已经受够了。她到欧洲重新出发,成为第一个庞克艺伎,在欧洲生活几年后,她带着孩子回来探望旧时的艺伎朋友。虽然款待非常真诚,她们对于小花的回忆却不太愉快。
okamisan(妈妈桑):小花在19岁时来到这里,面试之后我们选中了她。那个时候她还是个大学生,她来不久之后,我们向她解释我们希望她学的事,她也表示她很愿意学。然后她学了舞蹈并以学徒的身份初次登台后,对我们来说,正是麻烦的开始。
旁白:虽然小花的改变非常激进,她仍对艺伎家人们有很强烈的感觉。
小花:我昨天见到了艺伎姐妹们,感觉很棒。就好像和家人重逢一样。我们好亲密,好像一直在一起从来没有分开过。
旁白:但对小花当时的艺伎朋友们来说,她的行为非常不符礼教,现在想来还是难堪。虽然如此,她受客户的欢迎程度还是远大于她们。
okamisan(妈妈桑):我们以前都叫小花是外星人,说她应该是在美国太空总署出生的,小花说了很多不符礼教的事,但也许正合客人的心意。她完全没有任何该有的观念,但也许让来这里的客人觉得她那样很可爱。他们来这样的地方是要来放松,不是要讨论严肃的话题。所以她会受欢迎。
小花:这个镇很快就会完蛋,当然餐厅不会有事,因为他们不需要艺伎还是可以营业。但是在很多地方例如京都就会变了,因为客人不了解三味线或舞蹈的艺术,没办法享受。不能一起唱歌,因为这些都是老古板的东西。他们不懂旧时的字,也不感兴趣。他们宁愿去唱卡拉OK。
旁白:融合古今,小花是第一个从大众文化中获利的艺伎,但日本的历史中,大多的艺伎仍相信传统的力量。艺伎忍受过幕府的支配,也在天皇统治时兴盛,面临不断变化的时尚,西方时尚和世界大战的蹂躏下,艺伎都熬过来了。在跃入21世纪的日本,艺伎是少数仍与过去相连的行业。
阿瑟.高顿:在很多方面,在我看来,现代艺伎生活的支撑,是来自于有喜欢到艺伎馆的男人,而他们喜欢去那里,是因为他们能从中感受到一些旧有的事物。我想现在外面有那么多种选择,到艺伎馆消磨夜晚真是种过时的娱乐。
旁白:为了要生存,排外的东京艺伎还必须经营酒吧来满足现代的品味,顾客可以到街边的酒吧和艺伎喝一杯。这比起隆重的晚宴实在便宜太多了。即使在传统的大本营,态度也在改变。在京都,艺伎的首都,加拿大人逼得迈克已经被视为常客,他没有选择茶馆,却宁愿付钱给最喜欢的艺伎陪他到镇上走走。
彼得.迈克:刚开始这满新奇的,哦,这个外国客人彼得迈克,哦,这是彼得,真是有趣。我确定我带她们去了很多地方是其他客人不会带她们去的。接到我的电话一定让她们松了一口气,彼得来电话了。所以今天我们要去个好玩的地方。身为一个外国人,而且是日本最年轻最明显的外国客人,身处其中,我觉得我有义务你知道那真的很特别。我不介意把钱花在这么罕见的事物上,我只是希望,日本年轻人,不只是艺伎们还包括顾客都能对艺伎文化更有兴趣。我希望年轻的客人能变成艺伎的客人,并且对于能够借此协助保存这项文化而自豪。你在街上到处都看得到他们,穿的像个美国人一边唱着饶舌歌,但我敢打赌,你问他们什么是艺伎,他们可能回答不出来。
艺伎:彼得你很棒,长得帅又大方,送我们会视为理所当然的礼物。
旁白:但有时彼得也会带他最喜欢的艺伎去卡拉OK,也许外人会赞助连日本人也不屑一顾的传统。
彼得:但我只是不希望她们为了保有工作,就把自己卖给西方社会。我宁愿艺伎灭绝,也不要它变得跟原来一点也不一样。
旁白:豆歌是现代同时又传统的艺伎,她过着30年代流传至今的艺伎生活方式。她的赞助者提供她充满古驰和香槟酒的奢华生活。对她的艺伎妹妹来说,豆歌是追随的完美典范。艺伎传统的未来,将会由结子这种年轻专注的学徒延续到下一世纪。
结子: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身为舞伎是怎么回事,但后来意识到全日本全世界的人都来京都看我们,我看到人们看见我们的时候这么兴奋,就更决定要让他们快乐。我知道这个工作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它真的很棒很重要。
旁白:结子难得到东京探亲。
结子:我很少穿西式服装了,一个月大概只会穿一次或两次,穿和服让我比较自在,我和一般人相反,穿西式服装会感觉不自在。
结子妈妈:当结子15岁时,就已经决定要当一名艺伎,她非常坚决,并表示不打算参加高中入学考试,就要去京都,她意志非常的坚定,最后我先生只好让步并且接受她的想法。
结子: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但这一刻我想说,当然如果我找到了其他感兴趣的事,我会勇往直前,可是目前,我只想继续受训成为一名艺伎。
旁白:结子展现了艺伎历经几世纪来所展现的决心,这种力量确保她们能以女人和艺伎的身份继续存在。
丽萨.戴尔比:我想艺伎会继续下去,不会成为博物馆里的古董,因为仍有人向往这样的生活方式。我是说,当然,这样的人不多。但这是种保存完善的传统魅力。这种生活本身就很迷人。
阿瑟.高顿:日本人非常善于保存他们独特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的,艺伎正是日本独特的文化遗产。他们会继续尽所有努力,确保艺伎能生存下去,因为如果他们办不到,我想会让很多人惋惜。另一方面,要可以维持像那样的社会或次文化真的很难,我想艺伎的未来仍然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