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逆流年代》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逆流年代》读后感1000字

2021-11-29 0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逆流年代》读后感1000字

  《逆流年代》是一本由[以色列] 纳达夫•埃亚尔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021-9-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逆流年代》读后感(一):世界应该怎样?

  长期以来,我们在课上学的、书上看到的都是鼓吹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生活水平带来的正面影响。还记得第一次看当年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给我带来的震撼,书里有个令人影响深刻的例子:美国的通讯业巨头,在印度设置全球化的call center,以极低的成本提供客服服务,给印度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生活质量。从这个例子里不难看出,全球化的驱动力是全球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不可否认,全球化带来的益处确实是全方面的,包括创新技术、互联网,人们的业务能力、读写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毕竟,这些能力是典型的二元性质,如水电一样,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但同时随之带来的是效率至上、生产力至上的意识形态,整体社会追求外部物质所带来的满足感,内卷无处不在。

  全球化使得多个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强国的剥削中心。底层逻辑是满足全球各国的供需关系,弱国不得不牺牲长远的利益来解决眼前的困境。而剥削中心的形成源自多维度原因,包括当地不成熟的法律法规、松散的监管、落后的人均生活水平,以及外部势力的强势干预等。最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劣,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内部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人们不得随意砍树,违规罚款上千元。虽然加拿大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仍然是木材进口的大国。另一方面,每年大量的垃圾被运往至发展中国家,而西方国家仅仅需要支付一小笔费用就能处理难降解的垃圾。垃圾的进口国可能需要几百年才能把埋在地底的垃圾降解干净,污染所带来的影响甚至可能危害几代人。

  大企业把加工工厂建在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工便宜,工厂排出的废气也不会污染到本国。而这些对环境带来破坏的成本可没有被加在亚马逊商品的价格中。因为人们总是认为大自然带来的礼物是免费的,直到大自然对人们做出惩罚。显然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在这些剥削中心逐步转为工业化国家的过程中,也慢慢意识到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剥削中心的寿命注定不会太长,所以西方国家会不断更改自己的目标,寻找下一个新的剥削中心,继续获取可观利益。

  全球化对发起的本国也展露出阴暗面,包括身份认同问题、文化融合问题、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发起国往往饱受移民问题的困扰,因为生活水平高,很多人都想移民到富裕国家去。移民带去的文化和本地文化有可能产生激烈的冲突,本地居民不再有强烈的归属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直线下降。在很多一线城市都能感受到人之间的疏离感,眼前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发起国居民也同样认为全球化带走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工厂大规模关闭,工人并未像被承诺的那般获得更高级的工作,生活水平也没有显著提高。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只流向了那1%的人群,把钱给了上层的富人,期望钱能像水滴一样,一滴一滴的落入穷人的口袋里。

  《逆流年代》读后感(二):直面如何解决历史进程中的反全球化痛点

  近年来,关于“反全球化”运动主题的书籍相继面世,纳达夫·埃亚尔(Nadav Eyal)所著的《逆流年代》可谓领异标新。作者是以色列Reshet新闻的首席国际政治记者,同时也是以色列发行量极大的报纸《新消息报》的专栏作家,他有着宽广的国际视角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多年来因为新闻采访游走于“反全球化运动”的前线,细致地观察了这场运动的点点滴滴,触摸其有形轮廓,窥探其黑暗角落,并结集成册呈现读者。

  依循作者的视角,全球化确实改善了人类的处境,同时也播下了反抗的种子,其中尤以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坍塌为显著代表。作者目极八荒,将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背景的真实故事“如拼图般”地展示出来,清晰地表述了“全球化如何改变了人们的道德情感”,阐明了“全球化面临的危机”,希望世界能够找到新的变革之路。

  本书宣示了全球化与生俱来的各种利好以及潜在危机。以中国之崛起为例,中国政府表现出的强劲的国际协作能力以及全球化巨大潜力令人侧目,这归功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孜孜以求融入全球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建设,其中最大的成绩是解放了巨大赤贫人口的生产力。以此为契机,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恢复了旧有荣光,打破了原有全球化的国定模式,引发了包括美国和欧洲主宰的旧有世界体系的不安,并带来了持续的分裂和对抗。

  本书明示了反全球化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书中分别陈述了21个主题故事,涉及到近些年集中爆发的反全球化事件,并以此为基础深层次地拷问了问题所在,其中不乏基调陈旧的全球性的公共矛盾,包含了宗教、战争、贸易、贫富等方方面面。当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冲锋陷阵式的采访过程中,获取了海量的资讯。对话的一方有的是制造反全球化挑战的当事者,有的是亲历于这场挑战的无辜受害群体,还有的是冷眼旁观的局外人。由于身处反全球化的暴风眼,当事者和无辜群众设身处地,最有发言权。而局外人则从另外一个视角对反全球化的现象进行了甄判和研析。

  本书揭示了反全球化的出路是改革。“左手是希望,右手是恐惧”,作者通过本书的主人公—美国工人、失业的希腊人、中国企业家、叙利亚难民等的遭遇,将如何解决反全球化的问题摆上了桌面。“改革”似乎是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世界上各个族群的进步,同时也滋生了故步自封、停滞不前的发展趋势,反抗的声音随之而来,产生的破坏接踵而至。这时就需要来自全球范围的改革,需要在全球经济和各国内政范围内进行深刻反思,制定补救措施解决全球化的缺陷。书中谈到,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明之理是“世界和世人相互依赖”,需要领导人和决策者甘冒政治风险去贯彻执行。

  诚如作者所言,“如果不尊崇进步和真理,地球村将无法存续。我们需要采取全球责任制,并赋予国际机构权力,以便这些机构能够监测、积极干预和制止地方危机。我们之间的关系越牢固,就越需要这样做。”《逆流年代》直面 “反全球化”提出希冀,一方面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进行全球动员,落实责任,提升技术手段。整个世界为此动起来,加大探索和努力,解决实际问题,恰是本书的存世意义。

  《逆流年代》读后感(三):旅澳十年与逆流年代

  2008年,我在深圳的家里和家人看了在国内看过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作为东道主,又经历过一次无比沉重的地震,我们史无前例的期待奥运会带来一次惊喜和振奋。我们最终取得奖牌榜冠军,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在开幕式上唱着“我和你,同住地球村”,那年夏天气候一场明媚,北京也不再有雾霾,奥运过后的那个春节,我便收到了悉尼大学的录取通知。

  最近刚看完纳达夫•埃亚尔的新书《逆流年代》,作为一个小众国家的记者,作者游历世界,用一种真实且复杂的视角,展示了他眼中近数十年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和禁锢,到某种逆全球化的发展情形,作者写了不少东西方国家的亲眼印证的事例,看完书后,我又想起上一段写过的自己留学初始的经历,过去十年,似乎一切近在眼前,虽然不曾刻意体察身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的发展趋势,但身在其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个人经历,似乎能够和《逆流年代》展开的丰富事件彼此印证。

  两千年初,是开放后和全球化热潮盛行的时期,住在深圳,似乎更能感到某种无时无刻不在飞速发展中的变革。我所在的学校设有专门的出国留学班,我和很多同学一样,经历过高考,但立刻便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学习雅思和往返于新东方补习班的热潮之中。我的家人支持出国留学这个行为,那时候“留学镀金”还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词语,人们愿意走出国门,感受世界,文化与经济之间迸发出新的碰撞和火花,一切都明媚而充满希望。

  记得一零年的时候澳元汇率对比人民币降到了近二十年以来的新低(近乎1:4.5),整个西方世界似乎都经历了一次金融危机,这大概是某种“厄运”的前兆,不过我们举家欢喜,赶紧兑换了未来四五年的生活费和学费。待后来澳洲通过大量引入海外(尤其是华人市场)市场刺激本地企业和房地产市场,澳元因此涨回到了让人汗颜的1:7,我们也无暇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而是纷纷盛赞父亲曾经的远见和高明举动。

  过去的十年飞速划过,我很快经历了忙碌而疲于学业和生活的大学生活,毕业之后举目四顾心茫然的动摇时期,最终留在澳洲工作生活成为了芸芸普通打工人中的亿万分之一。过去的十年,全球化的整体浪潮从海水般击打全球,到逐渐演变成了某种尴尬而无法言说的存在,到中西方世界回归谨慎和彼此慎行,我们仿佛活在一片片浪水之间,步履堪忧,身后的脚印经常消散成看不见的破碎浪花泡沫。

  我的父亲认为澳洲是一个偏独立的城市,不像更“正统”的西方城市,没有欧美的贸然激进,适合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我,这一点在过去的十年里,似乎部分被父亲的预言验证,又似乎并不全对。澳洲的整体态度依然继承了英联邦国家的属性,既有所谓的包容,又充满被精心掩饰过的冷漠。

  澳洲的几个大城市算是比较包容的城市,工作机会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我有一个国内的优秀同学,毕业后于四大任职,来到悉尼旅游,因心血来潮去应聘,很快又被悉尼本地的四大之一录取。她的部门员工来自于世界各地,那一天,我的同学请我吃饭,她信心倍增,因为公司愿意给她新的雇主担保签证,意味着她可以随时移民。

  一年后同学找我,决定回国发展。她的工作成绩出色,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她感受到公司的整体文化,似乎依然带有某种“白人文化”的视角,亚洲人工作出色,但似乎也只能止步于雇员,公司的高层依然被白人垄断。同学经常愤愤,认为自己做了领导的工作,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看不到未来的发展。

  她临走前我们去邦迪海滩散心,景色优美,虽然是一个热门旅客景点,但我们确实很喜欢这篇海滩,天空蔚蓝,海水带有某种蓝宝石般的质地,海浪在眼前一点点破碎,随后又有新的浪潮袭来。我和这个同学高中是时前后座,我们都喜欢听摇滚乐,画油画。很难想象高中后就没有联系的我们,多年后会经常在异国的海滩前散步。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我们在命运的某个点碰面,但很快又越走越远,同学告诉我,他们的公司本质依然是一个经济机器,她感受到人们精心营造出来的友善和温暖,但想要继续往前一部,便会碰到冰冷的墙壁。

  送走同学后,我独自坐火车回家。悉尼的火车上经常会有自言自语的精神病人,那天我看到一个车厢空着,便坐了进去,很快便发现最后排坐着一个衣衫褴褛似乎喝醉了酒的老年人,他正在呢喃自语,仔细听,是在让中国人走出澳洲的土地。

  我的父亲母亲经常会在打电话的时候问我海外华人是否会收到歧视,我经常回答:过去十年,我没有遇到过。除了某些精神不正常的人。

  联想到我以前工作过的一个个体户建筑公司的老板,他经常和中国投资长打交道,找国内的绿城集团来悉尼开展项目,找上海太阳能的开发商来塔斯马尼亚勘察新的太阳能基地,似乎西方经济危机后,不少小的澳洲公司都在从中国投资商中寻找新的机会,但前老板的态度永远是这样的:我们有好的技术,你们有钱,我们可以教育你们。

  带有某种悲天悯人的“白左”情怀。

  我经常觉得或许火车上见过的那个精神病人,口中呼喊的是某种整个西方社会精心掩藏的某个真相,又觉得不止于此,一切的合作终归回到利益之上,而就像纳达夫•埃亚尔书中所写的,只要回到利益,便没有什么是干净的。

  回到纳达夫•埃亚尔的《逆流年代》,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尤其是作者提到了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赤裸裸的被西方国家蚕食的事件,提到了资本的真相,一方面它诱惑你,带给你一星半点的希望,一方面当你失去了价值,很快便会如同石子般被丢进海水中去。提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到了斯里兰卡最后的大象和纽约商圈的夸夸其谈,提到了民粹和原教旨主义的盛行,特朗普仿佛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印记,但同时他又真实提醒人们醒醒吧,看看周围真实人的态度吧。提到了人口老年化使得日本某一个村落的学校几乎没有适龄学生。我经常觉得这些事情离自己很远,但他们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逆流年代》或许写的是世界的事情,但似乎我们也能隐射到自身,纳达夫•埃亚尔给书的最后两章取名为“为进步而战”和“一个新故事”,作者在书里细致的写出了自己游历世界所见所闻的疑难问题,但很难给出什么确凿的回答,最后一切落在一个美好的希望之上。

  前些天,母亲和我打电话,因为疫情,已经两年无法回家探亲。母亲感慨,现在我们交流方便,随时都可以看到彼此。我回答是啊,但心里充满了失落和难过,想念家人的同时,不知道自己选择了怎样的道路。

  希望虽不明朗,还是继续前行吧。

  《逆流年代》读后感(四):《逆流年代》‖来自反全球化运动一线的报道,揭开鲜为人知的内幕

  “全球化”一词众人皆知。但全球化到底是什么,知者甚少。而反全球化运动,更是新鲜,闻所未闻。

  现在,以色列记者纳达夫·埃亚尔所著的非虚构作品《逆流年代》(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就用来自反全球化运动一线的报道,详细阐释了其中的奥秘。

  纳达夫·埃亚尔毕业于希伯来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以色列Reshet新闻的首席国际政治记者,也是以色列发行量极大的报纸《新消息报》的专栏作家。2017年获得有以色列“普利策奖”之称的“索科洛夫奖”。

  这虽是一本新闻作品集,但也可以看作是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去读,相比小说而言,后者的说法,更客观准确一些,因为这样一说,全书即会进入舒畅的阅读,毕竟,书里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更能激发和引起阅读兴趣。

  在全球化背景视角下,全球意识已是全人类的共识。

  正如全书内容提要里描述的那样:在《逆流年代》一书中,记录了以色列记者纳达夫·埃亚尔在反全球化运动的前线,过去十多年里走访的地方和目睹的真实故事。

  故事里的主人公——美国工人、失业的希腊人、叙利亚难民以及各国企业家……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故事如拼图般演示出全球化的前世今生,讲述了一种跨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全球意识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全球化如何改变了人们的道德情感,也清晰地揭示出全球化面临的危机。

  在作者的中文版序言中,他坦言:“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局部危机推动地区现象,从而影响全国乃至周边国家。有时是如2008年次贷危机一样的经济危机,后来成了全球危机。”

  这种断言,道出了全球化的真相,而且是残酷的真相。倘若现在我们依然用农耕时代的思维去看待正在飞速变化的世界,注定是无效和失败的。因为二者相比,已经没有任何可比性。

  你跑得再快,也无法超越汽车、高铁和飞机。这有些像电视剧《陈真》里关于武功第一的论述,“第一讲的只是武德”。其实,最有效最致命的武器是子弹。

  同样的道理,面对全球化,如果决策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注定他会走向失败,甚至,会走向灭亡。倘若能够看清,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违法犯罪、贪污和受贿。

  在书中,作者总结得很到位:“官员们经常犯的错误则是,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种现象也可以是相互作用的;全球危机反过来影响各国、各省,然后是当地的城市和村庄。”

  既然全球化是一种趋势,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已经让全人类接受,甚至达到默契,会在“全球区域”内进行合作,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书上讨论的是现象,是客观,是实际,但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即使熟知这些概念性的东西,也不可能突然转变观念,达成一致。

  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在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写得很实在。“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一个人在某个国家的行为可能会对居住在遥远的另一个国度的人们造成可怕的,间或称得上排山倒海的影响,有时候它所带来的不祥影响超乎你的想象。”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记得,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1963年在关于混沌学的论述中,提及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也就是典型的“蝴蝶效应”。

  用此理论来印证《逆流年代》里的观点,就会进一步加深印象,世界的影响是彼此的,此地的某一变化,也许就会引起世界其他地方某一处巨变。

  日常生活中,西方为了灌输其思想,总是拿“麦当劳”“肯德基”和“好莱坞”电影,用一种温柔的方式,来宣扬他们的暴力、色情、快餐、个人英雄主义……

  全球化是一场持续的、解放性的、效率高得可怕的革命。它不是什么地球村,让来自不同国家或种族的人围坐在一起唱响“欢聚一堂”。“世界是平的”所构造出的海市蜃楼,遮盖住了全球化道路的坎坷和曲折。

  世界各国政体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存在着教育、文化、习俗等等明显的差异。而这种不平衡的“洼地”,或者说经济的不平等,才会产生全球化的需求,才会让全球化成为一种可能。

  从脱贫攻坚,到全民脱盲,从环境治理,到青山绿水,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的世界,并且在用实实在在的成果,积极参与全球化建设,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拿全国人民受教育程度来看,中国的成绩是斐然的:1990年,每10个中国人有2个——加起来就有几亿人——是文盲。20年之后,95%的中国人能读会写。20世纪90年代初,只有68%的妇女识字;到2010年,这方面几乎不存在性别差异。

  再拿一组工业化的数据来分析,中国,在1978年,每10个中国人里有7个从事农业或与农业相关的活动。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反转过来,每10个中国人有7个或8个从事贸易、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活动。

  以上数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中国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事实上,这样的改善,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亚洲各地,只是发展的程度不同而已。

  工业化是全球化的关键,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即使现在你正在家里享用的咖啡是从你家附近的超市采购的,但也丝毫不影响你品尝异国风味。毕竟现在居民家中的大多数产品,都不是就近生产出来的。

  当今世界,货物可以当天从一个半球用到另一个半球,资本和信息的流动,通过光纤不到一秒就能实现,近和远又意味着什么呢?这种超级的传播速度、打破界限的流通,使知识、科技、真理……都摆脱了束缚,此时,迫切需要为“全球化”建立一种新秩序。“需要采取全球及责任制,并赋予国际机构全力把这些机构都检测,积极干预和制止这场危机。”

  但是,设想终归是设想,事实上,目前全球化模式不可能短时期内得到实现,就拿“国际气候”“环境污染”这个世界性话题来说,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尽一致的。因为在资本的时代,劳动力成本、购买力、商品及原材料价格、汇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和套利空间,让一切可能都变得迟滞。

  这些内容,在《逆流年代》中,有很多章节都有提及,比如《一个月冲两次澡》《全球化大战》以及《最后的大象之地》。

  讨论全球化,离不开“妇女”和“儿童”。这次作者的目光摆脱了很多作家习惯性地把目光聚焦在非洲的做法,而是转向了亚洲,转向了日本。

  在《消失的孩子》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是那么地“绝望”。日本一年级孩子加贺美玲香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我希望我班上有120个孩子”。

  在日本一个叫南牧村的地方,该村人口为1666人,而在1997年,这里常住人口4000人。现在,村民的平均年龄为70岁。主街上的商店客流稀疏,当地的小学,只有24名学生。而一年级,只有2名学生。怪不得孩子会产生“一个班有120人”的想法。

  这一切都与文明无关,也与财富无关。有些时候,置身书房评价别人是最不科学、最不道德的做法。然而,当真正了解了日本的现状,你即使想恨这个曾经为中国带来灾难的国家也恨不起来了。

  “在无性日本,将近一半青年男女还是童身。”这是2016年《日本时报》一个醒目的标题,向世界宣布了日本陷入的困顿。

  西方媒体热爱报道日本令人难以置信的萎缩背后的原因——例如,年轻人爱吃上漫画或虚拟在线人物。比如,御宅族,就是那些着迷于动漫的粉丝。当然,影响结婚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孕妇骚扰”。

  出生率降低的现象不只是日本,而是全球化的问题。

  全球生育率自1950年以来已经减半,而且颓势仍在继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正在经历“婴儿荒”;新生儿数量无法维持目前的人口水平。如果低于2.1的更替生育水平持续下去,甚至下滑到更低水平,经济政策或制度都得进行重大调整,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将会出现危机。这仅仅是全球面临的一个共同的危机。

  埃亚尔在《逆流年代》,类似这样的采访事例还有很多。他所做的采访不是煽情,更不是猎奇,而是旨在通过实地采访唤醒还在沉睡的人们早些醒来,共同关注“全球化”的建设、甚至机制建立的问题。

  和主流的意见不同,埃亚尔在《逆流年代》里提出:“在全球互联程度日渐加深的世界上,更大范围的团结必不可少。”

  他引述马丁·路德·金的箴言 “任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东西,都会间接影响所有人。”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全球化需要重新定义相互依存的条件,建立一个能够应对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的全球社区。

  埃亚尔以一己之力所做的努力,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就高度评价埃亚尔:“作者对当下全球化遭遇的危机做出了发人深省的描述,未必每个人都会同意他的解释,但没有人会漠不关心。”

  世界正处于一个激变时刻,能不能找到新的、有想象力的变革之道,将决定人类社会能否通往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期待,有更多变革的惊醒早点到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