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庭院读后感摘抄
《永恒的庭院》是一本由[日] 小川糸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恒的庭院》读后感(一):小川糸新作《永恒的庭院》发行纪念活动 | 少君のところ(少君问答)
你敢问,我敢答,还有奖品拿!
【译者简介】
彭少君,男,1988年7月生于陕西汉中,30多岁的少年。大学日语教师、村上春树文学研究者、村上范践行者、日本文学青年译者、彼得猫村友会会长。曾求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
主要译作:吉本芭娜娜著《初恋》、《身体全知道》;小川糸著《永恒的庭院》;町田园子著《52赫兹的鲸鱼》(2021年荣获日本“书屋大奖”,简体版2022年底发行)。
《永恒的庭院》读后感(二):永恒
有一个名字叫永恒的小女孩,名字是她的妈妈给起的寓意是“永远的爱”。永恒和妈妈住的房子前面有一个院子,被称为永恒的庭院。 但永恒是一个失明的孩子,无法体会世界的变化,颜色的表现与时间的流逝。但院子里的黑歌鸟会告诉她早晨来了,哐哐哐的敲门声预示着“爸爸”周三送东西来了,这便是她生命时钟的长针和短针。永恒说每天都沉浸在爱中,妈妈给她做好吃的,给她缝衣服,给她洗澡,最重要的是妈妈给她讲故事,让她在心里环游世界。院子里四季轮回的植物香味,让她可以感受四季变化。 永恒说要永远和妈妈在一起。妈妈也说,也永远爱永恒,和永恒在一起。 然而妈妈要出去工作了,为了和永恒永远在一起。永恒自己在家很不适应很害怕,妈妈就给永恒穿上尿不湿,给她喂睡美人药,等她醒来妈妈就会回来了。于是,永恒不得不适应穿着尿不湿,昏睡得时光。为了让永恒觉得自己有伴,妈妈给永恒找了一个朋友,洛斯玛丽。(一个玩具,细思极恐的是这个一直不说话的玩具在后面开口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还是怎样) 十岁那年,妈妈送给永恒一件裙子做礼物,说要去照相馆拍照,还有美味生日蛋糕。可堪丰盛。永恒穿上新衣服,但永恒没有鞋子。是的,她从来没出过门,于是被妈妈抱着走在街上,喧嚣的声音使她大哭,在照相馆仍然在妈妈身上黏着,于是只能拍下一张妈妈背着,她面向镜头的照片。这段回忆此后成为永恒久久不能消除的记忆。。。 有一天,永恒穿着尿不湿醒来,妈妈没有回来,然后妈妈再也没有回来。。。永恒只能在无助与孤独中度过。没有食物,周三来送食物的爸爸也渐渐不来了,庭院变成了垃圾场,永恒在恶臭的环境中奄奄一息,吃不干净的食物,穿着几层穿过的纸尿裤。。。但她不敢出去,别人路过她也不敢出声说这里有人(这段看到我窒息)那段时间里,是小猫,是钢琴声陪伴着他,还有那个玩具。 不知过了多久,大概是多少年。一次地震后,她在等待中醒悟,不需要再等待妈妈。为了活下去,要把妈妈封印起来。于是她爬出家门口,被路过的人救助,送到救济院,有了一个新的户口的名字“十和儿”。逐渐得,十哈儿的生活走向正轨,然而她的事件被社会知晓。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呢,妈妈并没有丈夫,出卖身体养活家。她的眼睛是妈妈弄瞎的,她还有两个哥哥未曾长大,被埋在地下室。没有什么爸爸,那是外公的朋友。很难想想十和儿内心会有多难过呀。 经过锻炼和恢复,十和儿长出了足弓,可以行走。在导盲犬乔伊的帮助下回到永恒的庭院,快乐幸福的生活。但还是遭遇了渣男,他想利用盲人搜集素材,欺骗了十和儿的感情。然而对于妈妈的情感,妈妈的气味一直没有忘怀。直到邻居的遭遇,再次去照相馆和老板的交谈,终于让她明白自己和妈妈的关系。 十和儿的眼睛被判定是先天发育不足,不是妈妈直接导致的。妈妈说她也想做一个漂亮女孩的妈妈,妈妈自小长相一般被外婆嫌弃,从来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脸。但照相的时候妈妈最后还是露出了自己的脸。妈妈的香味是金银花,文最后院子里那个金银花应该是妈妈还是挂念,偷偷来看望吧。 三十岁的十和儿似乎原谅了妈妈,永恒的庭院也是她心理的庭院。是永远的爱。虽然她看不见,但不妨碍她拥有希望。 但是我感觉我还是不理解那种感情。 封面好好看的一本书。
《永恒的庭院》读后感(三):永恒
(有超级剧透) 有一个名字叫永恒的小女孩,名字是她的妈妈给起的寓意是“永远的爱”。永恒和妈妈住的房子前面有一个院子,被称为永恒的庭院。 但永恒是一个失明的孩子,无法体会世界的变化,颜色的表现与时间的流逝。但院子里的黑歌鸟会告诉她早晨来了,哐哐哐的敲门声预示着“爸爸”周三送东西来了,这便是她生命时钟的长针和短针。永恒说每天都沉浸在爱中,妈妈给她做好吃的,给她缝衣服,给她洗澡,最重要的是妈妈给她讲故事,让她在心里环游世界。院子里四季轮回的植物香味,让她可以感受四季变化。 永恒说要永远和妈妈在一起。妈妈也说,也永远爱永恒,和永恒在一起。 然而妈妈要出去工作了,为了和永恒永远在一起。永恒自己在家很不适应很害怕,妈妈就给永恒穿上尿不湿,给她喂睡美人药,等她醒来妈妈就会回来了。于是,永恒不得不适应穿着尿不湿,昏睡得时光。为了让永恒觉得自己有伴,妈妈给永恒找了一个朋友,洛斯玛丽。(一个玩具,细思极恐的是这个一直不说话的玩具在后面开口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还是怎样) 十岁那年,妈妈送给永恒一件裙子做礼物,说要去照相馆拍照,还有美味生日蛋糕。可堪丰盛。永恒穿上新衣服,但永恒没有鞋子。是的,她从来没出过门,于是被妈妈抱着走在街上,喧嚣的声音使她大哭,在照相馆仍然在妈妈身上黏着,于是只能拍下一张妈妈背着,她面向镜头的照片。这段回忆此后成为永恒久久不能消除的记忆。。。 有一天,永恒穿着尿不湿醒来,妈妈没有回来,然后妈妈再也没有回来。。。永恒只能在无助与孤独中度过。没有食物,周三来送食物的爸爸也渐渐不来了,庭院变成了垃圾场,永恒在恶臭的环境中奄奄一息,吃不干净的食物,穿着几层穿过的纸尿裤。。。但她不敢出去,别人路过她也不敢出声说这里有人(这段看到我窒息)那段时间里,是小猫,是钢琴声陪伴着他,还有那个玩具。 不知过了多久,大概是多少年。一次地震后,她在等待中醒悟,不需要再等待妈妈。为了活下去,要把妈妈封印起来。于是她爬出家门口,被路过的人救助,送到救济院,有了一个新的户口的名字“十和儿”。逐渐得,十哈儿的生活走向正轨,然而她的事件被社会知晓。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呢,妈妈并没有丈夫,出卖身体养活家。她的眼睛是妈妈弄瞎的,她还有两个哥哥未曾长大,被埋在地下室。没有什么爸爸,那是外公的朋友。很难想想十和儿内心会有多难过呀。 经过锻炼和恢复,十和儿长出了足弓,可以行走。在导盲犬乔伊的帮助下回到永恒的庭院,快乐幸福的生活。但还是遭遇了渣男,他想利用盲人搜集素材,欺骗了十和儿的感情。然而对于妈妈的情感,妈妈的气味一直没有忘怀。直到邻居的遭遇,再次去照相馆和老板的交谈,终于让她明白自己和妈妈的关系。 十和儿的眼睛被判定是先天发育不足,不是妈妈直接导致的。妈妈说她也想做一个漂亮女孩的妈妈,妈妈自小长相一般被外婆嫌弃,从来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脸。但照相的时候妈妈最后还是露出了自己的脸。妈妈的香味是金银花,文最后院子里那个金银花应该是妈妈还是挂念,偷偷来看望吧。 三十岁的十和儿似乎原谅了妈妈,永恒的庭院也是她心理的庭院。是永远的爱。虽然她看不见,但不妨碍她拥有希望。 但是我感觉我还是不理解那种感情。 封面好好看的一本书。
《永恒的庭院》读后感(四):“永恒的庭院”不在虚无缥缈的远方,它就在我们的心间——小川糸新作《永恒的庭院》译后记
文/彭少君
日本作家小川糸女士的新作《永恒的庭院》,将由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发行。作为译者想要分享的点滴已经写入译后记里,请让我借此机会展示给大家。
《永恒的庭院》的最终出版还是经历了一些小波折,主要问题是封面的选择上。当中方出版社将封面提交给日方出版社新潮社审核的时候,作者小川糸女士本人认可了该封面设计,但新潮社邀请的设计专家却否决了这个封面(据说这位专家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还曾获得过设计大奖),为此新潮社又开了专题会议讨论了此事,庆幸的是,该封面设计最终还是获得了日方的肯定,于是中文版顺利出版,只不过来来回回耗费了些时日。
这个封面为什么会被设计专家否决呢?我没有细问过这位专家,所以只谈谈自己的推测。当初编辑老师展示了两张预选封面图,向我征询意见。一幅如实地反映了小说中的情景,画面优雅唯美;另一幅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最终封面,它没有如实地反映书中的情景,但充溢着天马行空、天真烂漫,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张。所以,我的推测是设计专家可能认为这一张封面图与书中的情节有出入,所以不适合作为正式封面。如果真是这个理由,也不能说没有说服力。
那么,我为什么会这么坚定地选择这一张呢?因为它那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情怀、那奇幻美好的绘画风格打动了我。当看到它的瞬间,我就认定了这就是女主人公“永恒”心中的永恒的庭院,这就是她虽历尽艰险,却依然向往和妈妈、喵喵、汪汪栖居的永恒的庭院。这种瞬间的认定,如同男孩与女孩初相识时,就立即认定对方是自己的唯一似的。令人欣喜的是,女主人公“永恒”最终寻觅到了自己的永恒的庭院,虽然带着累累伤痕。
顺便提供一张韩语版的封面。此封面的特点是,内容写实,画笔治愈。
疫情、空难、战乱……时空在2019年的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悄无声息地改变了自己的轨道,将我们拖入了“201Q”的异样时空里。2019时空里的世界运作方式,在“201Q”的时空里彻底失效,我们只能面对一个陌生、不确定的、令人不安的世界。
2018年的时候,我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名为《上海,如此孤独,如此迷人》。故事情节连我自己都忘记了(抱歉,回看自己写的小说就像直面年少无知的胡作非为一样令人难堪,所以我一般不会去回看),不过,我大致写过这样的句子:上海,究竟是因为迷人而变得孤独呢,还是因为孤独而显得迷人呢?2018年时的我当然无法预料此时此刻的情形,但此时此刻的上海,确实给了我“如此迷人,如此孤独”的感觉。我想,“如此迷人,如此孤独”的不仅仅是上海,还有脱离轨道的“201Q”时空,以及在其中苦苦挣扎的我们……
被遗弃在“201Q”中的我们,还需要浪漫主义吗?答案不言而喻。愈是暗夜凄冷,我们愈是要高举浪漫主义的火把,在照亮前行道路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团团暖意。
不过,“201Q”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惊吓,也有小惊喜。此时,我闲适地坐在电脑前写稿,身旁有咖啡、爵士乐、猫咪哩哩陪伴着我,这就是我的“201Q”小确幸吧。总之,未来多崎岖,但依然值得期许……
译后记的最后送大家一张《永恒的庭院》文艺照。出镜的书籍是日文原版的《永恒的庭院》,出镜的模特就是译者我本人啦(抱歉,辣您的眼睛了。文艺感还是需要装一下的,哈哈)。
2022.04.03
译后记
冒昧地问一个问题,对你而言,微小清浅而又实实在在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对于主人公“永恒”而言,这样的幸福是母亲朗读的故事,是金银花的芳香,是钢琴的乐音,是导盲犬乔伊的陪伴,也是夏日那场略带苦涩的恋情……这些微小清浅而又实实在在的幸福如同儿童玩具一般,散落在我们的心灵庭院里,等待着我们在秋阳熹微的午后去玩耍。
我是从2021年的农历新年开始翻译这本书的。那时,我的内心世界并不安宁。一种不可名状的焦虑感萦绕在我的心头,再加之阴魂不散的疫情的影响,我觉得自己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呼吸困难。就在这时,我穿越纸张,走进了“永恒”的庭院。我在庭院里聆听着黑歌鸟的吟唱,嗅着瑞香的芬芳。陪伴在失明女孩“永恒”的身边,我了解了“周三的爸爸”的秘密,知道了“永恒”与妈妈的温馨而又复杂的关系。我认识了“永恒”新结识的朋友(灰灰、乔伊、铃儿、魔女魔里女士等),见证了“永恒”从一个怯弱胆小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自信勇敢的女人。当漫步到故事的最后一页,我恍然发现,被治愈的不仅仅是“永恒”,还有她身边的我。失明女孩“永恒”的故事,或者说得更宽泛一些,众多书籍所呈现出来的故事,似乎都有着让人沉浸其中的魔力。我们暂时忘记日常的烦恼,潜入书中的故事里,陪着主人公体验各种喜怒哀乐,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治愈与成长。当我们合起书时,我们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自己,我们体内的某种特质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据说在远古时代,原始人会躲在洞穴里,点燃篝火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个原始人开始讲故事,身边的原始人一边烤着火,一边让自己的思绪在幻想的世界里驰骋。我想,听故事的原始人,内心必定是祥和温馨的吧,即便洞穴外风雨交加、野兽成群。所以,可以说故事有着强大的力量。你想不想在失明女孩“永恒”的故事里,寻觅到祥和、温馨呢?
在陪伴“永恒”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一位读者,同时也是一位译者,接下来请让我从译者的角度谈谈我的感受。说实话,翻译对我而言不是一件艰辛的工作,我反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难以替代的喜悦(虽然我有时候由于贪玩而耽误了一些时日)。播放着慵懒的爵士乐,面前摆着日文原版书,然后在电脑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将日文转化成中文。不知道为什么,整个过程让我感到欢乐和满足,翻译已不再是翻译,而是随着爵士乐的旋律在起舞。村上春树先生在谈到他做翻译的感受时,曾说“感觉天上存在着一位‘翻译之神’,这位神灵目不转睛地望着做翻译的我,让我的内心自然流露出阵阵温馨”。是的,当译者专注于翻译时,他的内心自然会感受到一种出人意料的温馨感,如同获得了神灵的庇佑。翻译之中蕴藉着一股治愈的力量。另外,翻译长篇小说也确实需要体力,就像参加一次长跑,甚至是一场马拉松,不过,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地奔跑,最后必然可以到达终点。无论多远的距离,必定会有终点,翻译让我学会了坚韧不拔、坚持不懈。
在我工作的校园里,有一处地方花草繁密,池水清冽。今年早春的时候,我在这里遇到了一只野猫。它闲躺在石阶上,不畏惧偶尔来往的行人。我俯身抚摸它,它也不躲闪,反而享受着抚摸。秀美的自然风光、信赖人类的猫咪,让我不禁感受到这里就是我的“永恒的庭院”。“永恒的庭院”不仅仅是失明女孩“永恒”的私人所有物,也是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的乐园。希望读者朋友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永恒的庭院”。请记住,“永恒的庭院”不在虚无缥缈的远方,它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心间。
最后,我要感谢编辑李彩萍女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于此译著的辛勤付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