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明心亮
昨天上午过后,课代表一手把收好的作业交给我。另一只手又递上一张窄窄的纸片,上面稀疏的写着几个词语,告诉我,这是夏同学的作业。我不禁眉头一皱,心想:也太过分了!转身对课代表说:“让他来办公室找我!”
不一会,夏拿着语文书来见我。我指着纸片问他:“怎么回事?”夏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递过语文书要我给他听写。他搪塞的话语和自以为是的态度一下激怒了我,我对他大声斥责道:“我凭什么要给你听写?今天早读不是已经听写过了么?”夏第一次见我这样态度激动地讲话,眼泪一下涌出来,向我辩解说,这张纸片是昨晚给家长听写的结果,他感觉自己已经会写了。我拿出早晨听写出错的纸张,让他看自己错了多少个。夏再次把书递过来让我给他听写,嘴里仍旧不停地找理由为自己辩解。这时,在一旁的班主任老师大喝一声:“夏XX,快收起你鳄鱼的眼泪,不要再伪装了,我早就看够了你这一套!”夏听了班主老师的话,眼泪流得更厉害了,表情激动,身体摇摆,一边自言自语着说:“我知道一个人留给别人第一印象太难改变了!”我感到有些担心,让他在一旁坐下,冷静一会儿再说。我意识到,班主任的话刺激了夏的自尊。刚入学时,他是一个习惯不好,成绩落后,经常不写作业又很善狡辩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转变,已经进步了许多,也因此多次被老师表扬。这一段时间,又有些放松,坏习惯开始反复,他最怕别人用老眼光看他,所以情绪激动。过了一会,我看他状态好转,心平气静地对他讲:“其实,背地里老师们经常夸赞你的进步,为你的改变而感到欣慰。但是一个人的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部改变,需要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就像爬山一样,要迂回弯转走很长的路才能到达山顶。正如你今天再次没完成作业,但是如果认识到错误,加以改正,你就又靠近山顶一步。选择前进还是后退取决于你自己。”夏听了我的话,沉吟了一会儿,表示愿意补上作业。我让他自察一下,这次没写作业的原因,回头告诉我。
下午,夏拿来作业记录本,告诉我他昨天没记作业,所以没写。事情本来很简单,但是,夏因为害怕大家之前对他的好印象发生改变,于是百般辩解,因而导致师生冲突,情绪失控。幸亏我及时觉察到他的心理变化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巧妙地化解了矛盾冲突。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遇事要冷静,不要轻易被情绪左右,多关注细微之处,眼明心亮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有利的抉择。尤其对于内心脆弱的孩子,师者一言,毁誉参半!