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煮雨(致青春征文:江山多娇)
时间煮雨
作者:江山多娇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你年少掌心的梦话,依然紧握着吗?风吹亮雪花,吹白了我们的头发,当初说一起闯天下,你们还记得吗?
一首走心的怀念美好时光的《时间煮雨》,把我带到了久远的过去,真是时光飞逝,就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三十多年就过去了,但难忘的青年时期在吴忠师范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像珍宝珍藏在心里,那段时间的点点滴滴都能如数家珍,那段青春飞扬的校园生活让人十分怀念。
80年代初,农村孩子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考学。经过了寒去暑来的苦学,压力山大的考试,在烈日炎炎下当看到县城中心的鼓楼墙面上张贴的红榜上有自己的名字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学过的课文里《范进中举》中范进的一些心理活动可能我当时也会有,那可是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录取率,名字能在这个红榜上出现是许许多多人当时的梦想。
那时在我们这里招生的学校不多,后来我们一批填报了吴忠师范的考生,被安排让吴忠师范来的老师在一个小学里进行了非常严格的体检和面试,算是定下来将来学成归来的工作岗位是当一名人民教师了,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我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朦朦胧胧的向往。
接下来就很受煎熬了:考上别的学校的学生九月中旬前都高高兴兴的前去报到了,可我和一起考到吴忠师范的同学谁也没接到录取通知书。由于当时通讯手段落后获取信息的渠道闭塞,在惶恐不安中胡思乱想着唯恐有不好的结果出现,除了等待也没有其他办法。一晃中秋节过去了,十一国庆节也过去了,还没有人理我们这些苦恼的孩子。
终于姗姗来迟的录取通知书由村里的干部送到了我手上,当我用由于激动有些颤抖的手打开信封看到了录取通知书上盖有鲜红的吴忠师范学校的公章时,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踏实了,通知书上写的报到时间是1982年10月18日。后来到了学校才知道让我们这么迟才报到是因为学校给我们建的教室才刚刚建好。当时心里就想你怎么也应该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当地的学校以便学校老师跟我们说上一声我们就不会瞎担忧了,估计当时许多人都担心白考上了,搞不好只能白高兴一场了。
学校虽然离家只有一百多公里,但对于当时只到过县城的我来说还是个遥远的地方。报到后被分到了八二级八六届五班,学校在我们这届对银南地区七个县招了240名学生分为六个班,男女比例为四比一。
第一任班主任吴群老师因为我初中时当过班长便指名我当了班上的体育委员,一开始真有点打着鸭子上架的味道,因为当时在体育方面我只参加过冬季越野跑,其他项目上都很一般。当时学校还没有宿舍楼,我们新生大都住在由教室改成的宿舍里,一个宿舍6张上下铺住12个人。由于是师范生,不收学费,书本由学校免费提供,每人每月发33斤饭票15元菜票,学校的伙食很好,一份肉菜3毛5,这样的学习生活条件比我以前包括在家里强了很多倍,就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了。
全新的学习生活让人兴趣盎然,忙碌的学校生活替代了离家的惆怅,繁重的课程充满了挑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为将来当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勤学苦练中。但毕竟还是刚出远门年龄也还不到17岁,每当空闲时或者生病时,望着西下的夕阳就会思念家乡的亲人,特别是多病的妈妈,此时整个人都被难过笼罩了。
学校培养的主要是小学老师,面对当时各地小学里严重缺乏专业学校训练出来的合格老师的状况,几十年里因极为重视教育质量而闻名的吴忠师范学校为各个小学中学培养了大批合格的老师,因而不仅重视学生的语文(语文基础知识、文选与作品、古汉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主课的学习,对体育、音乐、美术也非常重视,对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也安排系统训练,更要求普通话达到国家标准,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
说起学习普通话那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通过系统学习普通话的发音方法终于知道了我们方言里发音错误的地方,但已经说了十几年的话纠正起来太不容易了,何况要纠正的地方太多,特别是出现在复韵母和前鼻韵母上的错误,再加上庞大的声调上的错误,要想彻底说对实属不易。
由于我们中卫所说方言与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尽管与普通话比起来其他地方的方言不比我们好多少,但因为我们是少数派经常会让喜欢寻开心的同学取笑,为此还发生过争执。为系统解决说普通话的问题,自己除了随广播读,强化声韵母在口腔里的发音部位,更是把说错的字与新华字典对照逐字摘抄出来强化训练最后连死记硬背都用上了。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说普通话的水平可谓突飞猛进,第二学年全校搞演讲比赛班里派我做代表,可惜还是有一个字没说成普通话而说成了方言引起了台下的哄笑,功亏一篑没获得名次,下来一找原因原来与新华字典对照的时候遗漏了。可以说在学校的四年自己对学说普通话做到了孜孜不倦。
在这里还有一项自己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前面说过体育一般的我被老师指名当上了体育委员,而学校许多集体活动都是以体育比赛进行的。为了名副其实我除了体育课上按老师教的悉心学习,课余时间也抓紧时间反复练习。篮球场上苦练投篮,排球场上苦练接发球,单双杠上苦练杠上动作,就是回到宿舍也不忘练习头手倒立。
冬日里黎明时分迎着凛冽的寒风练长跑,夏日里冒着酷暑踢足球,那真是劳其筋骨后饿其体肤,但收获还是颇丰的。每年学校举行的千人冬季越野赛自己都能进入前25名为班级争得头功;全校运动会的4*100、4*400接力中我是班级的成员之一;年级进行蓝球赛排球赛更是班里的主力选手;每年体育考试成绩几乎都是100分,四年共穿破鞋底开洞的球鞋8双,可见真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当然主课的学习还是最重要的。最难忘的还是教我们化学的张威老师,在给我们当班主任的一年里也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方面的道理。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到他的课前只见每个人都在认真预习,生怕被他提问答不上来下不了台,以至我们许多人对化学这门课都学的非常好。
在班级学生的管理上他实行操行评分,将每个卫生区域包括一块玻璃一个课桌都责任到人,将学习和生活的许许多多的点滴转化成操行评分进行量化考核,使喜欢向上的人干劲十足,也给懒散的人上了紧箍咒,因为没有人愿意喜欢老垫底。学校搞汇演他选歌教我们唱,编舞教我们跳,因为他的努力使我们这个班级在学校的口碑不断提升。可惜后来在参加了我们毕业10年聚会后没几年,就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年龄也只有五十多岁,真不能相信每天坚持长跑身体很好的他竟然这么早就走了。
教我们数学的黎旭忠老师也让人时时想起。黎老师高中毕业因成份不好无法通过政审上不了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圆了他的大学梦,此时他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年龄接近不惑之年。给我们当老师时他大学毕业不久,给我的感觉是他恨不得将他所有的知识都能传授给我们,那种认真敬业的精神让人感动。在他教我们数学的四年里,我多数时间成绩都还不错,只是有一次考试前鼻窦炎造成剧烈头痛多日,考试时晕晕乎乎几乎没法集中精力答题,致使这次立体几何部分的期中考试成绩竟然只得了五十多分,创造了我人生最差成绩。
老师在评卷时不点名的批评了我,当时真是羞愧难当,虽然生病影响了发挥但还是反映出来我对这部分知识学的不扎实。下半学期踏踏实实的弄通弄懂,期末考试只丢了几分,我看到了黎老师可爱的笑脸。他退休后不久脑梗竟然使他不认识人了,我去看过他一次真成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真是特别遗憾。
当时每学期评奖学金都是用总成绩来排名,由于我不偏科加之有几门课成绩突出往往总分能排在前两名,因此能得到一等奖学金,奖学金金额虽然只有三四十元钱,但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讲下学期的花费就有了出处了。
年青人在一起个性碰撞是少不了的事情,性格直爽的我不喜欢听那些负能量的扯后腿的出格一点的话,也见不得有些霸道甚至以强欺弱的事情发生,以至后来毕业分别留言中有同学"夸"我好抱打不平。实际上现在看来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但逐步走向成熟的我们还是喜欢通过辩论甚至争执理清问题分个谁对谁错。
后来毕业后再见面时这些经历都成了开玩笑的话题,但在那个阶段似乎就必须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在相互的交往中,同学间就有了亲疏之分,说话办事能想到一块的人成了好朋友,就喜欢多交往多沟通包括与女同学。情窦初开的年龄喜欢与异性交往是很自然的事,加之我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外向的人,当时男女同学交往是很显眼的事。
很快班上传来我在找对象的事,这可是学校明文规定禁止的事。其实当时只是与能和得来的人交往的多了一点,就被传的沸沸扬扬,等相处久了人也逐渐长大了真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却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这种连手都没碰一下的被人羡慕嫉妒恨的找对象经历,估计只能存在于那个年代里。
四年的师范生活留下的记忆太多,除了忙碌的学习,充实的生活,高强度的运动,人际交往的烦恼,对未来前途的担忧,也有随同学到他家乡游览的快乐。多次骑自行车到老薛灵武新华桥家吃西瓜栽稻子的情景;坐汽车随余宗到盐池高沙窝吃黄米饭点煤油灯爬秦长城明长城的时刻;跟郭永胜十一放假从学校坐他堂哥的手扶拖拉机夜行四五个小时到中宁枣园他家,还有爬上他家枣树揪红枣的那个经历;到顾建宁家帮助干农活的场景;到中宁新堡乡聂竹琴家游玩受到她老母亲可口饭菜热情相待的感受;到老乡好友孙发荣中卫镇罗家同他老父亲畅聊的记忆……美好的情景总是让人记忆犹新,温暖的时刻更会使人念念不忘。
时常喜欢听那曲老狼有名的《同桌的你》,那就在这质朴的歌声里结束这次心理旅程吧: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爱哭的你。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
征文:
关于青春的一次征文(现金稿费)
公众号简介
翠脆生生:中年美少女一枚,现居银川。
出版《两个人的江湖》《我们忘了,爱在婚前》等书,新书《美好的人,都不会孤独终老》《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像诗一样》新鲜上市,各大网站和书店均有销售,其他文字散见报纸及杂志!
转载时加以上资料,视为授权!
公众号欢迎投稿到20215508@qq.com
具体投稿细则以及稿费事宜请进入公众号后在自定义菜单里点击页面下角的投稿相关即可获知。投稿若有打赏,都归作者所有,版权亦然。点击率达到标准,我这边还有稿酬奉上。期待朋友们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