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热带雨》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热带雨》观后感10篇

2019-10-14 23: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热带雨》观后感10篇

  《热带雨》是一部由陈哲艺执导,许家乐 / 杨雁雁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热带雨》观后感(一):《热带雨》观后随想

  拍的四平八稳的一部电影 叙事和镜头语言整体很写实很平淡 然而剧情本身是蛮狗血套路师生恋 而且接下去十分钟会发生什么观众基本能猜到 中间有一处神来之笔 女主雨天做了一个噩梦 发现偏瘫卧床公公消失了 床上躺了一个婴儿(女主多年来为要孩子付出了很多但一直没结果)她非常欣慰的把婴儿抱在怀里 但是婴儿却发出一声极其凄惨恐怖啼哭 女主吓醒了(恕我直言 那一声啼哭也给我吓得不轻)醒来之后去看公公 公公已经去世了 不久之后女主怀孕 暗示老人的死换来了新的生命 然而这个诡异的啼哭同时也预示着这孩子来自一段荒唐扭曲的感情... 女主演的特别好 从头到尾脸上挂着波澜不惊端庄优雅微笑 是一个气质非常好的中学老师形象 但是情绪崩溃时压抑 悲伤情感也传达的非常好 感觉她是一个传统贤良淑德的媳妇家庭付出太多 一直端着 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工作又非常认真负责学生又很怜爱(个人认为她从来没有对那个学生有什么越界的爱情 只有对一个缺乏父母陪伴少年的怜爱之情) 看完好心疼女主 人真的很好 但是太惨了 命太苦 还好最后结尾表达意思是 她该为自己活一次了

  《热带雨》观后感(二):平遥电影展|吧啦吧啦说说《热带雨》

  《热带雨》太喜欢了,虽然导演是新加坡导演,演员是新加坡演员,拍摄地是新加坡,人物都操着一口新加坡话混杂英语混杂中文的奇妙语言,但是把这个故事放在中国家庭里其实也毫不违和。剧本真的太中国了。电影里面的家庭,关于媳妇赡养公公,关于媳妇无法生育导致在亲戚中备受精神歧视,关于家庭里夫妻关系,关于当代社会爱情的保质性的探索可真的都太好了!

  在平遥电影节看的首映,底下观众有人提问,说许佳乐(不好意思角色名字忘记了)亲吻杨雁雁的那一刻有些突兀,我倒觉得一点也不突兀,其实是非顺理成章的,先前的铺垫已经足够了,且位于青春期的男孩儿作出这种事似乎是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许之前看《山河故人》里有类似情节,所以能想象得到也可以接受)。

  非常喜欢给老人擦拭身体片段,很真实,有观众说导演拍摄老人的时候比较露点,似乎导演有深意,我倒觉得露点没什么,导演也并没有什么用意,只是拍摄出真实的生活罢了。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照顾老人也就是这个样子。

  杨雁雁的表演是极好的,但也可以轻易看出她表演时用足了精气神一丝一毫没有松懈,完完全全把自己包装成了另一个人,一个压抑的板正的活在躯壳里的女人,杨雁雁在表演的时候,即使是在喂公公吃饭,似乎也没有平常妇女身上那种生活气,就好像她完完全全不曾被生活侵染一般,但是又早已因生活而满是伤痕

  许佳乐表演也可以,后半段他对于杨雁雁的喜欢的台词处理真的是又搞笑又到位。还没经历大风大浪情感波动的小男孩也许真的是很单纯地喜欢着自己的老师,单纯地想要亲吻、想要拥抱、想要占有,想要时时刻刻在一起。他似乎直接屏蔽掉了“师生”这个关系枷锁,而是沉浸在自己美好的爱情世界里。

  导演是自己编剧自己执导,这个剧本真的非常非常好,视听语言也给的不错影片节奏段落都没有问题,是一个好故事,也是一个好电影。导演在映后说自己善于发现挖掘身边的生活,他的作品都很真实,甚至比纪录片还要真实。我是相信的。导演对于生活、人的情感情绪的探索真的细腻深入。整个电影的故事就好像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家庭的故事。

  师生恋其实不好写也不好拍,而导演已经处理地非常顺理成章了,他打破了一种固有思维,而是实实在在让观众看到并思考情感的发生。我们看到的是情感发生本身,而并非“老师”“学生”的身份障碍

  关于许佳乐的武术,真的精彩,还没有在大屏上看到中国武术,许佳乐人长得帅武术也打得好。除了武术导演还加入了些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对汉字的态度,也算是一个对接传统文化线索

  《热带雨》观后感(三):一颗无辜精子成功着床,但那不意味着什么

  三星半,不吹不黑。优劣势非常明显。鉴于已经有那么多人吹爆了,我就只说说如鲠在喉缺点吧。

  作为今年金马大热门以及平遥影展最受关注的影片,陈哲艺这次的作品其实有点令人小失望,主要是故事有点狗血。

  一个遭遇丈夫长期冷落和出轨并且职业发展濒临瓶颈的女教师,跟一个长期享受不到父母关怀的青春期男生,发生了一段不可描述的“你情我愿”的故事。最终女教师找到了所谓的“自我”,“解决”了所有困境

  作为第一部作品就拿到戛纳金摄影机奖陈哲艺,多年之后第二部长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不能说令人满意,当然也不用提任何惊喜了。金马的7项提名,也只能说在意料之中,一是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二是这在我看来是一部只能在大华语地区才能得到如此之多关注和理解的电影。

  这里的女性困境如此之深、之绝望、之特色鲜明,最核心的一点是建立在于东南亚女性面临的生育压力上,一切意义价值皆源于此,电影结尾也呼应了这一点。

  然而,令人失望的地方在于,影片塑造的女主光彩黯然,魅力缺失,尤其在女性独立意识逐渐觉醒的大时代背景下,很难令人产生共鸣。或者我们不要求“共鸣”,我们只谈角色在电影世界里存在的自洽和价值——在某个时刻,我甚至想到“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但这并非褒义或者悲悯,就是字面意思。因为女教师在影片95%的故事里只有痛苦、压抑和迷失,我们看不到她的自我在哪里。这个比例就是问题,最后的5%则突然给了一个完全在意料之中、通常可以在言情小说里看到的情节作为解决方案

  一颗无辜精子的成功着床。

  但是,前边95%的问题和成因就从此不存在了吗?不,导演规避了女教师真正的困境。诚然一个男性缺失但男权无处不在的社会是她所有压力的来源,但她本身一味的忍让和纵容也是令人失望的。即便最后也是放弃逃离这个充满压力而先进的新加坡,回到了混乱落后的马来西亚,看似返璞归真,看似回归自我,看似真正找到了归属感,然而实际上只是无路可走。可惜导演只安排到这个程度可能就是导演自己说的他的电影就是展现生活。

  以及,女教师对青春期少年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我肯定那不是爱,至少影片是没有给出这种暗示的。只是成年人绝望的暧昧,是迷失自我之际的一点慰藉

  而少年对于女教师的感情又是什么呢?青春期性冲动居多,还夹杂着一点恋母情结。比较之下,还是荷尔蒙的冲动更单纯可爱些,但是那个强行扑倒又是什么意思?加上女教师的默许,未学会尊重和尚无法负责的少年行为被洗白。看似爱,实际上并不是。

  如果不是爱,这些情节就顿时面目可憎了起来。人们可以原谅不伦,但那需要真心真爱在侧,帮助说服超越所有世俗道德标准。哪怕缺那么一点,这段感情也会显得油腻

  在丈夫、儿子父亲角色缺失的世界,女性把自己的情感依赖对象投射到错位的男性身上,有的地方是温暖亲切,有的地方是误解扭曲。生活本身或许可以是这样,但结尾的突兀安排最终暴露出一种廉价的女性困境解决方案——事实上这个困境是无法被这样解决的,或者说是一个琼瑶式自我感动结局,一个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万能方案。

  不知道为什么男导演一写现代女性遭遇困境并最终解脱的故事,就显得牵强。当然不必要强行完全理解另外一种性别,但是这个折射出来的女性世界总是光怪陆离的。假如说这就是他想呈现效果,well,his character deserves more.

  当然令人折服的一点是,陈哲艺始终是少年心性未改,从《爸妈不在家》到《热带雨》,从男孩到少年,一切青春的冲动都是那么真挚。另外,他细腻刻画人与人之间微妙情感关系的技法还是相当迷人,比《爸妈不在家》时更从容。很多妙处难以言传。这是他导演技巧日臻成熟表现

  然而,我还是更喜欢《爸妈不在家》,那里的人物是有灵魂的。而《热带雨》里的人物好似被抽空的躯壳,只有半身不遂的公公有一个丰富内心世界。

  《热带雨》观后感(四):太阳,终将照常升起

  在刚刚结束的第44届多伦多电影节上,这部由新加坡导演陈哲艺指导的电影,成了电影节唯一的一个设有专业评审单元站台单元”中,唯一一部入围的华语片。这部电影虽然最终没有成为站台单元的最后赢家,但依然得到了场刊3分以上的好成绩,无疑是年度华语佳作

  说起陈哲艺,熟悉华语电影的影迷一定不会陌生,在2013年的华语颁奖季上,以黑马姿态杀出重围,最终取得最佳影片的电影《爸妈不在家》,就是出自他手。而此前,该片还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金摄影机奖。

“站台单元”《热带雨》

  要知道,《爸妈不在家》可是陈哲艺的电影长片处女作,虽说电影奖的组委会这样的选择多少带点“一个大导演都不得罪”的意思,但也足以证明陈哲艺出众的导演功力 。与此同时,也把陈哲艺驾到了一个极高的起点。接下来他的作品,必然受到关注,也必然受到更多苛刻评论

陈哲艺

  如今看罢陈哲艺第二部作品《热带雨》,给人的第一观感就是,导演依然让人看到了他的能力,虽不能说有惊喜,但也绝对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华语电影,可以说今年年底,这部电影必然又将在颁奖季收获不少提名,成为头号种子选手

  《热带雨》延续了陈哲艺上一部作品的风格,依然把写实又略带诗意镜头对准小人物的生活,借助主人公各方各面的感情问题,抒发着导演浓浓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电影整体的质感非常好,慢条斯理的叙事节奏和饱满圆润的人物塑造,配合柔情似水的镜头,让人依稀看见了李安早期作品的影子

《热带雨》片场

  《热带雨》的故事发生在导演的家乡新加坡。正值雨季的新加坡,几乎每天都会大雨倾盆的时刻;就是在这样一个潮湿季节,身为中学国文老师的女主人公,生活上也在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几场雨水冲刷:与丈夫的关系因为久久不得子而愈发疏冷、每天在家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学生对国文课的不屑一顾、以及她和一位男学生的暧昧关系…所有的这些,陪同雨季的到来,让女主人公的心里也越发潮湿。

  《热带雨》的母题依然放在人与生活,导演的镜头或多或少的关注了时下社会许多不同方面,有大有小;大到邻国不安、人们对中文教育的不重视,小到年青一代父母缺失的问题、老人过世后的家产问题等等。但不管这些方面怎样展开,导演都没有让整部电影显得涣散,相反的,这些支线都更加凝固了电影的中心,为主人公心事的展开提供了更多面相平台,也让观众看到了新加坡,或者说整个华人世界诸多类似的问题,让人不禁回味自己身边的种种。

  另一方面,电影主人公的经历,虽然压抑,但不会让人觉得悲哀。这又一次证明了导演的能力,他没有因为女主人公生活上的经历,就把这个故事讲成一个八点档狗血故事,而是总在适时的时候收住感情,让观众自己体味;生活的心酸小人物如何面对,自始至终让人有一种可以慢慢沉淀的感觉。

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电影的女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典型东方女性,或者说东方妻子,在家庭戏上,电影的绝大部分篇章都表现了她如何面对丈夫和公公,除了电影最后去找母亲全片只是在电话里呈现过女主的妈妈声音。可以说,她把自己的生活保留给予了这个有丈夫存在的家庭,可又因为一直怀不上孩子这层具有东方特色的枷锁,让她一直在家里站在弱势地位,哪怕在公公去世之后的家产问题上,作为一直照顾公公的她,都不敢做声,一直被迫的扮演着一个“局外人”。

  女主演杨雁雁颇有当年杨贵媚的风采,她的表演,恰到好处,虽然不能说惊艳,但足够让人感受到角色情感的起伏,这种起伏,并不是大波大澜的汹涌,而是思思绵绵的悲伤,鉴于主人公本身就是一个内向温和的人物,基本所有的情绪都要收起来,亚洲人的含蓄内敛,被杨雁雁诠释的恰到好处

女主演杨雁雁

  电影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学生伟伦,由于爸妈长期不在身边,使得只有高中年级的他早熟且敏感母爱的缺失,导致了他对中文女老师的依赖,这些让他与老师有了越界的行为。可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再早熟,在面对自己所谓的“爱情”时,还是非常的幼稚;他不懂什么叫恋爱,所以才会在被老师及时止损之后,说出一些可笑的话。男主演许家乐也不是第一次跟导演合作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让他对于这个早熟少年的把握似乎驾轻就熟

杨家乐长大了不少

  电影对于“雨”这个意向,有一种着迷一般的偏执。女主人公心事的转换,总会伴临着雨水的来去,每次在她遇到不顺遂事情的时候,雨水总是不期而至,也许导演是借新加坡的天空,给像女主人公这样性格含蓄内敛的人,一种机会,去抒发她无处宣泄的情感。

  电影最后,女主人公终于放下所有扰烦她的心事,回家乡看望母亲。而此时,雨季也终于结束了,回到家乡的女主人公,正巧赶上母亲把雨季潮湿的床单盥洗,并拿出来晾晒。

  雨季后的床单尚且要拿出来洗净晒干,更何况经过雨季的人心呢?就如同女主人公的心,在经历这么多的阴晴不定和潮湿后,终于也要拿出来晒一晒了吧?

大雨降临,人心也变得潮湿

  热带的雨季虽然漫长,但雨季过后,我们每一个人,依然要面对生活;我们终将继续踽踽前行,不会停歇。

  毕竟,每天的太阳,终将会照常升起。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热带雨》观后感(五):6年前团灭四大名导的他,在我面前“哭”了

  本期精彩语录:

  · 当代大陆最棒的年轻作者,可能就是在FIRST。

  · 家里所有事情都是我在做,你会发觉有洗不完的衣服。

  · 是枝裕和跟我分享,自从他有女儿之后,作品就更有温度了。

  · 我的孩子应该是整个英国最年轻的华裔电影工作者。

  · 我感觉诺兰其实他不怎么会拍人,他的人跟情感都是用音乐把它挤出来的。

  · 我没有像现在毕赣拍文艺片那样的预算,我没有。

  · 网飞开始拍《王冠》,就把我们这部电影干掉了。

  · 新加坡电影不完全属于纯华语电影,它已经有一种综合式的改变式的南洋文化。

  · 我太太就常常跟我讲,你说话的时候要小心,因为你的思考逻辑根本就外国人的思考逻辑。

  ·《热带雨》有牵涉到一些题材,在新加坡是有点敏感。

  · 媒体对我之前的光环的压力,比我自己的还大。

  · 拍不出来,我就在监视器那边,闭上眼睛哭了。大家就,大概是傻了。

  · 我尽心尽力了,希望《热带雨》中国会过审。

第50届金马奖,陈哲艺拿下最佳新导演和最佳剧情片奖第66届戛纳电影节,陈哲艺获得金摄影机奖

  如果把王家卫、杜琪峰、贾樟柯、蔡明亮这四位大导各自十年来最好作品放一起,让你选出个第一,你怎么做?

  2013年的金马奖上,李安老师出了个“馊主意”。他把最大奖颁给了一个从没听说过的新加坡籍处女作导演。

  陈哲艺,《爸妈不在家》。全场惊呆,媒体稿全以“爆冷”开篇。

  也挺好,大咖一个都不得罪,还把“金马大华语”的胸襟放之海外。

  但如此高规格的起点,也给陈哲艺埋了雷

  ——你第二部戏,到底怎么拍,拍什么,以及啥时拍。

  这一晃六年就过去了,当年的平地惊雷,回声早淹没在朝令夕改的华语电影风云里。

  直到上周,陈哲艺的第二部导演作品《热带雨》,才放出首款预告片。

  这预告片,除了下雨声,其它一点声响都没有。

  那么,是时候发出这篇压了一个多月的第一导演(ID:diyidy)深度采访了。

  巧,在今年的FIRST影展上,我采访了心心念的陈哲艺,后来还在回北京的飞机上,又和他换了座,因为他没有和太太买到挨在一起的飞机票,他们还要照顾一岁多的宝宝。

  是的,六年来第一个成果,是当爸了。

  看陈哲艺哄娃的样子,怪可爱的。他自己也说,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养了孩子,拍起戏来变得柔软,是枝裕和反正亲口告诉过他,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就温暖了,不犀利了。

  陈哲艺面相上纯善、柔软,却又直言不讳的人。

  从小到大都是西式教育,让他养成了“老外性格”——有话直说——诺兰大神有缺点么,有那就直喷。

  这第二部电影,叫《热带雨》,一部像《女人四十》一样的情感新探索,最后一场戏死活拍不出来,当场哭傻了剧组,就是这么闹情绪。

  陈哲艺有时候才像个宝宝,这个宝宝,有点不愿长大的意思。

01、我现在工作都带着娃,是枝裕和跟我说当了爸爸拍戏变柔软

  第一导演:咱们先聊FIRST,怎么收到的邀请?

  陈哲艺:其实他们邀请我的时候,我本身也还蛮想来的,FIRST让我好奇了好多年,每个人都跟我说它有一种很不同的能量,很有活力的一个影展。每年都会从这看到很棒的作品,很多导演都从这个影展出来的,当代大陆最年轻的电影作者,最棒的年轻作者,可能就是在这里。

  第一导演:2014年还和忻钰坤一起拍《再见,在也不见 》。

  陈哲艺:对。我这次收到邀请后,我很坦白地跟FIRST说,你要我过来(可以),我需要带我太太跟小孩,因为我现在除了做编剧导演以外,我基本上白天都是带小孩。因为我太太她是做金融的,放产假放了6个月,现在回去工作了。每天8点到18点,孩子都是我带。

陈哲艺抱着孩子跟随评委团走上FIRST红毯

  我时间自由,但也比较困难,因为孩子现在会爬了,他可能自己玩会就觉得有点乏味,有点闷,所以他玩个5分钟他就要爬过来要你抱,要你陪着玩,所以你在旁边写东西、或者看剧本什么的,你都会被打扰。

  第一导演:太理解了,我也经历过,很难专心。

  陈哲艺:对,而且我们住在英国,就我们小两口,现在是三个人了。

  第一导演:你们是从新加坡移民过去了吗?

  陈哲艺:我们两个都是在英国留学的,在英国我们算是永久居民,但我们没有改成英国国籍。在英国大概有12年了吧。

  第一导演:那你平常回新加坡或者来大陆工作的时间呢?

  陈哲艺:如果拍片子或者需要出席影展的话,大概一年有3、4个月的时间在亚洲。我有时间就陪孩子,因为我知道我一开始拍片就会很忙,所以从太太上班开始,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在带孩子,家里所有事情都是我在做,买菜、做饭⋯⋯

  你会发觉有洗不完的衣服,就一直在洗衣服、晾衣服、洗衣服、晾衣服⋯⋯对,不是说我不能一个人离开,但是我如果那么长时间离开的话,一周两周的时间,可能老婆会蛮辛苦的,我会想她晚上有饭吃吗?谁来做饭?

  第一导演:为什么不雇个保姆?

  陈哲艺:英国没有这样的习惯,而且保姆她不像中国这里,就好像你看电影一样,如果你是威廉王子,你可能才雇一个保姆。我自己也会有点抗拒,我们习惯在国外生活凡事都自己做,没有别的考量。我们双方父母也说有时间可以过来,但我们不要。

  第一导演:会不会因为这个状况,导致工作节奏每天都在变?甚至把这种带娃的感受放在作品里?

  陈哲艺:我不确定,但是我相信很有可能。2014年,我去日本拜访是枝裕和,聊了很久。其实我跟他也挺熟的,我当时跟他说,导演我很喜欢你的作品,但感觉上你的作品越来越温柔了。你知道的,他早期的作品比较暗黑一点,爱玩犀利的,《无人知晓》那样。

  第一导演:《小偷家族》就相对柔软多了。

  陈哲艺:对,还是蛮温暖的,对吧。所以他有跟我分享,自从他有女儿之后⋯⋯

  第一导演:就变了!

  陈哲艺:对,他的作品就有更多的温度了。你看他拍的《海街日记》,就觉得,怎么被温暖到了。

《海街日记》

  第一导演:就好像以前他的电影,比较纯影迷倾向,但他现在的电影好像一下拓展了观众群的感觉。

  陈哲艺:对。

  第一导演:你知道《小偷家族》在大陆卖了一个亿票房吗?

  陈哲艺:我知道,而且日本好像也超过了五千万美金,那个片子真的是很容易打动到你。

  所以说回来,就目前还没有感觉到(带孩子对创作的影响)。但是我觉得他应该会慢慢渗入作品里。这个通常是影评人跟你说的,而不是你自己察觉到的,你自己的东西越来越温暖,或者越来越没有力度,这个可能你自己是看不到的。

  所以目前我觉得还好,但从一个实际的角度上来说,是会影响到我生活。我在英国工作,不管是去电影公司开剧本会还是别的会,我都带着孩子,他跟我开了好几场会,他就坐在那,我就抱着他,开三个小时的剧本会议!

  第一导演:他有的时候哭两嗓子,提点意见。

  陈哲艺:甚至是我这部片子在做后期的时候,去做混音,去很大的5.1的混音室,他也跟着去,我就这样抱着他,从早上九点抱到晚上七、八点。

  第一导演:他现在是整个新加坡最年轻的电影工作者。

  陈哲艺:他应该是整个英国最年轻的华裔电影工作者,哈哈。

02、很多人说我是好导演,但却给我一个爱情喜剧剧本,希望我把它弄好

  第一导演:能说你是现实主义的导演吗?

  陈哲艺:英国很流行现实主义嘛,比如说肯·洛奇那些片子都是现实主义,但我不习惯用“现实主义”这个字,我的片子又不是那样的。

  我是关心家庭、关心社会、关心人文的一个导演,但我不觉得我的东西一定就是纯现实主义的,搞不好有一天我会拍一个科幻片。

  第一导演:科幻?诺兰?

  陈哲艺:对,但是我就不会像诺兰,诺兰拍的是剧情跟张力,但我一直觉得诺兰,我这个话可能讲得太大了⋯⋯我感觉诺兰其实他不怎么会拍人,他的人跟情感都是用音乐把它挤出来的。

  第一导演:在英国有拜访他的机会吗?

  陈哲艺:也没有。回到我们刚才讲的,大家都在说,怎么那么久了(还不出来),通常很多导演都会抓紧机会打铁趁热,三年内出个五部,但我又不是那样的导演啊。

  当然也有很多机会,不管是这边还是好莱坞,也说要弄一个剧本。

  第一导演:我记得那个时候你本来就有一个英国片的计划。

  陈哲艺:对,本来都在找演员了,已经要准备了,是拍二战的一个自传。对,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电影,它讲的是英国皇家的故事,但是在同时间,网飞就开始拍《王冠》,就把我们这部电影干掉了。

《王冠》2016年

  最后电影公司就撤资了,其实他们的编剧已经写了大概有两三年的剧本,我进来的时候也跟编剧弄了大概一年半载。

  第一导演:可是按照商业逻辑,网飞把那个剧推热后,你们再做一个同款也可以啊。

  陈哲艺:那如果我的故事是他们的第一季的第三集,全世界有那么多用户可以免费看关于皇家的那段故事,干嘛还要买票呢?电影跟电视剧有那么大的一个区别,很多资方或者说比较大型的工作室它都会考量这个的。

  第一导演:总不可能完全一样,换个角度做。

  陈哲艺:那你可能要再重新耗个两年,再去研发剧本。其实我一直在写自己的剧本,写了大概也有两年半到三年。我自己个人的创作都比较慢,其实很多人都说过我,这导演本来就比较慢。

  2013年之后,有些找我的项目,都有点⋯⋯有点意外,你看了我的《爸妈不在家》,你怎么会叫我去拍一个爱情喜剧?跟着大家就会说,导演你很会把生活的一些细节抓出来,你很会把人物的情感抓出来,人与人之间的这些交流,但是你给我的是一个喜剧,爱情喜剧,所以他会让我有点纳闷。

《爸妈不在家》

  其实有时候我会蛮担心的,不管是制片人还是电影公司,他认为只要你是个好导演,一个坏项目也可以把它变好。你“导演好导演好”,你进来就好了,就可以重新整顿我们的剧本,把这个东西弄好。

  但是很多时候,题材或故事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先天性的问题,你真的要我进来做吗?我进来做,可能你的片子就没有你要的票房了,我可能不会多考虑观众会不会买账,可能你就没有二三线城市的观众了。

  第一导演:你当时这样拒绝了多少大陆片商?

  陈哲艺:也没有说完全去拒绝他,因为根本就没有进入更深一层的讨论。

  我自己写的剧本其实都蛮个人的,《爸妈不在家》是我对家庭的一些观察,也有小时候的回忆,我的新片子当然它不是我切身的个人经历,但是它还有很多个人情感在,拍了一个新马地区的故事,但我还是会期待,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哪里,真是拍的是一个华语电影。

  我常说新加坡电影其实也不完全属于纯华语电影,它已经有一种综合式的改变式的南洋文化,就是南下的华人后裔的第二代、第三代。

  所以你会看到它搀杂了我们的⋯⋯我太太就常常跟我讲,你说话的时候要小心,该讲的话你都说,不该讲的话你又说,因为你的思考逻辑根本就外国人的思考逻辑。因为你从小就是讲英语,在西方教育制度下长大的,所以很多时候我想东西,我说的话,可能是以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的一个角度去说的。

  所以别人就感觉你这个人怎么那么坦白、直白,也太不给面子了吧,你TM是谁啊,把诺兰说成这样!你知道吗?很多人就会觉得,那样大的导演,至少⋯⋯

  第一导演:评价起来话有点挽留是吗?

  陈哲艺:对,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你看到我很赤裸的情感,你看到我很赤裸的表达,所以我不会去包装它。

03、新片像《女人四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会拍女人

  第一导演:在出预告片之前,我现在几乎看不到《热带雨》任何影像信息。

  陈哲艺:刻意把它弄的那么牛(开玩笑状)。

  我也可以跟你说,为什么我们低调,因为这片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拍的,它里面有牵涉到一些题材,在新加坡是有点敏感。所以我那个时候蛮担心在拍摄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限制或干扰,什么地方不让你拍。

  其实新加坡很小,整个总人口才五百万,你想那么小的一个国家,没有人知道我们是在拍戏。说你怎么那么神秘?有谁演?参与的有谁?大家都不知道。我怕它影响了我拍片的整个进度。

《热带雨》海报

  第一导演:那整体上顺利吗?

  陈哲艺:蛮坎坷的,永远在遇到问题,一直找不到适合的演员,还有资金的问题。它叫《热带雨》,真的就是在新加坡的雨季发生的故事,大概有七成的场面都是雨景,都是造雨。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很爽,但拍的时候⋯⋯也是很有诗意的⋯⋯一伙人就在边上一直等,天空造不造雨。就为了拍一个很简单的特写,旁边有那么多水车,架了那么多雨架。

  第一导演:跟交通部又得沟通。

  陈哲艺:对,而且新加坡蛮严格的,不可能我给你一点钱你就不来打扰,非常非常头痛。

  你可能需要提前一个月的时间去申请,我们在新加坡跟西方是一样的,我们有一个所谓的场景经理,他就负责所有的场景。他会跟你说,导演,我申请了你就那一天拍,不管怎样,你定要把它拍好,因为你没有拍完的话,我不可能再给你申请了,在申请就是两个月后了。照你的进度,你应该已经收工杀青了,就面对很多这样的压力。

  《爸妈不在家》它是以不同的视角去讲故事,一个小孩,也有爸爸、也有妈妈、也有女佣。但《热带雨》这个故事其实它就没有那么多方面,它完全是以40岁的女人去看待她的整个她经历,有点像所谓的《女人四十》,你知道吗?面临家庭的危机、婚姻的危机。

  第一导演:这个危机是具体的,并且需要去化解的吗?

  陈哲艺:你需要经历这个东西才可以洗涤自己,你也需要经历这个东西才可以重新出发。

  第一导演:这个灵感是从哪里来?

  陈哲艺:我也不知道,我发觉我很喜欢拍女人的故事,你知道我后来在英国跟美国,只有我收到很多以女性角度去讲的剧本,或者以女主角为出发点的剧本。因为大家都觉得你很会抓女人,妈妈跟女佣之间的嫉妒,还有女人之间的一些很细腻的东西。

  第一导演:你有没有想清楚为什么?

  陈哲艺:我也不知道。

04、大家都为我新片操心,而我的压力是现场拍不出来,当场哭傻了剧组

  第一导演:其实大家普遍对你的认知已经很模糊了,因为2013年横空出世之后就没有音信了。

  陈哲艺:对。

  第一导演:那你后来表达的方向在哪里呢?

  陈哲艺:应该说方向没有改变,还是回到初心。

  第一导演:你觉得六年前拿金马对你来说会是⋯⋯

  陈哲艺:一个包袱、一种压力?

  第一导演:会吗?

  陈哲艺:其实也没有,不管是中国台湾的媒体、大陆媒体或者新加坡媒体,反而大家对我之前的光环的压力比我自己的还大,(都好奇)你怎么拍出第二部电影。

第50届金马奖,陈哲艺从吴宇森手中接过最佳新人导演奖

  第一导演:都替你操心。

  陈哲艺:对,大家都很操心,但其实你在片场看我,我对自己的要求不是来自说我怎么超越第一部,或者说我是不是可以做到第一部那样的成绩,而是我怎么对得起我自己的作品,它是很纯粹的一种我跟作品之间的抗斗,是我跟作品的一种关系,电影就有如我的生命,我拍戏是非常的情绪化的。

  第一导演:片场失控?

  陈哲艺:不是失控。我记得我拍最后一场戏,就有一个镜头,那个镜头我们要一直推推推,往前推,就跟着角色走,对我来讲那个镜头是很有情感的,但我们拍了第十条,一直拍不到我要的,怎么那么有情感的东西一直没有出来,因为它需要画面跟演员的结合,还有她只讲了两句话,两句话就恰恰好,那个感觉就是要打动到。

  但就是一直出不来,后来就吃午餐,我跟我的女副导说,吃完我们再继续拍,拍到第15条、第16个条,还是没有。我就在监视器那边,我就突然闭上眼睛,我就哭了,你知道吗?大家就,大概是傻了。

  因为我也不想人家看到,大家就听到我哭。我的女副导跟我合作好多年了,她说导演你OK吗?她就开始把所有的工作人支到旁边去,我就跟她说,我一直拍不出来,我就哭,一直哭,一直哭。(此刻导演弯下身子,双手抱头捂面,模仿当时情形)

  我说我们继续努力,至少我们把当天所有的戏拍完,因为第二天就要走了,就要跑景了。

  她说好,我们再努力,我的情绪化是这样的,我跟我的剧本、我跟我要讲的故事、我的情感是完全牵在一起,一直完全被绑住。我跟作品的关系是,不是说它只是一个作品,我就是来工作的,它就是有如我的生命,我拍不到的东西,我会痛,它不是焦虑,是一种失落、失望,大过于我的片子会有怎样的成就。之后有没有得奖,有多少反馈,我也不Care,只要我自己对得起自己,我知道我想表达的情绪、要做出的东西我做到了,对我来讲我OK了。

  其实是很多媒体、很多记者都不明白,因为他们会觉得你一定很焦虑,一定很有压力,你想说之后人家会怎样看待你的作品,它会做一些什么样的比较。但是对我来说其实每个作品都一样,因为最后我需要面对的是自己。

  我常在剧本创作时,我才想说对得起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是我自己凭空想象,为了制造所谓的剧情,捏造出来的一个假象。或者我真的是很明白这个人为什么是这样的,所以我为什么拍片需要那么多时间,就是说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去写剧本,去沉淀,我需要更多时间去找适合的演员去创作,从大环境里出来,是因为我不明白的东西我是拍不出来给你的。

  我自己都还没有征服自己、说服自己,怎么可能说服观众呢?所以不管是我监制还是我的公司发展的一些其他导演项目,我就想说,我不明白,或者说我不相信,因为你这个东西是假的。你自己征服自己之后,那你可能就可以征服观众了。

  所以大家都不明白,你就不见了,你跑去哪了?其实我一直在那创作,我一直都在那,一直在捶自己说,怎么没有把我要的东西弄好。

  它不像中国,不是一个纯中国的电影,我没有像现在毕赣拍文艺片那样的预算,我没有。我还是要面对,就我副导说没钱了,我们剩最后一桶水了,导演你只有两个镜头,你多两条就没了。所以我会有那样的焦虑,我又很担心没拍到我要的。

  第一导演:那你现在的《热带雨》成片满意吗?

  陈哲艺:我觉得,我是满意的。可能一些幽默感没有完全出来,但是它比我想象中的作品更加认真了,就是说这个幽默拿掉之后,这片子变得好重好重。

  尽心尽力了,也期待分享给观众,希望中国会过审。

  (采访、文 / 法兰西胶片)

  *本文首发于【第一导演】公众号(ID:diyidy)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