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收养118名遗孤的“爱心妈妈”获刑20年:慈善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收养118名遗孤的“爱心妈妈”获刑20年:慈善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

2019-07-30 13:45:58 作者:大蘑菇 彬彬有理 彬彬 来源:彬彬有理 阅读:载入中…

收养118名遗孤的“爱心妈妈”获刑20年:慈善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

  昔日“爱心妈妈”,如今“痞子魔鬼

  前几日,一位收养了118名遗孤,并给了他们一个家的爱心妈妈李利娟(又名李艳霞),被河北省武安市人民法院判刑20年。

  昔日孤儿温暖港湾,为何变成了社会慈善噩梦

  90年代初,李利娟从事服装生意,赚的金钵满盆,在当地称得上是百万富翁

  虽是已发家致富,但是李利娟从不忘本,她以回馈社会为目的,不惜卖掉了自己别墅,为无家可归孩子们修建了“爱心村”。

  甚至,在自己查出来淋巴癌之后,仍然坚持努力赚钱,来养活这些可怜孩子们。

  李利娟的行为感动了河北和中国,曾一度获得社会的嘉奖,甚至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

  然而,这位爱心妈妈披着慈善的外衣,却过着双面人生,她不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极其丑陋

  她的恶行可以追溯到2012年,“武安吧”有吧友爆出李利娟涉黑,并存在严重的讹诈行为。

  出动黑社会抢占农民土地利用残障未成年人骗取低保等一系列行为,令当地人称其为“痞子”。

  2017年12月起,当地派出所陆续接到报警电话,称有人阻碍电力设施施工。

  原来,当时的李利娟名下有一处武安市鑫森铁矿,于2014年取得了探矿权。

  这次的施工,让她和她的家人认为,是在侵犯自己的权益

  于是带领爱心村的孤儿们,聚众闹事,甚至频频跳入施工的坑中。

  2018年5月5日,李利娟被指控利用未成年人,涉嫌多起敲诈勒索案、扰乱社会秩序案,被刑事拘留。

  据调查,爱心村的孩子们并不都是遗孤,有些甚至有监护人

  他们被李利娟以双赢互利为由,“囚禁”在了爱心村,以此骗取低保,向社会发难,并扩充爱心村的规模

  李利娟从不光明正大接受相关部门监管,关起门来做“慈善”,将爱心村变成了一个神秘禁区

  随着她的“野心”逐渐膨胀,那些作的恶才逐渐浮出水面

  据了解,李利娟以慈善为目的,向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发起捐款。

  并通过民政部门,领取低保金、房租取暖费、房屋修缮费等共计127万多元。

  然而,这些善款一分一毫都没用在孩子身上,而是喂饱了自己的口袋

  几年间,李利娟成为了富翁,名下多套房产,甚至还有路虎等名车存款有2000多万元,美金2万元。

  不仅如此,她甚至利用残障儿童“敲诈”一些企业,对有些反抗的儿童,甚至用暴力手段逼其就范。

  种种恶行,让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忍无可忍,最终数罪并罚,让她走向了最终的“归宿”——监狱

  这件事不禁让我想问,李利娟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如果她从一开始预谋策划出长达20多年的“爱心骗局”,着实令人难以相信

  所以,究竟是利益蒙蔽了双眼,让好人变坏?还是坏人在变好的路上,被利益驱使,越走越偏?

  人性变幻莫测

  慈善不该是标榜个人旗帜

  我一直相信,人性本善,所以,有爱心并不难。

  看见孤寡老人和儿童,甚至路边的流浪动物,谁都难免动容。

  但做慈善的前提,并不是有一颗充满爱和同情的心,就能做弱势群体救世主

  因为任何一件事,尤其是慈善,都是有成本的。

  而一旦产生成本,就意味着,要么豁出自己去获得成本,要么坑蒙拐骗降低成本。

  李利娟正是走了第二条路。

  网上对她众说纷纭,有人说她一开始做慈善,就是带有明确的目的。

  因为慈善,确实可以成为一个人完美标签,甚至成为很多坏人洗白的手段。

  但是,我不得不提到的是,人性是变幻莫测的,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利益的诱惑

  在我们当地,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小老板

  他曾经是一间工厂厂长,因为事故,工厂倒闭,他带领剩余10多个工人,重新组建团队成立一家公司

  他的“壮举”救了10多个家庭,成为当地的佳话

  然而,当他从低谷逐渐爬上巅峰时候欲望开始膨胀。

  他曾一度被相关部门怀疑涉黑涉黄,但由于证据不足,让他因此捞了不少油水

  后来,在旁人的建议下,他想到用做慈善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于是,他创办了3所留守儿童学校,以及2所福利院,再一次“拯救”了无数孩子和家庭。

  他披着镀满“爱心”的外衣,向政府冠冕堂皇索取援助金,向企业集团的老板明目张胆索要善款。

  可好景不长,太过高调的他被相关部门再次盯上,蹦跶了没多久便落入法网。

  你能说,他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利益吗?

  正如李利娟一样,他们的人生经历高潮迭起,也许在某一个时刻,他们感激社会,想要去回报

  可现实是,这种感恩,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时冲动

  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金钱权力,让他们的初衷已然发生改变邪恶就在一念之间。

  再到后来,他们心里的所想,就变成了:既能让自己贴上爱心的标签,又能不费吹灰之力将金子收入囊中,这样的买卖,不亏。

  冲动是一时的,利益却是长久的。

  所以想要做慈善的人,必须摒弃人的劣根性,清除掉那些会膨胀的欲望,将慈善,当做一种习惯,而非手段。

  如果真的想要回报社会和人类,那就遵纪守法,做好自己。

  毕竟,一个人势单力薄,谁都不可能成为救世主。

  不要因为看不到真相

  拒绝善良

  我虽坚信人性本善,但是我不相信这个世界绝对的善良。

  很多人,在受过欺骗伤害后,反过来将这些变成攻击别人的利器

  结果是,没有人同情他们过去受过多少伤,而是谴责惩罚,那些报复社会的行为。

  记得多年前,有一则令人震惊新闻

  在某个偏僻山村,一名高中少女同学相约出行游玩。不料路上钱包被偷,她心急如焚

  这时候,同车的一个妇女表示可以借钱给她,但是需要跟她回家取钱。

  一直处于焦虑中的少女想都没想,下车后便跟着这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回了家。

  但随后,妇女将她关进了一间屋子,不让她出门。

  才回过神的这位少女意识到,自己被拐卖了。

  但是她并没有慌张,而是想办法让自己有脱逃的机会

  于是她假装天真,跟妇女说,自己有几个同学想找工作

  这个贪心的妇女想,拐一个也是拐,一群也是拐,于是便答应少女让她带同学来。

  令人没想到的是,少女这是设了一个局!

  人贩子反被她以500元的低价卖给了其他人贩子

  虽然听着让人大快人心,但是以暴制暴、以恶除恶的方式,还是让少女得到了法律制裁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良和邪恶,但是正义从来不会站在邪恶的那方。

  这正是一个社会的残缺:当我们眼前看到的只有黑暗,那我们也会选择走进黑暗。

  但是光明,其实就在我们身后。

  所以,即使我们看不到万物背后的真相,但也不要因此拒绝善良。

  一是不要拒绝相信善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磨难,当有人向我们伸出援手的时候,不要用冷漠的心拒绝。

  因为也许你错过的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你要做的,是明辨是非,而不是否定一切。

  当我们选择相信善良的时候,其实不仅是给自己一次逢凶化吉的机会,更是给这个世界一些从善的力量

  二是不要拒绝给予善良。

  前几年沈腾出演的一个小品《扶不扶》中,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路边有老人摔倒,你究竟扶不扶?

  我想在当下的社会中,很多人选择是敬而远之,毕竟你也不清楚自己遇到的,到底是年迈的老人,还是“碰瓷王”。

  这种现象,逐渐让人们认为,善良的人总是没好报。

  然而,善良不是让我们义无反顾去扶起老人,而是让我们用明智温和的方式,给予他们帮助

  以这个社会现象为例,我们可以拨打110或者120之后,再向对方伸出援手。

  都说世界是冰冷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温暖的世界,终究也是人们共同去创造的。

  如果我们每个人站在善良和正义的一方,这个世界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糟糕了?

  因果轮回,最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回馈自身。

  最后我想说,李利娟绝不是个例,这个世界的角落里,一定还有相同的人,在做着丧尽天良的事。

  他们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判决,但是被判决的,不是爱心。

  所以,坚守善良,做个明智的好人,比什么都要强

  推荐阅读

  我不教你靠老头,因为老头靠不住

  是什么维系婚姻,又是什么导致婚姻破裂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女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