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绝望写手 第一季》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绝望写手 第一季》的影评大全

2021-10-14 08:24: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绝望写手 第一季》的影评大全

  《绝望写手 第一季》是一部由珍·斯马特 / Hannah Einbinder执导,美国主演的一部2021-05-13(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一):小甜甜的男友都出来演戏了

  第一集里忽闪而过,闪瞎你的狗眼。小甜甜的男友,britney spears boyfriend, 现实生活中的那位,居然一闪而过。简介里的演员表都没有。咖位太低,被人欺啊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二):整体非常不错,就是少了点脱口秀正戏。

  唯一的遗憾就是有点“不够喉”。毕竟铺垫了很多她俩一起努力编的故事,感觉最后的舞台,应该还是讲一点给观众看看,到底跟原来的有什么不一样。不过不影响是一部八分好剧,很多精彩的小桥段编排,用了很多幽默的台词串接一些比较直白的话语(八分的原因大概是,有的人物表达和小细节的编排,感觉还是太过于直接刻意)。Anyway,两个主角确实演绎得很讨喜。两个生性要强且独立的女人,在喜剧笑话的产业里靠着才华打开了一片天。但也许应该像麦瑟尔夫人一样,台上台下并重才会让人看得更满足过瘾。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三):女主的人生不需要judge

  今天偶然间看到某app上上架了这部美剧,点开之后着实惊艳,荒诞华丽的Las.Vegas里面有这么一位毒舌女脱口秀演员,真的是非常的有趣味。女主带年轻女写手的设定也很不错,女二的愣头青,自以为是,觉得女主很多笑话已经过时,但是在第三集的观光巴士上,我觉得女主永远都不会out,她太会抓大家的眼球了,她的笑话会随着群体潜入到人群中去,太厉害了,我笑到不行。

  女主对工作的态度值得我学习,工作就是工作,把工作干好。虽然看上去是老一派的作风,但是真的是她靠着自己打下来的江上。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四):所谓得偿所愿,生活的回复就是你想得美

  又来了。 因为太好看了呀。 第四集大概是迄今为止最温情脉脉的了。 觉得一直被压抑的段子手终于在女儿那里找到了同为天涯沦落人的知音归属感。有什么能比过一起吐槽共同的“敌人”呢?!尤其是自己还得仰仗她不敢在她面前太造次,尤其是她也是女性哎,不一起说一下其他女性坏话的女性友谊是不值得信赖的。 所有真心羡慕嫉妒的全部都成为槽点,一旦占据了道德高点则所述之言皆为屁话,古人还真是果然有先见之明呢。 酒后吐真言适用于全员的结果是,于是女王开始步步为营,段子手开始小有感触。 然而但是,皆大欢喜没有如约而至,生活回答了两记响亮的耳光。 女儿的对母亲的算计无非不过女王的慈悲为怀,以及大约,赚别人的钱总归是好的这样的想法。

  而女写手期望的母慈子孝依然是一次被亲妈“早说你不听”的再次上演以及“这样幼稚可咋办”的重复。 哈哈哈。

  真好,谁也不要不识抬举,企图去和生活握手言和,生活会用不同的事实变着花样告诉你:“想多了”以及“你不配”。

  所以,你从别人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和关怀终究会错付给自己的亲妈。有时候。 说这一集,或者说这一部温情脉脉,是因为最后的最后,女王和女写手在彼此那里找到了一丢丢在他处遗失温情与关爱。不足以对抗人生,却也好眠一夜。 清晨到来时,继续面对的仍旧是来自生活的沉痛经验。 PS:牢记如何在美剧中迅速找到凶手(亲试好用的)。

  单元式罪案剧的法宝啊

  最后,给人剧透这个事情,难道不是只会发生在真情实感的人之间吗?

  那么,很快见。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五):诉说痛苦的单口喜剧

  很喜欢Deborah,她算不上洒脱,但她足够强大,既能圆滑处事,又能坚守内心的想法。我也喜欢剧里关于单口喜剧的探讨,非常有意思。Deborah和Ava的互相接纳是这部剧第三个吸引我的地方,随着剧情不断进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她们俩内在的变化,这种心灵的丰盈给人的滋养太大了!

  Deborah和单口喜剧可以联系起来看,Deborah在经历前夫和妹妹的背叛,事业一落千丈后靠着单口喜剧东山再起。有意思的是,让她大红大紫的是她放火烧前夫房子的梗,前夫对她的诽谤成为她的素材,她惊讶地发现观众很吃这一套,于是这变成了一个经典梗,深入人心到普罗大众把它当成事实。Deborah对此释怀了吗?绝对没有,她拒绝和自己妹妹联系,对前夫的死避而不谈。当她终于把这段过往和Ava倾诉的时候,她终于坦诚讲出她对过去美好的留恋,她所受到的伤害,我和Ava一样动容,Deborah应该把这段经历放到她的表演里!

  此前Deborah的表演已经陷入一种固定模式,一样的笑点,一样的结构,虽然舞台上的她仍然光彩照人,然而上台前、谢幕后总有种重复的倦怠感。Deborah觉得谁会对她的痛苦有兴趣呢,她也害怕做出改变,当一种模式得到成功后,人很难有勇气能重塑自我,需要有一个改变的契机,而Ava就是那个契机,她横冲直撞来到Deborah面前,虽然她们对新鲜事物的认知有很大的沟壑,但对喜剧的追求和幽默感非常契合,找到一个能懂自己语言的人真的很难得。

  回到单口喜剧本身,当Ava提出这个建议时,我就在想象如果Deborah将这些痛苦经历袒露开来会是多么震撼人心。在我看得不多的单口喜剧里,有关性和政治的梗是我最不喜欢的,它们太容易了。我也不喜欢只是一个个梗的堆砌,彼此间毫无联系,再好一点的单口喜剧是虽然是堆砌笑点,但有很好的结构将它们串联起来,这样不至于看完后觉得什么都没留下。

  我最爱的单口喜剧表演有Simon Amstell的Do Nothing和Numb,Hannah Gadsby的Nanette,Daniel Sloss的X和Jigsaw,除了Jigsaw,其他几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痛苦,不管是自己的痛苦经历,还是对他人痛苦的敏锐观察。他们在舞台上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痛苦的内核被张弛有度的笑点缓解,然而还是让人深深陷入到演员说的情境里,这是单口喜剧对我而言最大的魅力,我多爱Daniel Sloss最后15分钟悲伤的TED talk啊,还有敏感、在舞台上有些格格不入的Simon Amstell,当他与自己和解后,我竟然觉得他的表演不如以前动人了。

  Deborah把她火烧前夫房子的梗一遍遍地说,而这与现实相距甚远,就让我想到Hannah Gadsby,她在Nanette里分享了之前她用过的段子的真实情况,让大家捧腹大笑的梗背后是令人痛苦的现实,然而就算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痛苦,程度也被大大调低了,还是需要铺陈笑点,真正的巨大的痛苦由自己承担。我在读Simon Amstell的书时就有强烈的感觉,书里竟然比表演中呈现的痛苦多很多。

  Deborah最后在表演里用了新的素材,但反响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滑铁卢。其实我暗暗希望她的告别秀会像Nanette一样,真实的痛苦是触动人心的,Nanette大获成功,Hannah Gadsby也并没有放弃这个行当,还是继续做她的单口喜剧。但这样剧也多了一份真实,未经足够打磨的稿子是很难达到好的效果的,即使内容已经足够好。我也对第二季有了更多期待,期待Deborah的秀大放异彩,期待她们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六):你根本不知道困难是什么意思!

  黛博拉每天从城堡一样的房子里苏醒、私人厨师制作营养美食、全球潮牌气泡水任选,哦,Panna是最好的;年轻帅气私人助理全心全意出谋划策怎么赚钱、晚上光芒闪耀拉斯维加斯专场脱口秀受全国爱戴、然后乘 安检都不用过 随便带狗上的私人飞机去嗨皮的直播赚钱。哦还有,想玩两把的时候美女荷官上门发牌,小费是刚换下来的劳斯莱斯。

  其他人提起黛博拉首先想到的却是她一把火烧了前夫的房子、妹妹和前夫联手背叛、年老色衰即将过气…。这些不是发生在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就是无需废话的人人如此,想看到黛博拉为此烦恼?

  别逗了!你们不提黛博拉都快忘了。谁的人生中没有一口没挣上的气、一次没结果的努力、一个求而未得的机会、一次爱人或大或小的背叛…,记那么清楚干嘛?反反复复想有什么意义?日子还要过那,你想抱着痛苦郁郁寡欢的过,还是忘却痛苦随心所欲的过?

  除了偶尔一两个年轻气盛的孩子负气吐槽或是蓄意找茬儿的无良媒体,谁那么无聊会在黛博拉面前提这些?再说了,提也没用,黛博拉懒得看也懒得听,这些过往,已经揉碎了碾化了之后塑造了现在的黛博拉。

  艾娃身体上是个成年人,心理上在黛博拉眼中顶多是个小学生。什么?这你就觉得困难了?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很优秀?那不过是想成功的最基本条件罢了!有了优秀你不过才能踏进成功的门槛,优秀不过是最底线的要求,然后你还需要不断努力工作,每次成功背后都还有更多困难等着你,而且会越来越难,没完没了!

  一两次挫折就开始抱怨?这和小朋友跑步摔跤了就哭有什么区别?

  你根本不知道困难是什么意思!

  偶尔看到黛博拉穿着邋遢出街就可以博个头条新闻:她就穿这样出门?就以为黛博拉颓废啦?哈哈,那不过是黛博拉在变相给不争气的女儿发生活费。是她知道自己那已经三四十岁,依然不着调的女儿在卖自己丑照,但是在维护她那脆弱的自尊心的同时,不让她饿死。

  至于你们怎么想,老娘根本不在乎。

  那一屋子的文字影像资料在艾娃看来是无聊的整理工作。对黛博拉来说那就是她的人生,就是这些一段段或好或坏、或成功或失败、或高光或惨淡的片段塑造了现在的她。

  黛博拉会通过看艾娃所有的作品来了解她;自然有权利要求艾娃看完自己所有的作品来了解黛,只不过黛博拉的作品比较多罢了。而且,这也是能迅速了解彼此的捷径。这也不过是黛博拉的一个人生经验罢了。

  人们总喜欢揣测强者背后的脆弱、臆想着哪些人早晚会从云端跌落。年轻气盛时蔑视权威、幻想着有朝一日站在云端成为强者。

  事实上不过是艾娃可能就是未来的黛博拉、黛博拉也曾是那时的艾娃,如果不是在你身上看到点我曾经的影子,根本懒得和你废话。

  都是人,七情六欲一样都不会少,用不着臆想和揣测,强者一样都不缺,唯一的区别不过是弱者抱怨放弃的时候,强者在咬牙坚持。

  Hacks包含了三重意思:庸俗写手(打开办公软件的你)、从事艰苦乏味工作的人(每个社畜)、打杂的(每个打工人)。是现在的艾娃曾经的黛博拉也是现在和曾经的我们。

  黛博拉愿意为了给披萨店宣传而往自己脸上抹烟灰,艾娃觉得不体面试图劝阻,印象最深是黛博拉那时的笑容里的潜台词:

  你根本不知道困难是什么意思!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七):不曾长夜痛哭白日继续微笑生活的人,有什么资格f*ck人生

  是因为剧集打着“喜剧”的标签才看的。谁他*的能想到非但没有多喜剧,竟然感慨颇多。

  果然正剧是让人愉悦,而喜剧才教人做人。

  剧集永远诚不我欺。

  谢谢!!

  高喊着谁能比我惨的年轻女写手遇到了看上去长青不衰的脱口秀女王。

  一个缺钱,刚好,另一个真的挺有钱。

  一个正在被市场排挤,恰巧,另一个也要被时代抛下。

  一个看似尖酸刻薄,正好,另一个真的尖酸刻薄。

  一个以为自己身处“我的”时代,巧了,另一个也这样认为。

  一百多年以前的作家在小说的扉页上写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也一无所有......

  谁又能料想到,仅仅一个多世纪之后,人类还是面对着类似的境遇,在最好的时代里遇到最糟糕的生活。人类都了解了月球背面以及要全面了解火星了,但是新闻里依然太多反智的不可思议,生活已经开启无人驾驶了,但是对于生活的真谛依然无从知晓,依然不了解人生的意义,还有,依然如此自以为是,对自己和他人一如既往的刻薄。

  简而言之,以为自己以为的就是世界的全部。

  于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写手自以为地抖出了充满嘲讽和深度的推文,因为她觉得自己对这个时代十分了然,作为性取向前沿人士,作为年轻的一代,如果她未曾看透世界,谁又敢说呢?然而“社会教你学做人,不服就是社死魂儿”,自认为身处潮头的她不出意外地被浪花拍到了沙滩上,结结实实。

  而另一边,Las Vegas红透全天的脱口秀女王也遭遇事业危机,年轻的一代已经不cares她是谁,在skr大行其道的世风之下,大家更乐意看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而不是所谓深度和启迪,时代永远向前进,不是吗?

  于是对生活愤愤不平的年轻一代与永不服输的经典流传一起成为了抗击看似各自却又是共同难题的联盟。

  尽管互相看不顺眼。

  一个觉得自己是前浪,另一个也不觉得自己是后浪。

  互相希望对方认可的互怼与抗争,说到底,不过是时代的浓缩和总结。

  这个世界当下遇到的问题,过去一直在遇到。

  这个世界当下所呈现的割裂,多年以前也一样。

  这个世界的偏见和不公,一直未曾改变。

  尽管新世纪已经过完20年。

  我们的时代因为讯息交流过于发达,更容易让人觉得已经足够了解自己和世界,更加容易被影响和左右,也更容易对他人加以定义,甚至习惯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然而正如世界是立体的一样,人也是多面的,未经他人之苦莫劝他人向善,即使足够了解也未必知晓。

  世界如此宽广,目的就是让人们看到和包容不同。看到没有一种人生是轻而易举的。

  未曾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论人生。可是即使深夜痛哭过,也没有资格去谈论他人的人生呀。

  因为深夜痛哭过的各位,有的人天亮以后依旧颓废和抱怨,另外一些日出后如常生活,还有一些天亮后已经开始微笑着奔向更加艰难的今天了。

  所以,即使经历过痛哭的深夜,也不要轻易去结论这个世界的艰难。

  不是因为有人比你更难,也不是未来你一定会有比此刻的更难,而是艰难之后仍旧要愉悦生活的期盼与希望。

  不愿放弃的企图心才是人生最艰难却也是最珍贵的礼物。只有真挚地感受过这份礼物的人,才有资格在痛哭的长夜之后f*ck这艰难却难舍的人生。

  但是,最后。希望你我都平安。

  再见。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八):喜剧人演绎喜剧人的故事 梅珥老妈当家欢乐喜剧人

  《Hack》与其说在讲述喜剧行业的故事,还不如将其视作一群好笑、天才但又身处困境的女喜剧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与演绎。 Jean Smart 本人就是驰骋好莱坞和百老汇数十年的老喜剧人、老戏骨,这部小成本、小众喜剧作品颇具风味。

  女主是拉斯维加斯老牌女喜剧人Deborah Vance (Jean Smart) , 她被人们尊称为“拉斯维加斯喜剧女王”, 保有Palmetto Casino驻场记录、一条街以其名字命名、还有个栋楼所有权、从拖鞋到浴袍“奢侈品”衍生产品线。。。。然而,当Palmetto Casino某日向Deborah 展示新生演员Pentatonix 作品时,Deborah 的坦途貌似没那么顺利了。。。:她可能没法上台表演了!

  此时距离拉斯维加斯数百英里外, 年轻喜剧人Ava Daniels 正在恳请她的经纪人Jimmy (Paul W. Downs) 来挽救她刚刚起步的喜剧剧本工作。 于是Jimmy 同学把无业新喜剧人Ava和老牌但需要新段子的Deborah 拉在一起合作解决各自现实问题:起初两人合作障碍重重,Ava 同学有些骄傲自大, 藐视现有喜剧创作模式,诸如 “traditional joke structure is very male,” 而Deborah是墨守成规punchline 纯粹主义者,对新事物例如互联网新话题不屑一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在磕磕碰碰中找到的共同点。。。

  Veteran-vs.-upstart is a fairly standard character dynamic, but for Hacks — created by Broad City alums Downs, Lucia Aniello, and Jen Statsky. This is just an entry point where Ava and Deborah are both funny women, but their world views and lived experiences are so divergent, bare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s of each other’s existence. It’s only after Ava hurls a devastating insult at Deborah during their disastrous first meeting that the legendary comedian sees something she recognizes: A brilliant, sharp-witted young woman fighting for her place in a cutthroat industry

  《Hacks》要说的故事很多,例如好莱坞如何对待女演员、女喜剧人 (呃,不怎么友善哦), 喜剧行业作为娱乐前沿如何机关重重、不时埋藏祸心。。。。 究竟是“老当益壮”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滩上” 一类的讨论。。。。。在绝世无双的演技之外,演出还需要什么关键元素取得成功。。。Ava 和 Deborah 观点无关对错,她们只是彼时彼地她们造就了自己。。。《Hacks》的创作团队本身(Lucia Aniello, Paul W. Downs & Jen Statsky)就是 Broad City 老法师, 这就是这部戏高质量的坚强后盾。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九):有趣的灵魂从不老去

  刻薄的老太太有了

  有趣的老太太也有了

  乐观的老太太也很多

  但是又刻薄又有趣又乐观的老太太,这可能是第一个

  不夸张的说,这是继小变态之后最喜欢的角色

  看似圆滑事故,其实特立独行,看似刻薄无情,其实温暖柔软

  但这些别人都玩过了,都不够特别,最特别的,还是游戏人间的态度

  小变态的游戏人间还是隐藏在杀手的身份里,而这奶奶的游戏人间直接落在地上

  放火烧房子的明明不是自己,但面对前夫的污蔑,解释不清就算了。

  况且可以用这个赚钱,那就用这个赚钱!

  世人的误解,不在心上。爱人的污蔑,也并不占过多分量

  管他是不是想毁了自己,管他是不是恨自己,反正是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人,那就不在乎他的想法

  艾娃自诩为先锋女权,却也以为黛博拉会介意这件事,毕竟是爱过的男人,造成这样持续数十年的轰动话题,以为这一定是黛博拉某种创伤

  这个对比真是杀伤力十足。

  年轻不一定先锋,年老也不一定迂腐,因为有趣的灵魂,从不因岁月老去

  黛博拉的女权一直在路上,一直在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

  艾娃的女权,却会落入俗套,会用既定的习惯观察其他女性,会落入世俗的看待女人的态度……

  艾娃以为的创伤,在黛博拉的眼里,只不过就是一次分手罢了,只不过黛博拉不像其他受伤的女人,总是带一丝怨恨忧愁,她就真的,彻底忘了这个人……

  世界那么大,也许永远也找不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她怡然接受,所以她显得过分独立。

  但就算曾经找到那个人,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就放他离开,当他不再理解自己,也不示弱,不委曲求全,没有谁是依附谁的,所以也没有谁抛弃了谁,分手罢了

  而认定老女人一定迂腐守旧的艾娃,一个自以为先锋的年轻人,被这个风华绝代的佳人事迹屡屡震惊,被她写进人生的幽默感深深折服,谁受得了这份吸引力啊(不过这是题外话……)

  一个女性,可以永远用潇洒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一个女性,可以不被感情羁绊,张扬肆意地走过只属于自己的人生

  这就是眼下最好的女性角色

  只要这样的角色越来越多,女性的觉醒只会越来越容易,或者根本不会被洗脑

  一个正经的电视剧,就算剧情难以突破,搞个突破性的角色也不会太难,毕竟女性角色犹如蓝海

  《绝望写手 第一季》影评(十):女性啊,太值得被歌颂

  已经写了一篇了。

  但是不过瘾。

  这部剧已经超越了喜剧的范畴,她简直集合了女性职场、生存、历史及当下以及发展等等的百相。

  大胆预期一下,编剧应该是女性吧,不然写不出这其中种种的微妙与张扬。

  虽然每一集都可以从十几个角度去写,但是这部剧最让人感慨的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女性之间关系的讲述,以及通过这种讲述所讨论的关于女性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变化以及始终未曾改变的特质。

  年轻一代穿着马丁靴踩上昂贵的限量真丝古董地毯,对着一直处于时代潮流之上的前辈冷嘲热讽,顺带着站在最自豪有产无产者的高度控诉了她奢侈的生活,丝毫不考虑这是人家几十年认真工作和智慧投资换来的。

  反正财富即罪恶,必然每个毛孔都带着血和眼泪。

  然而她们又不肯把自己置于真正无产者的角色,赚钱也要面子里子都够范儿才行,脱口秀女王去给披萨店开业路演,这种钱如何能赚呢?!

  只是啊,当钞票堆在眼前时,谁又能分辨出它是来自披萨店还是来自百老汇呢.......

  说到底,还是见过人生百态才会更懂得识时务,得到才是王道,早一天明白这个道理,早一天踏上财富之路,不是吗?!

  年轻的写手在女王面前仿佛无理取闹的小孩儿,挑起事端却又无招应对,即使是自己看似擅长的嘲讽段子到了女王这里,只需要一台敞篷观光巴士就能轻松扳回来。

  看似对立面的女性,其实面对的是同样的生存的问题。本剧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在于,对立着的女性,她们能够在不认同甚至互相嘲讽的同时又互相欣赏,甚至互相帮助与救赎。

  所以Deborah才会飞车和Ava热火朝天的讨论包袱要怎么抖才最幽默,完全不介意几分钟之前她们刚刚互相怼出天际的交锋。

  这种不可思议的情感也只有女性之间才会存在吧。

  如此激烈却又如此温情。

  第二集的沙漠对话大概是本年度最佳职场语录了。只有,唯有女性才会对女性说出这样的话,有指正有鞭策有共情也有激励,因为只有女性才会明白如果女性要成功,她的人生究竟要经历和忍受什么。所以才会怒其不争,然后将人生经验毫无保留的告知。当然也只有女性才会深刻感知这份良苦用心之后费尽心机,甚至不惜撒泼打混地搞来对方心心念着的古董。

  当然你以为两个人就此会握手言和吗?当然不会,该怼还是要接着怼。

  但是这些瞬间心意相通的欣赏,已经足够值得歌颂。

  或许它们身带荆棘让人不适,但是却光明且温暖,足以终身受益。

  仅仅这一点,已经让女性如此了不得。

  第二集的这段对话,真的值得反复观摩并牢记。

  不要抱怨

  提高要求

  不能松懈

  自己奋斗

  好的,下次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