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口水滴答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口水滴答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17 09: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口水滴答经典读后感有感

  《口水滴答》是一本由管倚 著 / 张丽捷 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口水滴答》读后感(一):在玩中认识美食,爱上美食

  你的宝宝是否不肯好好吃饭?你的宝宝是否挑食厌食?如果是,那就一起来走进《口水滴答》这本与美食有关的绘本,让宝宝在玩中认识食物,爱上食物。

  《口水滴答》这本绘本是由管倚编写、张丽捷绘画共同创作的。两人都有丰富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绘本根据孩子心理,选取孩子熟悉的食物,以鲜亮的色彩,有趣的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也赋予这些美食画面以温暖和力量,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美食带来的快乐和口水。

  翻开绘本,一颗色泽诱人的大桃子首先从书中跳了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书签,此时口水已开始在口中酝酿。接着翻开封面,开合页的设计将小吃街的场景展现出来,环衬上则是满满的美食,这时口水已经开始准备滴答了。

  好的绘本总是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本绘本用温暖鲜亮的色彩,简单的线条,将各种美食呈现在孩子眼前,书中还设有小机关,处处细节的设计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食物,也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学得好就要寓教于乐。《口水滴答》这本绘本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两点。

  首先,来说一下兴趣。孩子的兴趣点主要是有趣、好玩,能够满足他的好奇心。绘本中将食物化作各种形状,并将其进行镂空,让孩子边翻边猜,极大地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说书中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颜色让孩子们先去猜想这个食物的名称,而这个三角形可以打开的设计,让孩子们确定这个食物,并看到食物里面的样子。除了巧妙地设计,简洁的语言也启发着孩子去思考。

  像书中这句“这是什么?围成一圈的小洞洞”语言生动有趣,引导着孩子去思考,去翻阅。抓住了兴趣,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想要的效果自然也就完成了。这就是绘本的润物无声。

  其次,来说一下寓教于乐。其实以兴趣为前提就是寓教于乐。孩子的思维是具体的,尤其是2-6岁这个阶段。再多的道理,再多的语言说教都不及一次的动手操作。因此,绘本《口水滴答》特别适合孩子去阅读。因为在书中,孩子可以用手去触摸镂空的图形,用眼去观察食物的特点,栩栩如生的绘画更能让孩子体会到食物的味道。

  所有的书籍都是有教育目的的,绘本也不例外。但好的绘本是让孩子在无形中就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在书中,鲜亮的色彩吸引了孩子的视觉,巧妙的设计调动了孩子的触觉,有趣的语言还启发了孩子的大脑,可谓是一举多得。不仅让孩子认识了像糖葫芦等各种美食,也让孩子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对国家文化的喜爱与认同,《口水滴答》这本绘本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文化,也可以让孩子对食物产生兴趣,快带着宝贝一起来书中探索,找寻惊喜,品尝各种美食吧。

  《口水滴答》读后感(二):从吃和玩入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但孩子似乎只对吃和玩充满无限热情。那有没有可能从吃和玩入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

  《口水滴答》正是这样一本书,它以小朋友在新年逛街为线索,从中国的传统美食入手,让孩子在快乐中认识形状,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书中的插图简洁鲜艳,突出每种食物特征的同时,还有很多中国传统元素。

  作者精心设计的各种小细节,比如长拉页封面展示的美食街,桃子形状的书签等,都使这本书充满了设计感和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作为原创互动认知纸板书,这本书的加分项相当不少。不仅会提高孩子认识形状的能力,更是在专注力、传统文化、说话行文上都有所帮助。

  既然这本书的主题是美食,那我们就从吃说起。

  每年到端午节,都会有“粽子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这种争论,类似的情况还会发生在元宵节。这种地域口味差异,并没有胜负之分,只能说各具特色。可是每个人因为生活地域的不同,会对食物形成固有印象,《口水滴答》非常好地进行了全面介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差异,心理上也会更加包容。

  这本书以食物为主题,介绍了咸粽和甜粽,甜汤圆和咸汤圆等近20种中国传统美食。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时,可以展开讲讲元宵节、春节、端午节等,让孩子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有更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已经让人如此垂涎欲滴,下面就来说说如何用美食认识形状。

  《口水滴答》包含设计巧妙的洞洞和翻翻页等10多个互动机关,每种美食都设计成一种形状,孩子每次先看到一种镂空的形状,然后通过“这是什么”的问答猜猜看,最后翻开下一页就可以看到答案了。

  镂空的书页配合前后页,强调了不同的重点,比如前一页是粉色背景中的亮黄色菱形,翻过来看,原来是枣泥糕、山药糕、桂花糕和山楂糕!全都是甜甜的,一直甜到心里。

  用疑问引出形状,“这是什么?圆圆的”,“这是什么?三角形的”,“这是什么?一个圆,咬两口”。每一次的提问,都是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在学会形状的同时,也培养了学习习惯和专注力。

  除了插图和形状,我还想特别说说这本书的文字。《口水滴答》用朗朗上口、充满节奏的描述和形象的拟声词,仿佛直接把美食端到你的面前。

  你能猜出来这三句话介绍的是哪三种美食吗?

  就像童谣、古诗一样,这种有节奏有韵律的句子,会提高孩子在语言上的感知力,潜意识中让孩子说话更有节奏感,对以后的说话、演讲、作文都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快让我们一起跟着《口水滴答》认形状,猜食物,感受文化,让口水滴答,滴答!

  《口水滴答》读后感(三):认形状,猜美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类型之一就是美食类,看到美好的食材,成品的菜色不仅视觉得到了享受,心情也会不知觉的变好,口水忍不住吞咽……

  我的工作是与书为伍,每天都会抽空看看书,很多书中的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让人陶醉。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本非常不错的游戏、美食绘本——《口水滴答》。

  《口水滴答》由我们较熟悉的后浪出版公司浪花朵朵出版。后浪是家民营企业,浪花朵朵是他家的童书线产品。

  浪花朵朵最近一两年正尝试在原创绘本领域发力,而我今天想分享的这本绘本就是中国原创作者著作和绘画的。

  本书采用原创互动的认知纸板书,非常适合各年龄段学习。

  婴幼儿期(0-3岁)

  书中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很容易就抓住了婴幼儿时期的眼球。

  当我和我家宝宝在一起共读这本书时,她很容易被翻页吸引,封面翻页的惊喜设计使她特别开心,翻开后马上就指着封面上动物“狗”对我说:狗狗,狗狗。

  因为我家宝宝第一个认识的动物就是狗,所以对狗有种特别的感情。

  还有哥哥姐姐玩的滑板车,风车似乎都让她感到快乐,这是他们的童年。

  对后面的内容呢,就是抠抠洞洞,看到常见的食物也会有种伸手去抓的样子,更甚的是看到书中配的那颗“桃子”差点没拉住要放嘴里去了。

  学龄前期(3-6岁)

  这阶段的孩子智能发育特别快速,他们看到的,观察得更多。

  不只是被“玩乐”吸引,他们看到了书上的闹街,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摊。

  阅读也延伸了,不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被环衬页的美食难倒了呢。

  随着阅读,他们开始跟着作者认识中国各地方的传统美食。

  我拿着书给我侄子看,通过简单的话语:

  “这是什么?”

  细细长长的。

  就像猜谜一样,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我一起探索书中的美食。

  “是拉面。

  就像变魔术!

  管好口水等一等,

  吸溜吸溜真好吃!”

  当读到这,他不由得被诱惑得吞口水说:“舅妈,我们晚上煮面吃吧。”

  虽然是简单的话,但是作者们真的诱惑到了孩子们,就如文章的标题一样《口水滴答》,看到美食谁又能抵制得了哈?

  “这是什么?

  圈成一圈的小洞洞。”

  翻开来,“是糖藕。咬一口,甜蜜蜜。咬一口,拉出丝。”

  书中以这样的悬念,不断开发孩子的思维,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而后展现了答案,不管答对与否,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场互动呀!

  在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一本多么了不起的书。

  如果你家的孩子处于这两个时期,那么你绝对不要错过这本《口水滴答》的绘本。

  其实不仅是小朋友看了会喜欢上这本书,包括我,当然包括你也会喜欢它的。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趋势,我们要牢记我们是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一定非要精通,但是必须也要有所学习,而本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美食这块讲述得非常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