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是孩子
孩子们上周交流了自己很多内容,我当时感觉应该能够把自己的性格写出一二。不料,今早看见那些作文,心里感觉到可能因为自己没有讲解到位。于是点评了孩子们的一些文章,举出例子,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写出一些细节,结果我发现,不少孩子都能够在一节课时间完成任务,而且很多时候超出了我的预期。
也许,我们有很多人经常感觉孩子不会,是孩子的问题,但是反过来想,很多时候恰是因为老师没有很好地表达清楚,切实地指导孩子,才导致他们写的东西不能出彩。
只有不断思考,引导孩子抓住生活的真,细节才能完成。作文才能回归到真实的生活里,也就不要那么痛苦了。
他在办公室的样子显得有点无辜。记得以前人们经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现在忽然想到话也可以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个孩子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习惯以暴力跟别人交流。也许他的生命中保利占据了主导,所以他才可能天天冒犯他人。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去想,恰是小时候缺少母爱的滋润。所以跟世界对话地方方式就是暴力。
但是,有人会感觉他可怜吗?好像没有,似乎人们都以为他很可恶。
爷爷的埋怨和指责,愧疚,却不能带给孩子真实的安慰。那颗心只会更加被疏远和隔离,坏孩子的影子一直伴随长大,也许之后的生命就是不断证明自己,的确是个坏孩子。乃至有一天成为坏人。
一个孩子成为坏孩子,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因为他们很多时候用自己不恰当的方式带孩子,是最关键的因素。那么学校呢?责任又是什么呢?
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是考验思路的时候,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高度才能把困难轻松逾越。
何洪微跑来兴匆匆地说:“老师,愚人节可放假啊?”
“啊?下午不要来了?”
“哈哈哈,今天可是愚人节哦!”当然他也没有背起书包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