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学习第一课
上个星期日,参加了读书会举办的《卡耐基口才训练营》,当时很有感触,却没有立即整理笔记,一晃一周就过去了。
本周日是第二次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完成。唉,光有热情光有意愿还不够,行动才是硬道理。
老师留给我的作业是“练眼神”,学习这门课程,才知道当我一对多当众讲话时,我的眼神是飘忽不定的,不坚定还躲闪。其实,就这个细节就足以暴露我的内心世界:不自信!
眼神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眼睛能传神,这个神传达的是对他人的欣赏。所谓眼里有光,这个光指的是光泽度。
课堂上,风趣幽默的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演讲才是好演讲?答案五花八门,老师帮助我们总结出来了;能够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演讲就是好的演讲。所以就引出第二个问题:演讲的目的性是什么?
(四)促人行:让更多的人支持你。
其实,好的演讲的有一个固定的构成,那就是著名的55387定律,这是条铁律,运用得当就是一名成功的演讲者。
演讲的演占55%,演即台风,三个字即亲和力,四个字为视觉效应。视觉效应分为静态美和动态美,其中动态美就是俗称的言行举止。再细化就分成形态、状态和姿态。形态有五到,状态指精气神,姿态即角色感。五“到”第一“到”是眼神到,很多人不敢跟他人眼神接触,所谓“看天看地不看人”就是指这类人。初次见面的陌生人,看几秒?正确答案是1秒!抬头低头加看脸总共3秒,如果注视时间太久,会让对方不自在。熟人之间的目光交流保持3秒。这个时间如果把握不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尴尬。那么演讲中,眼神如何使用?正确的做法是照顾全场,随机3秒,做到目中有人。顺便提到握手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的。陌生人握一下,1秒就好了,熟人宜3秒,如果是一见如故的那么可以长达5秒。第二“到”为表情到,要微笑。第三到和第四到同时到,话到手到,也叫手口一致。最后一到是心到。
演讲的讲才占7%,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讲才是最重要的,原来一直存在误区。期待老师再接下来的课程中逐一分享。
1. 练胆量。自信可分先天自信和后天自信,先天自信也叫学渣心理,跟心态有关。后天自信又叫学霸心理,跟能力有关。老师强调,所有的能力都是可以练出来的。(这句话就是一枚强心剂啊!)怎么练胆量?允许自己无话可说,允许自己东拉西扯,允许自己紧张发抖,练到任何时候都是自信的,不受环境影响,就练成了。
2. 练眼神。
3. 练肢体语言。主要练手势,手势涉及到手形、手力和手位。我知道手势要配合说话的内容,但是不知道还可以细分得这么详细。
4. 套路。有一句俗话这样说;“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最后老师让我们每个人上台做自我介绍,并且解释了看似简单的自我介绍实则深藏奥秘。自我介绍必须包含有效信息:血缘关系(叫什么名字),地缘关系(来自哪里),业缘关系(从事的工作),趣缘关系(兴趣爱好)。别人之所以记住你,是因为一你名字好记,二对你有好感,三对自己有好处(听众认为你有价值)。介绍名字时,要为你的名字赋予正面的含义。当你的名字显得有力量有故事,听众就记住你了。很多人上台紧张,说自己紧张好不好呢?最好不要说紧张,但是可以用激动代替紧张,因为激动就是一个正面的词汇。另外,用相信取代希望,显得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