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案庭审曝光:每一只蜜蜂都有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1-
通过这份辩护词,人们看到张扣扣一案的更多细节,并为它的来龙去脉扼腕叹息。
据张扣扣姐姐陈述,母亲被打死后,张扣扣抱着母亲,一边流泪一边发誓:“我长大要为你报仇。”
更残忍的是,在后续法医鉴定的过程中,年幼的张扣扣,又亲眼看到母亲被解剖的惨状。这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无异于灭顶之灾。
鉴定结果确认了张扣扣母亲的死因,而行凶者王正军却因为未满18岁,只被判了7年,减刑之后4年就恢复了自由。
王家自始至终连句道歉都没有。
张扣扣无法接受。
辩护词记载,他曾亲口告诉父亲:“王家把我妈杀了,既没有偿命,又没有偿钱,我要收拾他们。”
为了这次复仇,张扣扣一直没有结婚生子。
周围人评价他,都说他“从不惹事,不乱花钱”,“爱干净”“收拾得很利索”。
他并不是一个缺乏自我约束的人,相反,他非常自律,做事井井有条。
在连杀3人后,面对王正军的母亲,张扣扣表现出他克制的一面——你儿子杀害了我的母亲,我会找你儿子报仇,但不会伤害他的母亲。
-2-
鲁迅先生在《小杂感》中曾写道:“蜜蜂的刺,一用即丧失了它自己的生命。”
是的,每一种蜜蜂,都有它的刺。
这时,蜜蜂才会把仇恨的刺,向那人狠狠刺去。但同时,它也知道,它将用生命付出代价。
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一只蜜蜂,会愿意做一只复仇的蜜蜂,它更愿意无忧无虑地飞在太阳底下,飞在鸟语花香之中。
但有时,它却不得不这样做。
电影讲的是一个叫戴维姬的女教师,有个18岁的继女。
她对继女视如己出,但女儿却因为无法放下亲生母亲,而不愿意和她亲近。
一天夜里,女儿去参加舞会,遭到四个小混混的轮流侵犯,被扔进臭水沟里差点死去。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四个小混混伪造证据,洗刷现场,竟然被判无罪,当庭释放。
戴维姬的心在滴血,决心为女儿报仇。
当她用智谋狠狠惩罚了三个罪犯后,第四个罪犯得到消息,持枪去找戴维姬。
这时,戴维姬想要击杀第四个罪犯。
一开始,警察拼命阻拦,但戴维姬哭着告诉他:“这样的事儿还会继续!这样的事儿还会继续!”
是的,只要坏人还没有付出代价,那么恶行就会继续,复仇也会继续。
警察终于默许。
但从未开过枪的戴维姬,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哪怕是一个罪犯,还是无法下定决心。
这时,她藏在树后的女儿忽然跑出来,喊了一声:“母亲!”
这是她第一次喊她“母亲”。
你以为,戴维姬会因为这一声“母亲”,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
不,她听到这声“母亲”,终于鼓起勇气,对着罪犯连开六枪,履行了身为母亲的使命。
爱,是一种执念。
-3-
小妾告诉他:她之所以隐姓埋名,安居在城里,是为了给父亲报仇,如今大仇已报,就此别过。
崔慎思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小妾跳墙而去。
但没一会儿,小妾又返回来,说:“我忘了给孩子喂奶。”然后进入卧室。
过了好一会儿,小妾出来:“孩子已经喂完了,永别了。”
崔慎思没听到孩子的哭声,觉得很奇怪,进屋一看,孩子已经被小妾杀死。
原来,这个孩子只是她为了安居在城中的工具而已,如今大仇得报,干脆杀死,断了念想。
尼采说:“当你与恶龙缠斗过久,你自身也会成为恶龙;当你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也会凝视你。”
每一个因为仇恨,而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的人,本质上都是不幸的。
他们无意成为恶龙。
但他们遭受了恶龙的袭击,不得不和恶龙进行决斗,哪怕这会让他变得心狠手辣,看起来像一条恶龙。
这是恶龙的悲剧。
-4-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佛家说:“冤冤相报何时了。”
爱和恨,是人性的正反两面。
一个母亲有多爱她的女儿,那么她在女儿受到伤害之后,就会有多凶狠。
同样,一个儿子有多爱他的母亲,那么他在回忆母亲受到的伤害时,就会有多凶狠。
这是人之常情。
这样的凶狠,必须有一个出口,否则迟早会爆发。
再渺小的蜜蜂,都有它的刺。
而拼却性命去蜇人的蜜蜂,是不幸的。
-End-
点一下,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