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在撒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谁在撒谎。

2021-12-25 14:22:57 作者:刘浪 来源:风茕子 阅读:载入中…

谁在撒谎。

  风风说:

  大家先看刘浪老师的这个小小说,看完我再说事儿。

  擦鞋

  作者:刘浪

  新上任的市委刘书记是坐辆中巴车来的。

  刘书记刚下车,路边等待已久的紫墟县大小官员便一下子涌到车前。

  “路修好了吗?”刘书记下了车,一边匆匆和领头的杨书记、李县长等人握手,一边急急地问。

  “已经按您的指示,加班加点修好了。”杨书记指着面前一条刚刚铺出来的路说。

  就在前几天,一场突发的洪水将紫墟县城郊外的这条主干道冲毁。因为路是附近老百姓的主要通道,还是当地一所中学的必经之路。在当地电视新闻报道了这件事后,刘书记当即作出指示,要紫墟县以最快的速度将道路抢修好,方便老百姓和学生出行。

  走在铺好的道路上,刘书记四处打量着,还时不时用脚踩一踩,好像要试一试路的结实程度。

  刘书记脚上是一双九成新的,擦得乌黑铮亮的皮鞋。

  李县长介绍道:“路先铺上了,方便大家通行。等过几天天气晴稳了,我们就浇水泥。”正说间,突然,一股泥浆从刘书记的脚下喷了出来,刘书记急忙将身子一闪,人是躲了过去,可是他的皮鞋却被泥浆喷得星星点点。

  一瞬间,随行的市委办徐主任等几个官员已经向刘书记冲了过去,他们围在刘书记脚边,手里拿着不知从哪里摸出来的纸巾,深弯着腰,将屁股撅得老高,帮刘书记擦起鞋来。四周的官员也都回过味来,一边忙乱地浑身摸索,一边左右相顾地问,“还有谁带了纸巾?”说话间,有人向停车处狂奔而去。

  李县长就站在刘书记右侧,在看到徐主任冲过来给刘书记擦鞋时,他也赶紧在刘书记脚边蹲下来,可很快他发现身上一张纸巾也没带,于是他急中生智,就用右手的衣袖在刘书记的皮鞋上来回擦了十来下,一边打趣道:“要说擦鞋,我可是最专业。”

  有几个人偷偷笑起来。

  刘书记面无表情地向四周扫了一眼,然后笑着说:“你们这些家伙,搞得我好像生活不能自理似的。”

  这回,大家哄地全笑了。

  新路没铺好压实,里面居然有暗藏的泥浆,还把市委书记给喷了,大家原本都准备挨批的,可看到刘书记心情不错,就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是几年来在紫墟县城茶余饭后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那条路后来怎么样了,没人知道。大家说得最起劲的是,后来徐主任升了副市长,进了常委班子。那几个擦鞋的官员也都升职了。当时一动没动的杨书记提前退休了。另外几个也无动于衷的官员要么一直原地不动,要么被调到很偏远的地方任职。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奇葩的结尾,那就是紫墟县的官员从此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有省、市里的官员来调研,都要神经质似地往身上揣上两包纸巾。

  终于有一天,这个故事被我这个写小说的人听说了,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官场讽刺小说题材。于是,我将它改头换面后写成一篇小说后投给市文联办的一份文学杂志,可却一直没见采用。

  一次笔会,我遇到了该杂志的肖主编,提到这篇小说,他说:“我知道你这篇小说是根据给刘书记擦鞋这个故事写的,我没用这个稿不是因为你写得不好,而是情况其实不是这样的。那天调研路况修复,我作为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随行,刘书记确实踩到了泥浆,当时也是有几个官员冲上去擦鞋。”

  肖主编喝了口茶,有点激动起来,说:“当时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刘书记气得推开前来擦鞋的人,大声批评道,我的鞋脏了,你们给我擦,那些路过的老百姓鞋脏了,你们都去擦?那几千名的学生鞋脏了,你们都去擦?你们要想着把工作做好,做踏实,而不是一天到晚想着给领导擦鞋……”

  我惊讶了,问:“为什么这样一个正能量的故事被传成这样呢?”

  肖主编放下杯子,眼里一片茫然,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最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

  风风说:

  看完这个稿子,我很吃惊,因为一般他给我的作品都是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过的,这样的稿子谁敢发?而且结尾也很令我疑惑:“为什么这样一个正能量的故事被传成这样呢?”上面那个故事正能量吗?我滴天。最后肖主编将前面的故事推翻,又说得那样文绉绉,高大上,我便想,大概肖也曾是擦鞋之人,所以后来才当上主编的吧,你看他把故事编排得多么完美。

  我就在微信上问刘浪:这稿子发过?

  他说:首发《检察日报》,后来又被《微型小说月报》《共产党员》等一些杂志转载过。

  我更惊了。

  我说:这个作品喷官场喷得这么厉害,居然还有刊物转?

  他诧异了:这哪里是喷官场,这是先抑后扬,在褒奖刘书记啊,你没仔细看吧?

  于是,他跟我解释了一遍,这个稿子的意义是:人们对官场总有误解,甚至有些人升不上去官会编排成由于自己没给领导擦鞋。“骂官”在某一段时间里成为“顺应民意”,当传言官场黑暗,大家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实话。然而事实真相是,这几年反腐力度很大,官场风气已经大大改变了。最后“肖主编”说的就是真正发生的事实,所以“我”惊讶:“为什么这样一个正能量的故事被传成这样呢?”

  这是反讽,也是反思。

  我恍然大悟,又把稿子仔细看了一遍,明白了。

  我想起我曾经写一个稿子,讲男人出轨后回归家庭,给老婆说了一大段掏心窝子的话。那件事是有原型的,是一个非常要好的男性朋友跟我讲的,我相信他向我描述这些事的真诚。但是稿子发出来后,后台最多的评论是“给渣男洗地”、“等着吧,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我一度怀疑我是不是没表达清楚,小助理都说表达清楚了,只是有一部分人很恨,或者很随大流,不接受这样的结局。大家最乐于接受的结局永远是男人出轨后立马被老婆甩,就像某个贪官倒了,大家最喜欢看的新闻是他有100个情人。关于后者,多年前还有个贪官跟媒体打官司,那人被纪委调查过一阵子,也撸了职,之后告媒体,意思是我贪污腐败我认,但给我捏造桃色事件我不认。

  人们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看这个稿子时我也先入为主,带了思维壁垒。

  反醒之。

  -EN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谁在撒谎。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