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瑜伽之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瑜伽之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1-22 23:1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瑜伽之心经典读后感有感

  《瑜伽》是一本由[印]德斯卡查尔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4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瑜伽之心》读后感(一):温和引导来到那扇门

  瑜伽宗师Krishnamacharya之子Desikachar所著,是一本关于瑜伽理论修炼资料书,我的观后感受为自然平易文字、温和流畅讲述,引导你来到瑜伽世界的那扇门,最终,预期地,那扇门也许打开让你进入,正如Scaravelli所说。

  书中内容涵盖丰富,第一卷瑜伽的概念意义,瑜伽修习的内容与方法等(特别推荐深入理解关于如何运用呼吸力量,所作者所说非常独特,也许没有任何瑜伽老师如此看重呼吸)、第二卷理解瑜伽中的制戒与内制、瑜伽八支的解读讨论,第三卷的瑜伽经的部分可以去读艾扬格著《帕坦伽利瑜伽经之光》,第四卷珍贵手稿《瑜伽祈请精要》内容。

  作为一名瑜伽老师我要说的是即使你认为自己学习并理解书中一些瑜伽的体位法呼吸法或收腹束等,也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进行安全的习练。

  最后以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收尾。Krishnamacharya认为呼吸的循环是一种降服:“吸气,神走向你;屏气,神在你身边;吐气,你走向神;止气,降服于神。”

  《瑜伽之心》读后感(二):动静之间,物我不必两

  瑜伽一词源自印度梵语,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也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指的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主要通过运用一些古老而易于掌握技巧,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对人的生理心理情感精神进行综合协调,以此来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以此来考察《瑜伽之心》的成篇之因,则一切可以顺理成章练习瑜伽,更重要的是要弄明白为什么要练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反之,单纯地把瑜伽理解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虽然也未尝不可,却难免失之于偏颇

  从形式过程来看,瑜伽并不排斥“动”,有姿势、有动作,并且人们的第一印象也是一种初看来匪夷所思形体动作;但却不仅仅在于“动”,更在于“静”——不是安静的“静”,而是要竭力追求内心的一种“静”;或者说,要通过表面上的“动”,来达到“动”之上的一种“静”,而不是单纯的不动、单一的安静。

  以此来理解,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和佛教的面壁、道教的闭关有什么不同吗?从原本来说,确实是有根本不同的。《瑜伽之心》的作者,德斯卡查尔的老师克瑞斯玛查亚在谈到呼吸时就如是认为:“吸气,神走向你;屏气,神在你身边;吐气,你走向神;止气,你服于神。”克瑞斯玛查亚说的虽然只是瑜伽中的呼吸,却也是点出了瑜伽的特点之一,就是要主动追求、有目的性地追求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以此达来到身心合一的极致。这个极致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瑜伽练习都可以达到,但却是一个目标距离目标越近,就越接近练习瑜伽的本质

  但是在《瑜伽之心》中,处处皆可见到的其实还有瑜伽练习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不必强求形式上的统一,而是不妨突出个性上的张扬。作为六大见之一的瑜伽,其本义就在于,一定要正确面对并完全理解经典教导,一定要更加深入地看到自身的内在,“将千丝万缕心念绑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先前未获得的”。从这一层意思可以析得,瑜伽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王国维《人间词话》曾经谈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瑜伽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者是有异曲同工妙处的。

  但无论是德斯卡查尔还是克瑞斯玛查亚,都认为,瑜伽必须经过练习,必须充分理解其中的层层练习、递进关系,把个人身体、心灵和精神之间的联系充分打通,一种自然而然的练习效果才能成为必然——《瑜伽之心》对此的理解是:“很多人由练习体位法入手学习瑜伽,继而学习更多的体式,一直练到对于他们来说,瑜伽的唯一意义只在于身体操练。这样的状况就好比仅作单臂训练,而任另一只手臂羸弱不振……”这一层的讲解实质上就是在强调寻常人所理解的瑜伽与真正的瑜伽大师们所理解的瑜伽的根本不同所在

  从下所在之处走向企求之处,这是瑜伽的定义与目标;对于更多的人——当然既会有瑜伽练习者也会有其他的人——理解这一句的真谛就在于,自己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那就基本上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途径、作出什么样的努力

  《瑜伽之心》读后感(三):体味瑜伽之心,寻一方人生净土

  白日尘埃落定黑夜深沉降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几十平方的出租房里,蜷缩在床上,细数着天里生活上的烦忧工作上的无奈忙碌在大城市里朋友各自打拼,走散在小城市里的朋友忙碌着自己的小生活,我的一腔衷肠,无处倾诉

  一个房间,一杯清茶,一曲轻柔音乐,一块瑜伽垫,一身舒适的瑜伽服,盘腿而坐,闭上眼睛心无旁骛,抛开所有杂念,只一心吸入新鲜氧气,呼出废气浊气,连带着一天里堆积的坏脾气也统统一起排出体外。

  可,什么是瑜伽?“没有心识的状态就叫瑜伽,从瑜伽而来的收获,是一个更为平静、不沉重也不躁动的生命。”《瑜伽之心》这样解释瑜伽。可能只有真正懂瑜伽的人才知道,瑜伽不仅仅是几个动作的展示,更是身体与心灵的一场饱含深情沟通交流。瑜伽动作的练习和变化必须不断适应练习者变化的需求,并遵循古老的瑜伽原则

  这些,作为瑜伽爱好者的你是否懂得?如果不,那么,有一本书就很适合你;如果懂,那么这本书也同样适合你——《瑜伽之心》。

  《瑜伽之心》,一本是由德斯卡查尔(T.K.V.Desikachar),当代伟大的瑜伽师、"印度现代瑜伽之父"克瑞斯那玛查亚之子创作的书,本月11日即将在当当预售,23日左右正式开售。

  《瑜伽之心》分四卷,重点在前两卷,第一卷就瑜伽的修习做了详细的解释,包括瑜伽的概念、修习的基础以及体位等知识,重在从形体上对瑜伽练习者进行指导;第二卷从人的心理状态出发对瑜伽练习者进行指导和教学。本书还完整收录了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及其翻译注释,以及克瑞斯那玛查亚所著《瑜伽祈请精要》三十二颂。

  “从前不可能的,现在成为可能;从前做不到的,现在可以做到;而从前看不到的,现在也可以看到。”瑜伽总是能在人疲惫、脆弱时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瑜伽之心》则会在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从内而外地给予力量和支持

  当白天再离去,夜晚再来临,即使身心疲惫,也希望爱好瑜伽的你从一本名为《瑜伽之心》的书里找寻到人生的净土,让身体和灵魂行一场有深度对话,将凡世间烦恼暂且放一放。

  《瑜伽之心》读后感(四):用最简单的方法,活出最自在的状态

  如果盘点一下近年来演艺圈优秀又努力的女演员杨幂绝对可以列入其中。她不仅年年都有新作品推出,更塑造了众多活灵活现的影视形象。从《宫锁心玉》《古剑奇谭》,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扶摇》,大幂幂的演技不仅突飞猛进,更让一票观众发现了一件不得了事情——原本就清秀可人的大幂幂,如今在秀气之中更是多了一些灵气

  后来,杨幂女神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透露:自己练习瑜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自己自己所以练习瑜伽,最初只是想“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马甲线”。

  可是,这种带着强烈目的性的练习,并没有给大幂幂带来理想结果。在后来学习瑜伽的过程中,杨幂渐渐领悟到,不带有目的性去练习瑜伽,只是单纯地关注当下的感受,反而能让自己真正放松下来。

  正是由于这种“抱持平常心”的练习过程,给杨幂带来了许多惊喜。就像杨幂自己说的那样,自从练习瑜伽之后,原本僵硬的身体开始变得柔软。喜欢调侃的杨幂继续发扬自黑精神:“买一个瑜伽垫放在房间里,看见感觉自己好像已经运动一样。”但她偶尔也会微博上晒一下自己的练习成果,惹得众人惊呼:哇!难怪大幂幂在《扶摇》里面的打戏动作如此流畅,果然这瑜伽没有白练习。

  练习瑜伽能够雕塑形体、缓解压力,这是瑜伽从身体和心理这两个方面,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不过,就像杨幂说的那样,雕塑形体、缓解压力是瑜伽带来的结果,但我们在最初练习瑜伽时,不应该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而应该专注于当下的身心状态,这样能够获得更加深度的放松。

  印度当代瑜伽师德斯卡查尔,在《瑜伽之心》一书中如是写道:“一切增进活力的努力,都应该要循序渐进,因为做得太急,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看来,大幂幂的瑜伽心得,与瑜伽大师的真知灼见,还是比较相符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瑜伽对人体身心两方面的好处,但是,人们对于“瑜伽”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的修习瑜伽,还是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在练习瑜伽之前,不妨先通过德斯卡查尔的这本《瑜伽之心》,了解一下印度瑜伽方面的相关知识。

  瑜伽源自古印度的吠陀经典,是古印度六种哲学思想中的一种。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印度圣者帕坦伽利撰写了《瑜伽经》。《瑜伽经》为印度瑜伽提供了理论基础,印度瑜伽正式形成

  “瑜伽”这个词有着多种不同的含义,比如“与神合一”,再比如“获得先前未获得的”,而最为常见的一个意义则是“联结合一”。所谓的“联结合一”,说就是让我们把意识放在当下,让意识与身体联结起来,专注地感受当下的生命状态,感受一呼一吸的节奏,感受之前僵硬的身体正慢慢变得柔软起来。

  “联结合一”还可以这样理解:心识与心识所专注的对象产生联系,合为一体。要进入这样的状态,就需要平息内心的各种杂念,让内心平静下来,而要平息内心杂念,则可以把练习体位法和呼吸控制法,作为准备工作。

  看来,想要练好瑜伽,实现雕塑形体和放松心灵的目的,就需要首先练习体位法,学习如何控制呼吸。从练习体位法开始入手学习瑜伽,进而学习调整呼吸,学习如何专注于当下,最终实现身心舒适的内在自由状态,而这种内在自由状态,便是“解脱”。由此可见,瑜伽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瑜伽体式,并不是在我们刚刚练习瑜伽时,就可以做到的。如果因为无法做出某个瑜伽体式而焦虑,那么就偏离了我们练习瑜伽的初心

  在《瑜伽之心》一书中,德斯卡查尔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由心灵、身体、呼吸等种种元素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构成生命的这种种元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当心灵、身体、呼吸等元素,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时,我们就会身心舒畅。当我们觉得头脑昏沉,或者身体某部位不适时,那么就可以通过练习瑜伽,来进行自我调理。

  比如说,在练习瑜伽时,不仅要练习体式,调整呼吸,还要控制心念,进行冥想。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瑜伽冥想可以有效提升功能。当人体长期处于消极、负面的感受中,就会损伤大脑前额叶皮层,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就好比是大脑的“司令官”,如果它受到损伤,那么大脑功能自然会下降了。但是,如果长期坚持练习瑜伽冥想,就可以缓解压力,减少负面情绪,从而把前额叶皮层从负面情绪中“解放”出来,自然就能提升脑部功能。这就是为何,很多人在练完瑜伽冥想之后,会觉得身心放松、头脑清醒

  德斯卡查尔作为“印度现代瑜伽之父”克瑞斯那玛查亚的儿子,他在父亲的根本教法上,又进行了一些改进,让瑜伽修习变得更加“个人化”,只有让瑜伽修习更加贴合个人需求,才能实现瑜伽医疗价值的最大化。德斯卡查尔的这一理念,贯穿了《瑜伽之心》整本书。就如同德斯卡查尔所说,瑜伽适合任何人练习,这本《瑜伽之心》也适合任何群体的读者阅读。不论你是瑜伽小白,还是冥想达人,只要你想了解瑜伽,通过瑜伽修习让自己变得更好,都可以翻开这本书,藉由这本书,进入瑜伽这一古老的修习体系之中。

  作为简便易学的修习方法,瑜伽能够让我们活出最自在圆满的状态。对于压力山大、烦恼深重的现代人来说,不妨通过瑜伽修习来雕塑形体、释放压力,这样的时刻越多,我们的人生就会越美好

  《瑜伽之心》读后感(五):尘埃落定,来一场与身心的对话

  瑜伽,是喧嚣中的净土,让你在繁杂中得以栖息。开始这段路途,犹如泛舟湖上,雾霭沉沉,你的心被清脆潺潺的流水敲打开了表面那层坚实外壳,并随之一起有韵律悸动。也许起初的你会感到些许的迷茫,那是雾,不要担心,坐在舟上就好。舟会顺流而下,带你穿过一个狭小的只能容下二三人的石洞,然后你便会觉得豁然开朗,见到你所期待的最美丽景象。 “瑜伽”一词起源于印度,是古代梵文Yoga的音译词。在印度的古典著作《梨俱吠陀》中记载,瑜伽有多种含义:牛马车上的缰绳、捆绑、联结、获得神通等。本意是通过缰绳控制牛马,然后转变为控制欲望之意,超我的境界控制自我的欲望,以其达到精神的解脱。瑜伽的引申意思为把人的各种能力联结起来,达到超我、人神统一的境界,即潜藏在这个短暂的现象界中的实在相联结。 经过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发展,瑜伽逐渐从印度文化中的神话和巫术中脱颖而出,由一种神秘莫测的修炼行为转化成当今社会大众的健身行为。现代人喜欢瑜伽,就是通过体位、呼吸训练和意识冥想,从身体、心理、社会和梵天的境界几方面达到养生、厚生、摄生和道生的境界。 当代最伟大的瑜伽师、“印度现代瑜伽之父”克瑞斯那玛查亚之子德斯卡查尔,数十年间始终跟随父亲生活和学习,耳闻目睹了父亲的瑜伽修为,在父亲去世后,将父亲的瑜伽教法,结合自己的心得,著成了《瑜伽之心》。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瑜伽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修习必须随顺个人不断变化的需求”,教给瑜伽修行者根据自身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瑜伽修炼方法。 古老的瑜伽实践源自古老的印度,德斯卡查尔的学问之道,便是经历代瑜伽大师之身心锤炼,得到混溶和生命之光的不断印证,从而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习心得。 细雨过后的草地上,蝴蝶翻飞的山脚边,夜色徐降的海岸旁,我们呼吸、吐纳,伸拉、拧转,在大自然中体会瑜伽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尘埃落定,清明自理,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下,才可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种种不良倾向。 阅读《瑜伽之心》不难发现,瑜伽集动作、呼吸、冥想为一体,使练习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瑜伽既注重培养形体、姿态、动作等外在美,又注重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等内在美;同时,还能纠正人的身体姿态,提高韵律感、柔韧性和协调性,对减缓压力、放松精神有很好的作用。 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 瑜伽十分强调控制心意。在印度,有的练习者只做很简单的体位,而把重点放在对身体、心灵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感悟和探索上。在瑜伽练习中,散乱的精神渐渐集中起来,意识由外在转向内在,练习者因此经历了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进而改变自己的生命旅程。征服自己比征服世界更难,瑜伽认为,能够控制心意的人是真正的强者。这也正是瑜伽与其他锻炼方式的不同,不联系控制心意就不是练习瑜伽。 坚持不懈便是锻炼 在流传数千年的经典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表明人类是多么容易半途而废。正如卖油翁对长于射箭的将军所说:“无他,但手熟耳。”我们所掌握的一切技能,必须经过常年的练习,才能达到卓越的境界。如果做不到坚持不懈,也就不能享受收获的喜悦。 心境的平静来自友谊、仁、喜乐和平等心 瑜伽要求练习者的心灵保持平静和纯洁,对他人要满怀善意,对外在事物不要有分辨心,而要有平等心。平等地对待那些快乐的和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富有的和贫穷的,这样才能意识纯洁。 姿势必须稳固舒适 瑜伽的体位有数万种,即使经常练习的也有数十种之多。不论采取什么姿势,都要求寻找稳固舒适的感觉。一开始练习,有些姿势强度比较大,或者坚持的时间太长,或者有些人身体比较虚弱,身体会产生剧烈的颤抖,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立即停下来休息,分析是什么原因。感觉姿势稳固舒适,那么就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不要为了坚持而坚持。一个体位练习多长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控制,疲倦的时候可以少做些,有精力多做些也可以。 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 瑜伽非常重视呼吸,要求呼吸又细又长。这也是瑜伽和其他锻炼方式的重要不同。控制呼吸最显著的作用是强健了呼吸系统,强健的呼吸系统摄入更多的氧气,使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器官都更加活跃。并且呼吸又细又长会带动横膈膜的上下运动,从而按摩了腹部内脏,促进消化系统更好地分泌消化液,促进排泄系统更好地处理身体的废物。只要是按照又细又长这一要求改变自己的呼吸方式,就会对身体带来巨大的好处。 凝神是将意识放在一件事物上 可以将意识放在呼吸上,也可以放在自己的身体上。此外还可以将意识放在眼前点燃的线香或蜡烛上。集中精神可以使自己变得稳定、平静和祥和。一开始练习的时候感到烦躁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精神已经习惯了游移不定,东想西想,让它固定在一件事物上是困难的。所谓习惯成自然,多练习就慢慢能够做到了。 瑜伽不同于其他运动,瑜伽是身心双修的练习。身体在某种特定的姿势下保持静止一段时间,从而达到身心的统一,让身体均衡发展。练习过后,全身舒畅,内在充满能量。 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觉察观照自我的内心,是为“心随体式”。到后来无论多么反复的瑜伽动作,都可以胜任有余,是为“体随心式”。甚至在日常生活的言行坐卧中,都可以用来练习瑜伽。而瑜伽真正的意义,也就在于可以用正确的心态适然生活。所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视作练习瑜伽、提升自我的因缘,借助这些因缘,逐步磨练自我的身心,期待上升至生命的高度,成就“梵我一如”的至高境界。 “空门惯说无生忍,难止心兵讼角牙。”这句诗指出为学弊端,在于空谈心性,不能亲证实践。瑜伽的妙处,正是给予大众一个亲身实践,最容易被接受,最容易来学习的体系。这一古老而时尚的体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持,还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如果你还被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苏轼所牵绕,那么,放下它们吧,打开《瑜伽之心》,让瑜伽带你找个自由的出口,用心呼吸,在喧嚣的背后,去作大自然的孩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