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的句子
●以印度的任何一项标准来衡量,中国人都是"不洁"的民族。他们吃牛肉(这是对印度教徒说),猪肉(伊斯兰教徒),狗肉(全体印度民众)。中国人什么都吃:猫肉、老鼠肉、蛇肉——全都被他们吃进肚子里。 ----V.S.奈保尔《幽黯国度》
●世界上有很多教,你信仰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你的追求就跟你内心一样。随心。
●“迷信”,多么奇怪的一个名词。如果你信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这就叫“信仰”,但如果你相信占星术或十三号星期五不吉利,就是迷信!谁有权利说别人相信的东西就是“迷信”呢?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在这天空中,一直不断地寻找着其身影的“宿敌”,他终于与之见面了。他从来不曾忘记。他在天空飞行之际,一直在敌机当中搜寻着猎犬。他比谁都爱着天空,难以忍受在这片天空中输给谁。他是让那样的自己仅仅一次从正面交锋败北的对手。第二次的相遇,那并不是亲手将他击落的。那个时候仅仅考虑到有后座“搭档”的机智相助,作为一场决胜来说就已经输了。他那自信满满打出的伊斯麦尔回旋被人破解,无论在那之前还是在那之后都只有那么一次。再一次。他想驾驶着战斗机,与猎犬决胜。仅仅怀抱着那一个想法,青年回到了战场的天空。现在在眼前,自己心中的敌人正在舞动着。而且他所选定的舞蹈会场。尽管是敌人,但那勇气与智谋确实值得感叹。赌上自己 ----《献给某飞行员的夜想曲》
●人类为了免受死者的迫害,免受死后世界的恶意侵袭,免受巫术带来的焦虑,创发了三种大宗教。大致是每隔五百年左右,人类依次发展了佛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令人惊异的一项事实是,每个不同阶段发展出来的宗教,不但不算是比前一阶段更往前进步,反而应该看作是往后倒退。佛教里面并没有死后世界的存在:全部佛教教义可归纳为是对生命的一项严格的批判,这种批判的严格程度人类再也无法达到,释迦将一切生物与事物都视为不具任何意义:佛教是一种取消整个宇宙的学问,它同时也取消自己作为一种宗教的身份。基督教再次受恐惧所威胁,重建起死后世界,包括其中所含的希望、威胁还有最后的审判。伊斯兰教做的,只不过是把生前世界与死后世界结合起来:现世的与精神的合而为一。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
●“伊斯兰”是“和平”的意思,穆斯林尊贵的经典《古兰经》里也多处提到了和平。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不分男女,都要求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而不是用武器来滥杀无辜。在1000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伊斯兰文化从没有显现出有攻击性的行为,至高无上的安拉之所以派穆圣作为他的使者来到人间,就是希望穆圣用他高尚的品德来感染人类,让人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认识自己全能的养主。伊斯兰教不等于恐怖和暴力,穆斯林更不是恐暴分子和杀人恶魔。 ----库尔班江·赛买提《我从新疆来》
●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世界上所有文化的饮食传统本来就是不断迁徙、变化和适应的。就如中东的串烧到了中国变成羊肉串,随着伊斯兰教到了马来西亚就是沙嗲,同一类做法到了不同的地方就该用当地的食材。日本又何曾有过土生土长的咖喱,硬要吃正宗“日式咖喱”岂不是件怪事?外来的风味本地化不一定是件坏事。硬要在广州吃顿正宗法国菜,还不如去源自广州的豉油西餐“太平馆”。那的“瑞士鸡翅”和烟鲳鱼真是想起都流口水。 ----梁文道《味道·第一宗罪》
●诺伊斯:一个人生活也没有什么不方便 就算我死了也不会有人伤心 没有任何困扰 这是最聪明的生活方式 苍叶:我已经像这样成为了你的朋友 所以我会替你担心 你受伤的话我会替你包扎 要是你死了我会很伤心 ----诺伊斯 苍叶《戏剧性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