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为2-6岁幼儿建立规则感?》读后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如何为2-6岁幼儿建立规则感?》读后感

2021-10-12 22:43:28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载入中…

《如何为2-6岁幼儿建立规则感?》读后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能很多人会说孩子话都表达不清楚,哪里知道什么是规则呢?说了也听不懂,没什么用。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孩子只是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这并不代表孩子听不懂。所以孩子从2岁开始,就要开始慢慢培养规则意识。

  2岁以后,孩子进入了规则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规则。不过,孩子同时也进入到第一个独立期,或者称为叛逆期。他们不喜欢被安排,而是更多地想感受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尝试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即使做不好,也不要父母帮忙。父母越阻止的事情,他会做得越起劲儿。我的小侄子就是这样的情况:2岁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去做,吃饭拿勺子姿势错误,也不让你帮他纠正,手心紧紧攥着勺子,如果你要纠正,就会反抗。自己拿着衣服穿,即使里外穿反,或者上下穿反,也不愿意重新尝试,就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如果你非得跟他硬碰硬,他一定会发脾气,放弃尝试这件事。

  所以,在规则的执行中,别跟孩子硬碰硬,换个思路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规则。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而不只是他不能做什么。一直强化他不能做什么,孩子就会一直做不允许做的事情。多建立正面的规则,避免使用消极地责备、威胁和抱怨。也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讲规则,在他哭闹的时候,听不进任何话。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建立规则更重要。

  3岁以后,孩子开始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接触到了更多群体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过程。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应该怎样处理矛盾才能不被惩罚。这个阶段,孩子仍然处于自我意识的建构过程中。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的机率会比较大,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比如别人的东西不要拿,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不可以打扰别人。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父母必须每天给孩子重复这些规则,让孩子把这些规则内化在心里。同时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给孩子建立规则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必须顺应孩子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顺着孩子的生长,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